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以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机勃勃的情绪。
2、初步感受二声部,并唱一唱。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初步感受二声部。
难点:
1、以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梦想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彩虹,人人都见过。谁来说说彩虹?它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说。(像桥,有七种颜色……)
师:听了你们有声有色的描述,我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又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是的,雨后的.七色彩虹,是那样的美丽、生动,令人赞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色光之歌》。
(板书:七色光之歌)
二、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
1、初听歌曲。
师:说说这首歌的情绪。
生:欢快、活泼
2、学习第一声部旋律。
(1)师范唱,生轻声跟唱。
(2)观看视频,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师:找出难唱的地方、特殊符号、解决的办法。(波音、下滑音等)
(3)全体同学完整演唱第一声部旋律。
3、学习第二声部旋律。
(1)师范唱第二声部旋律。
(2)师教唱第二声部,生仔细学唱。
(3)完整演唱第二声部旋律。
4、演唱全曲。
(1)播放歌曲,请学生完整听一遍。
(2)师用电子琴,教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齐唱。
师:多美的七色光,多美的七彩世界,那我们就一起带着快乐,带着希望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吧!
(5)老师唱领唱,学生唱其他部分,师生合作。
三、课堂拓展。
(1)师:唱得真好!在这么美丽的七色光的照耀下,我相信你们的七彩梦会更美,孩子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梦想卡,在梦想卡上写出你们的七彩梦想吧!
生写。
(2)师:虽然不知道你们的七彩梦是什么?但是我相信你们的七彩梦一定会很美。让七彩桥带着我们的七彩梦走向未来吧!
(3)师生共舞。
师:我一起唱起来,舞起来吧!(播放音乐《七色光之歌》)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后的你们,正用你们的勤劳和智慧编制七彩的世界,我相信你们编制的世界一定会像七色光一样美丽!
音乐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歌唱方法的演唱特点。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歌曲有三种歌唱方法并能加以分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间播放歌曲《我的太阳》
新课教学
1、美声唱法
A、导入新课:歌曲《我的太阳》导入
B、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一词出自Belcanto,这是18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唱方法,其目的在于造就美妙的'歌声。
C、欣赏歌曲《黄河颂》片段。
D、结合实例讲解美声唱法的演唱特点:声音悦耳、圆润靠后,具有声音本质美的声音。要求声区统一,声音连贯不断,音准完美,讲究声音的位置、共鸣、气息。
2、民族唱法
A、歌曲《歌唱祖国》导入(教师亲自演唱)
提问:演唱的表情、音色?
B、民族唱法:“民族民间唱法”“中西结合”的统称,也成为中国唱法。
C、欣赏歌曲《大坂城的姑娘〉〈北京的金山上〉〈茉莉花〉片段
D、了解民族唱法的特点:注重声音的民族性、音色真实、明亮靠前、语言十分讲究,注重声请并茂,韵味浓郁。
3、通俗唱法
A、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唱些什么歌曲
鼓励学生积极上台演唱。
B、通俗唱法:即流行歌曲的唱法,也叫自然唱法,是以“自娱”为其表现的主要目的。
C、分析通俗唱法的演唱特点:无严格的技术规范,把“自娱”作为重要表现目的,强调其“倾诉性”和“宣泄性”力求演唱的生活化,大众化的口语化。
D、讨论,是不是流行歌曲都适合我们?
4、请学生分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
5、让学生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唱同一首歌,再次体验各自特点。
6、小结。
音乐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到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赏析古琴曲《流水》,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础常识,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追求的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讨论、体验、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1、用聆听、讲解、感受、思考、讨论、体验、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2、通过讲故事、拨动皮筋引领学生探古寻音和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3、古琴知识和乐曲意境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教学过程】
一、闭目静神创心境
导入:为更好的进入本堂课的欣赏,现在请同学们闭目静神片刻。
二、古韵声声续心境绵情源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继续闭目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想想音乐会带给你怎样的心境?(注: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生:音乐带给我一份优雅恬静的心境;音乐带给我灵动而又深远的心境;音乐带给我一种莫名无语的心境
师:那同学们想过你为何有如此心境呢?(注:问题设坎打下伏笔)
生:(注:此环节因不同的班级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但大多班级的同学会产生茫然无语的境地)
师:(话锋回转,导问渐入课题)那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或者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
生:古琴音乐;古筝音乐(注:因知识不一,会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说明:此环节如学生们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可适时加入简述古琴与古筝的基本区别。(注:此环节学生传发介绍古琴乐器的相关资料。目的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聆听古琴曲引发了很多美妙的心境,与此同时又让我们产生了无语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古琴音乐来领悟其深邃的意境。(注:出示课题)
三、故事反倒设悬疑,问题引入思因由
(设计意图: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此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和耳闻,但故事背后蕴涵的古琴曲大音希声之境界所带来的曲高和寡却让学生耐人寻味,此环节通过悬疑问由引领学生探古寻音)
师:同学们知道一曲《高山流水》激荡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那同学们对于故事中俞伯牙遇知音后又失知音做出的摔琴叹息之举是如何理解的呢?
(注:此环节请学科代表分发与古琴相关的故事资料)问题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学生感悟到:
师:很好!从刚才同学们对“伯牙遇知音”的故事理解以及我们刚才初步接触到的古琴琴韵,古琴曲意境之深远带给我们曲高和寡之感,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古琴曲《流水》来尝试“演绎”一番新世纪版的“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不知同学们意下如何啊?
生:(同学们会意一笑,满怀期待)
四、皮筋调动心鸣,引发赏乐臆想
(意图说明:古琴曲意韵深邃、曲高和寡,对于现代初中生在欣赏时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随琴曲拨动牛皮筋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与古琴音弦达到共振的效果,以此来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师:在“演绎”之前请同学们拿出刚才进教室时老师分发给每一位同学的牛皮筋,(此时同学们眼神中略带疑惑)请同学们保持刚才赏乐的.心境,继续闭目静心聆听古琴曲《流水》并随琴音的起伏轻轻拨动你手中的“弦”(注:皮筋),把自己置身于鼓琴者的心境,想想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师:刚才我们静心完整聆听了古琴曲《流水》,请问,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生:畅所欲言
五、问题拓展深入,赏乐探古寻音
师:刚才同学们对古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想过它通过什么手段或手法来演绎如此神韵的吗?那么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本:“拓展与探究”中第1、2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来进一步深入探知感寻古琴曲《流水》带给我们的神韵。
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介绍古琴音色及演奏技法的视频,想想古琴曲《流水》中是如何运用琴音及演奏手法来表现其深远意境的? (注:投影板书:一、古琴音色之特点二、古琴常用演奏技法)
师:有了对古琴音色及常用演奏技法的初步了解及之前聆听古琴曲的感悟,我们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拓展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来谈一谈,古琴曲《流水》所表现的是实景、还是实情?还是虚幻、还是臆想?
生:(注:问题提出,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师:很好!此时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古曲音乐风格特点的思考,那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份思考和疑惑再来聆听一遍《流水》,看看同学们在这次聆听中是否能找到你心中确切的答案?
在这次聆听时请同学们带着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继续闭目静心聆听琴曲《流水》,再入佳境探古寻音(注释:此环节老师出示若干装有水的盆或桶,引导学生把手置于水中随琴韵在水中游动)
(意图说明:古琴曲《流水》乃表现流水之形态,意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来抒发对大自然壮丽的赞颂。此环节在前面同学们用皮筋与琴音产生共振带来的神韵中,再通过俱像的水来引发琴音(鼓琴者)与心灵(赏乐者)的碰撞,那岂止是课堂的升华更是古韵的回荡)
师:有了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你已经有“弦外之音”了吗?
生:畅所欲言
师:很好,同学们对琴曲《流水》进一步的心灵感悟为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感情基础,那么同学们想过琴曲《流水》是如何通过古代音乐的语言和结构手法来表现“大音希声”之境界的吗?
【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05-22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篇)04-27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10-20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集合15篇06-11
小音乐家扬科的教学设计07-15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02-07
音乐教学总结05-18
音乐教学反思08-07
音乐教学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