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3-13 09:57:5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建筑之歌》的基础上,尝试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建造房屋的情景,激发幼儿学做小小建筑师的愿望。

  2、在“大家一起造房子”的游戏中,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培养相互合作创编奏乐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乐器若干、中音琴、木琴、音乐《加油干》。

  活动过程:

  一、卡侬游戏:小小建筑师

  师:上个星期我们逛街,看见有很多房屋都围了起来,为什么呢?

  幼:建筑工人叔叔要把房子整修一下,让房子变得更牢固。

  师:工人叔叔请小朋友学做小小建筑师。

  (1)请幼儿编一句节奏语。

  (2)幼儿集体用此句节奏语玩卡侬游戏:从两组到六组。

  二、复习歌曲《建筑之歌》

  1、集体演唱歌曲一遍。

  师:我们能帮建筑工人叔叔什么忙呢?让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学做小小建筑师。

  2、重点指导。

  铲土:嘴唇放松,把土铲起来不要洒了。

  轰隆隆:注意换口气,别累坏了。

  3、幼儿集体演唱歌曲第二遍。

  4、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三、乐器游戏“建筑回旋曲”

  1、集体演唱《大家一起造房子》。

  师:造房子的.时候,又要搬砖头,又要搅拌水泥,要用很多力气。我们一起来做啦啦队,为小小建筑师加油鼓劲。

  2、教师引导幼儿边做节奏动作,边演唱歌曲。

  3、请一名幼儿用伴奏,教师插奏,其他幼儿边唱歌边做节奏动作。

  4、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用乐器表现建造房子时的场景。

  (例如:让幼儿分组讨论,在建造房子时会有哪些声音?选用什么乐器?运用什么节奏?并让他们尝试操作。)

  5、集体表现:建筑回旋曲。

  听着《建筑之歌》的歌曲,敲击小乐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学习快跑拾物及平稳走过小桥的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水雷(4---5个八宝粥罐子捆绑在一起)若干

  活动过程:

  1、出场:

  2、前方布满了水雷,不小心把水雷把水雷弄破了就会爆炸,让我们一起把水雷运到安全的地带吧!看谁运的水雷最多最快最安全!

  3、游戏:

  (1)开始,幼儿分成六组,站在起点。

  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第一位幼儿快速跑到水雷区,迅速抱起一个水雷,走过小桥,送到安全地带,然后迅速从两边直线返回,第二位幼儿接着出发,依次游戏。

  (2)教师交代规则:

  幼儿抱紧水雷,不让水雷落地。

  必须把水雷放入安全地带,掉在外面的必须捡起来放到规定的地方。

  结束:数一数,哪队的小朋友运的.水雷最多?哪队的小朋友运的水雷最少?少几个?

  (3)幼儿游戏,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理解树木与水土流失之间的联系。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

  让幼儿了解有关黄河的知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的含沙量居世界之最;黄河下游又称“悬河”等。

  带领幼儿积攒一些废品,如报纸、饮料罐等。

  (2) 材料准备

  教具:录像带《伟大的黄河》和《黄河的现状》;大型沙盘;枯树叶、树枝若干;彩色图纸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幼儿热爱黄河的情感和保护黄河的决心。

  (1) 录像一:《伟大的黄河》

  引导幼儿回忆已学的有关黄河的知识,感受到母亲河的雄壮美;通过欣赏祖先时代黄河的地肥水美。人们在船上悠闲地捕鱼等画面,激发幼儿体验我们祖先在黄河流域的幸福快乐

  (2) 录像二:《黄河的现状》

  教师:现在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母亲河变了,它为什么会变呢?

  幼儿观看录像:人们任意砍伐树木,泥土流入黄河,最后发洪水,造成水灾。引导幼儿说出造成水灾的原因—砍树,使幼儿了解到砍树对生态的恶劣影响,明白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首先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大自然才会爱我们。

  二、通过实物投影

  (1)利用大型沙盘制作的黄河模型,演示水与泥土的的关系。

  请幼儿动手操作,往光秃秃的“黄河”岸边倒入水,观察泥土随着水慢慢的流失,感受水与泥土的关系。

  教师和幼儿归纳小结:水倒得越快越猛,泥土流走的越快越多。

  (2)利用投影教学片《树根、泥土与河流的关系》,帮助幼儿理解水土流失现象。

  幼儿观看投影教学片。教师和幼儿边观察边总结树根与泥土、泥土与河流之间的关系:砍了树,泥土就会被冲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水土流失”

  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没了树,容易发生水灾”,进一步巩固、强化幼儿关于水土流失的经验。

  三、捐种树木,为黄河献出一份爱

  教师: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水灾,我们应该在黄河边干什么?(种树)

  我们的母亲和正在受难,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行动起来了,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

  (1)“爱心箱”活动

  教师主动奉献爱心:五元钱一棵树,二百元钱一亩林,老师捐种十棵树,希望我们的母亲河不再受难。鼓励幼儿回家商量。

  (2)“废品收集箱”活动

  出示“废品收集箱”,引导幼儿收集废纸、饮料罐等卖钱,捐钱种树。

  教育幼儿爱护大自然,要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请幼儿把这段时间积攒的废品丢入收集箱。伴随《我的祖国》音乐,活动结束。

  推荐理由:

  我推荐的理由是:首先《保护母亲河 奉献一份爱》这个活动是一次成功的田野课程活动,环保是21世纪的重大课题,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这个活动选材新颖,富有时代感。其次这个活动构思始终围绕着体现幼儿的“六性”,即生活性、挑战性、共生意识性、主动性、互动性、整合性,注重幼儿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使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源源不断。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深入,使幼儿在观察、交流、操作、互动中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同时,其情感、道德、创造、审美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与满足。如利用大型沙盘,幼儿分组操作,感知水土流失现象,使幼儿在积极主动地状态下学有所获。最后是师幼间的互动,活动自始至终的吸引幼儿,很自然的把幼儿推向主体地位,充分强调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如第一环节,看录像回忆黄河的历史,配音和讲解结合,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使幼儿很快进入状态;第二环节,看录像《黄河的现状》,听着令人心痛的砍伐声、洪水声,幼儿自然的掌握了砍树对生态的恶劣影响,接着切入知识点“水土流失”,利用沙盘与投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然后动之以情,激发幼儿“献爱心”活动;最后,在《我的祖国》的高昂音乐声中幼儿收集废品,在**中收尾。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使幼儿留有余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

  2、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活动重点: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活动难点: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课件。

  2、各种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一年四季,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教师:不同的季节都有一些好玩的游戏,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3、教师播放课件中的春、夏、秋、冬,让幼儿通过课件,形象地感受不同季节中有特色的游戏活动。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看课件,整体欣赏这首歌曲。

  2、教师:听一听,这首歌曲里面是怎么描绘春夏秋冬的?可以分别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你又做过吗?

  三、表演歌曲

  1、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幼儿看课件,整体欣赏这首歌曲。

  2、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幼儿跟着音乐尝试用打击乐器表演歌曲。

  3、难点节奏和旋律的地方,注意休止符和切分音,教师利用打击乐器重点练习。

  4、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不同的伙伴合作舞蹈的乐趣。

  2、能够随音乐节奏及歌曲内容变换相应的动作。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音乐、基本动作的掌握。

  2、场地、大圆圈、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活动中体验与不同的伙伴合作舞蹈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够随音乐节奏按规律准确找到自己的下一个舞伴。

  活动过程:

  1、队形的排列: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规律拉成一个大圈。

  2、音乐开始蹲两个八拍后,男孩在外圈原地站立,女孩进里圈相对男孩站立。

  3、随音乐节奏,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动作。

  4、幼儿与同伴互换位置,男孩进入里圈,女孩到外圈,男孩随音乐节奏跑到下一个舞伴(从第一个舞伴数,第四个女孩)对面,随音乐节奏继续做动作。

  5、随音乐节奏,按规律找舞伴重复做动作。

  6、最好一个八拍跑到开始的位置,双手举起。结束。

  活动反思:

  1、这是一个适宜大班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能够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而且大班幼儿与同伴合作交往的需求逐渐明显,这个音乐游戏基于幼儿耳熟能详的歌曲《找朋友》为游戏音乐,使幼儿能够轻松愉悦的跟着音乐做动作,在与同伴合作做动作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幼儿按规律找下一个舞伴的难度,使活动难易结合,既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又使幼儿在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获得了成就感。

  2、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欢快的音乐中做着绅士而奔放活泼的'动作,满足了孩子们游戏的需要,在释放激情的同时,不断变换的同伴如同给游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幼儿体验到无限的刺激和乐趣。

  3、活动中有几个小男孩的动作夸张调皮,还经常省略步伐、动作。他们玩的很尽兴,满足了他们好动的需求,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他们调皮捣乱的天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学习使用剪刀、筷子、笔、刀、吸管、等物品的正确方法。

  3、让幼儿树立不往学校带尖利的物品。

  活动准备:

  若干尖利物品,筷子、剪刀、笔、刀、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了解尖利物品,知道名称,了解它的用途。

  师:1在小朋友的桌上摆放着些什么东西?

  2、它叫什么名字,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3、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它们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

  5、你还知道哪些尖利的物品?

  幼:让幼儿分组讨论并依次回答老师刚才提问的问题。

  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有着尖尖的头,有的东西有着锋利的边缘,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帮了我们许多的忙。但尖利的'东西却容易伤人。

  二、幼儿互相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当造成伤害的体会。

  1、你在生活中用过哪些尖利的东西?

  2、它有没有对你造成伤害?

  3、为什么会弄伤?

  使幼儿知道不正确地使用尖利的物品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三、讨论正确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

  1、这些尖利的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它呢?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起来讲一讲)

  幼儿a:剪刀的头不能对准自己和别人,剪的时候不要剪到手上,小刀也不能划在手上。

  幼儿b:不能把铅笔尖的地方碰到眼睛,也不能碰到其他小朋友的眼睛。

  幼儿c:筷子也不能碰到别人。

  2、师:这些小朋友说的都非常棒,我们要付出行动,不往学校带尖利的物品。

  四、教师进行小结。

  生活中除了剪刀、筷子、铅笔等这些东西属于尖利物品,还有许多东西也是的,如:吸管、小棒、玻璃……我们不能将尖利物品随意舞,也不能含着筷子、吸管或吃着有小棒的食物追逐,尖利物品用完后要收拾好。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活动目标

  ⒈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引起测量的兴趣。

  ⒉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带来的情感体验。

  ⒊让幼儿懂得遇到危险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子,想办法来解救自己。

  活动准备

  教具:知更鸟图片一张,记录表一张,指偶一寸虫。

  学具:一寸虫每人一条,故事中的火烈鸟、巨嘴鸟、苍鹭和蜂鸟图片若干,记录表每组一张。

  活动重难点

  了解故事中鸟的特征,找到测量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一寸一寸有序地量。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都走出校园去干什么啦?(秋游)秋游时开心吗?你遇到哪些事觉得开心?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朋友,(出示指偶一寸虫),你们看得清吗?为什么看不清?(因为它太小了),它只有一寸大,所以我们就叫它一寸虫,来跟一寸虫打个招呼。

  二、故事的欣赏与测量

  ⒈讲述故事第一段,初步感知测量

  师:一寸虫生活在草叶上(出示教具草叶),每天过着舒服、悠闲的日子,今天,它想出去秋游了,走,我们跟着它一起去秋游吧!(听奥尔夫音乐),我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小朋友快看,一寸虫碰到了谁?(小鸟)鸟可是虫子的天敌,它是专门吃虫子的,这只鸟叫知更鸟,一寸虫遇到知更鸟是件高兴的事还是危险的事?会有什么危险?(它会吃了一寸虫)

  师:一寸虫遇到这么大的危险,那该怎么办?那一寸虫它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脱离危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寸虫是怎么说的。

  教师讲述故事:

  一寸虫说:不要吃我,我很有用。

  知更鸟说:你这么小,有什么用?

  一寸虫说:我可以量东西。

  知更鸟说:那你就来量量我的尾巴吧!你量好了我的尾巴,我就放了你。

  一寸虫说:好啊!

  提问:小朋友,一寸虫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有没有哭?(没有)

  小结:对!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更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要赶快动脑子、想办法来救自己。

  师:一寸虫是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救自己的?

  师:如果量错了,就会怎么样?(知更鸟就要吃掉它。)

  师:对,就有生命危险,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量不量?(量)那我们一起来帮它量好吗?

  出示知更鸟,老师示范量:怎么量?首先要找到起点,然后再找到终点,最后再一寸一寸地量,一寸、两寸、三寸,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我们把它记下来。(出示记录表),

  ⒉讲述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师: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地躲过了一场灾难,不过,知更鸟还要一寸虫帮忙去量量它的朋友,它可不愿意告诉我们它的朋友是谁?它要我们来猜猜它的朋友到底会是谁?我们来智力抢答!优胜者可以获取五角星。

  ⑴脖子长长的,全身火红的。(火烈鸟)

  ⑵嘴巴大大的,嘴巴边缘有锯齿,颜色红红的。(巨嘴鸟)

  ⑶腿长长的,胸部有黑斑。(苍鹭)

  ⑷还有一只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师: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要量它们最有特征的地方。(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师:谁来告诉我,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

  (老师拿着操作材料边讲边演示:量火烈鸟的脖子要先找到起点和终点?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巨嘴鸟、苍鹭请幼儿上来找出起点、终点,蜂鸟的全身怎么量,起点在哪、终点在哪?量的时候手要摁紧一寸虫,要一寸一寸地量过去)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鸟的图片和记录表,请你们选一只自己喜欢的鸟来量一量,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⒊展示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把记录表粘贴在黑板上,每一组派代表交流答案。(谁愿意上来把你们那一组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小结:好了,一寸虫帮好多鸟都量出了尺寸,总可以安安全全,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吧!

  ⒋讲述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

  师:可是,一寸虫又遇到了一个危险,它遇到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是那个在森林里夜里唱歌最好听的家伙,是谁?(夜莺)

  它对一寸虫说:

  教师讲述故事:

  我要你量量我的歌。

  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

  师:如果不量,夜莺会怎么样?(会吃了一寸虫)

  师:那歌声怎么量?(往哪儿飘就到哪儿量,)

  师:对!歌声会飘向哪儿?

  (歌声飘向小树林、歌声飘向草叶,小河、高山……)

  教师讲述故事:

  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量啊量,一会儿量到树林里、一会儿量到草叶里、量着量着就不见了。

  师:一寸虫到哪儿去了?夜莺有没有吃到一寸虫?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一寸虫?

  你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危险?你是怎么开动脑子来脱离危险、解救自己的?

  三、讨论、拓展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测量方法,有了这条一寸虫,你想量你的什么?

  (我想量我的手臂),不错,(我想量我的舌头),蛮好玩的,

  师:那就让一寸虫爬一爬,量一量,看看有几寸?今天老师就把一寸虫送给你,想量哪就量哪,还可以回家把这个又小又机灵勇敢的一寸虫在秋游时发生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5-11

大班教案08-09

大班的教案07-03

大班教案08-27

大班的教案09-03

《花生》大班教案06-09

《雪花》大班教案06-16

(优秀)大班教案03-28

大班教案(优秀)04-21

大班安全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