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通用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观后感1
今天,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带给我很大触动。
《流浪地球》讲述了在未来人类面对太阳老化和木星撞击时所展现出的团结与努力。在那个时代,地面温度可达到零下80℃。人类只能居住在地下城。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一侧安装了几万个大型推进器。在宇宙中,人类还建设了太空监察站,随时观察地球的动向。
电影开头就说,“在此之前,人类不在乎火山的爆发,不在乎一种动物的灭绝,不在乎一场海啸,也不在乎一所城市的'消失。只在乎一个东西——钱。为了钱,人们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生命。直到木星即将碰撞地球,人类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我心里想:为什么只有在灾难降临才会团结呢?钱真的那么重要吗,真的值得把生命都抛在脑后吗?俗话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但命只有一条呀!这也让我想起电影《美人鱼》中的一句话:“如果地球没有了氧气,你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世界真的是这样吗?只有失去,才会知道珍惜吗?人类真的全是贪婪、欲望和自私的吗?不,不是的。
蚂蚁就算无比渺小,但所有蚂蚁聚集起来,也能啃食掉一头巨狮。花儿就算再弱小,但所有花儿同时绽放,也可以组成一幅美丽的春景。世界就算再寒冷,但只要所有人抱成一团,总会有那么一丝暖流!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星辰,所有星辰汇聚在一起,就可以组成无比璀璨的星河海洋!只有所有人团结在一起,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合作,明天的中国更需要团结合作,让我们携手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流浪地球观后感2
年前看预告的时候就感觉这部电影很酷,与朋友约好了提早去看,结果还是到上映第三天才买到票去看。这部电影也是在第三天开始逆袭,口碑出来了,看的人也更多了,甚至有些人去二刷,三刷,看完确实让人兴奋。
我们看的是晚上十点的场次,天还下着小雪,冷的伸不出手,但是电影院确是很热闹,大家都在兴奋的等待着,讨论着。在小县城里,这个本该睡觉的点,在过年时却格外的热闹。
电影开始了,因为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刚开始的代入感并不是很强,只是觉得场景做的很好,也是一步步地根据剧情走的,慢慢地,人物也多了,剧情线也清晰了,感情线也有了。由于太阳的快速成长,为了保护地球及人类的繁衍,人类决定把地球推走,途中经历了各种困难,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地球环境也变得很恶劣了,但是人间的温暖还在,人们还是充满着希望,姥爷死的时候,杭州地下城毁灭的'时候,绝望的时候又满怀一丝希望去努力的时候,也是让泪点异常低的我泪流满面。
当然,剧中也有让人感动的一幕幕,春节的各种小细节,北京第三区交通委的安全提醒,地面采伐石头的山区贴着的“安全生产,预防先行”的标语……使这个故事更加的饱满。
对于我这种只会看看的人,我真是觉得要给这部电影打满分,或许在专业者的眼里,这部电影还有许多瑕疵,还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部电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网上说的也很不错,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先河了,虽然有不完美,但是我们走出了第一步,往后一定会比开始更精彩。
在此,也祝已经大卖的票房更上一层楼,中国电影,未来可期!
流浪地球观后感3
初十,我和瑞一起去看了《流浪地球》这部豆瓣评分9、6的国产科幻电影。在兑换票的时候瑞还有些许的犹豫,是看《流浪地球》还是看《熊出没》最后还是选择了《流浪地球》。
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电影结束儿子和我说:妈妈,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流泪,虽然只是几滴眼泪。儿子被电影里的亲情和中国人那种克服万难万众一心的精神深深的感动。尤其是刘培强最后和儿子的对话还有牺牲自己挽救地球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牺牲小我挽救众生。人类如何自救,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电影中刘培强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活,为了地球在空间站一呆就是17年。姥爷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也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刘户口对爸爸有深深的不理解,但是最后爸爸选择牺牲自己的时候他还是宁可要爸爸,说明他还是爱爸爸的,他还是期待爸爸回到他的身边
看了电影心中有太多的感慨,感觉表达不出,希望我们都能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流浪地球观后感4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欣赏完电影,我不禁赞叹于这部电影的震撼性。
电影讲述了太阳即将灭亡,人们为了不让地球在太阳灭亡时被摧毁,所以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发射器,要去寻找另一个“太阳”。但是地球在靠近木星的时候,却被木星吸捕过来,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为了保护地球,主人公刘启,妹妹韩朵朵和救援队一起,经过李一一的指导,最终使地球逃离了木星的魔爪。
经过这次灾难,牺牲的人数不胜数:韩子昂为了刘启和朵朵在零下80多度的温度下被冻死;马卡洛夫为了帮助刘培强,自己坠入宇宙;王磊为了让地球逃离木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最让我感动的是刘培强,因为地球向木星发射炮弹距离不够,在这最紧要的关头,他驾驶着国际空间站的飞船直接撞向木星。这些人为什么要牺牲自己?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着爱,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生存的地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们都愿意。
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情节是韩朵朵在紧急情况下发的情报,其中有一句是“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难道不是吗?就算是再危险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有希望,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芒,带给人温暖、力量,同时也给人活下去的动力。如果有一天,世间不再存在希望,那么,所有人都将失去动力,失去那束光芒。
最让我佩服的是刘慈欣的想象力,他想象出太阳灭亡,地球逃亡,其实这可能就是几十亿年后的地球,没有人能否定以后这样的事不会发生。现在恒星模型已经说明了这在几十亿年后会发生,但也许那时人类已经有了逃离的方法。未来的地球是会灭亡,还是能逃出,这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流浪地球观后感5
最近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演的是某一天,太阳开始膨胀,很快要将地球吞没,人类为了自保提出并实施了“流浪地球”计划。
目的是将地球推离航线,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使地球不受太阳影响。在计划开展之前,人们建造了地下城,抽签决定谁可以进入地下城,我感觉这种方式还是很残酷的。
男主刘启在爸爸的谎言下长大了,决定带着妹妹到地表。
这天,地球发生了地震,因为木星的引力,而偏离了航线,并且被木星吸走了大气,刘启的'爷爷为了将孙子孙女带回安全地带拼命往回赶,车却被救援人员临时征用。
在一座高楼内运送燃料时,刘启的爷爷不幸身亡,当一切救援都是徒劳时,地球将要毁灭,人类也将随之灭亡,刘启想到了爸爸告诉过他木星含氢量达90%,如果点燃可以将地球推离木星,这一线生机重燃了大家生的希望。
然而就要成功时,发动机的燃料不足,无法将炸弹推到可以引爆木星的范围内,在太空站工作的刘启父亲为了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毅然决然带着太空站燃料直冲点火点,让炸弹成功到达预定高度,爆炸产生的推力使地球成功脱离了危险,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看完了影片,感触很大,科学真得很神奇,能够给人类带来生的希望,但是高度的文明,对资源的大量破坏终将受到自然的报复。虽然影片是国内首次尝试的科幻片,但是也很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思考,我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认真保护我们的地球,因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栖息地。
流浪地球观后感6
春节期间,我看了一部电影《流浪地球》,你看了吗?这是一部科幻影片,主要讲了因为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它的热量会慢慢侵蚀我们生活的地球,这样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和毁灭。人类为了自救,为了逃离太阳系,建造了一百座行星推进器和七十一座行星转向器,而且还建造了一座宇航员空间站帮助地球前进。还在每一座行星推进器下面建造了一座地下城市。
十七年过去了,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远了。地球飞到了木星附近,被木星强大的吸引力吸住了,很多行星推进器因为受到木星吸引力而关闭。要是关闭行星推进器,地球就会更快与木星相撞,在这关键的时刻,全球救援队出动救援和维修。由于救援维修错过了最佳时机,就在地球将要被毁灭的时候,一位宇航员的儿子刘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行星推进器的热量喷到七千亿公里高,就可以与木星吸收地球的大气发生点火,把地球的方向改变。可是,行星推进器的热量只能喷到五千亿公里高,这该怎么办?刘启的爸爸——宇航员空间站的一位宇航员想到了一个办法,宇航员空间站有三十万吨燃料,只要把太空站燃烧就可以把两千亿公里给补上。伟大的宇航员为了拯救全球人的生命,开着空间站飞进了火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后成功的救下了所有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们国家未来在太空领域的.发展让人自豪。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强大,我们每一个人才会强大。通过观看电影,也让我明白了,美丽的地球——我们的家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有责任爱护它、保护它。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这些宇航员一样保卫我们的地球家园。
流浪地球观后感7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片,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成功的科幻片。
第一次看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名字特别的有创意,很新颖,非常的引人注意!我一开始认为,它会是一部有趣的,好玩的电影。后来我走进影院,来到影厅,我才知道,原来它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将会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做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
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危险的太阳系,前往美好的新家园。
当然,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比熟悉的特色从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然而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人类终于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不要在浪费资源了,这颗星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我们一定要珍惜她,爱护她!
流浪地球观后感8
正月初四从老家开车回来已经晚上6点了。因为对《流浪地球》早就期望一睹为快,一家三口没回家就直奔电影院了。
《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电影大体情节是: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屈楚萧饰)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赵今麦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作文子昂(吴孟达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电影比预期要更惊险,场面更壮观,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动地球…,没想到中国也能拍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让人震撼!
20xx年12月21日被亚麻日历推算为世界末日。那几年我看过几部关于世界末日题材的电影,但是不包括中国人写的剧本,更不包括中国人拍摄的电影。
很高兴看到我们中国这么好的电影作品。
流浪地球观后感9
期望是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期望是大家回家的方向。这个新年,有多少每人被电影《流浪地球》深深震惊。有多少人被这句有关期望的比喻深深触动心弦。
影片主要讲述了,太阳飞速老化,非常快就会吞没地球。人类空前团结,在死亡的漩涡中拼命挣扎,为了生的期望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将用两千五百年的时间,携带“家”在外太空中流浪。在穿越木星的过程中,遭到妨碍最后克服困难的故事。看完之后,我的思绪仍沉浸在整个影片里。无论是救援队拼尽全力的救援,还是刘培强舍己为人的家国情怀,都使我热泪盈眶。大家对期望的`无限追求使我感叹,为了期望,地球上的救援队不惜献出生命保护火石;为了期望外太空中的刘培强冒着生命危险砸开总控室的大门;为了期望,刘启一行人拼尽全力,点燃行星发动机;为了期望刘培强携带空间站弃车保帅。
整部影片不就是大家对期望的追求吗?从远古开始人类就开始追逐生的期望。面对恶劣的存活条件,先祖们用石头、木棍塑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文明。后来大家开始耕种,为了有期望存活下去,大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培育庄稼。后来到了工业___,人类为了期望,制造出火车、机器。就连面对世界大战,人类仍然没放弃期望,齐心协力建造新家园。整个人类简史不也是对期望的追求吗?期望使大家这个年代愈加美好。
面对野兽,面对灾害,面对污染,面对战争,面对死亡,大家选择期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10
寒假,我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票房高达40亿的电影。它的剧情令人记忆犹新。
地球本来是围绕太阳转的一颗行星,可是太阳因为膨胀将会吞噬地球,联合国决定将整个地球带走,离开太阳系。为此人类在全球制造了1万多台很大的推进器和转向机,帮助地球改变转向,并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将用时2500年到达宇宙里的新家园。途中因为木星对地球的吸引力加大而使地球向着木星撞过去,人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地球不撞到木星。全球政府发布通知让各国救援队的人都回家跟家人相聚等待地球灭亡。中国救援队在最危急的时刻想出了一个办法:木星上有很多氢气,点燃木星氢气,让爆炸的力量推开地球。为此其中几位队员在执行任务中丧命,还有几位身受重伤,历尽千辛万苦,可惜已发射的.火力离木星还差五千公里。就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的时候,一位中国的宇宙飞行员决定点燃空间站增强火力,可是国际政府让他放弃地球。这位飞行员为了地球上的三十五亿人类还是将飞船引燃,引燃氢气并且光荣牺牲了。
我最喜欢电影中的“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正是因为有了希望,主角才能和队友们一起拯救地球,改变人类绝望的处境。我们只要有了希望的话,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吗?就像是地震后的父与子,如果父亲没有“儿子还在等我”的希望,他不可能在废墟处坚持挖掘了三十八个小时;如果儿子没有“父亲还在找我”的希望,他不可能镇定自若的在废墟中保护着十四个同学度过暗无天日的三十八个小时。希望,卓实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流浪地球观后感11
未雨绸缪,人类才有希望!
太阳日渐衰老,氢核聚变逐渐停止,阳光的减少导致地球进入新的冰河时期。最终,随着太阳的爆炸整个太阳系都将不复存在,人类被迫带着地球去寻找一个新的类太阳系来获得新生,这就是《流浪地球》的大概剧情。
显然,带着地球去流浪,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类在这一灾难到达之前,必须要完成各种准备工作:制造出能够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实现太空遨游的动力系统,找到足够的能源,还得有抵抗宇宙强辐射,躲避陨石碰撞和大型天体引力陷阱等等各种“天方夜谭”式的技术和能力。
或许,地球根本不需要去流浪。到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能够捕获宇宙中的新能源,直接加注到太阳上去,来延长太阳的寿命,或赋予太阳新的生命。但这都需要我们人类孜孜不倦地去认识世界,以利用宇宙中的资源来拯救我们的.家园。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还不知道是多少万年,甚至是千万代以后的事情,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杞人忧天。那,我们可能就大错特错了!人类只有未雨绸缪(mou),有备无患,才会有持续繁荣发展下去的希望。
小朋友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太阳,她们都很脆弱。我们不只是需要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不丢垃圾,保护环境,热爱和平,我们更需要仰望星空,学习研究科学技术,为地球的未来,为人类的未来,贡献我们的智慧!
最后,我强烈推荐小朋友们去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不过,里面提到了许多科学术语。比如,大天体引力、板块位移、行星发动机等,还提到了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这些科学巨人。所以,我建议小朋友们,平时要多读科学类的书,多学科学知识,不然可能连这部电影都看不懂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12
纵观《流浪地球》全片没有发现一个美国人。
疑似美国人是那个人工智能慕斯,而且还是一个疑似反面的角色设定,当然“他”是在执行控制中心的指令,但依然不能摆脱设定的反面角色,最后的下场当然也不好。
以往的美国科幻大片,比如《独立日》当然是美国以一国之力,带上盟友,其他小伙伴吊打外星入侵者,用计算机病毒让外星舰队瘫痪,用核弹轰击外星航母,最后取得胜利,现在来看硬伤无数,硬是把能跨越河系航行的文明拉到和地球一个水平,这个不提也罢。还有很多科幻片,外星科技起码是能星际航行的文明,居然被热武器或者人类的最大杀手锏核弹命中,而美国人每次都无一例外的是主角,其他小伙伴能做做下手已经是给足面子,但这一次《流浪地球》里没有明显的美国人。
有中国人,俄国人,泰国人,以色列人,日本,韩国等等,不细数了,这一次中国人是主角,不论是领航号空间站,还是杭州中心等名称都让人熟悉而亲切,这一次靠的不是个人英雄式的里外狂澜,也不是傻傻的设定,更不是用白痴的外星文明设定来获胜,而是靠全体的智慧和力量,这一次没有美国人。
全片都是协商,协作,集体,集群,共同体,人类到26世纪本就应该是一个共同体,联合国应该升级或者已经消失,而由共同体联合管理,人类的智慧第一次得到全面的`释放和集成,合力效果远大于某个国家一家领导。也有幸才能让人类度过这天地巨变的浩劫,这一次没有美国人。
这是一次开始,是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我相信,从此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片中出现没有美国人的情况,世界是全世界的,少了美式的孤胆英雄还有东方市的集体主义,还会有很多有趣的组合和尝试,这世界少了谁都会照常运转,只是这一次美国人缺席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13
新年期间,我和姑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这是一部国产科幻电影,非常精彩,让我至今难忘。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人们带着地球搬家的故事。因为太阳出现问题,人们决定把地球从太阳系推到别的星系中去,却在途经木星时出了问题,最后,勇敢的人类解决了问题,地球继续它两千多年的航行。
电影的主人公叫刘启。他的父亲是“领航员”空间站里的一名宇航员。在地球被木星引力吸引,将要撞向木星的时刻,刘启提出了用助推器火焰点燃木星的想法。然而由于火焰高度不够,这个尝试失败了。他的爸爸用推进器点燃了空间站,并引爆了木星,救了地球。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有好几次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为了工作,刘启的爸爸十几年没有见到刘启。为了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好多人牺牲自己,献出了生命。他们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感倾佩。
不过,主人公刘启让我觉得有点小争议。刘启的记忆力非常好,十几年前的事情,他依然能记得清清楚楚。但是我感觉,他有时候是一个自作聪明的人。他总是说:“我可是个天才。”在他和妹妹偷偷开走运载车时,他自吹自擂说:“这车老难开了,我能让它动起来已经不错了。”可是他开起车来却横冲直撞,像个螃蟹一样横行霸道。而像他姥爷那样的,才能平平稳稳地开车。可是他姥爷却从来没吹嘘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
听说因为《流浪地球》,大家把20xx年称为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可见这部电影有多精彩,还没看的小朋友们,赶快去看啊!
流浪地球观后感14
春节假期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部科幻电影,名字叫《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神乎其神,特别让我震撼。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未来,太阳开始不断膨胀,将会逐渐吞噬地球。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决定在地球上建一万个推进器,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救援队想尽办法,解决了地球摆脱木星引力的问题,避免了地球爆炸的危险。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配合地面救援队,牺牲自我,帮助救援队完成目标的故事。最后,地球开始踏入漫长的流浪之路,人类终于获得了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真好,是中国的骄傲,我真的感慨万千!首先,我们要珍惜、爱护地球,从我做起。我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每次都把自己的饭菜吃完,不浪费粮食。学习的时候,珍惜纸张和墨水。我和妈妈一起把不用的衣物和书籍整理好,送到小区回收站,妈妈告诉我这样做,就能做到资源的`再回收利用,不但能帮助别人,还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我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一次,爸爸开车向车外扔垃圾,我制止了他,还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表扬呢!再者,我要向电影里面的航天员刘培强学习,我要像他一样有爱心,从关心自己的家人做起。我现在能和弟弟友好相处,在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帮助妈妈照看弟弟;在学校的时候,我都会认认真真听讲,并好好看护同学们的水杯,做一个负责任的小学生。这部电影还告诉了知识是可以拯救世界的,所以我今后继续努力学习,只有学会了更多的知识,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并能在身边的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能想出办法解决。
流浪地球观后感15
在寒假中,我观看了《流浪地球》一影片。在看完之后,让我感到震撼的不仅仅是特效,还有亲情人生在世,只有内心有希望,有向往,有目标,有梦想,才有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否则浑浑噩噩的生活将毫无意义,在空虚寂寞之中消磨生命,浪费时间。电影里面有两个关于为了希望而奋斗的片段,让我记忆深刻。一个是在上海某荒废大楼的电梯里,吴孟达饰演的韩子昂牺牲的那场戏,眼见这电梯解锁下落了,救援队的刚子用尽全力也要打开电梯门,把年老的韩子昂丢到安全的位置去,他内心的希望,便是韩子昂得救,即便是牺牲自己,他也要做到,可结果呢?他真的打开了电梯门,真的把韩子昂丢到了安全区,他自己也真的被下落的电梯给砸死了。
在影片的最后,我被被吴京的牺牲所感动。吴京先将救生舱脱离,让船上的其他人员安全脱离。自己引爆飞船,填补上剩下的5000公里。他的'儿子刘启在这时也展现出他的担当与大局观。
影片结束后,我也意识到,我们应该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去年,北极出现30度高温,冰川大面积融化,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一度。这已经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后的警告。当气温平均上升2.5度时,气温会更加没有规律,让海水淹没大部分的沿海城市。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是极力挽回我们自己造成的恶果。作者:高境均
【流浪地球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观后感07-13
流浪地球观后感09-30
《流浪地球》观后感10-12
《流浪地球》观后感11-19
流浪地球观后感10-25
流浪地球观后感08-27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09-14
流浪地球观后感【荐】12-05
流浪地球观后感【精】12-01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