写作素材专辑

时间:2022-11-04 09:41:03 写作素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作素材专辑(汇编15篇)

写作素材专辑1

  带快乐回家

  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出了电梯,见门口赫然挂了一块小木牌,上书:“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进屋后,果见男女主人一团和气,两个孩子大方有礼,温馨、和谐充盈着整个屋子。我自然询问起那块木牌,女主人笑着望向男主人:“你说。”男主人则温柔地瞅向女主人:“不是你说,因为这是你的创意。”

  最终,女主人轻缓地说开了:“有一回我回家,在电梯的镜子里看到了一张困倦、灰暗的'脸,一双紧拧的眉毛,烦恼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想,当孩子、丈夫面对这样愁苦阴沉的面孔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面对的也是这样的面孔,有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第二天我就写下了这块方木牌钉地门上以提醒自己。结果提醒的不仅是我而是一家人,奇迹说这样出现了。而且,不仅是我们一家人,到我家的客人也都变得欢欢喜喜……”

写作素材专辑2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中,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即跳到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我有伞;你被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去!”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已。”

写作素材专辑3

  1、搅动自己

  你见过老鹰吗?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大概很少有机会看见老鹰。根据鸟类生态学家们研究,老鹰是一种奇特的飞禽,因为它们都把窝巢筑在“树梢”或是“悬崖陡壁”上,寻常的动物很难直接攻击它们。

  可是,老鹰是怎么“搭筑窝巢”的呢?生态学家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发现,母鹰先用尖嘴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来些尖锐的“小石子”铺放在“荆棘”上面。乍看之下,总觉得用锐利的小石子当材料来筑巢,是很突兀怪异的,这怎么能构筑出一个温暖、舒适的窝巢呢?不过,母鹰后来又衔了些枯草、羽毛或兽皮盖在小石子上,做成一个孵蛋的窝。

  小鹰孵化、出生后,母鹰按时叼回来小虫、肉食,喂入小雏鹰嗷嗷待哺的小嘴中。母鹰天天供应食物,也精心保护窝巢,以防敌人入侵。后来,小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渐丰满,这时,母鹰认为,该是小鹰学会“自我独立”的时候了。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小鹰不再眷恋始终被母鹰呵护、舒适无比的窝巢呢?

  母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耐、嗷嗷直叫,可是母鹰却很无情地加以驱逐、挥赶,小鹰只好忍着痛振起双翅,离巢他飞。

  母鹰残忍无情吗?不!母鹰深爱着它生养的小鹰!但是母鹰更渴望它疼爱的小鹰能成为四处翱翔的飞鹰。因此,必须无情地逼着小鹰飞离舒适的家,勇敢地学习“独立”。即使小鹰在刚开始时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母鹰仍偷偷地在一旁照顾看护它,直到小鹰能“展翅高飞,直上青天”!

  2、最不后悔的活法

  汉德·泰莱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位神父。

  那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是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莱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他如痴如醉,用他苍凉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听众,从而换取那份他应得的报酬。

  黑人的话让神父想起5年前曾主持过的一次临终忏悔。那是位富翁,住在里士本区,他的忏悔竟然和这位黑人流浪汉差不多。他对神父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结合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

  白天的经历和对那位富翁的回忆,让泰莱神父陷入思索。当晚,他给报社去了一封信。信里写道:“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不会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许做到两条就够了。第一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二条,想办法从中赚到钱。”

  后来,泰莱神父的这两条生活信条,被许多美国人信奉———的确,人生如此,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

  3、向上向下

  向上总是被人赋予一种肯定的心理,向下则相反。因此,勇攀高峰被视为一种值得效仿的行动。

  蒙克夫·基德在不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越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成了一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者。蒙克夫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因为他发现了无氧登山的奥秘。他说:我认为无氧登山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气。因此,要想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而登上峰巅,就必须学会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蒙克夫的经验成为一些写励志文章作者的至宝。他们用此来开导生活在海拔远远低于6500米的人们。理由嘛,当然由于蒙克夫是在一种“向上”的运动中获此真谛,所以可以迁移至一切有利于人类的追求上:假如你能排除一切杂念和欲望,你就能重复蒙克夫的成功。

  也许会这样。但这种迁移的逻辑并不令人信服。因为从根本上说,向上与向下只有方向上的差别,没有价值上的高下之分,不能说哪个方向占优。由于我们总是肯定向上,所以我们总是要备一把起子把酒瓶的木塞向上拔。喝酒便是对这样一种“向上”努力的奖赏。为什么不说每卖出一瓶酒,就是对酿酒人的“向下”盖木塞的奖赏?有一天,喝酒的人找不到起子,大家对着一瓶佳酿一愁莫展,直到有个人挣脱了向上的迷信,用筷子把木塞往下摁,他们同样喝到了酒。

  在6500米以上排除欲望是重要的,因为那儿氧气稀薄。在平常的海拔高度上,氧气充足,为什么不可以让欲望张开嘴来呼吸?人类的一切成就,既得益于人的欲望,也毁于人的欲望。的确要想办法驯服我们心底的欲望,但不是要把它们统统排除。这会让人觉得环境污染已使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含氧量与65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相当。我们反对无节制地排放废气,就是表达我们并不希望地球的含氧量下降的愿望,因为我们已习惯欲望的恰当负重,以使我们能“沉降”在平原上,几百万年来,我们都是生活在氧气充足的平原上。

  4、生死之门

  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生存着一种小鸟,叫莺鸟。莺鸟以一种叫蒺藜的草籽为食,但这种草籽浑身是锋利的硬刺,果肉被一层深深的内核包裹着,莺鸟要啄食到里面的果肉,可不是一件易事。它必须先把草籽顶在地上,又咬又拧,然后顶住岩石,上喙发力,下喙挤压,直到精疲力竭才能把外壳弄掉,吃到果肉。许多啄不开草籽外壳的莺鸟被活活地饿死,只有少部分的莺鸟顽强地生存下来。

  科学家对这种莺鸟做过研究,只有喙长达到11毫米的莺鸟,才能啄开草籽的外壳,求得生存;而喙长10.5毫米以下的莺鸟,因无法啄开草籽而活活地饿死。

  原来,莺鸟的生死之门,相隔仅仅是0.5毫米!

  这使我想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句成语,人生的命运和成败也是由细微差别决定的:一位考生,差0.5分,可能由此而落榜;一位运动员,差0.5秒,可能由此而与冠军无缘……

  如果说,莺鸟的喙长是与生俱来的,但人生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既然我们知道生死之门有时相隔仅仅0.5毫米,我们何不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使我们的生存之“喙”长一点,再长一点。它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的一生啊!

  5、美丽与磨难

  学校组织我们去郊游,我的收获是捉了两只小虫子带回家,试着喂养它。

  这是两只深浅稍有不同的草绿色幼虫,它们寄生的植物是白兰,我便抽空摘白兰叶来喂它们。刚刚捉来的时候,两只小虫子的食量很大,每天都会吃掉一大片白兰的嫩叶,而且随着每次蜕皮,身体越来越大。后来,它们的胃口突然减了下来,以致于越来越瘦。再后来,结成了一个小小的蛹。

  在饲养它们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的蜕皮,真个是一次次“脱胎换骨”,结蛹的状态更是“死去活来”———它们用丝将自己缚在树叶上,一动不动。我以为它们快要死了,谁料过了几个小时,蛹壳的各部分突然破裂崩解,它们的身体竟然变得又大又鲜艳。将近四个星期的喂养,起初两只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毛毛虫,变成了两个肥肥胖胖的蛹。最后,羽化成两只体态窈窕、色彩艳丽的蝴蝶,翩翩飞走了。呵,美丽原来诞生于磨难。

  6、跳出死胡同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

  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还有———”“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

  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

  真正“滑铁卢”的失败者拿破仑也有一个故事。

  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的一位善于谋略的密友通过秘密方式给他捎来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爱不释手,从此一个人默默地下起了象棋,打发着寂寞痛苦的时光。象棋被摸光滑了,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拿破仑死后,这副象棋经过了多次的转手拍卖。后来一个拥有者偶然发现,有一枚棋子的底部居然可以打开,里面塞有一张如何逃出圣赫勒拿岛的详细计划!

  两个故事,两个遗憾。

  他们的失败,其实都是败在思维定势上。心算家思考的只是老生常谈的数字,军事家想的只是消遣。他们忽略了数字的“数字”,象棋的“象棋”。由此可见,在自己的思维定势里打转,天才也走不出死胡同。

  我们知道,“牙医钳”是用来对付牙齿的,但是中国香港的牙医伍士铨却以其原理制作上火星的“太空钳”。尽管很多人嘲笑,但是他真的成功了。今年6月,“太空钳”终于“一飞冲天”!

  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创造、天才的发现,都是从突破思维定势开始的。

  7、威森先生的哲理

  还是六年级的时候,自然老师威森先生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名为“怪山猫”的动物:因夜间出没,适应能力差,冰河时代已经绝种。

  他还拿出一块骨头让我们传看。

  第二天,老师立即进行了测验。因为我们认真听课,卷子答得异常圆满。

  可发卷时,我吓呆了———每道题都打上大红色的叉。一看其他同学的卷子,也全是不及格。这是怎么回事?

  威森先生解释说,与这“怪山猫”有关的一切,全是他自己“捏造”出来的,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所以,”老师有些严厉:“你们的笔记资料都是错误的,能让错误的答案得分吗?”

  大家都忿忿不平,这算什么老师?“不!”威森老师和蔼起来,“我们早该悟出真相。你看,我把猫的骨头当作‘怪山猫’的骨头给你们传看时,不也告诉过你们,这种动物并未留下丝毫可寻之迹吗?你们中有人指出过吗?我在介绍它的视力的神奇功效时,你们又有谁会问我是如何得知的呢?”

  事后,他真的把0分记在我们的记分簿上。

  威森先生希望学生能从这次教训中吸取经验:老师和教科书不是不会错的,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脑袋睡着了。“他不该这样耍弄你们!”一位朋友对我说。我当下却非常郑重:“不,老师是对的!”

  8、一个真实的答案

  前两天,看了一个有趣的外国测试题: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某人驾车在一乡村公路上驶过时,有3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患了重病的老太太,一个是救过他命的`医生,一个是他心仪已久的漂亮女郎,而此人的车只能搭载一人。问:此人应该搭载谁?

  我跟身边的朋友纷纷展开讨论,十有八九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先搭载患病的老太太!这么整齐的回答,应该都是受了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所致———救死扶伤乃天经地义。

  然而答案却有点出乎意料: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送老太太去医院,自己陪心爱的女郎一起等公共汽车。

  我也觉得,这样的答案要比我朋友们的回答高明。报恩、救人,还能与美人相伴。可谓一石三鸟。

  但爸爸的想法更“别出心裁”:应当马上掏出手提电话,叫来救护车,让医生陪同病人上医院,自己送心爱的女郎回去。

  我发现爸爸的答案比标准答案更“标准”,也合乎我们的“私心”,更“俗”,更有人情味。因为救护车有完善的抢救设备,给重病的老太太实施最快最妥当的救治;医生履行救人的天职,理所当然;如此风雨又是天赐给自己的浪漫良机。

  我想,其实当我们真的面临同样状况时,很多人都会出此办法解决问题。面对一个陌生的病人我们更多时候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恩人和心上人之间又让人思想闹起矛盾,那可是两方都不能得罪的呀。可是,当它只作为一个测试题出现时,我们却会大公无私地给自己一个十分“崇高”的答案,撒一个美丽的谎。这才是人的本性吧。

  9、“细化”的特长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去年,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个自称会做苹果饼的女学生。学生都感到奇怪,耶鲁不乏多才多艺之人,为何推荐一个仅仅擅长做苹果饼的学生呢?最后校长自己揭开了谜底。耶鲁大学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填写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为特长,从来没有人填过自己擅做苹果饼。因此,这个女学生便脱颖而出。

  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如果她在履历表上填上“擅长厨艺”,结果会怎样?肯定不如“擅做苹果饼”打动人心。那些填写擅长运动、音乐、绘画的,可能也就是会踢两脚足球、吹吹口哨或者画几笔素描之类。但是,他们没有具体写明,非要写上一个笼统而堂皇的概念。细细想来,这背后更多的是心虚。而“细化”自己的特长,则显示出一种天真的可爱和拙朴,同时也是一种自信。

  我的一个朋友求职时,在简历上“有什么特点”一栏中写道:“说谎时容易脸红。”这比起那些自称“从不说谎”的人来,要真诚得多,更能打动招考者。有些特长,虽然微不足道,但是由于你在这方面比其他人“特”和“长”,因此照样可以让你受用一生。

  10、“肥皂水”哲学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1923-1929年任美国总统),发现他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公文也能和你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这是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

  戴尔·卡耐基也懂得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一次,卡耐基在纽约租下一家饭店的大厅,准备在那里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培训。就在他把所有的票都印好送出、所有的通知都发下去的时候,他接到了饭店的通知,那就是必须付出比平常多3倍的价钱。卡耐基自然不愿增加费用,两天后,他直接去见饭店经理。“接到你的来信,我感到十分震惊,”他说道,“但我不责怪你们,换了我,或许也会这样做。你是经理,当然要为饭店着想。现在让我们写下这件事对你们的利与弊。”卡耐基在“利”的下面这样写:1、大厅可以空下来或作他用;2、可租给人跳舞或开会,收入会比租给我作培训用收入高;3、我占用一个月,你们可能会失去更大的生意。在“弊”的下面卡耐基写道:1、我付不起你们的费用,会另选地址,你们将会失掉这份收入;2、我的培训会吸引很多受过教育的文化人,你们将会失去替自己做广告的极好机会;3、你们每次花1万美元在报纸上做广告,也不一定会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这对于你们来说不是很值得吗?“请你们仔细考虑一下,尽快通知我。”说完,卡耐基把纸条留给经理就走了。第二天,卡耐基便收到回信,租金只涨50%,而不是原来的3倍。

  一个人想永远不与人发生冲突,这是不可能的。对待冲突,有人喜欢妥协退让,不管自己的想法对不对,这种人没有个性,很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有人宁折不弯,结果是与人斗得两败俱伤。还有一种人像卡耐基和柯立芝一样,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让对方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建议。这种聪明的做法,使他们成为最可能成就大事的人。

写作素材专辑4

  1让孩子犯错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么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欣喜地拍起手来。

  听完朋友的叙述,我陷入了思索。孩子的错误,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乱丢垃圾、不讲整洁、欺负弱小等,一旦放任以后就难以收拾;而另一种,即孩子能够自行纠正的,主要是如何适应生活的那一类,是应该允许其犯一犯错的。如前例所述,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正是其不断改正错误、自我完善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将会使他们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依赖父母。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而家长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

  2、绑在一起的翅膀

  在遥远的森林,住着两只鸟,一只住在东边,一只住在西边。

  有一天,东边的鸟和西边的鸟在森林的中央相会了。两只鸟都大吃一惊,因为它们第一次遇到另一只一模一样的鸟,就像是在河边看见自己的影子。

  两只鸟立刻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清晨都迫不及待飞到森林中间相会,一起飞翔、一起交谈、一起觅食。它们总觉得在一起的时间过得特别快,永远也不够用。这个时候,它们都知道,它们深深相爱了。

  “为了证明我们深深地相爱,不如把我们的翅膀捆绑在一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了。”一只鸟说。

  它们找来森林中最坚韧的枝条,把翅膀紧紧地捆在一起,互相起着誓言:“全天下再也没有比我们更相爱的鸟了。”才安心地在巢中睡去。

  第二天清晨,灿烂的阳光把它们唤醒,两只鸟一起唱着歌准备去觅食,当它们跳出树巢,却同时重重地摔在地上。它们挣扎着爬起来,不管多么努力,都无法让自己起飞。这时才知道:两只鸟虽有四只翅膀,绑在一起,却一只也不能飞。

  3、上与下

  深圳“欢乐谷”里有一台名叫“太空梭”的设备。“太空梭”在数秒内,将人送上60米的高处,然后又送回地面,真可谓既惊险又刺激。

  乘“太空梭”上升时,给人的感觉是既安稳又爽快;而下降呢,则给人的感受却是既不踏实又惊惶失措。

  上去容易,下来难,其实乘“太空梭”上与下的感觉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情形大抵相通。

  人这一辈子,从出生到死亡,从工作到退休,也是一个上与下的过程。上,相对来说是容易把握的———工作上困难再多,也总有办法去克服;职位如火箭般地升迁,自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有人一失去某种东西,便茶饭不思,顿觉人生无趣;有人从高位刚要下来,却锒铛入狱了,不是有所谓的“59岁现象”吗?———下的滋味的确有些不好受。

  觉得“下”难受,其实是一个心理问题。比如,假如我们在“太空梭”降落之前,及时地作好心理准备,下来的情形就会大不相同,反而会体味到飘飘欲仙的感觉;假如在下的过程中,多加上几个缓冲,人也不至于会那么的狼狈。

  完美的人生,既要有漂亮的上法,也要有漂亮的下法。

  4、阳光的指纹

  有一个北极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给队员布置了一个新任务,就是在记录考察日志外,每个人还要记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队员们对此颇有怨言,却又不敢违抗。

  由于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极夜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发现,黑暗和寒冷还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每个人都要发疯了。这时,队长贝德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人们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就这样,每朗读一篇日记,人们都会想起许多美好的'事物,烦躁和焦虑一扫而光,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回忆占领了。

  终于,漫长的极夜在朗读中过去了,久违的太阳又缓缓地升起来了,人们欢呼歌唱,忽然明白了贝德队长让大家记日记的良苦用心。

  其实,只要心中能留下阳光的指纹,周围纵使是无边的黑暗与寒冷,你的世界也是温暖而明媚的。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曾熄灭,就没什么困难能难得倒你!

  5、希望的种子

  当年,美国一家报纸曾刊登了一则园艺所重金悬赏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一时引起轰动。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00 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我们今天都知道的那个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是奇迹吗?

  当年曾经那么普通的一粒种子啊,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捧过那样一粒再普通不过的种子,只是少了一份对希望之花的坚持与捍卫,少了一份以心为圃、以血为泉的培植与浇灌,才使你的生命错过了一次最美丽的花期。

  ——种在心里,即使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也能长出奇迹!

  6、常识的判断

  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在美国纽约教书时经常给他的学生做一项实验。他在上第一堂课时会提问:“我要你们估计一下在纽约市有多少钢琴调音师。”他要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极其简单:纽约市有1000 万人口,大约每30户有一架钢琴,平均每户3个人,因此大约有10万架钢琴。在纽约这样的恶劣气候下,一架钢琴能维持音质和谐的时间估计为3年,这就表明每天有100 台钢琴需要调音。假定每个调音师一天可调2架钢琴,那就需要50个调音师。接着,费米又会让他的学生去查电话簿,去验证钢琴调音师的确切数字。结果发现,所估计的数量级被证明是正确的。这就是我认为应该鼓励的具备常识判断能力的教育。

  经常有人本身不具备实际知识,却宣称他的数学模型揭开了某经济问题背后的法则,但经过15分钟的讨论后,他的整个理论框架就崩溃了。

  7、智慧的声音

  你的智慧和体力要卖给出价最高的人,但永远不要给自己的灵魂和人格出价。

  ——一位母亲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儿子的忠告

  一个人的廉耻要看他肯出卖些什么。一个社会的沦落,只要看看传媒在出卖些什么便知道了。

  ——香港作家张小娴批评报纸没有同情心

  大海的母亲是小溪。

  ——在一次作文大赛中,一位中学生的妙喻让一位老作家赞不绝口

  海尔离垮台永远只有一天。

  ——海尔总裁张瑞敏20个经营观中的一条。知耻而后勇,知危而猛进。企业如此,个人如此,民族亦如此

  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每个月收入的数字。

  ——财经教授柏宝·薛佛在其新作里表示每个人的思考方向的正确与否能决定他一生收入的高低

  8、原来这么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原来要获得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了。——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都很想成为一位智者的学生,智者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叫他们要保持光亮,结果一天两天过去了,智者都没来,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烛台。有一天智者突然到来,大家的烛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小孩,虽然智者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学生。——原来想实现理想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原来快乐很简单,不要斤斤计较就可以了。

  9、快点“站起来”

  在一次促销会上,美国某公司的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看看自己的座椅下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座椅下发现了钱,最少的捡到一枚硬币,最多的有人拿到100 美元。这位经理说:“这些钱全归你们了,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没有人能够猜出这是为什么。最后经理一字一顿地道出了个中缘由。

  他说,我不过想告诉你们一个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这是一个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啊!

  好的机缘绝不会亲自去登门拜访“坐着不动”的人。他们只能注定永远与成功擦身而过,永远徘徊于低谷之间。

  10、强大的习惯

  每天要用电脑,对键盘上的字母排列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规则的组合?书上说,这是为了达到最快的打字速度而设计的。对此,好像很长时间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质疑。然而其实这样的组合是一个误区,同时又是一个骗局。

  1873 年,美国发明家克利斯托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字机,键盘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的。在操作中,他发现打字的速度一加快,键槌就容易被卡住。他的弟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他把常用字的键符分开布局,这样每次击键的时候,就不会连续击打同一块区域而卡死。这样不规则的排列后,卡键现象果然大大减少,但打字速度减慢了。在推销打字机的时候,克利斯托弗对客户说,这样的布局他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证明可以大大提高打字速度,结果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说法。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键面布局,认为这的确能提高打字速度。

  最近看到一则资料说,国外一些数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按照目前的技术,已经解决了卡键问题,字母的任何一种排列都不会影响打字速度。可现在不太可能出现第二种排列的键盘,因为人们都习惯了。在强大的习惯面前,科学有时也会变得苍白无力。

写作素材专辑5

  有风无风

  有一年冬天,在乡下过年。过年后,依据乡俗,要拜访亲友。

  那天早晨,动身前,我出门看风。风是顶风,且很大;风大了,就显得更寒冷了。我抱怨了两句,说:要是顺风就好了。

  刚好父亲听到。他问我:顺风是好,可是咱回来时不也成了顶风吗?我说:到下午回来,也许转了风向,又顺风了。

  父亲说:世间事哪能有这么随心的?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管它刮什么风呢。我一时无语。

  父亲见我沉默,对我说:你想过没有,只要刮风气温就低,所以顺风也不好,逆风也不好,只有无风,才是最好。

  现在想来,当年对风向顺逆的取舍,都是执著。生活里,眼下要做什么,就动手做是了;想得再多,不做,也于事无补。

  朝着那个永远的`目标,只要做就够了,管它刮什么风呢!

写作素材专辑6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室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俩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多少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写作素材专辑7

  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崖边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两米。”第一位说。

  “半米。”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公司录用了第三位。

写作素材专辑8

  “红十字”的由来

  瑞士人让·亨利·杜南在前往巴黎的途中,目睹了双方死伤达四万余人的沙发里诺战役。他吃惊地看见了战场上的伤员竟得不到任何救治。杜南把这次经历写成了《沙发里诺回忆录》,提出“准许医护人员进入战地救治伤员”的.主张。这本书很快传遍欧洲大陆。

  经过杜南与日内瓦公共福利人主席居·莫瓦里埃等人的努力,年在日内瓦举行了国际会议,讨论通过了《给战场上伤病员以人道主义》的决议。为了表彰瑞士为大会作出的贡献,表示对杜南的敬意,代表们一致同意,以瑞士国旗的图案作为这一组织的标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这一组织的标志为白底红十字,组织定名为“国际红十字”。

写作素材专辑9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看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中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满心喜欢,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儿买的吗?多少钱?”

  “本商店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他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写作素材专辑10

  赚的是快乐

  小镇上有一对夫妻。男的在外面开了一家公司,生意红火。他没日没夜地忙碌,很少在家。儿子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几个月才回家一次。

  女人一个人在家里,终日无所事事,日子过得不快乐。

  男人想让她快乐起来,说对她说:“你去亲戚朋友家串串门吧,跟他们聊聊天,打打麻将。你会开心的。”女人于是去亲戚朋友邻居家里串门,聊天,打麻将。果然开心了一段时间。但话题聊完了,麻将打腻了,她又变得不开心了。

  有一天,她对男人说:“我想开家花店。这里还没有人开,一定能赚。”男人说:“这主意不错。”花店很快开张了。女人每天去花店做生意,她变得忙碌起来了。来买花的人很多,女人干得很开心。可是过了几个月,男人算了一笔细账,发现女人根本不是经商的料子。

  她经营的花店不但不嫌钱,倒赔进去了不少。

  我问他:“你老婆那花店还开吗?”他说:“还开。”“是赚是赔?”“赚。”“赚多少?”他神秘一笑,悄悄告诉我:“钱是一分没赚到,赚的是快乐。”

写作素材专辑11

  1、为人造卫星造字

  文字是表达语言、思想的工具,一经定型,一般尽量不再造新字。武则天造了个“曌”(音zhào,同照),作为自己的名字。到现在,这个字只能在字典中找到,在现实生活中它已经失去生命力。到了现代,造新字更是罕见,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

  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后,一个新字诞生了,这就是cпythuk。其实此词在俄文中早已有,意为“同路人”、“伴侣”、“卫星”、“指南”。既然苏联作了规定,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于是全世界都有了个新词。英文是sputnik。几乎所有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均按此音造了新字。cпythuk一时间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语,足见人们对人类航天器第一次飞上太空壮举的重视和认同。

  现代人类所用的文字基本足够应付各方面的需要,毋须再造新字。但在科学领域里例外,如英文radio,是因无线电出现而造的新字。古代不会有现代的科技成果,没有相应的字词不足为奇。科技的发展无穷无尽,将来一定还会有新字造出来。

  2、郭沫若妙对萧三

  1961年3月1日,著名诗人萧三来到海南岛儋县,参观访问了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这“两院”是我国热带作物的研究基地。

  当时“两院”刚从广州搬来不久,师生们自己动手,艰苦创业,热情高,干劲大,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还写下了不少歌颂新基地新生活的诗歌。萧三参观访问后,很受感动,便提笔写下一阙诗意盎然的上联:

  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诗人只写了上联,并在联后写道:“希望有后来高明者对下联。”

  一天两天过去了,琢磨这阙上联的师生及闻讯专程来看上联的人不少,但谁都未能对上恰如其分的下联。

  事有凑巧,到了第三天,即3月4日,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学者郭沫若也来参观。他看到师生们积极劳动和刻苦学习的情景,也十分激动。师生们告诉郭老,三天前萧三来参观时留下了一阙上联,希望后来的高明参观者对出下联。郭老看了萧三的上联,略加思考,马上欣然命笔:

  劳动动教研教研研劳动红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红

  两位诗人这段唱对,一时传为佳话。

  3、恐龙也得过癌症

  癌症不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也威胁着大自然其他物种的生存。珊瑚、鹦鹉等多种生物体内都发现过癌细胞。现在,科学家通过扫描化石证实,癌症可以追溯到恐龙时候,生活在700万年前的鸭嘴龙就得过恶性肿瘤。

  据报道,美国东北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走访了北美洲多个古生物博物馆,用便携x射线扫描仪对包括剑龙、大三角龙、霸王龙和鸭嘴龙在内的700个恐龙化石中的1万段椎骨进行扫描。结果,他们在97个鸭嘴龙化石标本中发现了29处肿瘤。鸭嘴龙生活在700万年前的白垩纪,属禽龙类,是食草动物。至于鸭嘴龙患肿瘤的原因,研究人员目前尚无法确定。但科学家指出,鸭嘴龙以针叶类树木为食,这些植物中致癌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另外,鸭嘴龙的骨骼结构表明它是恒温动物,这也增加了它罹患癌症的几率。研究发现,鸭嘴龙骨骼中的肿瘤多是血管外皮细胞瘤,其形状与人类血管外皮细胞瘤非常相似。扫描还发现,鸭嘴龙科中的艾德蒙托龙出现的肿瘤最多,也是唯一出现恶性肿瘤即癌症的恐龙。

  4、秋之韵

  秋景传诵千古的写秋景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诗人王勃);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代诗人岑参);闾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

  刘禹锡在《秋词二首》中写到: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霜在古代的秋霜诗中,李商隐的《霜月》绝句可谓构思新巧: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都婵娟。第一句点明时令属秋,第二句描绘了霜月争辉的景象,最后两句则运用了神话故事,歌颂了司管霜雪天的神———“青女”不畏严寒,与月中嫦娥相继娉美的勇敢精神。

  秋声在许多诗词中,蟋蟀被作为“秋声”的代表。

  唐代白居易《夜坐》诗云: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前……

  5、记录灵感的纸片

  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叠叠摆放整齐的白色小纸片,餐厅、走廊、过道……甚至连厕所里都有。这些小纸片是为教授、学者们摆放的,让他们随时记录突然冒出来的灵感。

  搞创作和研究的人都知道,许多伟大的作品、思想、创造、发明和发现,往往来自稍纵即逝的灵感。例如郭沫若的名作《女神》,就是他在日本学医的时候,一天正上着课,灵感突然袭来,他立刻跑回宿舍奋笔疾书。如果郭沫若当时不跑回宿舍创作,等到上完课后,很可能灵感已经过去。正是为了留住美妙的灵感,剑桥大学才随处摆放小纸片。从那些小纸片上,我们能体会到剑桥大学对人才和知识的爱惜。

  6、贪杯会使国家沉沦

  蒙古人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家家户户必备酒,走亲访友必带酒,客人来了必敬酒,客人离时必送酒。在蒙古许多机关和单位的办公室里都备有酒,客人来了常常是以酒代茶。

  如今,在蒙古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进口酒和蒙古自产的各种品牌的酒比比皆是,随便去哪家商场或商店都能买到。然而,酒的敞开和大量供应除了满足人们对酒的正常需求之外,也助长了一些人的酗酒恶习。

  酗酒严重地影响了不少蒙古人的健康和幸福,近几年酗酒引发的疾病大幅上升。蒙古现有弱智儿童两万余人,其中,17.2%的弱智儿童是因父母过量饮酒造成的。酗酒也造成家庭暴力事件增加,离婚率不断上升。在工作时饮酒以及饮酒影响工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去年,蒙古近200名国家公职人员因上班时饮酒和酒后上班被开除。

  近几年,蒙古也曾数次掀起反酗酒运动,但收效甚微。蒙古总统巴嘎班迪曾说,酗酒不仅严重影响了蒙古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也危害了人们的思想和健康,长此以往会使国家沉沦。

  7、给自己树一面旗帜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籍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说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8、方向

  有这样一篇寓言。

  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它不停地游,克服常鱼所难以克服的困难,在某一天到达了唐古拉山脉。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就被冻结成了冰。事隔多年,一个经过此地的登山队发现了这条鱼——它还保持着游的姿势。队员们认出它来自渤海,于是惊叹它的勇气。其中的一个老人却说:它固然勇敢,却只有伟大的精神,没有伟大的方向。

  9、思想的失血

  有医生和心理学家联手作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两个强壮的男性自愿献血者抽血。先把自愿者的视线挡住,然后给他们的胳膊缚上皮筋,扎针,开始抽,边抽便告诉他们抽了多少多少毫升,会对身体造成怎样怎样的损害。实际上,医生只抽了其中一个的血,对另一个只是装装样子,没有抽。但那个人视线被挡,以为和同伴一样被抽了血。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个被抽血者身体变得虚弱起来,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奇怪的是,另一个没被抽血的人也同样变得虚弱,经检查,身体机能各项指标的下降程度几乎和前者一模一样。

  这是个心理暗示的故事。那个没被抽血的人由于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也在不断地失去血液,就在意识上自觉地朝医生描述的不良后果靠拢——他在思想上进入了衰弱状态。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以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在不断失去什么,生命不断残缺,最后就只剩下了悲观,剩下了失败,成为生活中的弱者。而实际上是你受到了蒙骗,没有看到生活的真相。

  抽血的过程,从客观上讲,你的生理机能毫发无损,而从主观上讲,后果却是严重的:使你成了一个思想上的失血者。

  10、把船开进深水区就行了

  1960年,杰克·韦尔奇进入通用公司工作,他的岗位是普通工程师,年薪10500美元,这样的工资几乎每一位工程师都能拿到。在这个庞大的公司里,杰克·韦尔奇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杰克·韦尔奇显然并不谙于此道。他唯一做的就是工作。

  十几年后,通用公司上层知道有这样一个玩命工作并且有自己见解的人。1981年,45岁的杰克·韦尔奇开始执掌ge公司,这家已经有117年历史的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韦尔奇的举措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和冗员,将原来8个层次减到4个层次甚至3个层次,并撤换了部分高层管理人员。这是ge从未经历过的,也是韦尔奇之前的经理人不敢涉足的领域,因为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可能让自己的一切毁于一旦。但韦尔奇成功了,从1981年到20xx年,ge的股票市值从亿美元上升到1700亿美元。韦尔奇之所以能重振“通用”,并且自己不被人际关系所伤,无非主动回避不必要的复杂关系,以自己扎实的工作和明确的目标告诉员工,他所做的一切绝无私心。这让人想起一个故事,一位老船长常年在河上驾船,从未发生过事故。有人问他是不是对河中的暗礁险滩全部了然于心。老船长说:“不是,其实我只要把船开进深水区就行了,暗礁险滩就会与我无关。”

  其实,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智慧,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暗礁和险滩,你根本无法一一了解,也根本不必去记住。你所要做的,只是把船开进深水区就行了。

写作素材专辑12

  山菊花

  仲秋时节的大山里,无论是山道的两旁,还是沟壑及坡岭上都盛开着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的山菊花。那金黄的,紫红的,粉白的山菊花香哟,简直要醉死人呢。

  越是深秋她开得越旺盛、热烈。好像整个秋色只有她们主宰才行似的。她开得热烈,热烈得似乎要吵人啦。她从不在百花盛开的夏季凑热闹,而是开在百花残败,大地一色的时候,开在瑟瑟秋风一派萧杀的节气里。

  为什么你开得这样热烈呢?我对着那烂漫的.山菊花发问。她自然不语,我亦困然。

  夜里,山菊花托梦才告诉了我:我们为农民们辛勤劳作一年所获得的丰收而热烈开放;我们为秋霜的到来而热烈开放;我们也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含笑迎接未来的春天而热烈开放。

  我爱山菊花。我爱她有一股难得的豪气,傲气。我爱她在轻柔中有一种刚强的风格。

  做人,我想也应该像山菊花那样。

写作素材专辑13

  1、牛顿为何终止科学探索

  牛顿虽然在科学探索领域里成果丰硕,但在他从事科学探索的漫长岁月里,经济收入却一直很不宽裕。1692年,50岁的牛顿被富裕的物质生活所吸引,决定抛弃科学探索的艰辛生活,寻找一个能够带来更多经济收入的职位。消息传出,人们纷纷为牛顿推荐去处。开始有人推荐他去担任伦敦查特蒙斯公立学校校长,但当牛顿问清这个职位的月薪不够高时,便辞掉了这个职位。1696年,好心的哈利发克斯爵士推荐牛顿去当英国皇家造币厂督办,这个职位的年薪可观,牛顿欣然同意迁居伦敦,当上了皇家造币厂的督办。从此,牛顿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货币铸造之中,因而整日为此奔忙,使得他无法继续担任剑桥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得不于1701年辞去了剑桥大学教授职务,退出了三一学院。这样,就使得牛顿后半生生活发生了巨变:即从清贫之境变成了富裕之境。生活道路的如此巨变,导致了牛顿科学探索道路的闭塞,使其科学探索工作彻底中止了下来。

  2、不要在冬天里砍树

  记得那年冬天,父亲想弄些柴禾。他找到了一棵枯树,就把它锯了下来。到了春天,他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新绿的嫩芽。于是,他说:“我真以为这树已经死了,冬天里树叶掉得净光,而且光秃秃的树枝也不断地往下落,好像一点活力都没有了。但现在我才知道,它确实是活着的!”他看着我,接着说:“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决不要在冬天里砍树。决不要在闷闷不乐时得出消极的结论。更不要情绪很坏时,做出重大的决定。耐心地等着吧,冬天会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3、卓别林的风范

  一次,美国幽默表演大师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纽扣忘了扣了。”

  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并很快将上衣纽扣系好。当他走到这位观众看不见的地方,复又解开。

  这一幕为前来采访的记者见到了,他很是不解,

  问:“为什么呢?”

  卓别林回答:“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者,松开纽扣更能体现其辛苦、劳顿,给观众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

  记者更困惑了:“刚才你为何不直接告诉那位观众呢?”

  “不!”卓别林加重了语气,“指出观众的误解,有的是时间。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以一颗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善意,并在态度上给予回报!”记者肃然。

  问问自己吧,当你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指出别人的误解,还是虔诚去感谢?

  4、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园的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5、秀才买柴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少,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6、奇迹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当时,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仍然还差一点点。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对此,厂商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改进,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他们一再强调,任何产品也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不妨想想,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伞兵中,会有一个人因为跳伞而送命。后来,军方改变检查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机上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零。

  7、三个筛子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

  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

  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

  “并不重要。”那个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哲人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那么就别说了吧如此,那个消息便不会困扰你我了。”

  8、接受的自尊

  80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涌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迅速拿到分到的食物吞嚼起来……这其中,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镇长,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我能为你干些什么吗?”

  杰克逊笑了:“我给你们食物,并不是寻求什么回报,我只不过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而已,并不需要你们干什么。”那位年轻人听了,并没有领情,“如果没有活儿给我干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

  杰克逊觉得这位年轻人很不一般。可是,又没有什么让他干,杰克逊只好蹲下来,让年轻人给他捶背。后来,年轻人被留了下来,杰克逊镇长把女儿也嫁给了他。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

  哈默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自尊。而自尊却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9、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最多时有40多个仆人:轿夫、厨子、奶妈、丫环、马夫……被唤作“四少爷”的巴金,却最愿意与仆人们在一起。轿夫老周,是巴金一生中最敬重、最不能忘怀的人之一。老周很瘦弱,儿子死在战场上,老婆跟人跑了,孤零零地一个人住在马房里。巴金常去那儿,躺在老周的烟灯旁,听他讲故事。

  讲完后,老周总要“教育”他:“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自己不要骗人,不要亏待人,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马房后有一个轿夫们的厨房。他们做饭时,巴金就去帮他们烧火。坐在灶前的一块石头上,巴金不停地把柴放进去,结果常常把火弄灭了。这时,老周就把他拉开,用钳子往灶膛里捅几下,火又“蹭”地冒了起来。放下钳子,老周告诉巴金:“你要记住: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巴金后来曾经多次想过,是什么原因使老周在那样恶劣的境遇下,还能说出这些不凡的道理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次我与巴金聊天,他很悲哀,说自己这辈子没做什么,现在又成为大家的包袱。我安慰他,说他的那些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巴金却哀哀地说:“我的几百万字作品,还不及老周的八个字。”老周的八个字就是:“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可见,巴金不仅记住了这八个字,而且深深地把它们刻在心扉上,融化在血液中。

  10、伪善

  李敖对金庸与三毛的伪善,颇不以为然。有一年,金庸得闲到李敖家一叙。李敖对金庸说:“胡适之说武侠小说‘下流’,我有同感。我是不看武侠的,以我所受的理智训练、认知训练、文学训练、史学训练,我是无法接受这种荒谬的内容的,虽然我知道你在这方面有着空前的大成绩,并且发了大财。”当时,金庸表现出极好的君子风度,他先以他那常有的微笑,回应了李敖的严词批评。之后,便很谦虚地向李敖解释他的观点,说自他儿子去世后,他便开始精研佛学,甚至已是很虔诚的佛教徒了。

  李敖依旧口中无“德”,他对金庸说:“佛经上所讲,无不以舍弃财产为要件。所谓‘舍离一切,而无染着;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你有这么多的财产在身边,你说你是虔诚的佛教徒,你怎么解释你的财产呢?”金庸虽然感到很窘,但仍没失他的人前君子风度。但金庸一回到香港,便在自己办的报纸上大肆诽谤李敖。这种“当面笑,背后刀”的拳法,似乎有悖侠客之道。

  那么,三毛又怎么伪善了呢?在一次饭局上,李敖与三毛坐在了一起。三毛对李敖说:“我非要去非洲沙漠不可,那里有许多黄沙中的黑人需要我的帮助。”口无遮拦的李敖当面就戳穿了三毛的伪善:“你说你帮助黄沙中的黑人,你为什么不帮助……中的黄人?你自己的同胞,更需要你的帮助啊!舍近求远,去亲而就疏,这可有点不对劲吧?”当了许多人的面,三毛窘得说不出话来。

写作素材专辑14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去,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见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写作素材专辑15

  残缺的土城墙

  这是个有百余户的山村,她紧贴在向阳的山脚下。村庄后边的半山坡上至今还保留一段残缺的'土城墙。城墙上长满了蒿草,墙壁上还烙印着弹痕的创伤。

  这土城墙是日本侵华时强令村民们修筑的。小日本大搞聚家并村,自以为只有如此才固若金汤……

  解放后,人们拆除了城门,推倒了城墙,只留下这半山坡上的这段残墙。

  那一年,村里的一些年青人主张把这段残墙全部拆掉,说它有伤村庄的风光,村干部和多数村民们都纷纷反对。

  它是日本侵华的佐证,让子孙后代都知道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的霸道。它也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同时也激励着人们该如何奋发努力建设祖国,建设美好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