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水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教案 篇1
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解读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书本P107并补充。
2、书本P108资料分析: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气温相似,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除了水,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还有什么?
这些问题在书本上都有答案,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找出,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可以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学生汇报讨论题答案对于学生的因答给予评价,并适时让学生做笔记。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沙漠地区降雨量少,植物无法生长。降雨量较多,地下水较多的地方植物生长。
2、长白降雨量多,足够水供植物生长。
3、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温度,土壤的肥沃度…
分析数据分析表格,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含水量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单纯说出比较单调,让学生从表格中找出结论这样更深刻理解
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型图根据小麦的不同时期绘制条型图,让学生学会分析
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水分
B、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C、大多数的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分,但少数生物体内不含有水分
D、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吸收无机盐
教学后记:
这节的内容比较少,本打算合并到其他上,但考虑到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后面的练习题很重要,把本的知识和之间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学生也不会觉得难。
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是幼儿了解水,知道水有浮力和冲力。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课件(流水:慢、较快、急) 故事《文彦博树洞取球》的碟片 洪水灾害片段
2、幼儿活动材料:
( 1 )图片
水面 水底 一套小物体图片(如石头、木头、球等)
( 2 )玻璃水槽、与图片一样的实物
( 3 )每人一只小纸船、小铁钉若干
( 4 )每组一个小水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 、看课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动作表现水流的速度。
2 、谈话导入:水宝宝力气可大了,为什么说水宝宝力气大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二、了解水的浮力。
1 、播放故事《文彦博树洞取球》,吸引幼儿的求知欲,并提问:
( 1 )文彦博用什么办法把球取出来的?
( 2 )树洞里灌满水之后,球会怎样?
( 3 )石头掉进洞里,灌满水,石头会怎样?为什么?
2 、游戏《浮与沉》:
为幼儿提供各种物体图片,幼儿认为沉的就贴在图片水底,能浮的贴在水面。
3 、幼儿实际操作:
幼儿用与图片相同的实物在水槽中进行实验,证实一下自己先前的猜测,从而了解哪些物体能沉,哪些物体会浮。
4 、教师总结:水宝宝力气大,它能将许多物体浮出水面,如轮船、皮球等
三、了解水的冲力。
1 、出示小水车,幼儿想办法将小水车转动起来。
2 、幼儿进行实验:倒水冲击水车,使水车转动起来。
3 、教师总结:水宝宝具有冲力,能使水车转动起来,帮助人类;有时候也能搞破坏。
4 、播放电视,幼儿观看洪水时的情景,了解洪水的`危害。
四、游戏《看谁的小船有本事》:
每人一只小纸船,一个一个向小船中投放小铁钉,看谁的小船有本事,不光盛的小铁钉多,而且不沉入水中 .
五、活动延伸:
1 、仔细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时候离不开水?
2 、鼓励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哪些能沉?哪些能浮?
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2、通过搜集信息与实验体验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意识。
3、能够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作用,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因学生的家庭条件都较好,学生难体会“缺水”。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搜集信息,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万物之灵、地球体内的血液、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晶莹剔透、激昂澎湃、浩瀚如云
你们知道这些美好的词汇都是描写什么的吗?
2、对,水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这节班会课,我们就来聊聊节约用水的.话题。
二、水的用途
1、身边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2、除了在生活中离不开水以外,水还有哪些用途?
三、水资源现状
1、地球上的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有水很多,但大多都是咸水,利用扇形统计图来告诉学生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的一小部分。
2、通过一个小游戏来说明地球上淡水的情况以及人类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面对地球上这么珍贵的淡水资源,我们一定要做到—对,节约用水。
3、我国以及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情况
(1)中国在水资源方面的现状
A、我国的水资源也是严重匮乏的,人均仅拥有水资源2200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数的1/4,是世界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
B、看一段视频和一些图片,来感受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2)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情况。板书“身边”。
4、国家在节约用水方面的一些举措。
四、算一算
1、平日刷牙时的用水习惯。
2、算算不同的刷牙用水方式所需要的用水量的多少。
3、由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板书“从小事做起”。
五、金点子
1、在节约用水方面,你还有哪些好的金点子想和大家分享?
2、学校在节约用水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
六、拓展
1、如何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入到节水大军中来呢?本周的社区行活动,大家有行动目标了吗?
2、小组讨论,各组制定自己的行动目标。
3、增加的一个好习惯:和父母一起节约用水。
4、喊出的节水口号: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水教案 篇4
人教版二年级泉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朗读课文,能够背诵部分课文。
2、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能背诵部分课文。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泉水》这篇课文。你们还记得文中的生字朋友吗?
课件出示:石缝、瓦罐、天然水塔、杜鹃、清脆、一股清泉
二、分析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泉水》。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泉水流经哪些地方?遇到了谁?
2、学生回答。(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师随机板书。
(二)指导学习2自然段
1、泉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遇到一个朋友,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思考:泉水说了什么?用~~~画出来。
指名读泉水的话。
思考:读完泉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你们见过水塔吗?(课件出示水塔图)水塔是干什么用的?有多少水?这里的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为天然水塔?
(2)通过泉水的话,你知道泉水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很多)山里的姐姐来打水,泉水的心情会怎样?(高兴快乐)
谁能带着这种高兴快乐的心情,读读泉水的话?
出示: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对比原文的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生读。教师指导读。(两个“来吧,来吧”突出了泉水的热情。读第二个“来吧”时声音要提高一些。)
现在同学们就是这热情的泉水,我就是这大山里的姐姐我们一起来配合读一读泉水的话。
师:哎,泉水,你们好!我要打些水回家做饭吃!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沏茶喝!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洗衣服!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谢谢,谢谢!真是热情的泉水!从你们的笑脸上,从你们的话语里,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帮助了山里姐姐,心里是多么的开心。再读一读吧。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可真棒,老师相信大家的记忆力也很棒。我把课文中许多字都丢掉了,你还能读下来吗?(课件出示2自然段填空题)
2、泉水还流经了平地、果园、山谷。选出你最喜欢的地方,把那个自然段仔细的读一读。然后按自学提示自己学习。
课件出示:泉水说了什么?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一、杜鹃花从水中照见了美丽的身影,高不高兴?泉水给杜鹃花带来了快乐,它高兴么?
如果你就是泉水,看到火红的杜鹃花来照镜子,你会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蓝蓝的天空来照镜子,你会说-----
洁白的`云朵开照镜子,你会说-----
可爱的小鸟来照镜子,你会说-----
女孩子来照镜子,你会说-----
男孩子来照镜子,你会说-----
(三)学习第1自然段
泉水一路流经水池、平地、果园、山谷,那么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重点指导“冲”的读法:泉水从黑暗的地下呆了那么久,一下子看到这么美的世界,那么灿烂的阳光,泉水心情怎样?(高兴、兴奋)用这种心情读一读。
(四)学习6-7自然段
1、快乐的泉水一路走来,一路奉献,为能帮助别人而快乐着、幸福着、自豪着。那么泉水最终流向哪里呢?请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课件出示6、7自然段)
指名读。
泉水最终要流到哪?是不是只有这一股清泉?你是怎么知道的?
2、它们一路跑下山去,遇到了好多伙伴,心情怎样?用这种心情试着读读打招呼的句子。
(五)语言训练
欢快的泉水弹着琴,播撒着爱心,一路奔跑着,你想象一下,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它看见了谁?泉水会怎样说?
课件提示:泉水流到-----,遇到了-----,泉水说:----。
你们真像是一群小作家,说得这么精彩。希望你能在课下把它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三、总结全文
孩子们,今天我们随泉水去了好多的地方,希望这清清的泉水能流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田,我们都能像泉水那样助人为乐。
四、拓展延伸
你们知道吗,古人也非常喜欢泉水。许多诗人都爱以泉水为内容作诗。请欣赏:课件出示《山居秋暝》。
人教版二年级泉水课文原文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丁冬,丁冬……
水教案 篇5
一、组织教学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7课,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
(揭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自学了课文的生字词,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上节课学得怎么样。看,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小洁跟随爸爸、妈妈出去游玩,被湖里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不忍心将(面包纸)扔进湖里,当她看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进湖里,她感到非常的(不满),最后船靠岸了,小洁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可以同桌讨论一下,看谁最快完成)
(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3、看来上节课同学样学得真不错,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小洁一起去游玩,好不好?好,让我们荡起双浆出发吧!(配乐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浆》)
(通过生动有趣的flash或mtv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读课文 品句子
1、大自然真美啊!美丽的风光配着动听的音乐,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看得入神了。你们看(贴人头像),小洁也看得入神了。她看什么入神了呢?(板书:入神)
(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划出写景的句子。)
2、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小洁在游玩的过程中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象呢?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把有关的句子用“ ”划下来。
(利用贴图,使课文描写的情景再现,使学生感受环境的美。)
3、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读书非常认真,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你划了哪些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⑴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
⑵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化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⑶ 瞧,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正在给游人表演呢!
⑷ 同学样真会读书,这些句子都是描写小洁所看到的美丽景象,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动动小手:老师这里有三幅图,是根据这些句子画成的。谁能帮老师把它们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找学生上黑板贴画)
4、这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喜欢吗?那我们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就要读出美的`感觉来。(个别读,比赛读)
5、现在老师提出一个更高难度的要求,谁有信心把这些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配乐朗读)。
6、找小伙伴或听课的老师配乐朗读。
三、读议结合 体会思想
1、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小洁也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板书:入神)看得入神了。但接着发生了什么事使小洁变得不满的呢(板书:不满)(课件出示有关句子,学生齐读)
(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的意思。)
⑴ 这段话里面有几句话?这三句话里面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词语呢?现在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学习,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同学讨论,先自己试着解决,不能解决的等一下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⑵ 解决学生不懂的词语(估计是:皱纹、企盼):
① 动作演示“不满”。(看课件理解皱纹)湖水生气了,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如果你看见了这个扔香蕉皮的小孩,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②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小孩的行为感到不满,小洁也和我们一样,但小洁的心里不仅仅是不满,更多的却是企盼(板书:企盼)。企盼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猜猜小洁的心里会企盼些什么?
2、但光是企盼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际的行动,小洁原来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后来她有没有扔呢?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
(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从中使学生领悟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四、课外拓展 深化主题
1、看录像:
⑴ 汾江河的水污染:同学们看,这是我们佛山的母亲河,听老人说,以前汾江河的河水很清澈,可以看见河底的小鱼、小虾,可是现在变了……
⑵ 小河流的水污染:这是佛山市区内的一条小河流,同学们看,垃圾到处都是,河水变成了黑水……
2、看到这被污染了的河水,同学们,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3、如果人人都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那该多好啊!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设计环保标语来教育人们要保护环境。现在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来为环保写一句话,可以吗?(分组设计环保标语)
4、请各个小组的“环保小卫士”代表上前展示标语。 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环境情况,为环保设计一条标语,从而再次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环境情况,为环保设计一条标语,从而再次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总结
这堂课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景色,懂得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道理。相信有了小洁、你、我,还有大家的努力,湖水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丽。
水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重点)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重点)
二、教学重点:
难点:根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的材料。
2、准备进一步探究的实验:两个新鲜萝卜,中央挖两个同样大小的洞,分别加入清水和盐水。
3、FLASH:植物的吸水与失水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农谚吗?"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的意义。
[复习提问]:回忆一下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为什么?
[小结]: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因此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举例]:一株黑麦具有1381万条根,约有15亿条根毛。
[提问]:你知道水对植物体有什么作用吗?
从字面能理解出:水和肥料(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齐声回答:根尖的成熟区。
惊叹根毛的数量,更直观地理解了成熟区的吸水能力。
同座位互相讨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探究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小结]:(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2)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需要水的参与;(3)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形态。
[讲述]: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要根据植物的需求,给予适量的水。
[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课前准备好带根的幼苗若干根(每四人小组一根),用清水洗净根部土粒。打上课铃时,将幼苗的根部插入20%的食盐水中。做实验时,将幼苗发下。
[观察]:发下的浸入食盐水中的幼苗根部,有什么现象?
[实验]:将幼苗迅速放入自来水中,过一段时间,茎和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想一想]:(1)盐水和自来水相比有什么区别?(2)幼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问]:自来水是溶液吗?
[解释]:盐水是加了食盐的水,称为溶液。水中溶解的盐的多少,可以用浓度的高低来表示。自来水中溶有极少的无机盐,所以也是溶液。
在书上勾划下相应内容,并加以理解。
观察发现放入盐水的幼苗出现萎蔫现象,根变软,根尖下垂。
迅速放入自来水中一段时间后,幼苗的根变得硬挺了,茎和叶重新伸展开来,幼苗恢复正常。
能回答出盐水比自来水的浓度高。
大部分同学不能确定。
理解溶液的含义。
【水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水的教案10-02
《水的游戏》教案08-23
《认识水》教案11-30
水教案范文06-28
《水的秘密》教案09-30
《水》主题活动教案07-25
小班科学《水》教案05-23
《叙利亚的卖水人》教案12-22
【精选】水教案汇总七篇08-05
实用的水教案范文10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