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触碰的底线 4》观后感

时间:2024-08-21 08:19:4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可触碰的底线 4》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可触碰的底线 4》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可触碰的底线 4》观后感

  时下好多人在想,我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手中无权贪腐何来,更有一部分人认为,当前很多的时候是当官的生病老百姓吃药,普通的老百姓根本用不着来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教育,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认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只有从身边事做起,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防微杜渐,才是正道。

  俗话说得好,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贪官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贪官,总会有一个蜕变的过程。在《不可触碰的底线4》提到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龚某某,原来也是一个农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并且从基层一步一步干到副院长的位子,他之前肯定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党员干部,但是当他手中的权力大了之后,没有分清廉与贪之间的界线,本应当清楚“理官事不营私家,营私家则官事不成;在公门则不言货利,言货利则公门不正”。但他没有分清楚公与私之间的红线,最终走上了一条犯罪的道路。

  在《不可触碰的底线4》中的几个案例,当事人在反省时都讲到,自己最初是从收受一包烟,一瓶酒,吃一餐饭开始的,这些也都是一些身边的“小事”,但就是这样一些“小事”击穿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红线,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并且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后汉书》记载,“巴祇为扬州刺史,与客暗饮,不燃官烛。”个人设宴请客,宁愿摸黑也不用公家的蜡烛照亮,至于酒菜饭钱,更不会让公家“报销”了。这样一个近似“迂”的举动,却透露出巴祇对公私分明的严格坚守。东晋名将陶侃之母能够封坛退鲊,目的就是教子清白做人,廉洁为官。明朝的张九韶为此称赞道:“世满分/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在古人看来,廉与贪之间的界线,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红线。

  巴祇和陶侃尚且如此,今天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又应当怎么做呢?我们是不是从来没有在办公室里开过小差呢?我们是不是在办公室里没有干过私活呢?或者是从来没有用电脑或手机玩过游戏,或者是从来没有迟到和早退过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说的清楚。我记得梁启超先生说过一句“唯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唯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就连梁任公这样的学问大家都有些许小个性,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免不了总会带有一些陋习,但身为一名高校教师,还是要有底线思维,要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人生的字典里不能有“大错”和“小错”之分,只能有“对”和“错”的概念。我们在工作中如果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怎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益阳开放大学主要是从事开放教育的办学实体,由于开放教育的特殊性,学员和老师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的,学员自主学习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教学支持服务,我们的支持服务工作是否能准确、及时、到位?恐怕不太好说。我们可能有许多的老师连开放教育是什么都说不清楚,何谈教学支持服务,在其位不谋其职不也是一种腐败吗?不论是谁,我们都要记住,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的老师,要时刻不忘记党的教育宗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讲政治、重执行、提质效、开新局”为总要求,以促进我校廉政文化建设。

【《不可触碰的底线 4》观后感】相关文章:

《榜样4》观后感06-24

变形金刚4观后感09-13

《萨利机长》观后感4篇11-30

《阿甘正传》观后感4篇09-26

恋恋笔记本观后感4篇11-07

交通安全课观后感4篇02-22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4篇01-06

《感恩》观后感11-21

《弱点》观后感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