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1-27 14:56:4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语文教案汇总五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能识读运用以下词语:遁、蜂拥、隐匿、失色、骇然、笑容可掬、旁若无人。

  (二)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能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把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①读准字音,注意查检工具书。

  ②读清字义,注意古白话字词与现代汉语的不同。重点词语释意及难句选析示例: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用飞快的马传送的消息送到。

  “望西城蜂拥而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蜂,像蜂群似的。

  “尽皆失色”:脸上全都吓得变了颜色。色,脸色。

  “凭栏”:原意是靠在栏杆上,课文中指靠近栏杆。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哨,巡察,探察。

  “旁若无人”:旁边好像没有人。

  “抚掌而笑”:即“拊掌而笑”,拍着巴掌笑了。

  “骇然”:课文中指惊讶的样子。

  “丞相之机”:这里指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机,能适应事物变化的,灵活的。

  “必不能远遁”:遁,逃跑,逃离。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怎能不被司马懿捉住呢?得不,怎能不。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

  ③初读文意,圈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部分。如课文第2段关于魏兵直逼西城的情势描写,课文第3段通过司马懿眼中所见的关于孔明坐于城头、百姓洒扫于城门的描写;并能说出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意思的作用。

  ④读懂背景。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此前的故事背景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掠地,势不可挡。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露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

  2、开课导语

  ①学生静听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三国演义》)

  ②有一首诗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诸葛亮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三国演义》)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足智多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三国演义》中节选出来的一篇课文——《空城计》。

  (二)活动过程

  1、略读活动

  略读的要求:

  ①不必探究词句,快速阅读全文以初步了解课文故事梗概,理清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

  ②《空城计》中除了诸葛亮,还有哪些角色,请一一画出,并说说在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思考活动

  学生活动要求:思考略读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

  教师辅助策略:简介小说的一般常识,启发学生结合“思考与练习一”,作出归纳。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

  3、交流活动

  关于故事

  ①熟悉情节复述故事梗概。(如:这篇故事讲了魏国的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压进孔明的西城下,蜀国的众官大惊失色,惟独孔明不动声色。他叫军士把军旗收藏起来,叫部队的将士们不能大声喧哗,同时大开城门,每个城门叫二十个士兵扮作百姓打扫街道,然后自己带了两个书童在城门上弹琴。司马懿到了西城门下,发现孔明的城门大开,并且看见他悠闲弹琴的样子,以为有埋伏,就不听儿子司马昭的劝告,赶紧叫部下退兵。孔明等司马懿退兵后,拍手大笑,笑司马懿无能。)

  ②概括情节情节的概括,答案并不是惟一的,只要言之有序即可,注意教会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组合后再进行提炼压缩,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开端(第1段)先引导学生找出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而来、孔明、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提炼出“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西城”,再压缩成“司马懿兵临西城——兵临西城”。

  发展(第2段)先概括为“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或“诸葛亮临危施计”,再提炼成“临危施计”。

  高潮(第3、4段),司马懿中了空城计——司马懿中计——司马中计。

  结局(第5、6段),诸葛亮为众官释计——诸葛亮释计——孔明释计。

  4、品析活动

  ①第一部分叙写了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和空城的方法,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当时危急的情势的,孔明传令的内容用“如此如此”一笔带过,好不好?为什么?

  A笨头写诸葛亮退去西城。“先”字交代诸葛亮离开大部队的原因;“西城县”交代了“空城计”的地点;“搬运粮草”暗伏下文军队“已分一半”。“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忽然”表现了这次遭遇的突然性。平生谨慎的诸葛亮,若事前略有估计,决不会来此冒险;深通韬略的司马懿,若事前有所探测,也不会放着空城不进。遭遇的突然性导致了司马懿对蜀军虚实的不清,为“空城计”提供了条件。

  课文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孔明当时危急的情势。一是魏兵来速快,出乎意料:“忽然”;气势盛:“蜂拥而来”,“尘土冲天”,“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二是双方力量极其悬殊:“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三是用众官“尽皆失色”侧面烘托。众官跟随诸葛孔明,也都是身经百战,这时竟然也“尽皆失色”,可见情势确实是万分危急。

  B毙纯酌靼谙驴粘侵计。作者从“孔明传令”和孔明自身的举动两个方面加以描写。

  “孔明传令”一句紧接“杀来”而出,诸如“孔明略一沉思”、“孔明沉思片刻”之类的话,足见孔明是急中生智,当机立断。作者详细地叙写了孔明传令的内容,有两个作用:一是具体展示了空城的方法;二是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孔明过人的胆识,“大开四门”和“吾自有计”岂是一般人物所能做到!孔明自身的举动则是“空城计”中的又一关键。鹤氅纶巾,焚香操琴,何等悠闲自在!城门大开,孔明则在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不能不使司马懿生疑。孔明的举动不仅表现了大勇,而且表现了大智。

  ②小说上下两部分都写到“空城计”,有什么不同?

  通过司马懿的眼睛写孔明的“空城计”的状况。这一侧面描写和上一部分写孔明摆“空城计”的方法同中有异。基本内容相同,但在具体描写时又有变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角度不同。上段写士兵洒扫是“孔明传令”,孔明在城楼上焚香操琴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这里全是司马懿眼中的客观事实。二是叙述的详略不同。上段详写孔明的部署,突出他的大智大勇,这里详写孔明的神态,突出他在强敌面前的镇定自若。三是上段以叙述为主,这里则增加了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写孔明“笑容可掬”;写二小童一“手捧宝剑”,一“手执尾”;写洒扫街道者“低头”“旁若无人”。这些描写渲染了一种安闲、镇定的气氛,使得“空城计”的场面更加生动、传神。从这些描写中,完全感受不到这是一座空城,正因为如此,才能使得司马懿“大疑”。

  ③孔明叙说“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和司马懿的叙说内容一致,甚至用词也多有相同,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什么?为什么将孔明的想法到最后才揭示出来,不写在“传令”部署之时?

  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这是司马懿退兵的依据。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认识也并没有任何错误。但是,他只是考虑了在正常情况下诸葛亮的性格,而没有考虑到在特殊情况下诸葛亮的胆识,所以导致了他判断的失误。

  孔明叙说“空城计”成功的原委。“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孔明这次冒险实为形势所迫。在打不过、守不住、跑不掉的危急形势下,诸葛亮急中生智,设置了空城计,使司马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指挥,有效地转变了敌我的优劣形势。应该看到,诸葛亮解西城之危,决不是侥幸取胜,而是有它的基础的,这基础就是对敌我双方精确的分析。诸葛亮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司马懿对自己的认识——“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可谓知己知彼。他正是利用了司马懿对自己平时的认识,在危急的情势下,机智果断地设置了“空城计”,解了西城之危。司马懿也是知己知彼的.,但诸葛亮却利用了司马懿的“知彼”,这就比司马懿要高明得多了。从现象上看,这一次是军事上的较量,但实际上却是一次智慧、才能、胆识的较量。

  从行文上看,诸葛亮的叙述和司马懿的叙述,内容完全一致,甚至用词也多有相同,作者这样写说明孔明完全料定了司马懿在“空城计”面前的判断和处理方法,突出地表现了司马懿高明,但孔明更棋高一着。作者把孔明用计的想法写在最后,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情节的惊险性和奇特性,使情节带有传奇色彩。

  (三)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1、检查上一节课内容

  诸葛亮为什么能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有这样出奇的胆量?“空城计”成功的基础是什么?

  诸葛亮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和出奇的胆量来源于对敌我双方精确的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基础也是建筑在这一点上。诸葛亮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司马懿对自己的认识——“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可谓知己知彼。他正是利用了司马懿对自己的认识,成功地运用了“空城计”。从现象上看,这是军事上的较量,实际上是智慧、才能、胆识的较量。

  2、开课导语

  《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绝”,关羽被称为“义绝”,诸葛亮被称为“智绝”,那么,“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是如何体现其“智绝”特征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一问题。

  (二)活动过程

  1、略读活动

  略读的要求:

  ①不必探究词句,快速阅读全文以初步了解课文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

  ②《空城计》中除了诸葛亮,还有其他角色,请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2、思考活动

  学生活动要求:思考略读前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

  教师辅助策略: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

  3、交流活动

  关于人物

  ①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孔明、司马懿、司马昭。

  ②写到孔明的几次笑呢?请你找出文章里面有关笑的词语。

  ③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指 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

  学习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

  学生自学

  一、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二、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三、再 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自学检测

  一、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 )笑 沐( )浴 祈( )祷 花 瓣( ) 菡( )萏( ) 欹()斜

  1、 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2)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二、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圈画错误并积极发表意见。

  【合作探究】

  1、阅读《金色花》,讨论

  (1)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让妈妈知道?

  (3)为什么妈妈说 “ 你这坏孩子”?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2、阅读《荷叶 母亲》,讨论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何理解? 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4)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精读精炼】

  阅读《金色花》 ,回答下 列问题。

  1. 小孩子领受着母爱,那么他想着怎样回报母亲?

  2、作者为什么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3、“我不告诉你,妈妈。”回报妈妈的爱,为什么又不告诉妈妈?

  4、妈妈称他“坏孩子”,“坏”是什么意思?

  5、这首诗用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主题阅读】

  纸船印象

  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遇许多事,有些是过眼云烟,倏忽即逝;有的热铁烙肤,记 忆长存。有的像飞鸟掠过天边,渐去渐远;而有一些事,却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叶,像春花,也 像秋草,似无所见,又非似不见。童年的许多细碎事物,大体如此,不去想,什么都没有,一旦思想起来 ,便历历如绘。

  ⑵纸船是其中之一,我曾经有过许多纸船,在童年的无三尺浪 的檐下水道航行,使我幼年时的雨天时光,显得特别地亮丽充实,让人眷恋。

  ⑶那时,我们住的是简陋的农舍,檐下无排水沟,庭院未铺柏油,一下雨,便泥泞不堪。屋顶上的雨水滴落下来,却理直气壮地在檐下汇成一道水流,水流因势而定,或急或缓,或大或小。我们在水道上放纸船游戏,花色斑斓者,形体怪异者,色派俨然者,甫径下水却遭沉没者,各色各样的纸船或列队而出,或千里单骑,或比肩齐步,形形色色,蔚为壮观。我们所得到的,是真正的快乐。

  ⑷这些纸船都是有感情的,因为它们大都出自母亲们的巧思和那双粗糙不堪,结着厚茧的手。母亲折船给孩子,让孩子在雨里也有笑声,这种美丽的感情要在年事稍长后才能体会出来。也许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农作物都有被淋坏、淹死的可能,母亲们心里正挂记这些事,烦乱忧愁不堪,但她们仍然很平静和气地为孩子折船,折成比别的孩子所拥有的还要漂亮的纸船,好让孩子高兴。

  ⑸童年旧事,历历在目,而今早已年过而立,自然不再是涎着脸要求母亲折船的年纪,只盼自己能以母亲的心情,为子女折出一艘未必漂亮但却坚强的禁得往风雨的船,如此,便不致愧对纸船了。

  1.从文段内容上看,文章表现了哪些爱( )

  A.母亲对子女的爱 B.子女对母亲的热 爱 C.孩子对雨天的喜爱

  D.母亲对纸船的喜爱 E.孩子对纸船的喜爱

  2.“这种美丽的感情要在年事稍长后才能体会出来”句中“这种美丽的感情”指代什么?

  3.“母亲们心里正挂记这些事”句中“这些事”指什么?

  4.文中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雨中和雨后山林的美景及其特点

  课前准备

  读不同作家写雨的作品。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

  2、揭示课题:山雨。指导有感情地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并理解这个词。 啼(tí)啭(zhuàn)

  (3)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雨前、雨中、雨后)

  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作者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先是听见山雨的声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2)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①读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 / 无字的歌谣,神奇地 / 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 / 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c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 / 岩石、每一片 / 树叶、每一丛 / 绿草,都变成了 / 奇妙无比的琴键。

  d飘飘洒洒的雨丝 /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 / 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②小结。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读读这些描写山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4)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这场山雨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悄悄地来,于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随着这优美动听的声音,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韵。

  (5)课前大家也读了不少写雨的文章,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呢?

  (6)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

  (2)向学生推荐相关写雨的课外美文,丰富积累。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所了解的大海”。书中的提示语分成3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内容。第3自然段则提示了了解介绍大海的途径和方法。

  设计理念: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表达内容与方向作适当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调动内存——同伴互动——教师点拨”的交互式学习中,为学生搭建开放的学习平台。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调动经验、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亲近大海、亲近自然的思想情感。

  2、能就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思。

  3、能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尊重、理解对方,并能就同学发言的内容作合理的补充。

  4、能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在交际中,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有序表达,合理补充。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读诗文、看图片、看电视、上网络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了解大海;教师制作介绍大海各个方面的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书中的大海

  板书:大海

  1、导入:一提到大海,我们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幅壮美的画面。大海给了文人墨客无尽的灵感,汇聚成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关于大海的或者提到了大海的文章呢?

  2、指名来说说有哪些文章。

  3、说说作家笔下的大海都是怎样的,你是从哪篇文章中感受到的?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大海的。

  预设:浩瀚的形象、变幻的海面、海中的物种、丰富的'物产、对海的感悟、海边的生活……

  [通过回顾过去学过的关于大海的文章,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下一步介绍大海作好铺垫。在回顾的过程中,教师梳理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大海,使接下来的表达更具条理性。]

  二、眼中的大海

  1、过渡:同学们说的都是作家们的个人感受。我们今天要亲自感受一下大海的魅力,来谈谈“我所了解的大海”。

  板书补充完整课题:我所了解的大海

  2、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急不可耐,想说了。不忙,我们先来看一组关于大海的风光图,看看你从中看到了怎样的大海,先来谈谈我们眼中的大海。如果你也找了大海的图片,也可以结合起来介绍。

  板书:眼中的大海

  老师分组播放“大海图”。(每组图都是先一张张播放,再组合在一起复现一次。)

  第1组:关于“海滩”的图

  第2组:关于“海面”的图

  第3组:关于“海里”的图

  第4组:关于“海底”的图

  3、同学们,刚才老师向大家播放了4组图片,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分成4组吗?(按地点分成了4组)

  谁能就一组中的某一张或几张图来说一说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大海?争取把你看到的说具体说形象。自己先准备准备吧。

  学生准备。

  4、指名交流,学生可以随机补充、听后评价。

  老师随机板书4个方位,并评价学生的介绍中哪里说得较详细、较具体,并提示用了哪些好词。

  [通过图片的分组展示,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同时也了解介绍事物应该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这样更有条理。其次,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老师随机评价学生的介绍是否具体,是否用了优美的语句,旨在引导学生要通过规范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事物说“活”。]

  三、我们与大海

  1、过渡:大海有种种的魅力,我们人类与大海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同学们,你们曾亲自接触过大海吗?你们曾读到过有关人与大海的故事吗?来,就让我们互相分享一下吧。

  2、请同学4人一小组,相互讲讲自己在海边的经历或搜集到的有关大海的动人故事。提出要求:要把这个故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说得有顺序、有条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参与个别组的交流,随机作指导。

  3、集体交流,教师点评,学生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梳理,点评说话是否有序。

  板书:快乐的回忆、沉痛的记忆、感人的故事等。

  [在开放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讨论、表达的意识与积极性。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的表达尽量规范化。]

  四、心中的大海

  1、过渡:一幅幅画面,一幕幕情景,一个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位同学。老师有一个想法,如果说我们把大海比作一个人,你觉得在你的心目中他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想一想,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出示媒体

  (1)我觉得大海是一个的人,因为。

  (2)因为,所以我觉得大海是一个的人。

  2、交流表达,教师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预设:胸襟宽阔、温柔可亲、个性十足、无私付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大海,希望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对大海的理解能更深刻、更透彻!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二)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三)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piǎo ( )

  (3)鸡豚( )狗彘( )之畜( )

  (4)数( )罟( )不入wū (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 xiáng。

  (7)颁 bān通假字,同“斑”。

  (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1、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2、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1)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6),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7)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8)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9)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10)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11)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12)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3)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①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②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14)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15)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涂有饿莩,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数。

  (1)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5)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6)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3)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1)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2)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4)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花开。

  (5)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出发。

  (6)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1)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4)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三)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 (对比)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4-18

语文园地教案04-18

语文《绝招》教案09-01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4-19

语文《月亮湾》教案12-29

语文《小毛虫》教案08-06

语文课教案07-06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12-10

语文教案模板05-29

语文园地二教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