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津湖》观后感1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瑞立外滩影城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电影。
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战士壮烈牺牲的场景。余从戎,七连的排长,在二次炸桥成功后,大家在山沟中修整,他爬上山顶接收信号,发现敌机。他为了保护其他战友,在山顶吸引了敌机的注意,引着敌机把燃烧弹投置在别的地方,他被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点燃,化成一团火焰,这让我想到另一个场景。进攻前,所有战士面朝祖国的'方向,那里一片美丽的霞光,每个人喊出新中国万岁,这是内心的信念,为了祖国,为了亿万万人民。心中有信念,心中有光,无惧生死,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伍千里身中数弹掉下水门桥,伍万里看着哥哥在自己眼前牺牲。千里虽然牺牲了,最后还是以燃烧自己为弟弟的生命换得一线生机。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致敬革命先烈,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长津湖》观后感2
20xx年10月2日,我观看了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入朝到第二次战役获胜的历史的电影——长津湖。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真挚,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电影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吴京(饰7连连长伍千里)、易烊千玺(饰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段奕宏(饰营长谈子为)、朱亚文(饰7连指导员梅生)。
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中长津湖这场战役,以及志愿军艰苦抗战的故事,表现出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战斗的精神。正是这场战争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观后感3
今日下午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看了一部爱国电影《长津湖》。
这部电影刚开头是一名叫伍千里的战士回家探亲,他手捧一个骨灰坛,里面装的是他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可是探亲假还没结束,他就接到了归队命令,感觉是十万火急,由于是战士打着火把骑马传达的命令。紧接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名叫宋时轮的指挥官做战前讲话,他的话铿锵有力,鼓舞士气,听完讲话后战士们高唱,"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听的我也热血沸腾。随着歌声响起,把我们拉到了抗战现场。1950年10月,由于美国军队出兵朝鲜,在毛主席的指导下,我国军队跨过了鸭绿江,抗美援朝开头,当时我们才建国一年,物资短缺,每个战士只能一天一个土豆,装备也差,没有空军和坦克等厉害的武器,能用的子弹也很少,保暖的衣服都不足,但是他们仍旧在艰苦的坚持着,靠的是志愿军坚韧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耳边仿佛又听到临别时伍千里对他弟弟说的话,"我和大哥把仗都打完了,你就不用再打仗了。'这句话说出了当时许多战士的心声,现在不打,后代就得打了,所以他们才如此奋勇,如此舍命的战斗,都是为了后代的幸福,为了后代美妙的将来和生活着想。
最终凭借着战士们坚韧的意志,我们用极其落后的武器战胜了当时很厉害的美国,扬我国威。我妈妈告知我让我们勿忘过去,珍惜现在,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学校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把握科学文化学问,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长津湖》观后感4
近期,随家人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该片以第九军团第七穿插连的英勇战斗,向观众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彰显了先烈们“千里刀光影”的斗争精神和“万里赴戎机”的英雄情怀。又以伍千里和伍万里这对兄弟俩的视角,讲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一名优秀的连长!看过电影,作为基层工作者感慨颇多。
刚入基层的我们,都是那个“伍万里”。
初登场,他是一个开口自称“老子”的顽劣少年;入伍后,他想在哥哥面前证明自己、希望拿到枪;后来,他渴望成为战斗英雄;最后,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懂得了七连第677名战士这个身份对自己的意义,懂得了什么是军人的荣耀。恰如初入基层的我们,想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急于证明自己。从听不懂群众讲话到讲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再到让群众听到心里,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变的`是身份、心态、经历,不变的是初心与担当,是眼里透着清澈通明!
融入基层的我们,都将成为“伍千里”。
影片里,指导员梅生和连长伍千里对连里每一位战士的情况都了然于心。伍千里怀里有一个记载七连所有战士信息的小本子,每牺牲一名战士,他就含泪在本子上圈红。小战士张小山牺牲的时候,伍千里记得张小山的出生年月、记得他家的村庄,“山东沂蒙山,临沂,顾家村”。作为连里的指战员和“关键少数”,他们了解每个战士的基本情况,能够深入浅出进行工作,抓住时机,对战士成长予以批评教育、业务培养,激励士气、鼓舞斗志,并且随时根据每个战士的情况进行调整。这正是做好基层工作的不二法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人制宜,用“铁脚板”跨过基层工作的“鸭绿江”,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变为“拍手称赞”!
“如果这场战争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谢谢你们用生命打下的太平盛世,在此之下,我们也将拿起“钢枪”打好基层工作的“战斗”,将“该摸的石头”摸完,撑起基层的“海阔天空”!
《长津湖》观后感5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长津湖》,我深有感触,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次战役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三个军,在艰苦的条件下,与装备先进的美军作战,创造了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记录。
迫使战功显赫的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确退”先烈们用生命保卫家园,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镜头,第一个是毛泽东之子毛岸英,为了拿地图而牺牲。我想到毛岸英为了来朝鲜与彭德怀说的话“别人家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战场,我毛岸英凭什么不去?”我从这句话感到毛岸英已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他为了国家,顾全大局,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第二个是影像是最后冻僵在战壕里的战士,他们就算牺牲,也绝不放弃任务。
这种精神是美国人打不败的,所以让美军输的心服口服。
小学《长津湖》观后感300字8
在长津湖战役中,有着无数为国牺牲的英雄。他们不怕困难,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舍生忘死。即便要受冻挨饿,但还是用尽全力。我们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他们勇敢坚强,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寒冷天气,很多志愿军战士宁愿冻成冰雕,也要保持战斗姿势,一动不动,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那些战士们不顾自己的安危,用宝贵的生命来守护我们的国家,比如电影中的大伍小伍兄弟。
他们直面困难,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都远远比不上美军。打赢这场战争是很困难的,但是祖国需要他们,他们只能赢不能输。所以,他们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拿着简陋的武器,奔赴战场。
我认为这样的人是最可敬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在和平年代,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为国付出的平凡英雄,比如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长大了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6
《长津湖》穿越时空而来,把71年前冰天雪地里的一场硬仗呈现在当代观众面前: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下,飞机追迫、子弹横扫、炮火连天、到处血肉横飞、各种断肢残腿……但看完之后的感觉,却如烈日当空、热血沸腾。倒在冰雪之中的战士,终将长留于一个民族的内心,这,便是历史的温度。
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仗,如毛泽东所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是新成立的共和国站立于世界之林的必然之战。战争戏,是《长津湖》最重磅的看点。影片结构宏大、立体、多维,覆盖战略、战术、战役全视角,以入朝遇袭、遭遇战、长津湖大战的三幕式展开,火力轰炸四处开花、乱石滩战士们被残忍扫射、近身肉搏战、总攻大场面……无一不令人血脉贲张,带来极具逼迫感的视觉冲击。
战争戏的燃,是为了表现钢铁意志下的必胜信念。炼狱一般的生存环境中,极度饥饿、疲乏、寒冷之下,一次次遭遇坦克战、阵地战、歼灭战、肉搏战……志愿军死战到底、视死如归。片末,为伏击敌军而冻成冰雕的战士群像甚至连敌军首领都大受震撼、深深敬礼。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一次次无畏冲锋又让他们甘愿“冰雪埋骨”?这部片子,首先解决了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藉由片中人的口,道出了“为什么而打”的`原因:一是才给咱分了土地,有人又要抢走咱们的,这个不能忍;二是我们这一代把仗打完了,下一代就可以不打仗了。片中,梅生看着女儿的照片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伍千里对伍万里殷殷期许:“我和大哥把仗打完了,你就不用打仗了。”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战争不是赴死的,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片中用如诗如画的笔触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江南水乡“江枫渔火”的平静美妙,都是为了衬托军人出征的必胜决心。“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家国情怀,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
71年前的战士来到我们面前,却有着可感可触的温度,这温度,来自于人情味。那些冲锋陷阵威震敌方的、表现出撼人气魄的,其实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伍千里是英雄,却也是千千万万农民的典型代表。外表刚强内心柔软的他,劝说雷公战争结束后跟自己回家,说个媳妇;的愿望是“带万里回家,盖房子,再给他说个媳妇”……都是很朴素的农民理想。片中有个小情节很动人:伍千里数次把弟弟伍万里的脸弄成包子脸。对于不听话的弟弟跟来部队,他的希望也只是雷公“教他怎么活下去”而已。这一些,都让细腻猛男伍千里显得如邻家哥哥一般可亲,突破了以往“战狼”式的表演。
片中每一个人物都有成长,尤其以四字弟弟的成长最为显著。一开始,他是又黑又脏、眼睛里冒火的野孩子。然后,他是不听命令的新兵蛋子,接着,他目睹身边的战友被炸死,历经战场上的肉搏战、百发百中的手榴战……被战争的巨轮碾压过,经历了生死蜕变之后,他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战士……而这个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情感温度十分暖人。梅生、余从戎、雷公、平河……一个个人物,丰满生动;父母情、兄弟情、师徒情、战友情……这一部纯粹的男人戏,聚集如此密集的情愫,非常动人。
难得的是,片中对敌军的刻画也并不呆板。除了压倒性的装备优势,他们也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陆战一师师长最后关头下令直升机运走伤员,自己带队冒险从陆路撤退,中级军官也大多能够身先士卒;美军士兵也在憧憬战争结束后“你到我家来看看”……敌人也有人情味,影片的情感浓度才更具说服力。
作为国产电影有史以来规模的战争片,筹备7年之久、拍摄近200天、总调动达9万人次的《长津湖》既绚丽壮美、阔大深沉,又细腻活泼、张弛有度。这是一部史诗级手法、全景式展示的壮阔巨制。血肉和钢铁交织,完成情感和视觉奇观的共振。而最后完成对观众的心灵震撼的,还是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队伍是我志愿军第九兵团,19xx年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讲述的就是这支纪律严明、战斗经验丰富的精锐之师。而伍千里所率领的钢七连,与《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有着钢铁意志的“钢七连”,都出自编剧兰晓龙之手,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绵延有序的革命力量的架构与传承。保家卫国,他们,一直都在。历史,也终将铭记他们。
国产战争片,从《上甘岭》、《英雄儿女》到《高山下的花环》、《血战台儿庄》再到《集结号》、《八佰》、《金刚川》、《红海行动》、《战狼》等等,涌现了大量表现我热血中国男儿、扬我国威的佳作,但就影片的史诗气质、人物塑造的丰满度以及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水平而言,《长津湖》确实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也是71年前的故事为何能拍出时代精神的原因之所在。
《长津湖》观后感7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邓渊一起观看了长达三小时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这场局势在以后的战争中,起到了扭转局面的作用。成为朝鲜战争的转折,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者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感人故事。开头伍万里有一段打水漂的情景,他打的水漂十分的好,为以后成为神投手救了他的哥哥伍千里做了铺垫。
而他们赶路的途中,有这么一段情节,让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伍万里在吃土豆的时候,土豆被冻住了,竟然连伍万里的牙都崩掉了,这儿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当时环境是多么恶劣,战士是有多么强大的毅力,这样才是我们的中国日渐强大。
还有一个情节,可以让我当场泪目,那就是“冰雕连”,他们就是英雄,他们不惜把自己冻成冰雕,也要正守住自己的阵地。我十分的敬佩他们,连当时的'敌人美国都为他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还有一个战士说过的一句话:人在,阵地就在。说完这个战士,便拿着炸药包跑到敌人的旁边和敌人同归于尽了,这样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这部电影中这样表达爱国情怀,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片段有很多。比如雷排长,他把十分多的飞机引出阵地,自己却被那些飞机给炸得重伤,鲜血淋淋的逝世了。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感触很深,在这次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这场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毛泽东评价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我们应该缅怀那些烈士们,他们在战争年代饱受着环境的恶劣,与战争的疲劳。而我们呢,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可都是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比起先烈们的艰苦,我们学习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要保卫国家,守护国家,不能白白浪费先烈们对我们的期望。
《长津湖》观后感8
去之前只在包里捞了几张餐巾纸,结果开场前喝了一杯拿铁就被霍霍掉了。整场电影只能用袖子擦眼泪,默默吸鼻涕。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场景:火车开过长城,晨光照耀在火车上时;雷公开车那一幕;还有电影最后战士们被冻在雪地里的那个镜头。
我一直是个感性的人,看红海的时候流泪,看战狼的时候也流泪,甚至一度拒绝电影院里的战争片或者苦情电视剧。这几个场景更是眼泪止都止不住。
《长津湖》比较突出的是群像戏,雷公那场算是为数不多的单人戏,也拍摄的很好。很多小细节都被给到了镜头,值得第二遍观看挖掘。大场景拍得很漂亮,尤其是埋伏那一块。镜头转换自然,电影整体完成度很高。
离开电影院后,我的心情依然澎湃,不能平静。荧幕前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们的战斗画面依然让我热血沸腾。我深感即使现在的我们没有被敌人残酷对待,也不能替曾经身披战衣的英雄战士们去原谅。我们更不能忘记,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是先辈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你们吃过零下40度的土豆吗?你们被土豆“嘎嘣”断过牙齿吗?你能想象,卧在冰雪下,靠冻土豆果腹的悲壮吗?看完影片,丰衣足食下的我们,应该为浪费粮食而觉得羞愧。
两军交战前,是美军感恩节前夕。一边零下40度,中国志愿军贴着峭壁,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冰冻但不至于硬得吃不下口的黑土豆果腹;另一边,美国兵不只是带着坦克、轰炸机、炮弹来中国的领土,他们甚至打战都不忘带上火鸡、培根、咖啡、高脂肪的饼干巧克力和各类罐头……就是这样,美军还抱怨着天气过于寒冷。如果不是看了历史的资料,你都不相信,这样讽刺鲜明对比的画面,竟然是真实的。
但是这样艰苦的战斗环境,依然不能压住我们决心战胜,赶走美军的`气势。毕竟,我们的英雄是坦克、轰炸机等那些先进武器都不能让我们退缩的军队。对于只想舒服打战的美国军队来说,他们当然不能理解“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其实,印象深刻的还有影片里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革命烈士们用一拳拳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他们为我们铺下的和平道路上,我们新一代的少年们定要好好学习,不忘历史,励志前行,壮大祖国的未来。
《长津湖》观后感9
今天,我和妈妈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令我十分震撼。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美国军队所发生的战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部电影很感人但又很真实,当我看到雷公被活活烫死时,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战士牺牲了,我感到无比惋惜。
电影结束我还关心杨根思同志有没有牺牲,妈妈缺回答:“我们并不需要知道演员里的人有没有牺牲,我们要知道他们的牺牲换来的国家的和平、幸福安宁”。
新中国刚成立,毛主席也不想打这场仗,但是我们必须打。这就像是你和另一个人在一起闲聊,突然来了只凶猛的老虎即将吃掉你旁边的人,你不帮他那么老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只有齐心协力一起干掉老虎,才会取胜。
像雷公这样的英雄,战场上还有成千上万。比如黄继光、邱少云、那一群活活冻死的'军队……他们用一双腿、一双手、一只枪,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理念打到了美国军队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妄思想。
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现在的安宁,我们应该加倍珍惜。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10
今天,我和妈妈去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长津湖》。电影中,志愿军战士们神勇的表现、铁一般的纪律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
《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朝鲜战场,在极寒的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美军,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9兵团第7穿插连的'战士们在行军途中,经过一片乱石阵,遭到了美军巡逻机的轰炸。他们假装死尸,一动不动躺在乱石阵上,最终以假乱真,“骗”过了敌人,展现出了志愿军战士们超强的纪律性!而我们的教室里,一旦老师不在就闹哄哄的,每周一早上集会时,我们常常因为吵闹而被扣分;写作业时,我写着写着不一会儿就走神了;上课时,我听着听着就和旁边的同学讲起悄悄话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也要有志愿军战士们那种超强的纪律性,即使老师不在教室,我也不会吵闹;即使妈妈不在身边盯着我,我也会专心写作业;即使给我手机,我也不会浏览任何跟学习无关的内容。
志愿军战士们的忠诚和铁一般的纪律深深地震撼了我。战争虽已远去,但我们应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里,还要付出实践,从遵守纪律、专心学习等这些小事做起,从修身立德开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之忠烈!不负和平二字之珍重!
《长津湖》观后感11
在电影《长津湖》中某一天的一个下午,一架美军直升机侦查我方阵地军官让飞行员降得非常低,甚至非常危险的高度,并亲自拿望远镜和照相机反复确认后无果,这才飞向下个目标地,其实我们的部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只不过伪装的太好了,只露了个头在外,如果不小心动了一下身子,那后果不堪设想,各位读者可以想象一下,那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里,趴在那一动不动是有多难?
敌方飞行员每次执行任务时在各地区总会受到信号干扰,敌方军官认为是某个指挥部在远程指挥,马上下令轰炸此地,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在这恐怖的'空袭中壮烈牺牲。
我方攻打敌方阵地时,从空中突然落下一枚标识弹,顿时炮火连天,一名雷班长,扛着标识弹,放上汽车,往敌方的坦克营冲去,只听一声巨响,敌方的坦克瞬间变成了炮灰,而雷班长也被汽在压住动弹不得,其他队员赶忙冲上来,把车抬起,奋力的将雷班长拉了出来,此时雷班长半下半身已是血肉模糊,身旁的队员可算是欲哭无泪。
文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虽然战争的硝烟已过,但我们永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忘记残酷的战争,不能忘记成为和平而牺牲的那些“最可爱”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12
今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到电影院看长津湖这部电影,它讲的是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他刚开始不敢开枪。但是后来看自己的战友一个一个的'被敌人打死,所以自己也鼓起勇气见到一个敌人就打倒一个敌人!他的哥哥是一个连长,他们一直守到最后在雪地里冻成了冰雕就连他们的敌人也因为这场景给他们敬礼。在这部电影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新来的士兵,他刚开始只是一个在村里的孩子,转眼就变成了一个能上战场打仗的士兵,所以我对他印象深刻。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13
10月10日,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三个小时的电影,让我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残酷最惨烈的战斗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将士在天寒地冻、饥寒交迫的战斗中,击败了美军最精锐的部队“北极熊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一举扭转了战争局势。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毛岸英向彭德怀总司令主动请缨,热血洒在了异国土地上。主人公伍氏三兄弟前赴后继奔赴战场,指导员梅生退伍之际却毅然决然重返战场,老兵雷公开车舍命引开标识弹,杨根思坚守到最后一人抱起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片尾的“冰雕连”更是令人泪目……这些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战士们,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他们都是我们要永远铭记的英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长津湖》重述抗美援朝历史,无疑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作为不可忘却的历史,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精神财富!
《长津湖》观后感14
看完《长津湖》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它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所触动。这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作品,通过展现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的激烈战斗和人性的伟大,让我对战争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中的战争场景让我仿佛置身于战场,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战士们面对敌人的强大压力,却毫不退缩地保卫着自己的国家和家园,他们的勇气和坚毅令我钦佩不已。与此同时,电影也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民的影响,无辜的村庄被摧毁,平民成为逃难的难民,这些情节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楚。
通过电影,我开始深思战争的意义和和平的重要性。战争只会带来伤害和痛苦,而和平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人们应该以和平相处,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争端。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无论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是心灵上的创伤,都是无法弥补的。
这部电影还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个个体,我也有责任为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我只是一个高中生,但我深知学习是成长的关键。通过好好学习,我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我要珍惜和平年代的机遇,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明白了珍惜眼前的幸福与安宁的重要性。在和平年代,我们拥有的安全、稳定和温暖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感恩并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将争吵和冲突当作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和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和平的环境才能让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看完《长津湖》,我深深地明白了战争的恐怖和无谓,也加深了我对和平的向往和珍惜。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能够秉持和平与和谐的理念,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因此,我决心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和平与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没有战争、充满和平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差异,并积极参与到促进和平的行动中。
综上所述,《长津湖》这部电影让我对战争和和平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它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感人的故事,向我传递了珍惜和平、追求和谐的重要信息。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将以这部电影为契机,认真学习,努力成长,为实现和平与和谐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长津湖》观后感15
《长津湖》的历史背景是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成立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攻打朝鲜。一旦美国占领朝鲜,中国东北地区将岌岌可危,中国将成为下一个攻击对象。当时新中国正建立不久,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破坏,全国百废待兴,但迫于局势,党中央做出了艰难的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并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而长津湖便是这场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可以说扭转了战争局势,将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长津湖》影片以七连的战士们为切入点,展现了一场场殊死较量、一幕幕震撼的画面。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句话出自七连的指导员,他时常会拿出女儿的照片,满脸流露出对家人的思念,甚至是愧疚。可战士们为了让后代能生活在没有硝烟的环境下,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生命交付战场。能感受到他们的无奈,更是舍己的担当。我们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
战士雷公牺牲的场面,叫人不敢直视,直戳泪点。不假思索、如此洒脱地驾驶着载有信号弹的车子开向敌军的坦克营地,把自己当做无数敌军战斗机的活靶子,这种视死如归的场面让人无比震撼。但当雷公被炮弹击中,喊疼,说不要留下他一个人时,恍然间才察觉到原来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不是生来就该在战场上拼死杀敌的战士,不是没有感情的钢铁卫士,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
战争物资保障能力的巨大差距,决定着美军在战场能吃着炸鸡,喝着咖啡,听着圣诞歌曲,而我们伟大的英雄们却在零下40℃的恶劣天气下穿着单薄的衣服,啃着硬邦邦硌掉牙的土豆,心里太不是滋味。一些战士趴在雪地上等待战斗,当时机到来,他们却已冻成了一尊尊冰雕。这种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中国军人的荣耀,连美陆军一师长看到这种场景都感慨道:“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打败他们。”致敬,向精神永恒的战士!
《长津湖》展现出中国军人热爱祖国、守卫山河所特有的血性和钢铁般的意志,奠定了中国军人的一座丰碑;抗美援朝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敢于牺牲和打不垮的生命力;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让我们回望历史,让我们感悟生活,让我们凝聚力量的镜子。致敬英雄,永怀感恩!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10-17
长津湖观后感12-07
《长津湖》优秀观后感05-25
《长津湖》观后感范文04-03
长津湖观后感优秀10-09
《长津湖》英语观后感11-21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05-05
长津湖观后感15篇07-26
《长津湖》观后感15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