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学习活动、潜力开发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也是人类个体语言(包括口语和文字)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我们抓住这一时机对婴幼儿实施科学的早期汉字教育,能够使婴幼儿的大脑得到早期开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在区教研室的带领下,这学期我班将继续进行识字教育,在进行识字教育主题课的同时,我们也将识字教育结合各科课程,本次活动根据主题:“国庆节”而选定,设计过程从识字上来说分为:复习已学过的字宝宝,然后是学习新字,最后是初步掌握诗歌。从音乐上,本活动大致分为:熟悉旋律,然后熟悉歌词,最后是初步掌握歌曲。其中穿插常识,美术,使幼儿在识字的同时掌握一些关于艺术和科学方面的知识,并进行一定的爱国教育。
活动目的:
1.识字:小鸟,国旗,蓝天,
2.初步学会诗歌(即歌词),初步学会歌曲。
3.初步萌发尊重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字卡: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小鸭,小鸟,国旗,蓝天,。
2.大范例:美丽的国旗
3.图片:长城,天安门,小鸟,国旗。
4.幼儿用书(涂画国旗)
活动过程:
步骤内容设计背景点评一、复习字宝宝: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小鸭,小鸟
1分别出示字卡: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小鸭,
师:这是谁啊?(小狗)老师来唱一首小狗的歌!
1133|555-|5566|
小狗小狗|小小狗--|小狗小狗|
532-|1235|656-|1653|
小小狗-|小狗小狗|小小狗-|小狗小狗|
231-||
小小狗-||
然后依次问:小猫,小鸡,小兔,小鸭,引导幼儿一起唱小动物的歌来熟悉旋律。
在复习字宝宝的同时来初步接触歌曲的旋律,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简单歌词结合同一旋律旋律不会让幼儿觉得枯燥,从而起到熟悉旋律的作用。
二、认识本课的新字:小鸟,国旗,蓝天,人。
1.认识小鸟
(1)出示小鸟的图片:
师:又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瞧,是谁啊?(小鸟)
(2)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小鸟的歌吧!(出示小鸟字卡结合旋律进行
(3)游戏:看字卡高低改变读字的音量。
2.认识蓝天。
(1)师:小鸟在哪里飞翔呢?(蓝天)
(2)我们一起唱蓝天的歌吧。(出示蓝天字卡,结合旋律进行)
(3)游戏:看字卡高低改变读字的音量。
3.认识国旗。
(1)出示图片五星红旗:这是什么?(引出国旗)
(2)出示国旗字卡对国旗进行进行介绍。
a.国旗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
b.什么颜色的?(红)
c.国旗上有什么?(星星)
d.是什么颜色的?(黄)
e.五颗星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颗大四颗小)
f.教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可真美丽,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国旗。
(3)游戏:看字卡高低改变读字的音量。
4.认识,进行初步的爱国教育,以及认识一些我国的代表性建筑:长城,天安门。
(1)师:我爱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因为我是人(出示字卡:),除了我们的国旗外,我们还有别的`国家没有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幼儿回答)
(2)出示图片,教师,过渡。
师:长城,天安门只有我们才有!我们的真伟大,你们说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啊?
“小鸟”起了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既是对学习新的内容又是对旋律的一个复习,承上启下。
其中的游戏,是我班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经常进行的,因此,小朋友都懂得其方法。不用老师再进行解释,从而也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常识进行识字教学,认识国旗的形状,图案,颜色,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在引出字——“”的同时,进行了初步的爱国教育,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别的代表性的东西:长城,天安门,同时伴有字卡出示,给于幼儿一个无意的刺激之后在这个主题中进行复习从而掌握。
请幼儿做一个动作来表示,这个部分起了一个过渡作用,从而引出让幼儿想动作表示:小鸟,蓝天,国旗。也很自然的过渡到游戏环节
三、游戏进一步认识新字1.请幼儿想动作分别来表示小鸟,蓝天,国旗
(1)师:那小鸟用什么动作呢?
(2)师:那蓝天用什么动作呢?
(3)师:升国旗时我们有什么样的动作呢?
2.游戏:看字卡做动作
教师出示字卡幼儿作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做游戏吧,老师这里有字宝宝(出示字卡):小鸟,蓝天,国旗,。老师拿出什么字卡,小朋友就做他们各自的动作!
活动已经进行了大半部分,此时加入游戏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幼儿重新集中注意力与活动中,同时起到调节作用,又是对于字宝宝的再认识。
四、出示图片,范列,学习歌词1.出示图片
(1)师:图片上有什么?
(2)你们想想看小鸟想干什么呢?
(3)教师范念歌词一次讲解图片上的内容!
国旗国旗真美丽,高高飘在天空里。我愿变只小小鸟,飞上蓝天亲亲你。
2.出示大范例
师:这上面那些字小朋友认识阿?
(1)教师范念,幼儿空中划指(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2)幼儿跟念。(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读轻声)出示图片是想将诗歌进行解释以利于幼儿掌握,同时引出诗歌即歌词。
出示大范例然后跟读,结合识字课程的一些常规,既是识字课程的内容又是掌握歌词五、初步教授新歌1.听歌曲录音
师:这是一首好听的诗歌,也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请幼儿起立做动作跟唱歌曲。
师:我们也跟着录音机唱吧。
旋律在第一部分已经熟悉,歌词又在大范例的时候进行了熟悉,所以,这时将两者合并,就是本活动的音乐部分,这时,幼儿应该比较容易掌握。
六、延伸活动
1.师:国庆节快到了,老师需要准备很多的国旗来迎接国庆节,瞧,老师这儿有很多的国旗还没有上好色,小朋友帮帮我好吗?
2.给国旗涂色,在涂色过程中播放歌曲“美丽的国旗”
这部分的内容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掌握国旗的形状,图案,颜色,同时,在涂色过程中播放歌曲是给于幼儿一个无意的刺激,从而更好的,熟练的掌握歌曲。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2、xxxx年的挂历。
星期一~星期日的字卡共7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教师出示挂历(本年本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挂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这是几月份的挂历?
(3)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圈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抽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
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如: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三、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
作,多练习,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勇敢、自信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为此设计了此次体育《玩草帽》活动。旨在挖掘草帽的多种玩法,培养尝试精神和创造意识。培养勇敢、沉着、坚持、自信等心理素质及友好合作的优良品质。
活动目标
1. 通过玩彩蝶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2.训练幼儿立定跳远35~40厘米,发展幼儿协调能力。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想出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1.每个小朋友一个彩蝶。
2.害虫许多条。
3.小筐四个。
教学重点:
幼儿学习立定跳远35~40厘米。
教学过程:
1.今天天气真好,青蛙妈妈要和孩子们去晚,我们要开着汽车去,爬高山,下山坡,开快车,开慢车(变换车速)转成大圆圈。
2.游乐场到了,孩子们来活动一下身体。教师跟幼儿做四节彩蝶操。
3.游乐场里真热闹,青蛙宝宝能想出多种玩法,看谁玩的最开心。
4.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5.请不同玩法的幼儿做示范,大家跟着学。方法例:立在地上滚车轮,放在背上四肢着地学乌龟爬;放在地上转圈跑;双脚跳 过;向上抛;两人对着抛接;几个小朋友合伙玩等。
小结:我的小青蛙真能干,能想出好多种玩法。
6.小青蛙学本领:
(1)小青蛙看池塘里有这么的藕,要长出许多荷叶来,小朋友去放荷叶。
(2)小青蛙现在要去学本领,跳过每片荷叶,谁去跳一下试试呢?一只小青蛙示范跳,全体幼儿跟着跳。启发幼儿想出各种跳法。
小结:我的小青蛙学本领真卖力,都是有本领的小青蛙。“丁呤呤”电话铃响了,教师去接电话,“喂,我知道了。”接着对着幼儿说:“刚才青蛙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池塘那边有害虫请小青蛙去捉拿,快集合,分红绿蓝黄四队,看那一队先捉拿完就是胜队。方法:每个小朋友跳过本队的荷叶去对岸捉害虫,每次只能捉一条虫子,再跑回来击第二个小朋友的手,第二个小朋友接着去捉虫,游戏继续。对获胜的队进行掌声鼓励。小结我的小青蛙真能干,都把害虫捉完了。
7.教师说:池塘里的水又清又凉,想不想去游游水?小青蛙跳进池塘里自由自在地划水,蹦蹦跳跳放松一下,再跳上荷叶,抖抖身上的水珠,戴上太阳帽回家吧!
结束部分:
身体锻炼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由于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和恢复不足,身体出现疲劳,活动能力下降。结束较激烈的活动,进行一些放松活动,收拾和整理器材。
活动反思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兴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时,教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进步时,教师会及时表扬:当幼儿有所畏惧时,教师会及时给予鼓励及引导。
这次教学,让我明白了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独特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必须具有目标性和精确性。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是知识的引路人,只有在精心准备、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中,才能真正把幼儿引向正确的航道。
总之,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发挥其作用,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做一位细心的关注者,在活动中给予幼儿有效的关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沙漠的特征及沙漠上动植物的特征。
2、学习讨论的基本方法。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沙漠之行”、“治沙”的录像片段。
2、仙人掌、骆驼刺、骆驼等图片。
活动过程
1、 观看录像,了解沙漠的特征。 沙漠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沙,如果刮大风,天空上、大地上都是黄黄的一片,沙漠上很少见到动植物,水很少,很干燥,白天很冷,没有人住的.房子,也没有人在沙漠上生活。
2、 讨论:“沙漠之舟”─骆驼为什么能长时间在沙漠行走?
3、 讨论:仙人掌为什么能在沙漠中生长?
4、 讨论:怎样防治沙漠的扩大和危害?观看治沙的录像。 由于人们不断地砍树,破坏森林,现在沙漠在不断扩大。人们在沙漠的边缘支书,是沙不被狂风吹到农田中,防止沙漠的扩大。
延伸提示
1、 绘画:茫茫沙漠。
2、 沙盘游戏:植树治沙。
3、 收集有关沙漠的故事,相互交流。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歌曲,并用有趣的动作表现歌曲的情节。
2.对动物的特殊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狗抬花轿”
2.各种动物的头饰、可以作花轿的各种物品如:绳子、竹竿、鱼、纸盒、扇子等
活动过程:
一、动物的特殊本领:节奏火车
1.师: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动物,知道了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还了解到动物有许多特殊本领,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把你知道的动物有什么特殊本领,介绍,好吗?
2.幼儿按节奏来介绍动物的特殊本领,每个幼儿要介绍别人没有说过的。
二、创编歌曲
1.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知道了原来动物有这么多特殊的本领。咦,看啊,来了几只小狗,看看他们有什么本领?
2.看看讲讲,(看课件“小狗抬花轿”):
(1)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忽然发生了什么事?谁能来表演一下?
(2)老虎可生气了,它是怎么做的?谁来做做?
(3)八只小狗响了什么办法对付老虎?请几个小朋友来演一演。
3.师: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指导幼儿富有情趣地唱歌“小狗抬花轿”。
三、合作表演
1.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师:除了小狗抬花轿,还有谁会抬轿子?谁坐在轿子上?
2.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创编动作。
3.合作表演,自找道具并创编动作,将歌曲里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学习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因此,在这个活动设计里我们尝试用哑剧引入,将语言教学和表演形式相结合,整合成一个能有机开展的活动,引导幼儿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儿歌,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发展其语言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配合表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用普通话独立、清晰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意义,学词:瞧、鼓励。
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投影片。
活动过程:
1、哑剧引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表演根据儿歌第一段改编的哑剧。
(1)表演力求生动,着重刻画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
(2)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
2、学习儿歌。
(1)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出示投影片并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2)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
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③教师出示投影片并以熊妈妈的口吻朗诵儿歌第二段。
师:“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办法帮助小熊,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咱们来听听熊妈妈到底是怎么帮助小熊的。”
④学习第二段,认识并理解词语“鼓励”。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集体朗诵整首儿歌。
3、分角色朗诵并表演儿歌。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按节奏说打电话的对话,感受歌曲中节奏的特点。
2、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明确"猫和鼠"的角色身份,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学会唱"动物猜谜歌"
教学准备:图谱、老鼠(猫)胸饰、电话一部、电话本、座位呈半圆形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我要用唱歌的方法请你们猜谜,你们也要用歌声来回答我,好吗?你们听好啊!
脑袋圆圆的,嘴巴扁扁的,身体黄黄的,走路摇摇的……
脑袋小小的,身体灰灰的,尾巴长长的.,走路轻轻的……
2、师贴老鼠胸饰,出示电话:对了,就是小老鼠。今天小老鼠要打电话给好朋友。
3、幼儿学习歌曲中打电话的对话部分。
师幼练习对话一次,交换角色练习一次。注意按节奏练习。
二、观察图谱、提炼歌词、学习歌曲
1、师:今天小老鼠带来一首好听又好玩的歌曲,师出示并贴歌名图谱,谁看懂了?歌名叫什么?《小老鼠打电话》。
2、幼儿欣赏部分歌曲,感受旋律和歌词。
(1)师范唱歌曲前半段:幼儿观察图谱,逐句学习歌词。
(2)幼儿欣赏歌曲后半段:小老鼠请的客人来了吗?你们猜猜会是谁呢?
(3)小老鼠听到什么声音知道是朋友来了?朋友怎么会是他?幼儿模仿害怕、发抖的样子。
3、熟悉音乐
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一遍。
4、学唱歌曲
(1)师帮助幼儿指图,这一次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唱出来,好不好?
(2)这一次我不帮你们指图片了,我也坐下来和你们一起唱歌。
(3)这次我是猫,你们是小老鼠,到我说和唱的地方,请你们不要唱。
三、结束部分: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增加游戏情节:小老鼠往外面跑,猫在后外追。老鼠跑回座位,唱朋友怎么会是他?原来号码打错啦。
2、师幼游戏,邀请个别幼儿扮演小猫。
3、出示图片:猫和老鼠真的不能成为朋友吗?师幼互相拥抱。
小百科:老鼠来无影去无踪,从来不与人打照面。它们的嗅觉很灵敏,尤其对人的气味更是熟悉。只要一闯到便远远地避开。它们的巢同样也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从来不会受到干扰。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用单色笔勾勒毛毛虫的身体形象,特别是面部表情地细节描写,并用遮挡的方式表现画面。
2、能细致观察画面,并进行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纸制毛毛虫一个,比毛毛虫体形大的绿色、黄色、红色树叶各一个。
2、幼儿绘画用纸、彩笔、记号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3、生活环节已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③第8页。
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毛毛虫”和“树叶”边讲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故事:秋天来了,地上飘落了许多树叶,红的、绿的、黄的,真是好看。一只毛毛虫出来散步,看到这么多漂亮的树叶,高兴极了。它一会爬到绿色的.叶子上走一圈,一会又爬到黄叶上转一转,最后来到红叶子上,这时太阳暖暖地照下来,叶子也晒得暖暖的,就像一张大床。毛毛虫不由得停下脚步,趴在叶片上,美美地睡着了。
2、通过观察学习遮挡法。
(1)教师反复出示整张叶片和毛毛虫在树叶上的两种情景,请幼儿仔细观察,说一说毛毛虫趴在叶片上该怎么画。回忆幼儿学习资源中有关毛毛虫的画面,总结遮挡的画法,即给叶片涂色时,遇到毛毛虫就要抬起笔跳过它的身体再涂。
(2)请幼儿说一说当毛毛虫趴在暖暖的叶片上,它的心情会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与邻近的小朋友学一学毛毛虫的表情,尤其注意眼睛、嘴巴的表现。
3、教师将纸制的毛毛虫和树叶固定在黑板上,供幼儿参考。请幼儿以“树叶上的毛毛虫”为题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遮挡部分的正确涂色。
提示:
(1)先画毛毛虫,再在外围画出树叶,画面要大,尽量占满整张纸。
(2)涂色。先涂毛毛虫,再涂树叶,注意颜色不交叉。
(3)根据想象画出毛毛虫的神情,可以在大叶片外添画各种颜色的小叶片。
4、教师有选择地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请幼儿从画面布局、涂色均匀程度、遮挡部分的涂色情况、毛毛虫的表情细节处理、添画情况等方面点评,将全班幼儿作品布置在班里。
大班教案 篇9
教材简介:
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变一变,摆一摆感知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性,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来证明风的存在。
设计理念:
孩子们对于自然界中神奇有趣的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活动中的"风"对孩子们而言并不陌生。班级里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讨论:"今天风特别大,我妈给我穿了好多衣服。""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风把纸头都吹掉了。"但是他们对于"风"的认识只停留在只管现象,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了,于是就设计了这个活动《多变的风》,让孩子们真正接触自然,感知"风"的特性。
设计思路:
开始环节通过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初步感受风是什么样子的。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说一说感受到的风。第二环节通过看一看,辨一辨,知道虽然风摸不着看不到,但是能够通过其他东西的摇动感知风。第三环节通过听一听,说一说,感知多变的`风声,通过听风声来辨别大风还是小风,并想象出可能的画面。第三环节通过变一变,摆一摆,利用抛起丝巾时的风帮忙摆出不一样的形状,从而让孩子进行再创作,形成不同的"风精灵"。
目标预设:
1、感知风,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2、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进行"风精灵"的创作。
3、体验与风一起游戏的乐趣,愿意表达自己对风的认识。
重点:感知风的特性,愿意表达对风的认识。
难点: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进行"风精灵"的创作。
活动准备:
1、相关PPT(无风、有风的图片;大风、小风的录音等)
2、人手一条丝巾
3、自然辅助物(落叶、芦苇、松果、贝壳等)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风1.设置"风精灵"的故事情境。
"今天有一位特殊的朋友想和我们做朋友,它就是风精灵。""我们闭上眼睛,它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你感受到了没?是什么感觉啊?"小结:"原来教室里的风精灵是柔柔的,凉凉的。"
二、看一看,辨一辨
1、播放PPT图片(一张为无风的树叶,一张为被吹动的稻穗)"风精灵今天要带我们去他的家里做客,不过,哎呀,一转眼他藏哪去了?你能找到他吗?""明明看不见,你是怎么发现他的?"小结:"哦!摇摇晃晃的稻穗!淘气的风精灵被我们找到了。"
三、听一听,说一说"风精灵说现在还不能带我们去他的家,因为我们还听不懂他们说得话呢。他要考考我们。"
2、播放大风声音和小风声音。
"他们可能在哪说话?说了些什么呀?"总结:"风精灵们真多变,说话声一会变成轻柔的海风,一会变成呜呜的龙卷风。"
四、变一变,摆一摆
1、出示材料丝巾"现在风精灵说你们可以去他的家风之谷了,不过其他风之谷的精灵们可不这么容易被你们发现。风精灵给你们准备了一样魔法道具,就是这个丝巾披风,有了它,你们就可以把精灵们变出来了。"
2、引导孩子将丝巾抛起,观察落地后的形状,再利用芦苇,落叶,松果等自然物进行添摆。
"你请来的小精灵是什么样的?它由什么组成?"小结:"风精灵们真多变,有的变成了小鸟的样子,有点变成了恐龙的样子,有的什么都不想,太淘气了。"
五、结束活动:和风精灵跳个舞"现在甩起你的小披风,和你的精灵朋友跳个舞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5-11
大班教案08-09
大班的教案09-03
大班教案07-21
大班识字教案04-29
《花生》大班教案06-09
《雪花》大班教案06-16
大班艺术教案06-12
大班美术教案09-23
实用的大班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