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英雄为话题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以英雄为话题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英雄为话题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以英雄为话题的作文1
纵观古今中外,人们常说“学习英雄”,但是,何为“英雄”?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下,又有无数种答案。
英雄也许万人知晓。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激昂与催人奋起,也有“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的惋惜与悲叹连连。中国古代英雄,大都干过一番大事业,天下皆知,名扬天下。他们的事迹,离奇曲折,大起大落,故事也未免有夸张的成份在。虽然如此,但还是可以从他们的身上看出古代人民对于“英雄”一词的理解:爱国、热血、勇敢、智慧与善良。
项羽,豪迈重情义,起兵反秦的暴政,只为不被压迫。向往自由与美好的他,与人民争下了一方天地,刘邦在暗他在明,四面楚歌而使他发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壮感慨。年轻热血的他,乌江自刎,死得有尊严,有骨气。他是英雄!
花木兰,一代女中豪杰,替父从军。一朝女妆变男将,征战沙场,浴血奋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个从未出过闺阁的女子,转眼间变成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勇士,不为别的,只为保家卫国。她征战十余载,“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她不贪钱财,不图富贵,只对美好、安稳生活的心驰神往。
英雄也许鲜为人知。蘑菇云升腾起的时刻,万人欢呼,但却无人知道他邓稼先的姓名;“微尘”名扬天下,但那对中年夫妇的真实姓名却无人知晓。他们也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吧,虽然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却对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美好品质,也许更值得我们学习。
英雄不仅是中国所有,整个世界上都遍布着英雄。
说起西方英雄,大家或许会想起一幅幅这样的场景:蜘蛛侠在大厦之间飞檐走壁、钢铁侠身着高科技铠甲飞行在广阔的天空……西方英雄往往浪漫、优雅,而且还都身怀绝技,为世界、为国家、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而战斗。他们幽默、豁达、不放弃、敢于尝试,他们在人民的心目中就是打不倒的巨人。
一位精于医术的人,尤其是手术的专业医师,如果有一天,他的手突然不能用了,会如何?斯特兰奇就是这位医师,他不妥协,不放弃,把曾经的自负抛弃,潜心修炼终成为了玄学大师、奇异博士。他利用着超自然能力与神器肩负起保卫世界的重任。
谈及此,我们再想,何为英雄?在我看来,不管他们是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也不管他们是用普通的长剑长矛,还是现代的高科技,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世界、国家的和平,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最终为了和平而战。
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为祖国的强盛、为中华的繁荣、为祖国的统一而更加努力学习,尽自己所能建设祖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努力吧,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继承英雄们的遗志,努力向前,绝不后退。
以英雄为话题的作文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听到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我就想到我读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人物,到底哪个是真正的英雄?
英雄,在刀光剑影、断壁残墙、千军万马之下,那种忠信仁义、生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又岂是卿卿我我、纸醉金迷所能比拟的?
英雄,从古到今,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逐鹿群雄,东征西讨,最终却被历史所淘汰?
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刘备,是英雄吗?也许有人会举手投足地赞成。或许也是,刘备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请诸葛,真可谓集德仁义于一身的圣主。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谈吐看似随意而闲适,却处处咄咄逼人、暗藏杀机。刘备心知自己羽翼未丰,仍需借助他人一臂之力,因而在谈吐中不断后退,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巧渡难关。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又有多少人质疑过?我认为,在某些时候,刘备毕竟也是“官”场之人,心思缜密。但他的用人之心,竟比墨还黑呀!
三顾茅庐让孔明双眼含泪说出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必九泉下的刘备已是哈哈大笑了吧!若这不算,那赵云舍身救阿斗又怎么解释呢?
宋江,是英雄吗?宋江他仗义疏财,喜欢扶人之困,喜欢救济别人,所以就好像需要雨的时候,雨就下来了。所以人称他及时雨。宋江乐善好施,名气很大。宋江会拉拢人心。但反过来说,宋江也太过于软弱无能,对朝廷一直是处于一种敬畏的心态。自己归顺朝廷,手下兄弟病死有二十多人。宋江算是英雄吗?我认为不是。
那袁绍呢?我认为他色厉胆薄。爱才却不懂得敬才惜才,好谋划却无决断,贪生怕死,目光短浅,看见蝇头小利就拼命追逐,也不算英雄!
那关羽又何妨?他作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的化身,一次战败被曹操所俘,为了兄弟情,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又回到了刘备的身边。他,忠于信,忠于义,真可谓是“玉可碎不可损其白,足可破不可毁其节”!做人就得像这样,说到做到。因为只有有信用的人才值得人敬重。信用是评价一个人关键的`所在。要是没有了信用,那么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言归正传,说实话,关羽也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最终他的逝世,也是因为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而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那么,谁,才是英雄呢?诸葛亮?关胜?卢俊义?鲁达……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为了信义,为了远大的理想而英勇奋斗。无论是卑微的小人物,还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自己的楷模。
因而,正是在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后,我从中汲取了许多为人处事之道。我才发现,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是因为他们的思想鼓励我们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前进……
以英雄为话题的作文3
我们从小都被灌输着一个英雄的概念。小时候老师讲到岳飞,这是英雄。讲到地震时保护学生的老师,这是英雄。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说是建功立业的,有人说是为民奉献的。都没有问题,但我想提出一个新的角度,那就是从态度的角度上说,什么是英雄。
我认为拥有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态度的人,是英雄。
曾国藩是英雄,因为他能力强,不纠结,把目光专注到做事上。他为人清高,不贪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即使左宗棠对他不好,需要左宗棠的时候也会用他,不计前嫌。讨贼的时候专心讨贼,不去想朝廷的斗争,不去过于考虑朝中人际。放手去做,采用前无古人的.“结硬寨,打带仗”的带兵方式。
曾国藩一不纠结以前,二不纠结未来,三不纠结人际。三个不纠结,再加上知识渊博,就让他能够专心致志地去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所以,不过于纠结与目标无关的事物,克服自己的非理性,去专心致志的做事,是英雄的第一个思维模式。
不纠结,好好干,是“积极”。
我认为“与众不同”就是尽量去打破潜规则。
什么叫潜规则?这可不是娱乐圈的那种潜规则,也不是风俗习惯,而是由人际关系为基的利益短暂制衡的一张网。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潜规则是人的规则,规则就是规定人的权力和利益的规定。而潜规则“潜”就“潜”在世故,潜在人际关系,潜在不光彩上。为了让合作共同体不散,所以得要考虑某些团体的利益。这样就会与明规则冲突,与正人君子冲突,逼迫人们同流合污。
举个例子。你去参加某个歌唱比赛。如果你想赢得话,就要给评委送礼物,不是因为你想贿赂,而是因为别人都送了。对于内定人员,你就是不能赢。如果是观众投票的话,你就被提醒要放水,否则以后永远进不了歌唱圈。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人,那可能就算了,送个小礼品,放放水,然后保全自身,甚至借此赢得人情,最后成功。
但如果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英雄,那么他就不会。就算不赢,也不送礼。就算失去人情,也要好好发挥。
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人越能激发斗志。越是打破潜规则,就越能树立品牌。
所以,英雄是不会理会那些世俗潜规则的。虽然失去暂时的利益,但会树立品牌,也会提高能力。在历史上,这种人是会推动历史的。
比如孔子,就不对统治者阿谀奉承,也不理会那些当权者的利益,只是坚持做事,坚持说教。虽然当时没成功,但儒学后来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再比如曾国藩。他并没有去会贿赂官员来获取更大的支持,也没有在朝廷中拉帮结派,只是靠自己的朋友。尽管如此,不理会潜规则的他是不纠结的,专注于办事的,事情最终是办成的,自己也是最终成功的。
所以,同时拥有“积极”和“与众不同”的人,在短期是会受挫,但是眼光开阔,最终方成大器,这种人就是英雄,是能与众不同地积极改变世界的人。
因此,我的英雄观就是:拥有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态度的人是英雄。
让我们做个不纠结、好好干、并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吧!
【以英雄为话题的作文】相关文章:
以英雄为话题作文11-11
以等为话题的作文06-15
以关心为话题的作文02-21
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06-30
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07-04
以回忆为话题的作文06-14
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11-26
家为话题的作文12-02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