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

时间:2024-12-08 00:49:1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长津湖观后感1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津湖观后感15篇

长津湖观后感1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邓渊一起观看了长达三小时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这场局势在以后的战争中,起到了扭转局面的作用。成为朝鲜战争的转折,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者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感人故事。开头伍万里有一段打水漂的情景,他打的水漂十分的好,为以后成为神投手救了他的哥哥伍千里做了铺垫。

  而他们赶路的途中,有这么一段情节,让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伍万里在吃土豆的时候,土豆被冻住了,竟然连伍万里的牙都崩掉了,这儿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当时环境是多么恶劣,战士是有多么强大的毅力,这样才是我们的中国日渐强大。

  还有一个情节,可以让我当场泪目,那就是“冰雕连”,他们就是英雄,他们不惜把自己冻成冰雕,也要正守住自己的阵地。我十分的敬佩他们,连当时的敌人美国都为他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还有一个战士说过的一句话:人在,阵地就在。说完这个战士,便拿着炸药包跑到敌人的旁边和敌人同归于尽了,这样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这部电影中这样表达爱国情怀,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片段有很多。比如雷排长,他把十分多的飞机引出阵地,自己却被那些飞机给炸得重伤,鲜血淋淋的逝世了。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感触很深,在这次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这场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毛泽东评价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我们应该缅怀那些烈士们,他们在战争年代饱受着环境的恶劣,与战争的疲劳。而我们呢,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可都是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比起先烈们的艰苦,我们学习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要保卫国家,守护国家,不能白白浪费先烈们对我们的期望。

长津湖观后感2

  国庆长假,我和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一部抗美援朝的电影,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作战部队凭着钢铁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奋勇杀敌,打出了军威国威。

  当我看到敌人的轰炸机飞过的地方,硝烟四起,我眼眶湿润了,我恨不得扔两个核弹给敌军,把他们一次性歼灭了。

  记得当时梅生想起女儿问他,为什么还要打仗,他回答他女儿:“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后辈们就不用再打了!”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卫着祖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盛世,他们都是最可敬、可爱的人!

  影片中的雷公,用双手抱起滚烫的标识弹,他的手和身体已经被烫焦了,他忍着万般疼痛,依然把标识弹送到了敌军营地,成功的使敌军轰炸自己的武器装备,但最后雷公壮烈的牺牲了,我感动的流泪了,他们用自己的`血和肉守住了三八线,阻止了敌人的进攻,他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

  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军史密斯在逃跑途中发现了这群被冻成冰雕的战士,他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下,在雪中隐藏,纹丝不动,连美军的军官史密斯都向他们致敬。

  我最后想说的是伍千里和伍万里两兄弟,伍千里英勇善战,有勇有谋。弟弟伍万里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到成熟的可以扛起重任,从开始的不服和余从戎打闹,到想要成为真正的英雄,随着一次次作战,发挥自己的特长,克服困难,成为了真正的英雄。当美军大鱼大肉欢度圣诞节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却隐藏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每天没人只吃一个土豆,伍万里的牙都被咯掉了,但我们取得了胜利。

  我们的战士虽然没有美军先进的装备,但他们靠着坚强的意志,永不磨灭的信念,奋勇前进,直至取得胜利!他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才能为国家做贡献,是这些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我们要记住他们,向他们致敬!

长津湖观后感3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守护真相;面向未来,我们需要致敬英雄;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弘扬精神。——题记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这是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隐隐的让人心疼说出这样话语的人们。时代里没有造就无所不能的人,但是有一种人他们有信仰、有希望,靠着这样的信仰和希望保家卫国、渴望和平,守护大陆的净土,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最可贵的是什么呢?是执着,是坚持,还是那颗在大雪里被冻僵依然温暖的心呢?当看着白雪皑皑覆盖的躯体,我被眼前的画面所震撼,血液跟着这样的震撼发热,我知道这样的心情是敬佩,他们值得敌人敬畏,更让我知道饥饿不算什么,寒冷不算什么、受伤也不算什么。

  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在用身体抵挡子弹,抵挡寒冷、抵挡一次又一次的阻击。我承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长跑。但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感谢那些曾经默默付出却没有留下名字的人,我称之为英雄。以前我只知道有_这个历史事件,但是我却不知道_的艰辛过程,不知道在那样一个时刻他们的付出,是血,是泪,是生命。生在中国大陆我感到无比荣耀,我们不再经历战火,因为先辈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让我们免受罹难。这份平和的世界是用献血换来的.',我们常常说告慰英灵,却不知道是告慰他们的牺牲还是告慰他们曾经所承受之痛。逝去的终将被人演绎出来,还原真相。或许那一刻的震撼只是我们感官上的敬佩和心疼,可能还不及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他们体悟得更深刻、透彻。

  我相信良善之人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并将世世代代被人颂扬下去。而面向未来的我们应该守护真相、致敬英雄、弘扬精神。

长津湖观后感4

  10月4日,我们观看电影《长津湖》。这是一场壮怀激烈的战役,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面对着装备精良的美国军队,我们志愿军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打出了我国军威国威。

  影片中最让我动容的有两个场面,其中一个场面是:当天晚上,志愿军两个连的战士在高地等待阻击撤退的美军。长津湖当时的气温降到零下40度,志愿军战士穿着薄薄的棉衣,身上覆盖着皑皑白雪。他们依然手持武器,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着歼灭敌人。可他们最终化作了一座座晶莹的冰雕。100多个人的连队,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连被美军称为“常胜将军”的阿克麦瑟,也向我们的英雄们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他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人,我们永远也无法战胜他们。”

  还有一个场面是:在茫茫夜色中,伍连长和战友们反穿着白色棉袄,匍匐在雪地里,身上都背着几公斤重的炸药。第一次行动,美军一下子就打死了三个志愿军战士,还有人负伤了,可是战士们不敢停下来,依然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人又冲上去。就这样,伍连长成功地穿过了美军的阵地,把美军的指挥部炸毁了,可许多战士的生命也没有了。看到这里,我的双手握紧拳头,恨不得要去为志愿军战士报仇雪恨。想想我们现在的'繁华盛世,是他们的血肉之躯筑建而成。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作为一名初中生,从今以后,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要为祖国做贡献。

  一场战役打出了百年的盛世繁华。当我走出影院,发现天格外蓝,树分外绿,广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这显眼的自然是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盛世如你所愿。

长津湖观后感5

  国庆小长假,“长津湖”刷屏。

  从老家回来,老贝就惦记着请我去看这部电影,我也很期待。

  面对网络上一边倒的好评声,看过电影的朋友对电影评价并不高,比如有朋友说“从影片角度而言,叙事的瑕疵太多,场景的设计欠妥,离经典太远。赚的是中国人民爱国感情钱。”根据近年来的观影体验,无论是《我和我的祖国》,还是建国建党系列主旋律电影,最后一句话,我相信。

  这样一来,我就有些纠结了:看一部鸡肋电影,太浪费时间,年龄愈长,我对时间成本愈加在意,总感觉时不我待、有做不完的事情……

  那晚,实在拗不过人家的一片盛情,去看了这部电影。一场电影竟看了三个小时,结果与预想的差不多:主旋律、名演员、大场面、狂轰乱炸,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故事性不强,形式大于内容,不管票房多高,时间会给这部电影一个公正的.评价。

  但是,我却认为,这部电影值得看,至少于我而言值得。它对于我的意义应该大于看一部美国大片,《长津湖》于我是某种程度的唤醒,美国大片更多的是现场的刺激与触动。就像我当年读了胡赛尼的系列作品,才对伊拉克及中东战争有了切肤的体察,而之前每次看到有关的新闻报道,置若罔闻,麻木不仁,丝毫没有泛起任何涟漪。

  人生基本走过半程,在此之前,我人生大部分时光都生活在校园,从一个校园到另一个校园,所以我的生命状态跟学生相差无几,虽然社会经验略微丰富一些。生在和平年代的我,生活很狭隘、关注很狭隘、认知也很狭隘,对战争几乎从不关乎,甚至对活生生的生活也缺乏关,几乎是在真空里做教育。

  也许是自身认知在改变,这部电影进一步触动我要关注真正的生活,要在真实的世界中思考教育和自己的人生。至少,战争并不遥远,我们生活的时代也不和平,我们只是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暂时远离战争的国家而已。

  而今天的和平生活,不是老天的恩赐,它确实来之不易,如《长津湖》中的先烈:他们打这一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打仗。作为普通的劳动者,我们要做好自己,为强大祖国尽一己之力。

长津湖观后感6

  9月30日晚上,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长津湖》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战争片。一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里面有很多镜头,看得我是热血膨胀,也有心痛,也有感动,反正有很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觉得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

  1950年,以美军为首的“职合国军”公然干涉朝鲜内政,中国政府义愤填鹰,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

  中国人民志愿军爬山涉水,日夜兼程抵达朝鲜前线。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24日,快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长津湖和美军进行了硬碰硬的直接较量。

  志愿军10万大军已经隐匿在朝鲜冰天雪地北部的山林之中,由20军蹲守左长津湖西侧。27军则位处长津湖东北部及北部,以长津湖为中心,打算守株待免,一举打败北上的美军,在零下27.5摄氏度的环境下,寒风卷着棉球大小的雪花,我军在一天只吃两个土豆的情况下。依然目光如炬地盯紧美军的必经之路。

  由于志愿军后面的围堵,又累又困又冻的`美军失去了反击能力,他们被冻的连扣板机的力气都没有了。27日晚,志愿军先给美军奉上“开胃小菜”来无影去无踪四处出击,美军只闻其声,却不见其人,就这样先乱了他们的军心,在发起总攻。很快,迎来了更激烈的战斗,在中国志愿军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这一场仗,打出了我军的军威,最终美军战队伤亡惨重。在这场战役中,我军无论是在武器、后勤保障、兵力方面都不如美军的前提下,中国志愿军创造了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

  在长津湖战役中“冰雕事迹”看的我泪水满目。朝鲜的冬天非常冷,我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由于物质缺乏等原因。很多战士只能穿着单薄的衣裤,深埋在大雪里,志愿军战士为了等待伏击美军的机会,纹丝不动的等待敌军,他们面不改色,有着钢铁般的坚强和毅志,最终129位将士变成了冰人。永远的留在了那个冬天。

  这就是志愿军,中国军人、打不退的中国人,如果以后国家要用到我,我也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

长津湖观后感7

  初三去看了水门桥,看的过程仿佛胸腔里涨满了气,到影片结束,这口气才缓缓吐出。

  徐克果然是高人,拍的电影永远是好看的!好的电影,永远绕不开人性的光芒,更何况战争这一因素,会让人性光芒闪得更耀眼。

  因为战争争的分秒,生死之际没有多少感情可以演绎,因为尊重这些现实背景,所以没有在生死之情上多花笔墨,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不经思考的做出选择!不禁想到现代生活中,放眼过去,全是精明的盘算!

  因为对比,所以才会看到区别,因为很少遇见,所以才会感动!印象最深的是梅生嘴里咬着照片,开着坦克冲下山坡,我对于这个咬照片的艺术处理没啥特别的感动,只是感动于梅生脸上的那种对死亡的平静,漠然,而又生动!甚至居然还感受到了朱亚文本身的性感!

  因为对这一片段印象深刻,以至于当天晚上做梦,梦里一片红光,我想那是燃烧的坦克在水门桥的`火光!

  我不是说其他人的片段演绎得不好,我只是想说这个场景拍得平静又悲壮,然后,就是一声叹息!感叹幸福不易!

  影片中的战士穿着棉服,事实上真实的历史上,很多人穿得很单薄,如果在服装上再单薄一些可能更好,当然,也许是我挑剔了。

  吴京的作品从来都是追求真实,所以在此照样不会让人失望!只是他活泼的性格,在任何影片里都是同类化,因此,演技上没有太大突破!与李晨一样,在兄弟情上的处理永远不会失分,但是也没有惊喜。

  易烊千玺本身性格内向,所以演绎这类作品也能稳住!可以看出这两年他已经摸到了内向人物的精髓!所以,人物刻画在线!

  至于韩东君,如果不是看演员表,压根就没认出来。造型变化实在太大了。平河跳出来给万里说百里因为救他所以才牺牲的这段,让人有突兀感,但是在把自己与炸药包一起挂在坦克炸死那段我破防了。

  我想,未来电影加入元宇宙概念,观众带上专业眼镜,能够感官体验到剧中的饥饿与高寒,那么影片会让人更震撼。

  最后还是想说,徐克真是难得的电影奇才,他不断挑战不同风格影片,并且很少让观众失望!

长津湖观后感8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感觉家就是一座房子,一个地方,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庆假期,跟着朋友一起去看了《长津湖》,这是一部新时代战争影片的高峰之作,三个多小时的时长,没有一秒是可以停歇的,而且三个小时不足以记录抗美援朝时期先辈的付出,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相信现在很多中国青年可能对这场战役一无所知,课本上也介绍的很少,只是从老一辈回忆中听到,这部电影在国庆期间上映,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剧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场景:火车开过长城,晨光照耀在火车上时;电影最后战士们被冻在雪地里的那个镜头。实际上,对这场战斗而言,穷究战争的胜负已毫无必要,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今日之生活,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

  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是无数先烈用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打下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所以,那些为了保卫祖国未来拼死战斗的`战士,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勿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当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

长津湖观后感9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大家都知道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不过,在9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9月30日是什么日子?大家了解吗?没错,那是烈士纪念日。现在的太平盛世,正是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记住他们,怀念他们,学习他们!

  为了缅怀先烈,电影《长津湖》正是在今年的9月30日上映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一个叫伍千里的连长带着他的小弟伍万里、志愿军战友一起对抗美国敌人的'故事。

  其中一个片段让我难受极了。感恩节快到了,美国兵营里一片喜庆,他们觉得很快能打胜仗回家过圣诞节,准备的食材应有尽有,丰盛极了。而在雪山另一边的山沟里,我们的军队连一个帐子都没有,一个个都或蜷缩在地上,或靠在岩石上,风雪把他们的脸颊打得通红,吃的是已经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小弟伍万里啃着一天只能吃一颗的土豆,还把牙都磕掉了。这极端艰苦的条件和美国军队比,可真不是人过的生活呀。美国军队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装备比敌人强上10倍,这场仗我们必赢!”但最后,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取得了胜利。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末尾的一个小片段,那段虽然短暂,但却让我感动得流泪了。在美军的撤退途中,前面突然出现了一队“冰雕连”,他们趴伏在阵地上,所有人都保持着战斗的姿势,连握枪的手都没有放下,而手榴弹安静地躺在身旁,他们坚毅的眼神直视前方,似乎随时都能跃起杀敌。他们的生命虽然被冰冻在了这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但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战斗到了最后一人,他们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荣耀。就连敌方的美军将士都为他们致敬,就像雷公说的“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

  不知不觉,三小时过去了,电影结束了,但是这一幕幕场景,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所换来的太平盛世,我们要好好珍惜,为此,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愿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我是中国人,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最后,我想对先辈们说:如今繁华盛世,如你们所想!

长津湖观后感10

  今年国庆,我和同学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我方战士在鸭绿江“三八线”准备和美军展开斗争,美军只要过了“三八线”就相当于过了中国的底线,我方一定会和他们打到底。

  当时朝鲜的天气很冷,很多志愿军战士都没来得及拿到棉服,就已经入朝作战了,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天气穿着单衣,还要经常埋伏,基本都是夜战,很多人被冻伤,甚至牺牲。而美军穿着暖和的棉袄,坐在温暖的室内,悠闲地喝着咖啡,还一边和旁人聊天。

  我军每天每人只能吃到几个能把牙磕掉的小土豆,他们连皮带土的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而美军战士一边吃着烤火鸡、大鱼大肉,还一边互相祝感恩节快乐。

  看,就这伙食来说,我方赢的几率似乎很小,因为打仗的时候肚子是空的,力气都没有,但我们的战士靠着坚强的毅力,穿过一片片雪地,却没有一个人叫过一声累,反而是那些吃好喝好的美军在叫苦叫累,真是可笑!

  美军可以睡在柔软的床上,盖着温暖的被子,而我军只能找一个角落挤在一起,小睡一会儿。美军的侦察机时不时要在我军上方巡逻,若发现了我军,几辆装有无数炮弹的战斗机就将在上空打开门,无情地让我军战士血肉横飞。

  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为什么呢?是仇恨美军的无情,也是仇恨美军的奸诈,更是仇恨无耻美军的言而无信。

  “我们这代的出生入死,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有这样的.生活。”在一个片段里,指导员梅生眼神坚定地说:“我回家的时候,许多人都在对我微笑,我不认识他们,但他们认识我这身军装。”

  是啊,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正如孟晚舟所说:“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在末尾,雷爹自己开车将信号弹引出我方军队的营地,他却被美国鬼子炸死了,这叫什么?!这就叫英雄!

  那什么人是英雄呢?不管是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还是为祖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哪怕是默默无私地为人民奉献的普通百姓,都叫英雄。

  我们现在安宁的生活是我军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一切美好,在认为自己学习压力太大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的烈士,我们的压力比他们还困难吗?

  所以,珍惜吧!

长津湖观后感11

  观看时,我的双眼在顷刻间不知不觉地湿润了——这许多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奉献给异国的灾难?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情怀,到底从何而来?“是的,中国与朝鲜是朋友啊!唇亡齿寒——朝鲜没了,新中国能长久吗?”爸爸笑着答道,看着五岁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现在一想,一定是爱国的精神在支撑着烈士们奋勇杀敌。他们是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当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大家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爱国。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当那许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许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简单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无人可及的胜利。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任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的,我们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吃苦耐劳地做,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我们祖国的未来强大。身为学生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精忠报国”。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算是在为祖国分担。未来的中国,就一定会强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你,准备好为它而奋斗了吗?

长津湖观后感12

  国庆期间一部由吴京主演的电影《长津湖》上映了,周三晚上晚自习的时候,我们班一起看了这部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伍千里也就是吴京手抱着大哥伍百里的骨灰回乡看望父亲母亲。他双腿跪地对着父母说:“爹妈,我没有照顾好老大。”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父母的泪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仿佛是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以及失去儿子的伤心,我也止不住的流下了眼泪。吃饭的时候,伍万里告诉大哥:”哥,我也想和你一起打鬼子。”伍千里说:“包子,我和大哥打仗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该打的仗,我和大哥都替你打完了。”是啊!如果没有这一代的英雄,为我们打下了和平的江山,又怎会拥有如今的和平世界呢?

  这是敌军的飞机,在天上巡逻,准备炮轰这里,我千里不得不离开,于是他和爹娘告别后选择了离开,伍万里不听劝,也跟着进了军营,并成为了七队也就是大哥二哥的.队中的一员。刚进队的时候,他由于性格顽劣受到了大家的“欺负”,他特别的不服气,但在雷公和二哥的管教下,他慢慢的好了起来,在之后的战争中,他也是出了风头,他是一个特别好的枪手,用手榴弹特别准,打败了许多敌人。他认为能打败20个敌人就叫英雄,但是刘律师对他说:“勇于参军就是英雄。”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亦国家的英雄。

  在那场战争中,雷爹为了保护大家,自己抱着炮弹开着车往前奔去,只听见“砰”的一声,他的身体被弹开,车压在他的身上,他的嘴留着血,不时的说出“疼,疼”“不要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最后,他安静的走了,伍千里和其他战士们都流下了悲痛的眼泪。

  在寒冷的冬季,战争仍在持续,战士们身穿战衣,手拿战抢,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下,活活被冻死在战场上。他们一声不吭,连离开都是这么祥和,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的榜样。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在艰苦环境下被冻死的战士们。他们连离开都没有抱怨一句,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谈放弃呢?是多少个战士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铭记,学会坚强,不忘本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的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长津湖观后感13

  12月30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在厦门金鸡奖期间举办发布会,总制片人于冬,总监制黄建新,导演兼监制徐克,主演吴京、朱亚文出席,跟现场媒体分享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

  总制片人于冬透露,《水门桥》全部完成了,已经内部试片,现场的同行、小伙伴哭的稀里哗啦的,很感人,也很猛烈,是一部大结局的电影。“《长津湖》后大家期盼七连人物命运怎么样,《水门桥》是最后的大结局。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长津湖战役中,两个连队负责炸桥,只有把这个桥炸掉,才能阻挡他们,咽喉要路,美军重兵把守,战争异常惨烈。《水门桥》既是续集也是大结局,大结局是最感人最精华的东西,一定超越前作。”

  总监制黄建新说,《长津湖》是拍摄最艰苦的一部电影,是所有导演投入最多的一部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压力最大的一部电影。“现在基本都做完了,昨天导演做了最后的一次合成,我在里面沉浸了一会五次落泪了。里面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戏剧冲突,一定满足看《长津湖》大家还觉得电影没完的心愿,展现了七连战士整个的过程。”

  导演、监制徐克的感受是,这次拍摄每个部门都很用心都很感动他,比如演员们,每一场戏都不断跟他沟通、讨论,沟通的频率非常高,让他也学到很多东西。“我能够做的就是让这个镜头尽量把他们各方面的表演收到银幕里。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最感人的戏都是讨论出来的。”

  吴京现场看到《水门桥》的'图有点想吐,这让他想起了艰苦的拍摄过程。拍了四个月的夜戏,风炮吹在脸上,脸都木了,放一晚上的屁。他也补充,拍戏多辛苦都比不上志愿军前辈们的辛苦,他们单衣单裤,就一个土豆,经历真实的枪林弹雨,拍了这部电影他更加感动,更觉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谈到表演,朱亚文表示,续集大家并没有追求不同,而是让浓烈的战友情更加煮沸,观众会看到集体在一起的肃穆,这部中每个人都走向了自己最华彩的那一步命运。

长津湖观后感14

  本学期最后一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场有意义的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争作背景,讲述了一段惨烈战争的历史事件。

  在1950年10月4日,美军战机在朝鲜半岛的上空投下数百枚炸弹使得朝鲜军队伤亡惨重。毛主席通过朝鲜军方传来的电报,了解战争后,与众多领导人协商,选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美军见识一下新中国的强大。

  中国军队七连迎来了第677名兵伍万里。他参军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不想让别人发给他家的土地再被夺回去。军团团长说:“朝鲜半岛也是这样,既然战争已经停止,但美军就是想挑衅我们新中国!”火车秘密开到了鸭绿江大桥,被美国空军侦查到,叫来几架战机,炸毁了中国与朝鲜的铁轨。炸伤了我国一半来援助朝鲜的军人。七连共带来20袋电台,现在只有其中的18台能用,基本上和总部取得不了联系。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我们仍要援助朝鲜,打败美军!

  在1950年11月23日,美军在过感恩节,而我军刚被导弹击中,身上的粮食所剩无几,只能几人一块儿啃一个冻土豆,有一些战士被磕掉了牙,甚至有一些战士在23日白天受伤,没能扛过这寒冷的一夜冻死在了大榆洞。

  1950年11月27日,美军正式打响战争。在1071高地建立了一座指挥部。我军刚要攻打高地,但美军率先打响战争。美军是用战机来轰我们的阵地,用大炮来轰炸我们的军人。即使美军的装备再先进,也没能将我们援朝的气势打倒!

  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争,我们最终赢得了胜利!给了美军嚣张的气势,破了一盆冰水。当然,毛主席的优秀儿子毛岸英也在此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了。数不清的战士长眠于长津湖之战,但是,志愿军战士给美国的王牌军上了终生难忘一课:中国最可爱的人,是不可战胜的!过去这样,今天更是“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尽管,当下疫情泛滥的美国航母时常来中国的家门口瞎溜达,中国铁甲早已恭候多时,东风21D早已恭候多时!《长津湖》这部电影,以电影的形式告诉我们那段悲壮的历史,我们要铭记朝鲜战场的英烈们,继承他们的遗志奋勇前行!

长津湖观后感15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长津湖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12-04

《长津湖》观后感07-19

长津湖观后感11-25

《长津湖》观后感06-21

《长津湖》观后感【精选】06-24

《长津湖》观后感08-24

《长津湖》电影观后感11-15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09-22

《长津湖》英语观后感11-21

《长津湖》观后感范文04-03

长津湖观后感1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津湖观后感15篇

长津湖观后感1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邓渊一起观看了长达三小时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这场局势在以后的战争中,起到了扭转局面的作用。成为朝鲜战争的转折,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者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感人故事。开头伍万里有一段打水漂的情景,他打的水漂十分的好,为以后成为神投手救了他的哥哥伍千里做了铺垫。

  而他们赶路的途中,有这么一段情节,让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伍万里在吃土豆的时候,土豆被冻住了,竟然连伍万里的牙都崩掉了,这儿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当时环境是多么恶劣,战士是有多么强大的毅力,这样才是我们的中国日渐强大。

  还有一个情节,可以让我当场泪目,那就是“冰雕连”,他们就是英雄,他们不惜把自己冻成冰雕,也要正守住自己的阵地。我十分的敬佩他们,连当时的敌人美国都为他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还有一个战士说过的一句话:人在,阵地就在。说完这个战士,便拿着炸药包跑到敌人的旁边和敌人同归于尽了,这样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这部电影中这样表达爱国情怀,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片段有很多。比如雷排长,他把十分多的飞机引出阵地,自己却被那些飞机给炸得重伤,鲜血淋淋的逝世了。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感触很深,在这次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这场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毛泽东评价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我们应该缅怀那些烈士们,他们在战争年代饱受着环境的恶劣,与战争的疲劳。而我们呢,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可都是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比起先烈们的艰苦,我们学习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要保卫国家,守护国家,不能白白浪费先烈们对我们的期望。

长津湖观后感2

  国庆长假,我和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一部抗美援朝的电影,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作战部队凭着钢铁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奋勇杀敌,打出了军威国威。

  当我看到敌人的轰炸机飞过的地方,硝烟四起,我眼眶湿润了,我恨不得扔两个核弹给敌军,把他们一次性歼灭了。

  记得当时梅生想起女儿问他,为什么还要打仗,他回答他女儿:“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后辈们就不用再打了!”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卫着祖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盛世,他们都是最可敬、可爱的人!

  影片中的雷公,用双手抱起滚烫的标识弹,他的手和身体已经被烫焦了,他忍着万般疼痛,依然把标识弹送到了敌军营地,成功的使敌军轰炸自己的武器装备,但最后雷公壮烈的牺牲了,我感动的流泪了,他们用自己的`血和肉守住了三八线,阻止了敌人的进攻,他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

  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军史密斯在逃跑途中发现了这群被冻成冰雕的战士,他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下,在雪中隐藏,纹丝不动,连美军的军官史密斯都向他们致敬。

  我最后想说的是伍千里和伍万里两兄弟,伍千里英勇善战,有勇有谋。弟弟伍万里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到成熟的可以扛起重任,从开始的不服和余从戎打闹,到想要成为真正的英雄,随着一次次作战,发挥自己的特长,克服困难,成为了真正的英雄。当美军大鱼大肉欢度圣诞节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却隐藏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每天没人只吃一个土豆,伍万里的牙都被咯掉了,但我们取得了胜利。

  我们的战士虽然没有美军先进的装备,但他们靠着坚强的意志,永不磨灭的信念,奋勇前进,直至取得胜利!他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才能为国家做贡献,是这些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我们要记住他们,向他们致敬!

长津湖观后感3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守护真相;面向未来,我们需要致敬英雄;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弘扬精神。——题记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这是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隐隐的让人心疼说出这样话语的人们。时代里没有造就无所不能的人,但是有一种人他们有信仰、有希望,靠着这样的信仰和希望保家卫国、渴望和平,守护大陆的净土,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最可贵的是什么呢?是执着,是坚持,还是那颗在大雪里被冻僵依然温暖的心呢?当看着白雪皑皑覆盖的躯体,我被眼前的画面所震撼,血液跟着这样的震撼发热,我知道这样的心情是敬佩,他们值得敌人敬畏,更让我知道饥饿不算什么,寒冷不算什么、受伤也不算什么。

  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在用身体抵挡子弹,抵挡寒冷、抵挡一次又一次的阻击。我承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长跑。但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感谢那些曾经默默付出却没有留下名字的人,我称之为英雄。以前我只知道有_这个历史事件,但是我却不知道_的艰辛过程,不知道在那样一个时刻他们的付出,是血,是泪,是生命。生在中国大陆我感到无比荣耀,我们不再经历战火,因为先辈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让我们免受罹难。这份平和的世界是用献血换来的.',我们常常说告慰英灵,却不知道是告慰他们的牺牲还是告慰他们曾经所承受之痛。逝去的终将被人演绎出来,还原真相。或许那一刻的震撼只是我们感官上的敬佩和心疼,可能还不及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他们体悟得更深刻、透彻。

  我相信良善之人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并将世世代代被人颂扬下去。而面向未来的我们应该守护真相、致敬英雄、弘扬精神。

长津湖观后感4

  10月4日,我们观看电影《长津湖》。这是一场壮怀激烈的战役,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面对着装备精良的美国军队,我们志愿军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打出了我国军威国威。

  影片中最让我动容的有两个场面,其中一个场面是:当天晚上,志愿军两个连的战士在高地等待阻击撤退的美军。长津湖当时的气温降到零下40度,志愿军战士穿着薄薄的棉衣,身上覆盖着皑皑白雪。他们依然手持武器,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着歼灭敌人。可他们最终化作了一座座晶莹的冰雕。100多个人的连队,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连被美军称为“常胜将军”的阿克麦瑟,也向我们的英雄们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他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人,我们永远也无法战胜他们。”

  还有一个场面是:在茫茫夜色中,伍连长和战友们反穿着白色棉袄,匍匐在雪地里,身上都背着几公斤重的炸药。第一次行动,美军一下子就打死了三个志愿军战士,还有人负伤了,可是战士们不敢停下来,依然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人又冲上去。就这样,伍连长成功地穿过了美军的阵地,把美军的指挥部炸毁了,可许多战士的生命也没有了。看到这里,我的双手握紧拳头,恨不得要去为志愿军战士报仇雪恨。想想我们现在的'繁华盛世,是他们的血肉之躯筑建而成。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作为一名初中生,从今以后,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要为祖国做贡献。

  一场战役打出了百年的盛世繁华。当我走出影院,发现天格外蓝,树分外绿,广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这显眼的自然是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盛世如你所愿。

长津湖观后感5

  国庆小长假,“长津湖”刷屏。

  从老家回来,老贝就惦记着请我去看这部电影,我也很期待。

  面对网络上一边倒的好评声,看过电影的朋友对电影评价并不高,比如有朋友说“从影片角度而言,叙事的瑕疵太多,场景的设计欠妥,离经典太远。赚的是中国人民爱国感情钱。”根据近年来的观影体验,无论是《我和我的祖国》,还是建国建党系列主旋律电影,最后一句话,我相信。

  这样一来,我就有些纠结了:看一部鸡肋电影,太浪费时间,年龄愈长,我对时间成本愈加在意,总感觉时不我待、有做不完的事情……

  那晚,实在拗不过人家的一片盛情,去看了这部电影。一场电影竟看了三个小时,结果与预想的差不多:主旋律、名演员、大场面、狂轰乱炸,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故事性不强,形式大于内容,不管票房多高,时间会给这部电影一个公正的.评价。

  但是,我却认为,这部电影值得看,至少于我而言值得。它对于我的意义应该大于看一部美国大片,《长津湖》于我是某种程度的唤醒,美国大片更多的是现场的刺激与触动。就像我当年读了胡赛尼的系列作品,才对伊拉克及中东战争有了切肤的体察,而之前每次看到有关的新闻报道,置若罔闻,麻木不仁,丝毫没有泛起任何涟漪。

  人生基本走过半程,在此之前,我人生大部分时光都生活在校园,从一个校园到另一个校园,所以我的生命状态跟学生相差无几,虽然社会经验略微丰富一些。生在和平年代的我,生活很狭隘、关注很狭隘、认知也很狭隘,对战争几乎从不关乎,甚至对活生生的生活也缺乏关,几乎是在真空里做教育。

  也许是自身认知在改变,这部电影进一步触动我要关注真正的生活,要在真实的世界中思考教育和自己的人生。至少,战争并不遥远,我们生活的时代也不和平,我们只是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暂时远离战争的国家而已。

  而今天的和平生活,不是老天的恩赐,它确实来之不易,如《长津湖》中的先烈:他们打这一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打仗。作为普通的劳动者,我们要做好自己,为强大祖国尽一己之力。

长津湖观后感6

  9月30日晚上,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长津湖》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战争片。一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里面有很多镜头,看得我是热血膨胀,也有心痛,也有感动,反正有很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觉得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

  1950年,以美军为首的“职合国军”公然干涉朝鲜内政,中国政府义愤填鹰,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

  中国人民志愿军爬山涉水,日夜兼程抵达朝鲜前线。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24日,快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长津湖和美军进行了硬碰硬的直接较量。

  志愿军10万大军已经隐匿在朝鲜冰天雪地北部的山林之中,由20军蹲守左长津湖西侧。27军则位处长津湖东北部及北部,以长津湖为中心,打算守株待免,一举打败北上的美军,在零下27.5摄氏度的环境下,寒风卷着棉球大小的雪花,我军在一天只吃两个土豆的情况下。依然目光如炬地盯紧美军的必经之路。

  由于志愿军后面的围堵,又累又困又冻的`美军失去了反击能力,他们被冻的连扣板机的力气都没有了。27日晚,志愿军先给美军奉上“开胃小菜”来无影去无踪四处出击,美军只闻其声,却不见其人,就这样先乱了他们的军心,在发起总攻。很快,迎来了更激烈的战斗,在中国志愿军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这一场仗,打出了我军的军威,最终美军战队伤亡惨重。在这场战役中,我军无论是在武器、后勤保障、兵力方面都不如美军的前提下,中国志愿军创造了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

  在长津湖战役中“冰雕事迹”看的我泪水满目。朝鲜的冬天非常冷,我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由于物质缺乏等原因。很多战士只能穿着单薄的衣裤,深埋在大雪里,志愿军战士为了等待伏击美军的机会,纹丝不动的等待敌军,他们面不改色,有着钢铁般的坚强和毅志,最终129位将士变成了冰人。永远的留在了那个冬天。

  这就是志愿军,中国军人、打不退的中国人,如果以后国家要用到我,我也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

长津湖观后感7

  初三去看了水门桥,看的过程仿佛胸腔里涨满了气,到影片结束,这口气才缓缓吐出。

  徐克果然是高人,拍的电影永远是好看的!好的电影,永远绕不开人性的光芒,更何况战争这一因素,会让人性光芒闪得更耀眼。

  因为战争争的分秒,生死之际没有多少感情可以演绎,因为尊重这些现实背景,所以没有在生死之情上多花笔墨,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不经思考的做出选择!不禁想到现代生活中,放眼过去,全是精明的盘算!

  因为对比,所以才会看到区别,因为很少遇见,所以才会感动!印象最深的是梅生嘴里咬着照片,开着坦克冲下山坡,我对于这个咬照片的艺术处理没啥特别的感动,只是感动于梅生脸上的那种对死亡的平静,漠然,而又生动!甚至居然还感受到了朱亚文本身的性感!

  因为对这一片段印象深刻,以至于当天晚上做梦,梦里一片红光,我想那是燃烧的坦克在水门桥的`火光!

  我不是说其他人的片段演绎得不好,我只是想说这个场景拍得平静又悲壮,然后,就是一声叹息!感叹幸福不易!

  影片中的战士穿着棉服,事实上真实的历史上,很多人穿得很单薄,如果在服装上再单薄一些可能更好,当然,也许是我挑剔了。

  吴京的作品从来都是追求真实,所以在此照样不会让人失望!只是他活泼的性格,在任何影片里都是同类化,因此,演技上没有太大突破!与李晨一样,在兄弟情上的处理永远不会失分,但是也没有惊喜。

  易烊千玺本身性格内向,所以演绎这类作品也能稳住!可以看出这两年他已经摸到了内向人物的精髓!所以,人物刻画在线!

  至于韩东君,如果不是看演员表,压根就没认出来。造型变化实在太大了。平河跳出来给万里说百里因为救他所以才牺牲的这段,让人有突兀感,但是在把自己与炸药包一起挂在坦克炸死那段我破防了。

  我想,未来电影加入元宇宙概念,观众带上专业眼镜,能够感官体验到剧中的饥饿与高寒,那么影片会让人更震撼。

  最后还是想说,徐克真是难得的电影奇才,他不断挑战不同风格影片,并且很少让观众失望!

长津湖观后感8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感觉家就是一座房子,一个地方,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庆假期,跟着朋友一起去看了《长津湖》,这是一部新时代战争影片的高峰之作,三个多小时的时长,没有一秒是可以停歇的,而且三个小时不足以记录抗美援朝时期先辈的付出,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相信现在很多中国青年可能对这场战役一无所知,课本上也介绍的很少,只是从老一辈回忆中听到,这部电影在国庆期间上映,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剧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场景:火车开过长城,晨光照耀在火车上时;电影最后战士们被冻在雪地里的那个镜头。实际上,对这场战斗而言,穷究战争的胜负已毫无必要,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今日之生活,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

  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是无数先烈用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打下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所以,那些为了保卫祖国未来拼死战斗的`战士,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勿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当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

长津湖观后感9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大家都知道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不过,在9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9月30日是什么日子?大家了解吗?没错,那是烈士纪念日。现在的太平盛世,正是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记住他们,怀念他们,学习他们!

  为了缅怀先烈,电影《长津湖》正是在今年的9月30日上映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一个叫伍千里的连长带着他的小弟伍万里、志愿军战友一起对抗美国敌人的'故事。

  其中一个片段让我难受极了。感恩节快到了,美国兵营里一片喜庆,他们觉得很快能打胜仗回家过圣诞节,准备的食材应有尽有,丰盛极了。而在雪山另一边的山沟里,我们的军队连一个帐子都没有,一个个都或蜷缩在地上,或靠在岩石上,风雪把他们的脸颊打得通红,吃的是已经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小弟伍万里啃着一天只能吃一颗的土豆,还把牙都磕掉了。这极端艰苦的条件和美国军队比,可真不是人过的生活呀。美国军队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装备比敌人强上10倍,这场仗我们必赢!”但最后,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取得了胜利。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末尾的一个小片段,那段虽然短暂,但却让我感动得流泪了。在美军的撤退途中,前面突然出现了一队“冰雕连”,他们趴伏在阵地上,所有人都保持着战斗的姿势,连握枪的手都没有放下,而手榴弹安静地躺在身旁,他们坚毅的眼神直视前方,似乎随时都能跃起杀敌。他们的生命虽然被冰冻在了这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但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战斗到了最后一人,他们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荣耀。就连敌方的美军将士都为他们致敬,就像雷公说的“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

  不知不觉,三小时过去了,电影结束了,但是这一幕幕场景,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所换来的太平盛世,我们要好好珍惜,为此,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愿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我是中国人,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最后,我想对先辈们说:如今繁华盛世,如你们所想!

长津湖观后感10

  今年国庆,我和同学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我方战士在鸭绿江“三八线”准备和美军展开斗争,美军只要过了“三八线”就相当于过了中国的底线,我方一定会和他们打到底。

  当时朝鲜的天气很冷,很多志愿军战士都没来得及拿到棉服,就已经入朝作战了,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天气穿着单衣,还要经常埋伏,基本都是夜战,很多人被冻伤,甚至牺牲。而美军穿着暖和的棉袄,坐在温暖的室内,悠闲地喝着咖啡,还一边和旁人聊天。

  我军每天每人只能吃到几个能把牙磕掉的小土豆,他们连皮带土的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而美军战士一边吃着烤火鸡、大鱼大肉,还一边互相祝感恩节快乐。

  看,就这伙食来说,我方赢的几率似乎很小,因为打仗的时候肚子是空的,力气都没有,但我们的战士靠着坚强的毅力,穿过一片片雪地,却没有一个人叫过一声累,反而是那些吃好喝好的美军在叫苦叫累,真是可笑!

  美军可以睡在柔软的床上,盖着温暖的被子,而我军只能找一个角落挤在一起,小睡一会儿。美军的侦察机时不时要在我军上方巡逻,若发现了我军,几辆装有无数炮弹的战斗机就将在上空打开门,无情地让我军战士血肉横飞。

  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为什么呢?是仇恨美军的无情,也是仇恨美军的奸诈,更是仇恨无耻美军的言而无信。

  “我们这代的出生入死,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有这样的.生活。”在一个片段里,指导员梅生眼神坚定地说:“我回家的时候,许多人都在对我微笑,我不认识他们,但他们认识我这身军装。”

  是啊,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正如孟晚舟所说:“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在末尾,雷爹自己开车将信号弹引出我方军队的营地,他却被美国鬼子炸死了,这叫什么?!这就叫英雄!

  那什么人是英雄呢?不管是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还是为祖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哪怕是默默无私地为人民奉献的普通百姓,都叫英雄。

  我们现在安宁的生活是我军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一切美好,在认为自己学习压力太大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的烈士,我们的压力比他们还困难吗?

  所以,珍惜吧!

长津湖观后感11

  观看时,我的双眼在顷刻间不知不觉地湿润了——这许多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奉献给异国的灾难?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情怀,到底从何而来?“是的,中国与朝鲜是朋友啊!唇亡齿寒——朝鲜没了,新中国能长久吗?”爸爸笑着答道,看着五岁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现在一想,一定是爱国的精神在支撑着烈士们奋勇杀敌。他们是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当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大家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爱国。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当那许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许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简单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无人可及的胜利。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任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的,我们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吃苦耐劳地做,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我们祖国的未来强大。身为学生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精忠报国”。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算是在为祖国分担。未来的中国,就一定会强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你,准备好为它而奋斗了吗?

长津湖观后感12

  国庆期间一部由吴京主演的电影《长津湖》上映了,周三晚上晚自习的时候,我们班一起看了这部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伍千里也就是吴京手抱着大哥伍百里的骨灰回乡看望父亲母亲。他双腿跪地对着父母说:“爹妈,我没有照顾好老大。”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父母的泪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仿佛是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以及失去儿子的伤心,我也止不住的流下了眼泪。吃饭的时候,伍万里告诉大哥:”哥,我也想和你一起打鬼子。”伍千里说:“包子,我和大哥打仗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该打的仗,我和大哥都替你打完了。”是啊!如果没有这一代的英雄,为我们打下了和平的江山,又怎会拥有如今的和平世界呢?

  这是敌军的飞机,在天上巡逻,准备炮轰这里,我千里不得不离开,于是他和爹娘告别后选择了离开,伍万里不听劝,也跟着进了军营,并成为了七队也就是大哥二哥的.队中的一员。刚进队的时候,他由于性格顽劣受到了大家的“欺负”,他特别的不服气,但在雷公和二哥的管教下,他慢慢的好了起来,在之后的战争中,他也是出了风头,他是一个特别好的枪手,用手榴弹特别准,打败了许多敌人。他认为能打败20个敌人就叫英雄,但是刘律师对他说:“勇于参军就是英雄。”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亦国家的英雄。

  在那场战争中,雷爹为了保护大家,自己抱着炮弹开着车往前奔去,只听见“砰”的一声,他的身体被弹开,车压在他的身上,他的嘴留着血,不时的说出“疼,疼”“不要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最后,他安静的走了,伍千里和其他战士们都流下了悲痛的眼泪。

  在寒冷的冬季,战争仍在持续,战士们身穿战衣,手拿战抢,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下,活活被冻死在战场上。他们一声不吭,连离开都是这么祥和,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的榜样。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在艰苦环境下被冻死的战士们。他们连离开都没有抱怨一句,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谈放弃呢?是多少个战士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铭记,学会坚强,不忘本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的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长津湖观后感13

  12月30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在厦门金鸡奖期间举办发布会,总制片人于冬,总监制黄建新,导演兼监制徐克,主演吴京、朱亚文出席,跟现场媒体分享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

  总制片人于冬透露,《水门桥》全部完成了,已经内部试片,现场的同行、小伙伴哭的稀里哗啦的,很感人,也很猛烈,是一部大结局的电影。“《长津湖》后大家期盼七连人物命运怎么样,《水门桥》是最后的大结局。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长津湖战役中,两个连队负责炸桥,只有把这个桥炸掉,才能阻挡他们,咽喉要路,美军重兵把守,战争异常惨烈。《水门桥》既是续集也是大结局,大结局是最感人最精华的东西,一定超越前作。”

  总监制黄建新说,《长津湖》是拍摄最艰苦的一部电影,是所有导演投入最多的一部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压力最大的一部电影。“现在基本都做完了,昨天导演做了最后的一次合成,我在里面沉浸了一会五次落泪了。里面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戏剧冲突,一定满足看《长津湖》大家还觉得电影没完的心愿,展现了七连战士整个的过程。”

  导演、监制徐克的感受是,这次拍摄每个部门都很用心都很感动他,比如演员们,每一场戏都不断跟他沟通、讨论,沟通的频率非常高,让他也学到很多东西。“我能够做的就是让这个镜头尽量把他们各方面的表演收到银幕里。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最感人的戏都是讨论出来的。”

  吴京现场看到《水门桥》的'图有点想吐,这让他想起了艰苦的拍摄过程。拍了四个月的夜戏,风炮吹在脸上,脸都木了,放一晚上的屁。他也补充,拍戏多辛苦都比不上志愿军前辈们的辛苦,他们单衣单裤,就一个土豆,经历真实的枪林弹雨,拍了这部电影他更加感动,更觉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谈到表演,朱亚文表示,续集大家并没有追求不同,而是让浓烈的战友情更加煮沸,观众会看到集体在一起的肃穆,这部中每个人都走向了自己最华彩的那一步命运。

长津湖观后感14

  本学期最后一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场有意义的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争作背景,讲述了一段惨烈战争的历史事件。

  在1950年10月4日,美军战机在朝鲜半岛的上空投下数百枚炸弹使得朝鲜军队伤亡惨重。毛主席通过朝鲜军方传来的电报,了解战争后,与众多领导人协商,选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美军见识一下新中国的强大。

  中国军队七连迎来了第677名兵伍万里。他参军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不想让别人发给他家的土地再被夺回去。军团团长说:“朝鲜半岛也是这样,既然战争已经停止,但美军就是想挑衅我们新中国!”火车秘密开到了鸭绿江大桥,被美国空军侦查到,叫来几架战机,炸毁了中国与朝鲜的铁轨。炸伤了我国一半来援助朝鲜的军人。七连共带来20袋电台,现在只有其中的18台能用,基本上和总部取得不了联系。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我们仍要援助朝鲜,打败美军!

  在1950年11月23日,美军在过感恩节,而我军刚被导弹击中,身上的粮食所剩无几,只能几人一块儿啃一个冻土豆,有一些战士被磕掉了牙,甚至有一些战士在23日白天受伤,没能扛过这寒冷的一夜冻死在了大榆洞。

  1950年11月27日,美军正式打响战争。在1071高地建立了一座指挥部。我军刚要攻打高地,但美军率先打响战争。美军是用战机来轰我们的阵地,用大炮来轰炸我们的军人。即使美军的装备再先进,也没能将我们援朝的气势打倒!

  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争,我们最终赢得了胜利!给了美军嚣张的气势,破了一盆冰水。当然,毛主席的优秀儿子毛岸英也在此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了。数不清的战士长眠于长津湖之战,但是,志愿军战士给美国的王牌军上了终生难忘一课:中国最可爱的人,是不可战胜的!过去这样,今天更是“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尽管,当下疫情泛滥的美国航母时常来中国的家门口瞎溜达,中国铁甲早已恭候多时,东风21D早已恭候多时!《长津湖》这部电影,以电影的形式告诉我们那段悲壮的历史,我们要铭记朝鲜战场的英烈们,继承他们的遗志奋勇前行!

长津湖观后感15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