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12-19 09:31: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合集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合集15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今天,我满怀着兴奋与激动之情,观看了CCTV1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看完后深有感触,原本兴奋的心情,顿时换成了一种感动和敬佩。

  第一堂课的主题为“孝”。孝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和基础,意味着子女对长辈的支撑和支持。根据郑渊洁叔叔讲述的他与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些生活故事,让我们更深一层了解了“孝”字,生动、幽默,又富有哲理。杜甫曾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现在细想之下,便也通过一则故事达到这样的效果了。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不要等到失去了,不复再拥有时再感到追悔莫及。儿子趁父亲身体还硬朗,有空闲便带父亲去旅行,六年,十万公里的行程,便可知艰辛与否。王琤亮也富有感情地为了我们演唱了《时间都去哪儿》。父母为我们操劳一世,我们更应去孝顺他们。正如《礼记》所述:孝,乐其心,不为其志。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做起。

  第二堂课的主题为“爱”。爱是由内而外发出的真挚感情,爱就是陪伴,呵护与成长。一首歌曲,表达了昔日摇滚明星,今日平凡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意。让我们明白了,人无法决定你生下来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未来的生活。爱让我们学会感恩和付出。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

  第三堂课的主题和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它便是“礼”。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礼是立身之本”,这句话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通过容祖儿的讲述,让我们学会了不少礼仪:吃饭不浪费;等长辈入座之后再坐下;待人谦和、礼貌;先考虑别人感受再顾自已等等。再通过一个小游戏,告诉我们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随手乱扔垃圾,听从指挥员的指挥……。总之,文明礼貌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文明礼貌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

  最后一堂课,主题为“自强”。有一句古话说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那群武艺班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身上,我们学到了,遇到困难,我们要勇敢坚强地去面对,困难才会迎刃而解。但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吗?正因“自强不息”才得以“厚德载物”。

  《开学第一课》在精彩的武术表演之中结束了。我默默的关掉电视,陷入了沉思当中…“孝”、“爱”、“礼”、“强”,中华民族将会永远生生不息。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幸福如一杯淡淡的茶,虽然身在其中,但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甘甜。

  转眼间体育加试的日子就要到了,而我跑步的成绩还不理想,当然倍感焦急。于是,我开始执行起我的训练计划:每天放学跑两圈。这看似简单的计划,执行起来却不轻松。由于平时锻炼太少,一下子加大运动量,当然会不适应:咳嗽、头疼,浑身酸痛。于是,我开始打退堂鼓了。

  放学后,我来到操场,一眼就看到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父亲。我极不情愿地走了过去,本想告诉他我的想法,但是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因为我知道对于“倔强”的父亲,这是不可能的。我只好走到起跑线,深吸一口气,好把我的沮丧挥去。

  “准备——跑!”父亲极认真地说道。我一下子冲出了起跑线,向着渺茫的终点飞奔。开始的一百米还算顺利,但是跑过弯道后,各种疼痛便涌了上来。我努力试着调整自己,但糟糕的是,我不但没调整好,反而又添了个麻烦:供氧不足。于是,我的大脑发涨,双腿变软,速度自然就减慢了许多。

  “快跑!快!”父亲的一声催促如军令一般传入我的耳朵。我一机灵,赶快加速。但心中还在抱怨:哼!我这么累,还让我跑!不过想归想,做归做,我终究还是加快了速度,在坚持跑完六百米时,我意识到:该冲刺了。我深吸着气,试图加快速度,但是我的腿犹如灌了铅水一般,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我摇了摇头,心想:这下可完了!

  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眼前突然闪过一个肥胖的身影。什么?是父亲。只见他向我招手,示意让我追上他,便飞快地跑了起来。我咬牙向他跑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终于,我跑到了他的后面,紧追不舍。我凝望着父亲的身影,这普通的身影一下子高大起来。这身影仿佛是汹涌大海上的一盏航灯,给我带来了希望;这身影仿佛是丛林深路中的'一块路标,给我带来了信心;这身影仿佛是无边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给我带来了动力。在这身影的带领下,我忘记了疼痛,忘记了怨恨,终于冲到了终点,冲到了我向往已久的终点。

  当我休息之时,几声重重的咳嗽声敲入我的心。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因

  为刚才跑得过快,父亲着凉了。我才意识到父亲也已经工作一天了,而仍拖着疲惫的身子为我带路。一股暖流冲满了我的全身。我闭上双眼,仔细地品味。哦!这是幸福的暖流!我静静地站着,细细地品味着,一起溶入这暖流中……。

  幸福是什么?幸福没有高山的恢宏,没有大海的磅礴,但幸福是温暖的,美丽的。只要你细细品味,幸福就在你身旁。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2020金秋时节来了,我们的暑假生活就此结束。每到开学的季节,大家便会把目光放在“开学第一课”,全国的中小学都开展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活动,我们对于开学第一课也是比较期待的,能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对于开学第一课的理解,我有着不一样的想法,纵观以往开学的主题,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接受不一样的教育,比如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我们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时候,一定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观看,而不是看完就过了。节目的意义为了传达抗疫的知识和学习抗疫精神,作为小学生的而我们,要深刻的认知节目的重要含义。

  开学第一课的意义非常重大,可能有的人认为不需要,但我觉开学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节目。我们经历了漫长的暑假,相信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忘却了学习,想要在开学第一天迅速回归状态,没有一两个星期的缓冲期,谈何容易!“开学第一课”是让我们收心的.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授课形式,利用电视媒体的方式学习,可以很好的抓住大家的内心。如果是通过传统的授课方式来说学习,想必很多同学都不能接受,更不用说学到什么了。

  “开学第一课”除了有让我们收心的效果,还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这是学习最重要的情绪。前面也说了暑假让我们忘却了学习,重新回归课本,内心会有诸多的抗拒。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开学第一课”引导,让我们的注意力重归学习课本上,这也是第一课最重要的意义。

  在2020年开年,我们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各行各业的人为了抗击疫情,举全国之力来打赢这场胜仗。如今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我们不能忘却疫情带来的痛苦,所以“开学第一课”不仅对我们学生重要,对老师的教育内容也很重要。既然作为新学期的第一课内容,我们肯定要与老师有交流和沟通,“开学第一课”既是开学节目,也是老师和我们互动的重要方式,可以让老师更好的了解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开学第一课,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防疫知识,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虽然我们没有上战场,但只要我们保护好自己,同样也是为祖国做贡献。

  第一堂课的时间过得很快,大家在看完以后都有很多想法,我们每个人都对第一课做出了回答,老师对我们的学习态度很满意。未来的学习道路,我将秉承“开学第一课”的教育理念,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英雄不朽,看到这个主题不禁让人联想到很多,会让老一辈的人重想那时抗战的艰辛,会让我们想起那些民族英雄,伟大的新中国成立离不开他们!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如今的新中国!没有他们,我们也许现在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英雄!

  《开学第一课》请到了很多老一辈的英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我们中国人勇敢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受到了如今幸福的来之不易。在这些前辈中,令我最感动的,是左太北奶奶一家。

  左太北奶奶今年已经75岁了,是当年抗日英雄左权将军的女儿。从资料中看,那时,左太北奶奶还很小,只有一两岁,照片里的一家人显得其乐融融,可是敌人的炮弹无情的拆散这有情一家人。在那一次抗战中,左权将军带领部队撤退时,他没有走在队伍最前面,反而压在队后,眼看快要撤离危险区了,敌人的炮弹飞了过来,左权将军就死在了这样残酷的环境下。从此,左太北奶奶便没有了爸爸,她记不起爸爸的模样,忘记了爸爸说话的语气,回忆不起童年时的欢乐,谁能体会到奶奶的伤心呢?我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父母提供吃的提供穿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说起童年,那都是兴奋不已。可是左太北奶奶,那么小就失去了爸爸,只知道爸爸是位英雄,只能在课本里才能接触到的人物,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她的爸爸又何尝不爱她呢?那11篇信就是最好的见证!我们生活在当代,不知那时抗战的艰辛,我们有一个完整温馨的家庭,不知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有良好的一切,不知父母赚钱的来之不易,当左太北奶奶看见父亲雕像的时候,忍不住痛哭起来,也许,没有人能体会她此刻的心情,因为我们有爱我们的父母,有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看见左太北奶奶哭的如此伤心,我的眼角不禁湿润了……

  《开学第一课》的内容,令我终身难忘,我明白了活在当下,活在这个和平的'世界中,我们要知足,要体谅父母的不易,你吃的穿的喝的用的,没有一样不是父母赚钱的来的,他们呕心沥血的养我们,教我们,我们要拿什么回报他们呢?是实际行动。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学会自强,要学会面对挫折与困难,要知道,没有风平浪静的海洋,没有不受伤的船,在挫折面前低头,也就在向你的人生低头。我们也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铭记国耻,不能忘记血肉筑起的长城,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人民,忍痛离开家人的英雄,你要知道,如果不是他们,现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会是我们。如今的生活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奋发,不努力向上呢?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为你做的一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

  今天,我们观看了由撒贝宁、王小丫、方琼三位“班主任”分别带领“迷你彬”等几位“小班长”和一些“老师”给我们上的《开学第一课》。在这些老师中,有著名钢琴家——郎朗,“最美志愿者”——廖智,以及著名演唱组合——凤凰传奇……等等。各位老师说的很好,我在心里禁不住暗暗佩服,他们对“梦想”的理解真是太深刻了!

  上课了!周笔畅姐姐的动人歌声把我们带进了课堂。叮铃铃…随着清脆铃声响起,啊,班主任走过来了!首先是撒贝宁班主任庄重的介绍了小班长和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王亚平老师,然后介绍了年龄最小的老师——付丽娟。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小姐姐可真了不起,十三岁就进入了“八一”飞行队,成为有史以来里面最小的队员。她和里面比她大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生活,同样的严格遵守飞行队里的一切规章制度,平时打个电或回家都很难,更别说回家了,只有把对爸爸妈妈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平时他们必须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因为年纪太小,刚开始早上的长跑几乎让他们吃不消,还有趴凳子,跳伞,撑杠……要是换作我,我想也许根本就坚持不下来,非累趴下不可,可是付丽娟姐姐居然坚持下来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在课堂中各位老师谈到“梦想”时,他们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激励着我:“梦想”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只要我们付出足够努力,就可以轻易的触碰到。其实啊,我觉得这不只是个游戏,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即梦想就是我们奋斗和前进的动力,有了足够的动力,我们的梦想就会像飞机或者火箭一样冲破层层阻力直冲云霄,再远的梦想也一定能够实现!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也许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会碰上意想不到的巨大困难和挫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像各位老师一样坚持不懈,跌倒了再爬起,跌倒了再爬起……只要拥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最终我们一定能够站起来阔步到达终点,实现我们的梦想……

  完了这堂课,老师们的一字一句都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灵,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许多不足。作为一个小学生,我所经历的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远远不如他们大,而我所做的却远远不如他们好,这是为什么呢?听完这堂课我终于明白了,我们的梦想几乎都停留在思想上,没有去努力,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就好像纸上谈兵的赵括! 有一次,做数奥题,我才想了几分钟,不会做,就去问妈妈了。并没有坚持下去。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得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艰辛!我暗暗告诫自己,暗暗下定决心,从今以后我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向我的梦想奋力前进,不管付出多少辛苦和汗水,不管要经受多少磨难和挫折……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在我们的期待中如约而至,一个个感人至感、气壮山河的红军故事,给我们诠释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一名名红军战士一路披荆斩棘过来的。开始参加红军的有三十一万人,长征到达后,仅剩三万人,可想而知,红军战士们多么艰辛啊!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份,红军首领耿彪得了一种病,这种病时时刻刻都会发作,叫“疟症”。病发时,患者会时冷时热。热时即使在冬天把衣服扒得一件也不剩,患者也丝毫不会感觉冷,但是一旦冷起来,就算裹上棉袄,患者还是会瑟瑟发抖。但是作为团长的他绝对不会就这么倒下。

  一次,他的病又复发了,回来的时候都是别人抬着他回来的,这时候一句耳熟的战斗号角声又荡漾在耳边:“敌人来了,大家要做好准备啊!”之前还被抬着的耿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又是一咕噜就站了起来,冲到了最前面带岭着他仅剩五个人的团和一些援兵又和敌人干了起来。

  他们曾经一个团打败了敌人的十五个团;他们曾经一天只吃一粒黄豆;他们曾经穿过最破烂的草鞋;他们曾经因为饥饿而去外面找野花野草野果子吃,就是因为找吃的,十一个战士因为中毒而身亡。他们是伟大的红军战士们。

  想起一幕幕红军战士们的长征经历,我不禁吟诵起了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他们的破布鞋淌过金沙河,横过大渡桥,走过草地,爬过雪山。

  这一切看来是那么艰辛!

  而我们呢?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从不勇往直前,相对于红军战士们来说,困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他们面前所有困难都可以克服。今日的幸福是红军战士们的牺牲、抗争换取来的!

  如果没有红军战士们,我们的今天是怎么来的`?如果没有红军战士们,我们又怎么会生活得如此和平、安稳?所以我们最要感谢的人是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么的来之不易,我们的红领巾是先辈们挥洒下的热血浸染而成!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青少年也做到“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

  接过先辈旗帜,传承长征精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在《开学第一课》上一些成功人士阐述了各自不同的理解:

  成龙说:“我要努力,付出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幸福需要付出,坐等等不来,付出越多得到的越多。

  李娜说:“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是第一。”是啊,一天进步一点,日积月累,就会进步一大截,这个过程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杨利伟叔叔说:“我要奉献,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幸福。”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幸福。

  乒乓球冠军邓亚萍说:“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她从由于身高不够不适合打乒乓球到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再到上清华大学、攻读剑桥博士。她的幸福就是:我要自信,我一定有独特的价值。

  你们知道小女孩孟佩杰的.幸福是什么吗?她的幸福就是妈妈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孟佩杰5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被邻居刘芳英夫妇收养,可幸福的日子仅过了三年,养母便瘫痪在床。然而祸不单行,养父也离她而去。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到了年仅8岁的小女孩身上,她每天都帮助养母做康复运动,200多次仰卧起坐,240多次伸腿,还要把养母背来背去。88斤的女孩,140多斤的母亲,要背起一个比自己重这么多的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孟佩杰很坚强,没有被困难打倒。她既要学习又要照顾母亲,早上她早早地起来,给养母换洗尿布,打扫房间,然后做饭,再一口一口地喂给养母,自己没时间吃早饭就拿着馒头在路上吃,中午还要跑回家,继续做家务,干到晚上九点多,才能停下来写作业,多少年如一日。哪一个同龄的孩子能做到这些啊!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现在佩杰竟然带着母亲读大学。别说不是亲生,就是亲生的能做到这一步的又有几个?养母的一句“我养了他三年,他却要养我一辈子”让观众不由潸然泪下。从孟佩杰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幸福就是感恩,就是奉献。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幸福就是自信,幸福就是感恩,幸福就是付出,幸福就是超越……我认为幸福就是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幸福就是有个快乐的家庭,有关心我的爸爸妈妈,还有健康的身体,爸爸妈妈不会吵架不会离婚;幸福就是大家一起,过年的时候放炮,一起吃饭;幸福就是生病的时候身边有人照顾;幸福就是老师少布置点作业,幸福就是得到老师的赏识……幸福其实很简单,有爱就有幸福。幸福要靠我们自己去感知。

  幸福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幸福是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拥有了幸福,你就拥有了一切。让我们追寻着幸福去开创美好的明天,快乐的成长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晚上8点,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乘着梦想飞翔”。

  《开学第一课》第一节的主题是“有梦就有动力”。

  在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在太空为我们授课的王亚平阿姨,也看到了13岁跳伞队员付丽娟。他们都是自己梦想的实现者。

  在十年前,王亚平还是一名飞行学员,那年她是青春的23岁。而如今,她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蓝天梦,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她告诉我们,梦想如星辰,虽遥远,但只要努力,总有天能触摸得到。

  而付丽娟在她13岁时就实现了的她的跳伞梦,成为空军跳伞运动大队最小的队员。她从小就对蓝天有着很大的热情,所以她走出了湘西小镇,来到了跳伞运动大队。原以为跳伞很潇洒,却没料到想要跳伞之前必须做十分辛苦的训练。她一度无法承受,但想着自己的梦想,她咬牙坚持到了最后。当她第一次跳伞时,她才发现她爱上了跳伞。是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想要实现梦想就应该付出辛劳。

  《开学第一课》第二节的主题是“有梦就要坚持”。

  对于梦想,很多人都能说上几个,但是哪一个是我们坚持到最后的呢?

  想想自己,再看看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廖老师,我的心中涌出了一份惭愧和心虚——她的故事令人心碎,她的精神却令人敬佩。没有了双腿怎么跳舞?她曾一度陷入绝望,不接受假肢,不接受劝解,活在自己的巨大失望当中。然而,她的生命中缺少不了舞蹈,她也忘记不了翩翩起舞的快乐。所以,她开始训练,不断的失败,不断的站起,最终,她赢得了自己的尊严,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到这里,我下定决心,对自己今后人生的梦想,一定要慎重,并且无论要吃多大的苦都要坚持下去!

  《开学第一课》第三节的主题是“有梦就能出彩”。

  很多人都觉得追逐梦想的旅途是枯燥而毫无光彩的,因为还没有达到成功,所以不能让人看到我们成功后的光鲜。其实,梦想贵在追寻!一旦坚持,追寻的过程也能让人肃然起敬,比如郑亚波郑妈妈的故事。

  她是名普通的加油工,儿子是自闭症患者,为了开发其智力,郑妈妈看视频自学钢琴,学了后再交给其儿子,十一年不间断。如今,曾经还不会说话的郑妈妈儿子已经能够轻易弹出中外名曲了,并且上了普通小学六年级——这不正是梦想的奇迹,坚持的奇迹吗?

  看了《开学第一课》之后,我明白了,成功是由一个个梦想组成的。梦想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让你无惧风雨,无畏风险,不断前进。梦想是一种动力,有了梦想,我们就像一架小小的飞机,飞向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

  20xx年初疫情大爆发,84岁的钟南山爷爷带领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勇挑重担、救死扶伤。他们的勇敢和付出,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使命。在战疫中,是他们用执着与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

  在《开学第一课》中,钟南山爷爷告诉我们“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节目里,钟爷爷讲述着他小时候的故事,从他声情并茂的讲述,让我深深地了解他的坚韧和艰辛成长历程。据钟爷爷回忆,在战争年代,他死里逃生,在父母的影响下毅然选择从医。时值今日,他经历无数“战斗”,已坚持从医60年了。我想:他儿时经历战争炮火硝烟的惨痛,定是钟南山爷爷立志学医和深切爱国的动力。回首今年岁初,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因为有了像钟爷爷那样的人明确指导,疫情才取得阶段性胜利,他们是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英雄,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教室,是梦开始的地方。在这节开学课里,我们还认识了一位付巧姐姐,也是一名20xx年高考生。突来疫情让她不得不在一间药品存放室中隔离。没有书声琅琅的教室,没有亲切的老师与学生,没有家人的陪伴,她独自一人在冰冷的隔离病房翻阅书本,为高考作战。她没有松懈,没有灰心,而是积极乐观地迎接高考。在隔离期间,80岁的杜爷爷为她千里迢迢送知识点,26岁的刘进哥哥带她画画。因为这些人的出现让这间阴暗的存放室充满温暖,成了付巧姐姐的梦想教室。她的不屈不挠、勇于追梦的精神,感动着大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考取了理想的学校。付姐姐在众人帮助下,乐观勇敢面对疫情,努力拼搏获成功,是疫情中一个个感人至深故事缩影,正是有了这一个个动人战疫音符,才唱响一首惊天动地的中华民族战疫交响曲,让世界人真正认识到中国人的担当!

  人们常说,有梦就要拼搏,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会出彩。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每人都怀揣着梦想,随着心中梦想在一个个战疫故事中不断震撼,在一位位战疫英雄不断熏陶下升华。在新学期到来之际,我们心中都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应该争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用实际行动投身于学习当中。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学习奋进,练好过硬的本领,才能接手前辈肩上重任,展现中华儿女勇担当的汉子形象,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

  幸福在哪里?

  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她小时候时候曾经得到了一个泡沫文具盒,她开心极了,感觉非常幸福,如获至宝,十分爱惜的使用,用了整整两个学期都还没有用坏,我感到非常奇怪,无法理解,我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文具盒,数也数不清,却从来没有感觉到幸福。

  前天,我看了《开学第一课》的节目,其中“最美女孩”孟佩杰的故事深深的震撼了我,孟佩杰很不幸在5岁时就成了孤儿,她被现在的养母收养,好日子只过了3年,不幸再次降临孟佩杰的养母在她8岁时就瘫痪了,养父又离家出走,8岁的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它不仅要做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帮助养母做每天几百次的康复训练,要把比自己重很多的养母背到轮椅上,推着养母出去散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孟佩杰还考起了大学,为了学业和照顾养母两不误,现在她带着养母走进了大学生活。

  在我们看来孟佩杰和她的养母非常不幸,为什么我分明从她们母女俩灿烂的笑容中读出了幸福两个字呢?它让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幸福究竟是什么?他到底在哪里?在孟佩杰和她养母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大家和和睦睦,自然就会感到幸福。再想想我吧,而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非常宠爱我,只要我的要求合理,爸爸妈妈一定会满足我,我不用做一件家务,为什么我没有感受到幸福呢?

  我终于明白了,爱是孟佩杰和她养母之间的纽带,感恩让他们感受到了幸福,养母给了孟佩杰一个家,孟佩杰给予了养母一个可能连亲生女儿都做不到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呢?我以为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给予我的都是理所应当,有多少时候我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意和用心良苦呢?就像残疾人认为幸福就是有一个健全的身体,而健全的人却没有体会到一样,我以前对幸福视而不见,那不就是我以前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吗?其实幸福就围绕在我的身旁,只要我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可以感受到它,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细细的回忆,我感受到幸福的时候是在每个月的月末,因为爸爸的工作很忙,只有每个月的月末才能回家,回来时他总会给我带许许多多的礼物,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家的感觉很浓很浓,每当这个时候就会觉得有这么多人疼爱着我,我真的很幸福,很幸福。

  我想好了,一次爸爸回来的时候我要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在他的耳边说:“爸爸,我爱你!”相信那一刻我们彼此都会感到幸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

  2020的第一次春暖花开,期待着一个个未知的奇迹,然而我们却迎来的是一场特别的战斗。所以开学第一课必然与这场疫情所透露出来的品质与信念息息相关。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这场战斗的参与者,或冲击前线,或默默支持,或力所能及。尤其是奋斗在一线的战士,他们是天使,是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中,他们面对疫情逆风而行,用信念与责任为人民的安全护航,用坚持和勇气撑起生命的保护伞,为多少家族换来了无数的希望。但我也想说,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也不过是等待着大年三十回家吃团圆饭的爸爸妈妈,儿子,或者是女儿。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思念,也会疲惫,但是这些只是被他们掩藏在了口罩下坚强的微笑里,藏在了护目镜后坚定的目光下。所以致敬那些可亲可敬的逆行者,致敬那份勇敢奋斗在前线的每一位。

  众所周知,病毒扩散的十分严重,不被感染便是为国出力,由最初几个人爆发至上千甚至上万人。无需接触,病人口中的飞沫即可使人感染。所以医护人员们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但即便这样,仍有无数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倒下了。,他们长期劳累,休息时间非常珍贵,但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后悔,如果没有逆行者们,抗击病情就不会有进展,我们将一直生活在病病毒的阴影下,正是他们不顾小我,为大我而奋斗,才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在过年,而他们在帮我们过关。无论是医术高超的医护人员,还是任劳任怨的志愿者,无论他们普通与否,在奔赴抗疫前线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伟大,注定应该得到每一个人对他们的敬仰和尊重。

  尤其让我们为之敬佩的是已经83岁的钟南山爷爷,他可以说是这次逆行者的领头人,他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风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17年前非典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17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未变。他该成为我们为之赞叹的偶像,当之无愧。同时感叹该有多少这样的勇士,一路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啊!

  生死前沿何所惧?白衣英雄大爱仁心,逆流而上斩死神危险时刻唤醒春天的声音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定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作为一名初中生,理应学习他们的品质,在开学的每一天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这些美好的品质。追寻梦想,坚定的走下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

  每年开学后,最期待看的节目是《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中华骄傲”,听起来就很自豪,很有看头。

  节目一开始,是吴磊哥哥带来的歌曲,一出场就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校园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充满阳光,自由飞翔,勇敢做自己,就是最好。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源。小撒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关于汉字的语文课,从甲骨文到汉字,因义而构形,可以通过汉字和祖先对话,带我们穿越历史,感受未来,看到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董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喜爱中国汉字的美国人,通过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痴迷于汉字四十五年的理查德.西尔斯,被称之为“汉字叔叔”,从开始学汉字,做了一万五千多张汉字卡片,汉字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后来他建立了一个网站,让更多的人知道汉字的来源和历史,他倾其所有,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热爱汉字的研究中去。他爱汉字,更爱中国!他希望在他九十岁时能叫他“汉字爷爷”。

  一首《中国话》唱出了汉字的`影响力,人体拼字游戏,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一笔一划带来的快乐和感触。

  汉字如果是“文”,那也肯定少不了“武”,最近一部电影《战狼2》风靡全国,主人公吴京说出了他心中的英雄,正真的英雄不是要去战胜别人,而是要用这种强大的力量去保护自己和保护身边的人,做一个有担当有骨气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常会说到琴、棋、书、画,柯洁是围棋高手,他讲述了跟“阿尔法围棋”的对弈,面对超强人工智能,明知道会输,还迎难而上,直面挑战,虽败犹荣。还有来自意大利会弹钢琴的机器人特奥,他有五十三根“手指”,虽然速度很快,但是在感情和技巧上,还是比较逊色,人类相比机器,最宝贵的是鲜活的感情和灵动的思想。

  翻译家许渊冲爷爷,把中国的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法文,让全世界更多的人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八岁时把w和x翻译成了“打破了油”“吓得要死”,开启了他的翻译之路。

  最后的故事很感人,是中国的常老师夫妇和米斯巴的跨过师生情,对学生亲如家人,最后为传播中国文化,因病去世了,留给学生们的是思念和传承。

  看完这期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了:身为中国少年感到自豪,有了这么深厚的文化和底蕴,就有了勇气,有了信念,战胜困难,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美好!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3

  每年的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面对如此开心的一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学第一课》跟随着开学的步伐也如约而至。2020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八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正式播出,网络用户们可通过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观看。今年的主题和往年相比有着更加深刻以及独特的意义存在,“少年强中国强”便是2020年的新主题。

  这次节目由由央视boys主持,钟南山院士开讲,“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授课,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压轴等。今年这期节目共有三个篇章,分别是“担当”、“团结”、“科学”,每一个篇章都给我们深刻的领悟以及心得感慨,重量级别的老师们和主持人在现场讲解,使得在座的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内心都有着无限的震撼。

  节目里有一句话,相信让很多人都受益匪浅,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面对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伟大和自豪。特殊的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场浩劫,至今还未结束,许多人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浩劫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全国上下处于磨难之中,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一场新时代的巨大考验。处于磨难中的我们,前方依然有人为了我们负重前行,广大医护人员以及各个省份的医疗队都在前线奋力抗战,他们不畏生死,不计报酬,一个个坚强的身影,诠释着心怀天下,悲天怜悯的大爱情怀。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伟大英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无论这场疫情之战与我们耗时多久,过程多么艰难,相信我们终究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中华民族是打不败的英雄民族,即使遭受磨难,但会不断地成长起来。坚强抗疫,等到疫情的结束,我们中华民族将会翻开崭新的一页,苦难过后的我们也会焕发新面容。

  观看完2020年《开学第一课》之后,节目里的全部内容都让我们感触颇深。再次回味这次的主题,“少年强中国强”,这对于我们现代年轻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是当国家处于危难中支撑国家的中坚力量。尤其是这次疫情的出现,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生命健康难题,无数年轻战士勇往直前奋战抗击疫情更是体现了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所在,同时也表现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强不息以及遇难不怕的精神力量,而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必须要有的精神品质,不可丢弃。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邀请了95岁高龄的白公馆脱险志士郭德贤老人,我国第一代登山运动员贡布老人,夏伯渝老人,“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洲和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师生们等人,各自讲述了他们和国旗之间的动人故事。

  在《红岩》片段中,江姐含热泪绣国旗的画面深深震撼了我。这个故事,来自原著作小说作者罗广斌和一些革命志士们,在得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们怀着美好的心情和畅想,拆下红色被面,缝上黄纸星星,在狱中秘密制作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因为从未见过五星红旗的模样,他们只好按照想象,令一颗大星星居中,四颗小星星对称分布四方。他们制作的“不够标准”的国旗,却是革命先辈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最佳见证之一。

  还有一个故事,在今年六一前夕,在给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小朋友们的回信中写道:“希望同学们不辜负杜岚老校长的期望,传承好爱国爱澳优良传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信中提到的杜岚老校长,是一位“巾帼英雄”。她身在澳门,心系祖国,把一堂关于五星红旗的“爱国课”,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直上到2013年她以101岁高龄辞世的爱国故事。节目现场,他们朗读了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给写的信,表达了他们从杜岚校长的`身上、从学习《品德与公民》、从驻澳部队抗击台风“天鸽”的行动中,逐渐理解了什么叫“祖国母亲”,“祖国母亲就像妈妈一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她会张开温暖的怀抱关爱呵护我们,祖国母亲就是我们的坚强依靠”…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妈妈颤抖的声音在我耳边细细地响起,我不大明白……

  妈妈说《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写的,在1999年澳门回归的时候作为主题曲,那个时候她跟我差不多大。那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所以她和同学们的庆祝方式就是拿着五星红旗,在大街上大声地唱着七子之歌……听着,听着,我的眼角也湿润了。

  最后,跟着《歌唱祖国》的歌曲,我看完了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董卿阿姨最后的话依然在我耳边响起:五星红旗是一抹最亮的红色,它是一种力量,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它是一种情怀,激励着奋斗的中华儿女,它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的色彩,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新冠,打破了宁静,而大家一起奋战!从复工、复产、复学,到恢复安详。而我,也长大了,上了六年级,今年9月1日开学,我也像往常一样观看《开学第一课》。

  第一篇章:担当。

  啊!是最伟大的钟南山爷爷来了!钟南山爷爷一脸慈祥地向我们讲了他的故事。钟南山爷爷出生在南京,他出生的年代,战火纷飞,南京大屠杀时,日本飞机炸了他们家那小小的房子,他的奶奶扒着砖找到了他!钟南山爷爷(小时候)满脸都是黑的。后来,在父母的影响下,他选择了从医,他之前想过很多职业,但一想:治病救人,也挺好!2003年的非典,他有担当精神!又是新冠,他第一时间赶到前线,分析“人传人”。我们应争求上进,让国家强大起来。“90后”医疗队代表也来了!他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宝贵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与合唱团唱了一首歌《和你在一起》送走了第一篇章。

  第二篇章:团结。

  临时搭建的方舱医院,有一间专属于高三毕业女孩付巧的.“梦想教室”,她当时因患新冠,只能在这小小的药物间里学习,她还结识了刘进哥哥,算她的老师。我从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她的坚持、好学!后面来了一位特殊的人——张定宇院长,因为他患有渐冻症,但他仍继续为疫情奋战,坚守岗位,乐观面对渐冻症!解放军援鄂团队代表毛清是他的朋友,因疫情工作,不能握手、拥抱,他们就用胳膊肘互碰,表示打招呼。毛清说,他不认为抗疫是逆行,他更觉得是一种冲锋!最后一首《草》,代表我们人多力量大,战胜了疫情。

  第三篇章:科学。

  随着新冠疫苗的来临,陈薇院士与我们分享了关于疫苗诞生的故事与知识,还有在前线与病毒作战的经历,她说:“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然后张文宏主任为我们送上了既科学又实用的“十大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让我意识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吴尊友说大数据为我们及时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新技术,为安全生产、复工复学献上了科技的保障。通过谢军设计师的讲述,我才知道北斗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有重要作用!激励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定为“少年强,中国强”有独特深刻的意义,既指我们少年儿童在疫情斗争中的坚强和成长,表达了对于投身祖国未来建设的美好期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1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23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07-0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29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2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30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04-27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08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12-07

《开学第一课》心得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