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

时间:2022-04-02 14:58:5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平均数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均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平均数教案2

  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导学过程:

  一、预学--谈话导入

  师: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以后,要想比较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怎么比较呢?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平,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平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

  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环境卫生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的环保小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出示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平均数教案

  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生(预测):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预测):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这样把小红的一个移给小兰,小明移两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生(预测):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展示点拨

  汇报预测:

  生1(预测):我们组认为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

  此时可展示移动瓶子的过程;

  生2(预测):我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生3(预测):平均数就是把收集瓶子的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它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二年级学习的平均分的知识)

  生4(预测):平均数与这组数据相比,它不等于少先队干部收集废旧瓶的实际数量,(它比最大的数字要小,比最小的数字要大,居于这两个数中间)。

  师通过超链接小明下水游泳的问题,学生通过题可知平均数非实际数量,它大于一组数最小的数,小于一组数中最大的数。

  讲解: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这样把多的移补给少的,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我们叫这种方法为“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我们还有一种方法,(14+12+11+15)÷4=52÷4=13(个),就是先求出这四个人收集的瓶子的总数量52(板书总数量),然后在除以总份数4人(板书总份数),13表示什么意思?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那么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表示呢?(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归纳整理,总结方法: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特征:它比一组数据中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我们首先回到可得开始的时候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他们的身高,现在我们能计算出他们的身高了吗?(生齐做,选代表回答他的解答过程)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2、拓展提升

  哪一组的成绩好?

  第一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孙红

  丁晓

  周玉

  李丹

  合计

  正确题数

  14

  10

  11

  9

  44

  第二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张华

  王明

  赵雪

  合计

  正确题数

  10

  12

  14

  36

  第一小组:(14+10+11+9)÷4 =11(道)答:第一组平均每人做对11道题。

  第二小组:(10+12+14)÷3 =12(道)答:第二组平均每人做对12道题。

  3、评价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

  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

  1.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3万人。

  2.丽江旅游收入平均每天为500万元。

  3.丽江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气温是15摄氏度。

  4.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

  5.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6.王老师家20xx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附: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13个。

  平均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4+12+11+15)÷4 =52÷4=13(个)

  5

平均数教案3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平均数 教学设计

  共4课时 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倒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3、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2、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然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实践应用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2、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2、师总结。

平均数教案4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

  学具:判断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 1: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读题后,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投影片)

  ①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教师: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题目中给了吗?怎么办?

  ②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尝试自己列式,然后讨论订正。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教师: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试列式,再讨论订正。)

  板书:(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教师: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

  明确:例1和例2的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教师: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试做,然后说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互相交换,最后弄清怎样是对的。)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由学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讨论:对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教师: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5:1,2,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通过准备题与例1的对比突出重点,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讨论、尝试例2,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难点。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例1,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理解,共分3层。

  第一层:由准备题与例1对比,找出异同点;

  第二层:由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学例2,强调根据题意确定算法,可分3层。

  第一层:出示例2,审题找出与例1的异同点;

  第二层:分组讨论解题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综合算式。

  第三部分:对比例1、例2,找出异同点,从而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理解。

  板书设计(略)

平均数教案5

  一、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小明利用五一假期,查找了一些有关小动物寿命的数据,并制作成了下面这张统计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动物寿命统计表:

  小猫老鼠大象乌龟

  寿命/年6251152 提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乌龟的寿命最长,老鼠的寿命最短。)

  谈话:借助统计,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板书:统计)

  【说明:利用动物寿命统计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复习相关旧知,导入新课,自然贴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的场景。

  谈话: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在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这两张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2. 引入平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①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想法,相机进行引导。

  想法一:男生有4人,女生有5人。(为比较总数预设)

  想法二: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谁来介绍女生没人套中的个数。

  ②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有什么方法?

  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女生套得准一些,因为套中的最多的是吴燕。

  追问:那套中的个数最少是男生还是女生,所以套中最多的是女生,套中最少的也是女生。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这样合适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想法二:先要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一队套得多(比总数)。

  ③追问:这种想法的可取之处是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他们两队人数不相等,这样比公平吗?因为参与套圈的人数不相等,比较总数,是不公平的。

  可以怎么办呢?

  想法三: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哪个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多,哪个队就套得准。(比平均数)。

  追问:这样比公平吗?(公平)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说明: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总数等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合适,从而引出平均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 理解平均数。

  ④操作:你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找出每个队的平均成绩,再试一试。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⑤引入:男生中谁套中得最多?谁套中得最少?根据这个信息,你有什么好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可以把张明套中的一个移给李小刚,另一个移给陈晓燕。——移多补少

  反馈时,学生边讲解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

  ⑥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引导列式:6 + 9 + 7 + 6 = 28(个)⑦28表示什么?

  28 ÷ 4 = 7(个)⑧7表示什么意思?(图中的红色线条就表示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数)

  ⑨你能看出,7比谁套中的个数多?比谁套中的个数少?

  小结: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说明:将学生对平均数的探求发端于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平均数的多种求法。】

  ⑩提问:根据你的发现,谁能猜一猜女生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一定在什么范围之内?(在5~9之间)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

  ⑾谈话: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请你独立完成在书上。10+4+7+5+4=30(个)

  30÷5=6(个)

  ⑿说说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除以4?(女生有5人,要用5人的总数平均分成5份)

  ⒀现在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圈,是不是女生每人都套中6个呢?为什么?

  仔细观察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得出结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

  提问:现在你能判断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吗?

  ⒁在解决男生、女生平均套中多少个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⑴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数量关系。(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

  ⑵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大。

  ⑶平均数都是代表了一个整体的水平。

  不同:总数不同,人数不同,平均数也不同。

平均数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习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通过对任教的三年级(2)班学生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到全班59.1%的学生面对“比总数不公平”的情境,能够想到“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的建议,但没有学生能够清晰地回答“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就公平了?”。退一步说,就算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义,那么“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是否就能直接与“每人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画上等号?细微的文字表述差异的背后,又表征着学生怎样微妙的思维差异呢?

  事实上,“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而言,其心理活动的表征往往是“先求总和,再除以人数”。而这一心理运算对学生而言,其直观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终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又是如何成为这组数据的代表的,其意义的“联结点”对学生而言更是很难直接建立。由此可见,仅仅从“比较的维度”揭示平均数的意义,潜藏着学生难以跨越、且教师也很难察觉的认知障碍与思维断点。

  于是,教师将备课的思维焦点再次落到“数据的代表”上来。能不能从“数据的代表”的角度,重新为平均数寻找一条诞生的新途径?于是,便有了本节课的尝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建立意义

  (一)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1.谈话:

  (1)上个星期,于老师和体育来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看谁投得多。

  (2)想不想知道比赛结果?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数据,请你判断一下,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课件分别依次出示来老师和于老师三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2.提问:

  (1)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为什么?

  预设:分别计算出两位老师三次投篮的总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小结: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要想比较谁的水平高我们经常先把总数算出来,看总数谁多。

  (2)观察观察数据,还有别的办法很快地比较出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吗?

  预设:直接将两位老师每次投篮的个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提问:为什么直接比5和3?

  小结:如果每一次投篮的数量一样,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一次的成绩作为我投篮水平的代表就可以了。

  提问:选择哪个数量来代表来老师的投篮水平呀?那于老师呢?方便不方便?

  【设计意图:创设“1分钟投篮比赛”的情境,精心设计数据,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

  (二)强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1.谈话:不过,我可不服气,就找了一个理由:你是体育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结果来老师还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

  2.提问:

  (1)你们说于老师再投一次的话,会不会对我目前投篮的成绩有影响?

  (2)想不想知道于老师最后一次投篮的结果?(课件出示于老师第四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我这次1分钟投了几个?我太高兴了,我为什么高兴呀?你们认为来老师会同意我的观点吗?

  (4)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比?

  (5)我平均每次投中了几个?

  a.谈话: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了,请你试着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或者在图下面写一写、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b.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预设:从第四次投的7个中拿出3个分别给前3次各1个,就得到平均每次投中4个。

  谈话:你这个办法可真好!这样一移实际就是把几次不相等的数匀乎匀乎,看起来每次都一样了。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有个名字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呈现“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的过程,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强化平均数“匀乎匀乎”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方法二:先合后分

  提问:还有同学用计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的个数。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3+3+3+7=14(个)16÷4=4(个)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了4个。

  谈话:实际上就是把于老师四次投中的个数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板书:先合后分)

  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了,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3、3、3、7的平均数是4。

  提问:再来看看,来老师水平高还是我水平高,这种情况下我干嘛要用到平均数来比较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投篮次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数不公平。这时就需要用平均数作为几次投篮个数的代表来反映投篮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活动2【讲授】二、深化理解

  提问:

  1.那你们觉得于老师要是再投一次的话,这个平均数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2.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个,你们觉得于老师投篮的整体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你可没算,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诉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4.那我要想让我的'投篮水平再上涨一点儿,你们觉得我得投几个?算算我投篮的水平上涨了没有?(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5.要想让我投篮的整体水平上升点,你觉得我这次得投几个才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了统计学的意义后,进一步设计活动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活动3【练习】三、拓展提升

  (一)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1.估计平均数(课件出示)

  提问:

  (1)不能算,直接看,有这样5个数据,估计一下平均数可能会是几呢?

  (2)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平均数是5呢?平均数可不可能是2,为什么?

  (3)真的是5吗?你怎么知道是5?用计算的方法会算吗?怎么算?

  【设计意图: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平均数总是介于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判断直条所在位置(课件出示)

  提问:

  (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第五个数据如果我也要画一个直条,它会在这条红线上面?还是在红线下面?请同学们用投票器进行选择。

  (2)来选一个代表,谁愿意告诉大家为什么在红线的下面?

  【设计意图:变化思路,由已知平均数逆求部分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平均身高

  提问:

  (1)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可是他的身高才155厘米。你觉得可能吗?

  (2)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个人都是160厘米吗?

  (3)既然李强的身高是155厘米,根据这个信息猜想一下,可能有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呢?有可能超过160厘米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平均数的意义进行推理判断,深化对平均数的理解。】

  2.平均水深(课件出示)

  (1)提问:

  a.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 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

  b.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2)谈话: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真实的情形吗?(利用课件,呈现池塘水底的剖面图)

  (3)小结:虽然平均水深能够很好地反映这条小河水深的总体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处的深度。看来,平均数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当,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发生危险,今后我们还会研究中位数、众数……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去思考,平均数只有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设计意图:处理这一题目时,教师适时呈现小河的截面图,并标注出5个距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学生仍能借助平均数的意义理解东东下水的危险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感悟到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时存在的局限性,适时提出今后还要学习其它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水平的统计量,做好统计知识由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衔接。】

平均数教案7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平均数教案8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20xx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xx年600台,20xx年1000台,20xx年1600台,20xx年2500台

  (1) 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 估计一下,到20xx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 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 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平均数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 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出示相关数据。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分别说。(三个)

  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板书)

  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3分钟)

  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 “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 “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6、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9分钟)

  学校要给五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比较什么?1班34人平均分87、7分;2班33人平均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颁给那位教师?

  生交流,师问:哪个更科学公平呢?

  2、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 (5分钟)

  在统计中应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和以往的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平均数

  (5+4+7+5+9)÷5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0÷5

  =6(个)

  答: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6个。

  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案10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平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平性,就要用到平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明确学习目标:

  a.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预习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平?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2. 质疑:

  分别用套圈的总个数去除以他们的什么?(总人数).

  3. 精要点拨:

  明确:求平均数,要找准和总数对应的份数.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过渡:

  师:除了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还有其他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说明:

  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都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选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而移多补少的方法适合于操作时使用.

  4. 平均数的范围:

  观察与思考:

  平均数7和6,相比它们所在的一组数据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

  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四.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小华家1月~5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13吨 10 吨 11吨 9吨 12吨

  (1).小华家平均每月的用水量在( )吨和( )吨之间.

  (2).算一算: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想一想:

  1. 怎样确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2.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你先求的什么?

  归纳与总结:

  a.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b.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

  1.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均分是95分,那么他的三门功课一定都是95分.()

  ②、小马过河:河的平均水深为130厘米,小马身高140厘米,小马过河不会有危险。( )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里交流判断依据]

  重点明确: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并不表示:1.每门的成绩都是95分,有的高于95分,有的低于95分.

  2.处处水深130厘米,有的低于130厘米,而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的多.

  2.知识达标:

  同学们收集标本,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丽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标本?

  [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智能积累:

  三年级的8名同学分两组向灾区捐款,一组捐了220元,二组捐了180元。

  ①、平均每名同学捐款多少元?

  ②、平均每组同学捐款多少元?

  思考:两道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明确:

  相同点:都是先求捐款的总数.

  不同点:各自对应的份数不同.

  知识延伸:

  小力前5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是91分,第6次得了97 分,他6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检测:

  有3条彩带,长度分别是9厘米,17厘米,10厘米,平均每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一)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二)平均数的特点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分析数据,从而体会到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熟悉的活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预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平均数教案11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

  红星小学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下面是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小红比小兰多收集了几个?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 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平均?

  生:平均就是每个人一样多。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怎样操作才能使每个人收集的瓶子个数一样多呢?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 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所以说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如果不动手操作,你能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平均数是一个位于他们中间的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虚拟的量。

  2、教学例2。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教案12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平均数问题》。把几个不相等的同类数量,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最终都变得完全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叫做这几个同类数量的平均数。其基本特征是: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过程中,几个初始数量的总和及数量的个数都保持不变。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这种问题被分为两类:算术平均数问题、加权平均数问题,两类问题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本讲就要学习把简单的加权平均数转化为算术平均数来求解。解决平均数问题,需要熟练掌握以下三个主要数量关系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奥赛天天练》第46,巩固训练,习题1

  【题目】: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0千米,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2个小时,回来时由于顶风用了3小时,求他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解析】:

  问题“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中,往返的总路程相当于总数量,往返总时间相当于总份数。

  往返总路程为:30×2=60(千米)

  往返总时间为:3+2=5(小时)

  即他用5个小时行了60千米的路程,则平均每小时行:60÷5=12(千米)。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解析】: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都考了84分,而这次就考了100分,总体平均分是86分。题目的意思就是求在这种情况下的测验次数。

  想移多补少,从100分里要移走:100-86=14(分);此前每次测验的分数都要补上:86-84=2(分)。14分里有7个2分:14÷2=7。

  所以,此前测验了7次,这一次是第8次测验。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某一幢居民楼里原有3户安装了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一户。这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同时使用3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解析】:

  我们假定在24小时内,有3台空调开了24小时,即始终开着,有一台空调开了0小时,即始终没开。求平均每户开多少小时,就是求这四台空调打开时间的'平均数:24×3÷4=18(小时)。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2

  【题目】: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解析】:

  分别用□、△、○代表甲、乙、丙三个数,由题意可得:□+△=90;□+○=82;△+○=86。

  所以:(□+△)+(□+○)+(△+○)=90+82+86=258,

  即:(□+△+○)×2=258,

  则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258÷2=129,

  所以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129÷3=43。

平均数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案14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简单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也可以对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平均数的概念。

  本小节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的求法,选用了收集塑料瓶这一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给学生渗透了环保的意识。例2中给出两个数据表,让学生根据数据表求出平均数,并进行比较,重点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练习中提供了一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调查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了解统计知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并且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但是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及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资源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难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教学准备:PPT、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师:都说田各庄小学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方面也很不错。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都喜欢哪项体育运动?(点名回答)

  师:你们的爱好还真是很广泛啊,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特别喜欢游泳。他非要到这个池塘游泳,你觉得他下水游泳安全吗?小组之内讨论讨论,说说你的观点。(教师巡视,挑出持不同意见的两个代表到台上)

  师:这两名同学对这件事的看法不一样,大家听听他们的观点。(相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意见)

  师:看大家讨论的这么激烈,等今天咱们学习了平均数的相关知识,就知道是不是安全的。

  二:学习新知

  师:刘老师所在的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创办了许多社团,我就是环保社团的一员。我们环保社团利用周末的时间捡了很多废旧瓶子,这张就是四名同学捡瓶子的数量统计图,通过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师:每个小组手中都有这个统计图,小组之内合作研究,动手操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看同学们都有了结果,哪个小组派代表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指名上台)

  师:就像我们刚才那样,把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的补少的,得到一个同样多的数,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原来那几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13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学生回答)我们完整的说一遍,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移多补少”,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是很少用到的,因为当我们遇到的数据又大又多的时候,这种方法比较麻烦。那么,你有其他方法求得平均数吗?小组之内讨论,把结果写在练习纸上。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列式计算的.方法)

  师:老师问一问,这个算式中,每一部分求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出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总数÷份数=平均数”这种方法叫“求和平分”。

  师:老师问问你们,求出的平均数是13,就真的代表每个人都捡了13个吗?(不是),我们观察一下,捡的最多的是多少个?最少的是多少个?和平均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这四个人当中,真的有人捡到13个吗?(没有),也就是说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有可能出现在数据中,也有可能根本不会出现。

  师:明白了平均数的范围,在以后计算平均数时,我们可以对平均数进行估计,也可以检验我们算出的平均数是不是合理的。

  师:我们来看,这是5位同学向灾区捐书的情况,通过这张统计表,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我们猜测一下,平均数可能是几?(指名回答)下面动手计算出平均数?

  三、知识运用

  师:除了环保社团,我们看看花样踢毽社团,有什么活动呢?

  (播放踢毽比赛的视频)

  师:这是踢毽比赛的成绩表,如果你是裁判,你对于比赛结果有异议吗?

  生:不公平,人数不同,不应该比较总数,应该比较平均数。

  师: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比较平均数就公平了呢?平均数能代表单个数据吗?(不能)它代表的是这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师:那同学生动手计算出男女两队的平均成绩,判出胜负。

  师:平均数帮我们解决了这场比赛的输赢问题,其实它的作用不止这些,它还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事情,下面拿出你们的调查表,说说你们都调查了什么?(指名回答)你们能动手算出调查的平均数吗?请在练习纸上计算出来。(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调查及计算)

  师:老师看到其他同学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调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多多留心观察。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五、作业

  92页做一做第二题

  六、板书

  平均数代表总体水平

  总数÷ 份数=平均数

  (14+12+11+15)÷ 4 =13(个)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平均数教案15

  预设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正确求某一种相关数量的平均数。

  2、 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知道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择优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作业纸。

  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2. 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春秋旅行社组织的鹿鸣山风景一日游。

  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行社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鹿鸣山风景一日游门票价格:甲方案:成人每位120元,小孩每位40元。

  乙方案:团体5人以上每位80元。

  3. 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买票?二. 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1. 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案。

  让学生回答问题,引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先尝试发表意见,初步知道选择买票的方法不同和参加旅游的人数有关。

  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四、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成人7位,小孩3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2) 成人3位,小孩7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2.首先,你要明白这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团体购票与个人购票)3.怎样计算甲方案平均每位多少元?4.如果按甲方案购票,下列各种组队情况平均每人多少元?请大家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一。

  5.怎样比较两种方案?6.什么情况下按甲方案买票省钱?(小孩人数多,成人人数少)什么情况下按乙方案买票省钱?(成人人数多,小孩人数少)7.除甲乙两种方案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案吗?三. 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完成练习纸作业。

  四. 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2. 根据给出的优惠措施,买票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哪些因素?(总人数及团体的构成)3.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小组合作,分开计算,再把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集中在一起,交换检查,观察对比,想想各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案省钱。

  引导学生得出最合算的方案。

  练一练的题目,先让学生判断各种应采用的方案,再计算。

【平均数教案】相关文章: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08-11

平均数教学设计01-21

《平均数》教学反思05-26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09-07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9-07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08-01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09-05

《平均数》教学反思 15篇03-13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反思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