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比的应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案比的应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学会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问题,并能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提高解答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羊村情境图(用过关的形式来进行,增加趣味性)
1、复习乘法的意义
①有6组漂亮的菊花,每组有4朵,一共有多少朵花?
师:对,说的好,求几个几相加就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
师:同学们太棒了
(二)复习除法的意义
②把这些花(24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朵?
板书: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算
第一题是什么运算?(板书:乘)第二题是什么运算?(板书:除)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在原题上改动,转化成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
如果题目不是这样出示,而是这样:
有6组漂亮的菊花,每组有4朵,如果把这些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要求每人能分得多少朵?你会算吗?
板书课题: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
我们先求什么才能知道每人能分到几朵?(一共有多少朵花?)这就是“中间问题”
板书:先求什么(找出中间问题)
2、分析题目,看图说图意并理解图意
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3、找中间问题
(1)有4组漂亮的菊花,每组有4朵,如果把这些花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朵?
要求出每人能分得多少朵,必须先求出()
(2)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瓶可乐?
要求出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瓶可乐,必须先求出()
(3)24元买4个(汉堡)需要多少钱?
要求出买2个汉堡需要多少钱,必须先求出()
(4)小明有54元,最多能买几盒?
要求出最多能买几盒,必须先求出()
4、明确指出第一步求什么,用什么法来算,第二步算什么,怎么算出来的?
1、有4组漂亮的菊花,每组有4朵,如果把这些花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朵?
要求出每人能分得多少朵,必须先求出()
第一步列式:4×4=16(朵)
第二步:求每人能分得多少朵?用()法算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每人能分得()朵。
(2)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瓶可乐?
要求出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瓶可乐,必须先求出()
第一步:2×3=6(人)
第二步: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瓶可乐?用()法算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平均每人能分得()瓶可乐。
3、
24元
买4个(汉堡)需要多少钱?
要求出买4个汉堡需要多少钱,必须先求出()第一步:24÷3=8(元)
第二步:买4个汉堡需要多少钱?用()法算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买4个(汉堡)需要()元。
4、小明有54元,最多能买几盒?
要求出最多能买几盒,必须先求出()
第一步:2×3=6(元)
第二步:最多能买几盒?用()法算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最多能买()盒。
(三)巩固练习
1、先乘再除
(在练习训练观察能力,观察图中给出的信息,图中有3个蛋糕,有6位小朋友)
2、先除再乘
(在练习中巩固中间问题是什么)
门票:5元/张
①星期天,小红一家到动物公园游玩,用45元买了门票。中午时他们每人买了一个7元的方便面,买方便面需付多少元?
3、同学们在校门摆5行菊花,每行8盆,菊花的盆数是蝴蝶兰的几倍?
(明确第一步求的是菊花的盆数,就是求5个8是多少;再数出蝴蝶兰有多少盆,最后再求菊花的盆数是蝴蝶兰的几倍,就是求40里面有多少个10)
4、
每三只小兔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5、拓展练习:根据下图提出乘除法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小状元》P74
五、板书设计
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课
求几个几相加6×4=24(朵)用乘法算
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24÷3=8(朵)用除法算
求能分成几份
先求什么(找出中间问题)
读题分析题目再求什么
六、教学反思:
之前,我进行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新授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乘除法的意义,重点关注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在练习部分只是一些基础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内化乘除法意义。在接下来的练习课我们要重点关注那些问题呢?为了了解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我对所教的二年(1)班和二年(2)班共91名学生进行了一个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前测”,并进行了“前测分析”。从《前测》可以看出:学生对中间问题把握不好,对题目的解读也有欠缺。所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把这节练习课的教学重点定位教学重点找准中间问题,训练解读题意。掌握解决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是能够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问题。练习的内容由自编练习题组合而成,用题组的形式,由易到难地呈现。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进行了一个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教案比的应用】相关文章:
比的应用教案09-18
比的应用教案范文汇编9篇10-12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06-29
大班《看图编9的应用题》教案12-25
比应用说课稿09-16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12-09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7-26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正、反比例应用题06-04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