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劳动教案

时间:2024-07-21 08:19:47 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劳动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劳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劳动教案

六年级劳动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像捕捉器的作用

  2、学会制作简单的图像捕捉器

  教学准备:

  剪刀一把、水彩笔、硬卡纸4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学学做做

  1、在一块硬纸板上剪下一个直径为25厘米的圆盘,并用剪刀剪出四个对称的小长方形。

  2、设法将铅笔固定在圆盘的中心上,转动这个旋转观察器,透过长方形的'槽观察周围运动的物体。

  3、剪下长6厘米宽4厘米,接着在每张长方形纸板上各剪一个小口。

  4、拿出一块纸板,在正反面相错开位置画上两个鸟笼。在另一块纸板上的正反面画上两只小鸟,把它们对插起来。

  5、将两块纸板的交叉处用铅笔固定。

  三、交流展示。

六年级劳动教案2

  教学目标:

  1、探究中国结香皂的编织技术,感受它的工艺性与实用性结合的特点。

  2、学会中国结香皂的编织方法,编制一份独特的中国结香皂礼物。

  3、通过实践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探究中国结香皂的编织技术,学会基本的编织方法。

  2、教学的难点是创造性地运用打结技术,编制一份独特的中国结香皂礼物。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中国结的编结技术

  教师引导学生 感受中国结香皂的工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品质。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香皂结的外形与编结技术的关系。

  二、技法学习

  1、教师示范:图案的固定方法、双手盘绕的方法。

  2、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尝试编结。

  三、制作实践

  教师指导学生有序地展开编结制作。

  1、徒手绘制草图,和同学们交流。

  2、用大头针固定编结线路,并选用合适的线绳展开编结。

  四、展示评价

  师生共同布置展示台。教师引导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表达编结意图:

  1、我的中国结香皂有何用途?

  2、我编制作品时,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在哪里?

  3、哪些色彩搭配的特别满意?

  4、用大头针固定时,我用了哪些巧妙 的办法?

  4、小刺猬

六年级劳动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制作风向标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点。

  3、通过制作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制作风向标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工具:锯子、剪刀、铅笔、直尺、尖嘴钳、双面胶。

  材料:木块、细金属丝、铝片、卡纸、图钉。

  五、教学过程;

  一、学习风向标的制作

  1、讲解制作的方法,步骤。

  (1)锯边长5厘米的方木块一块,长15厘米和22厘米的细金属丝各一根。

  (2)将两根细金属丝弯成需要的形状,串起来。

  (3)剪一块5. 5×10厘米的铝片,在以便折起0. 5厘米的折边后,距对边2. 5厘米出剪一条4厘米的缺口,作出指示标的尾部。

  (4)将铝片包在细金属丝顶端,头部剪成三角形状做成指示标。

  (5)将指示标和支架用图钉固定在木块上,调整支架丝指示标杆垂直于木块。

  (6)将印有方向知识的卡纸剪下,粘在木块底部完成。指示标受风吹,便会动起来,因而风向就呈现了。

  二、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注意纪律。

六年级劳动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手工制作万里长城浮雕图,知道分步制作浮雕图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制作各部件是重点,组合粘台贴是难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小刀、剪刀、胶水

  2、《小学手工劳动》第12册下03《万里长城》。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之一,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全长约6300千米,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来亲手制作万里长城的浮雕画。

  (二)讲解方法,操作演示

  操作过程:

  1~2、剪下各部件,按图形线划痕。

  3、折山线,增加立体感。

  4、把长城插入底板。

  5、小心地将烽火台嵌入画面,粘贴。

  6、贴上树叶角花。

  7、雄伟的万里长城展现在眼前。

  (三)动手实践,巡视指导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组合粘贴各部件,特别是烽火台和树叶角花,要有立体感。

  (四)培养创新,课后实践

  启发学生课后自己来设计、制作其他建筑浮雕画。

六年级劳动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模仿制作让学生了解一些电的原理,学习些电的知识。

  2、通过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模仿制作和设计制作。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模仿制作长征火箭,学会制作过程。

  2、学习基本的电路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工具:尖嘴钳、镊子、剪刀、美工刀。

  材料:长征火箭图纸一张、电池、导线、二极管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制作准备

  剪下图纸上各部件,做好主筒和4个小筒,用20毫米×40毫米红色透明纸分别贴在主筒和4个小筒的底部外侧,并剪成穗形,做成“喷火”状。

  (二)制作

  1、让学生先认真阅读各制作步骤。

  2、学生制作。

  3、教师巡视指导。

  4、让学生说说怎样是制作亮起来。

  (三)制作完成后在班上展示,评比出优秀作品若干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模仿制作蛤蟆灯,学会制作过程。

  2、学习基本的电路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工具:尖嘴钳、镊子、剪刀、美工刀。

  材料:蛤蟆灯图纸一张、电池、导线、二极管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制作准备

  剪下图纸各部件,把蛤蟆身体圈成圆筒,在腹部处沾牢,把舌头卷折贴入口中。

  (二)制作

  1、让学生先认真阅读各制作步骤。

  2、学生制作。

  3、教师巡视指导。

  4、让学生说说怎样是制作亮起来。

  (三)制作完成后在班上展示,评比出优秀作品若干件。

  第3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在前面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能够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制作。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行设计动手制作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在前面进行的模仿制作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能亮起来的玩具。也就是说,先制作一件玩具,再安装必要的.电子元件,让它亮起来。

  (二)分组讨论

  1、确定小组做什么,并给作品起个名字。

  2、想想做这件作品需要哪些材料。

  3、小组合作:

  画一幅完整设计图及各部件草图,并标明尺寸。

  4、再次讨论:

  提出改进意见,修改图纸并定稿。

  5、确定用什么材料。

  6、确定线路图。

  (三)学生收集材料,准备合理的工具,根据各自的分工动手制作。

  提醒学生:

  1、比较好找的材料,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

  2、制作过程是自己力所能及的。

  3、作品有一定的创意。

  4、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四)小组完成后,在班上展示,评选佳作若干件。

六年级劳动教案6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制作“翻盖垃圾桶” 。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翻盖垃圾桶”制作过程

  三、准备工作

  工具:剪刀、铅笔、直尺、圆规、尖嘴钳、双面胶。

  材料:一次性纸杯、细金属丝、卡纸。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制作“翻盖垃圾桶“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模仿制作。

  3、指名交流制作经验。

  4、教师小结:

  (1)将1个纸杯A部约1厘米部分剪去,另一个纸杯B从距离杯口3厘米处剪开。

  (2)按B剪开部分直径在卡纸上裁一个园片,将其粘在剪开部位,做成盖子。

  (3)取22厘米、 25厘米、 10厘米的.3根细金属丝。

  (4)将22厘米的细金属丝C穿过盖口边安装在盖子上。

  (5)将25厘米的细金属丝D弯成需要的形状。

  (6)将C和D连接起来。

  (7)将盖子粘在纸杯A的粘贴舌上。

  (8)将10厘米的金属丝E从距A纸杯的下部约2厘米的部位穿过,将金属丝固定住。

  (9)将纸杯B剪下的部分放在纸杯A内。

  (10)按下横把,盖子便会张开。

六年级劳动教案7

  教学目标:

  学会制作冰镇番茄

  教学准备:

  冰箱、糖、番茄、盘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二、学学做做

  1、洗净番茄后去皮

  2、将番茄装入盘中并加糖 3、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 4、数分种后取出食用

  三、布置课后任务

  因条件的限制,只能在家里完成。

六年级劳动教案8

  活动目的:

  1、 通过学生的个性展示,结合口语自由表达,使学生明确理想的含义,知道应正确选择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受到一次理想教育。

  2、 通过学生的口语自由表达,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活动过程:

  一、导语:

  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那么,你认为理想是什么?

  话题一:理想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话题二:我的理想

  师小结,并结合贴吧中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明确:正确选择理想很重要!

  话题三: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理想

  话题四:如何使理想化为现实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骐骥一跃,不能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播放flash动画《我的未来不是梦》,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理想实际,讨论认识到必须不懈努力,才能使自己的美好理想最终化为现实。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有关理想的话题,最后请你用几句话概括,今天同大家交流的收获。(生自由表达)。

六年级劳动教案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自觉承担劳动责任,养成自主劳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

  1. 导入:讲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主体: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的劳动经历,讨论劳动的乐趣和收获。

  3. 总结:强调劳动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第二课时:体验劳动

  1. 导入:讲解本节课的劳动任务,让学生明确目标。 2. 主体: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总结:让学生分享劳动成果,讨论劳动过程中的合作与问题解决。

  第三课时:热爱劳动

  1. 导入:讲解劳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主劳动的重要性。

  2. 主体:学生自主选择一项劳动任务,进行实践。

  3. 总结:让学生分享劳动心得,讨论劳动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第四课时:尊重劳动

  1. 导入:讲解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主体: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扮演不同劳动者,体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3. 总结:让学生分享体验心得,讨论如何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

  三、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意识、自主劳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劳动成果,评价其动手操作和创造力。

  3. 调查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其尊重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四、教学资源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抹布等。

  2. 劳动材料:如清洁剂、垃圾袋等。

  3.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劳动相关内容。

  五、教学建议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培养其自主劳动和合作劳动的能力。

  3. 教师要以身作则,示范良好的劳动态度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其劳动技能和积极性。

  5. 定期组织劳动活动,让学生养成定期劳动的习惯。

六年级劳动教案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

  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

  教学重点:

  能看懂样品的使用的针法,按照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

  教学准备:

  普通绒线棒针2根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

  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

  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

  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

  1.上针的平面织法:

  A、教师示范

  ①起针

  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

  ③翻至里侧的第2行,编织下针

  ④重述上述编法

  B、学生尝试

  ①学生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

  ②与样品进行比较

  2.起伏编织

  教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是编织下针

  ①起针

  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

  ③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

  ④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

  学生尝试:

  学生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

  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

  教师示范:

  ①起针

  ②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

  ③按照上述针法,反复编织

  三、学生尝试编织

  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

  2.上下针组合变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

  四、织品展示:

  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

  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

六年级劳动教案11

  一、教学目的

  1、学会腌制萝卜干的方法。

  2、通过亲自腌制萝卜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腌制萝卜干的步骤和注意点。

  2、掌握萝卜和盐的重量比。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原料:白萝卜或红萝卜若干只。

  2、调料:食盐、八角等。

  3、器具:菜刀、砧板、可密封的玻璃瓶一个。

  4、教师准备好一盆各种口味的萝卜干。

  五、教学过程

  (一)尝尝说说

  1、教师请同学们品尝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口味的萝卜干。激起学生动手的兴趣。

  2、出示课题:腌制萝卜干

  (二)看看学学

  1、介绍腌制萝卜干的原料和调料。

  2、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讨论腌制步骤:

  (1)洗净萝卜削去两头,切成条状。

  (2)铺在纸上晒到八成干。

  (3)装瓶放盐后搅拌均匀。

  (4)第二天翻拌后出现盐卤为止。

  (5)放少量香料密封瓶口,两三周后即可食用。

  3、教师边操作边提出注意点:

  (1)切条状萝卜时可根据瓶子的大小适当改变萝卜的大小。用刀要注意安全。

  (2)放盐时要按25:1的`比例放,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然后一定要搅拌均匀。

  (3)放入香料后瓶口要注意封好,否则会变质。

  这样一瓶脆嫩爽口的萝卜干就做好了,过2~3周就可以品尝了。

  4、请同学将制作过程说出来。

  (三)做做试试

  同学们品尝到了萝卜干的味道,也亲眼目睹了制作过程,大家一定想试试。不过这只是一般的方法,经过人们的研究、改进,各种口味的萝卜干相继问世,回家后。我们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根据家人的口味,制作一瓶萝卜干,你一定会体会到自己动手获得劳动成果的乐趣。

六年级劳动教案12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

  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地判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三)做一做

  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种种隐患,请你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1、学生自己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2、同学交流补充

  (四)认识警示标志

  让学生认认当心触电、当心电缆和外壳带电,禁止触摸等标记

  (五)学习触电急救处理

  学生读技术信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 一文。

六年级劳动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美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

  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

  教学重点:

  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美的小钱包

  教学难点:

  装拎带与缝合织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

  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

  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

  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

  3.揭示主题:小钱包

  二.学生做做:

  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喜欢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宽为8cm

  2.娤拎带

  ①教师示范:取下棒针,用穿编的方法传入两根绒线,两端各留出可抽拉的线头

  ②学生尝试练习,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缝制织片

  ①教师示范:将织片对折,用缝衣针缝合下边和侧边

  ②学生练习

  注意:缝制时将织片沿长边对折,缝合底边和另一侧边即可

  4.装饰:用自己挑选的装饰材料缝在小钱包上,起到美化的作用

  ①装饰品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动手编织

  ②装饰注意图像色彩

  三.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优劣

  四.课堂交流扩张

  1.作品评价:应注意穿编,缝合技术掌握程度及作品整体的美观程度

  2.思考:这些织片除了编钱包外,还能制作那些小饰品?(手机袋、钥匙袋)

  3.利用可与时间尝试其他的编织制作

六年级劳动教案14

  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将劳动制作材料分成三部分:

  一、美化家居;

  二、养养种种;

  三、夏令凉品制作;

  四、小巧手;

  五、技术创新与人类生活。结合学生实际安排一些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内容,通过指导学生劳动的制作和自我服务劳动等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观念和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年级学生有不少独生子女,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有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了劳动技能,但有不少学生劳动技能差,劳动观点不强,家长有偏爱现象,要针对实际坚持不懈地做好劳动教育。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劳动的光荣感。

  2、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3、初步培养爱劳动的观念。

  4、使学生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

  5、指导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美。

  四、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每个人都有义务参加劳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和学生实践材料。

  2、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

  3、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项目进行训练和实践。

  5、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发挥劳动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

  6、加强纪律和安全教育,确保劳动实践安全。

  六、教学安排

  每周一节课

六年级劳动教案15

  一、基本活动:

  说一说:

  1、你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吗?

  2、你是怎么整理的?

  二、拓展活动

  自己整理房间:早晨起床先开窗、整理床铺、把物品摆放整齐、洁净窗台、墙壁,擦桌椅、扫地、拖地。

  三、探究活动想一想:

  1、早晨起床后为什么要先开窗通风?

  2、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

  3、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四、炒饭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炒饭.重点、难点:学会炒饭.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学习炒米饭:

  1、葱去皮洗净、切碎,2、搅匀鸡蛋,3、油加热,4、炒鸡蛋,5、加葱,6、加米饭翻炒,7、出锅。

  二、拓展活动:

  比较鸡蛋炒饭和扬州炒饭的.区别。

  三、探究活动:

  设计一种特色炒饭。

【六年级劳动教案】相关文章:

劳动课教案06-25

【优选】劳动课教案07-06

劳动技术课教案07-19

幼儿园劳动教案02-19

六年级劳动教学总结05-27

劳动教育专题教育教案02-13

劳动教育课主题教案03-12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03-20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06-07

六年级劳动教学工作总结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