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诗歌《快乐的小雨点》。
2、感知诗歌的句式特点并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3、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感受下雨的情趣。
【活动重难点】
感受儿歌的结构特点,初步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雨景。
物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雨声引入活动主题。
师:宝宝们,美丽的春天来了,春姑娘把一群爱唱歌的小家伙带到我们身边来了,瞧!它们是谁啊?快和小雨点问个好吧!听,小雨点又唱起了欢快的歌,它的歌声是什么样子的啊?小雨点唱歌的时候都发出了哪些声音呢?哦,滴答滴答,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可真好听,多美妙的歌声啊!你们喜欢会唱歌的小雨点吗?小雨点还给宝宝们带来了一首非常有趣的诗歌呢,名字就叫做《快乐的小雨点》,一起来听听吧!
二、借助课件学习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
滴答滴答,小雨点唱着歌,排着队,从天上跳下来玩耍。
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树叶上,它把树叶当成了滑梯。
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屋顶上,它把屋顶当成了滑梯。
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雨伞上,它把雨伞当成了滑梯。
听!小雨点在唱着一支多么有趣的歌啊。
2、逐句理解诗歌内容。
师:小雨点的歌唱完了,宝宝们,瞧,滴答、滴答,小雨点唱着歌,排着队,都跳到了哪?它把哪儿当做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借助课件逐句理解儿歌内容)师:小雨点跳到了树叶上,它把树叶当成了滑梯,可别忘记了小雨点的歌声呢,它唱歌的时候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声音。那用诗歌里的话要怎么说呢?(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树叶上,它把树叶当成了滑梯。)
师:小雨点还跳到了哪?(屋顶、雨伞)谁能用诗里好听的、长长的话再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完整学说诗歌句子)听,小雨点唱着一首多么有趣的歌啊!
3、完整学说儿歌。
师:哇,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学会了小雨点的诗歌呢,让我们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完整的'说一遍这首诗歌,好吗?
师:小雨点真是一群爱唱爱跳的小家伙,让我们都来做个快乐的小雨点,再来表演一下这首诗歌怎么样?(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
师:有信心表演得好对吗?起立吧!表演的真不错!都是快乐的小雨点呢!
三、尝试仿编诗歌。
师:小雨点多淘气啊,它跳到了哪儿就把哪儿当成了滑梯,想一想,爱玩的小雨点还会跳到哪呢?你能用诗歌里的话说一遍吗?(提问2—3名幼儿)
四、知识拓展。
师:多么可爱、调皮的小雨点啊,滴答、滴答……。哇,小雨点又来了,看看都有谁欢迎小雨点的到来呢?(播放课件)花儿为什么会欢迎小雨点啊?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花儿的身上,小花喝饱了雨水会变得更加鲜艳,更加漂亮!小草呢?(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小草的身上,小草喝足了雨水会发出嫩绿的新芽,茁壮成长)瞧?小朋友在做什么?哇,踩水花,和小雨点做游戏呢,我们也一起来吧!(播放音乐跳舞,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在下雨天,和幼儿一起到外面感受玩水的快乐,让幼儿不再讨厌下雨天。
小班教案 篇2
教案目标:
1、会说基本的礼貌用语。
2、感受被他人赞赏和赞赏他人的快乐。
教案准备:
1、故事《一句甜甜话》
2、幼儿已会说一些礼貌用语、赞赏语。
3、玩具动物若干,放在活动室四周的桌子上;小鸡木偶1个。
教案过程:
一、导入主题
——教师先讲故事《一句甜甜话》,是用小鸡木偶配合表演。
——以小动物的口吻对幼儿说:小朋友,为什么小羊、小猫不理我?(他不会讲甜甜的话。)你能帮帮我吗?
二、和幼儿一起辨识“甜甜话”:
——当教师说出“甜甜话”(即有礼貌的话、赞赏的话)时,幼儿用手比划“心形”;如果教师说的不是甜甜话,那么小朋友将手放下。
——请幼儿分别上来说“甜甜话”,集体用手比划“心形”;同样,说的不是甜甜话,小朋友将手放下。
三、练习说“甜甜话”
——请幼儿对身边的.人和物品(玩具、椅子、桌子……)说说“甜甜话”。
——教师对每一位幼儿说不同的甜甜话:走到每个幼儿身边,在他、她的耳边说“甜甜话”,找出每一位幼儿的优点进行表扬;同时,请平时不太说话的幼儿将教师的“赞赏话”大声地复述给大家听。
——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同伴、对自己的小手、小腿、小眼睛、小鼻子说一说“甜甜话”。教师到幼儿身边倾听,不时以插话引导幼儿,帮助幼儿学习对同伴说出礼貌用语和赞赏的话、
四、和幼儿尝试用手语“说甜甜话”:用不同的手语对幼儿“说甜甜话”,引导幼儿也对老师用自己喜欢的手势“说甜甜话”。
区域活动
角色活动区
投放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头饰,鼓励幼儿表演并续编故事“一句甜甜话”。
活动评价:
1、能愉快地参与整个活动。
2、愿意对老师和同伴讲“甜甜话”。
小班教案 篇3
(一)目标:
1.探索拖物倒退走的正确方法。
2.在游戏中提高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不断尝试中探索拖物倒退走的正确方法。
难点:在竞赛中遵守规则,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三)准备:木头积木若干、报纸人手一份、圈四个。
(四)过程:
1.练本领。
(1)幼儿做各种运动姿势。
(2)师:小松鼠今天要练一个新本领,听到小铃声向前跳(走),听到串铃声就倒退跳(走)。
(3)幼儿练习几次。
2.运砖忙。
(1)师:小松鼠想造一间漂亮的房子,需要许多的砖块,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运砖呢?我们这里有砖块和报纸。
(2)先尝试用报纸拖着砖块朝前跑,从中发现这样很容易丢掉砖块。
(3)小朋友试试拿着报纸拖砖块倒退走,怎么样才能不掉砖块又能很快的运到目的'地。
(4)幼儿每人一张报纸,进行分散练习。
3.谁是运砖高手。
(1)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每组第一个幼儿手持报纸站在起点,听到口令后立即转身拿一块砖放在报纸上,倒走到终点,将砖块放在圈里迅速跑回来,排第二个小朋友的手,第二个幼儿接着开始运砖,幼儿依次进行游戏,看哪队能最先将砖运玩。
(2)提醒幼儿倒退师要控制好自己的行进路线,如果砖掉出来应该把砖重新放到报纸上才可继续行走。
(3)表扬胜利的一组。
(4)游戏重复进行几次。
4.放松运动。
(1)师:刚才我们把砖都运完了,你们觉得累不累?我们到树荫下休息一会吧。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
艺术活动《一只哈巴狗》(演奏)
二、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能在间奏处一拍一下地拍手、拍响板,感受演奏与表演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哈巴狗的玩具一个;响板人手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哈巴狗玩具,模拟哈巴狗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谁呀?今天,可爱的哈巴狗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鼓掌欢迎。
(二)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并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提问:哈巴狗坐在哪儿?它在想什么?
2.教师范唱第二段。
教师提问:哈巴狗吃完肉骨头之后做了什么动作?
3.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三)幼儿与教师合作开展语言及体态节奏游戏,如教师唱“一只哈巴狗”,幼儿拍手并在间奏处唱“汪汪”。之后请幼儿想出其他体态动作,如举双手做小狗状等。
(四)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并随乐练习演奏。
1出示响板,介绍乐器的名称与演奏方法。
2幼儿自由练习演奏响板,教师随机指导,重在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持握与演奏方法,并按照教师的指挥一拍一下地演奏。
3随乐演唱歌曲,带领并指挥幼儿在间奏处边唱“汪汪”边演奏乐器。
4幼儿随乐分组合作表演。指导幼儿按意愿分两组,一组幼儿演唱,另一组幼儿在间奏处唱“汪汪”并演奏乐器。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五)游戏“哈巴狗抢肉骨头”。
游戏玩法:几个幼儿扮演哈巴狗,蹲在圈外,其余幼儿扮演肉骨头,蹲在圆圈中间。大家共同演唱歌曲,在最后一句“汪汪”之后,“哈巴狗”迅速跳入圈中抢“肉骨头”,而“肉骨头”迅速跑回座位,被“哈巴狗”抓住了就被“吃掉了”。
教师简要评价,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电闪雷鸣
2、课件:图片—雷电,下雨。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电闪雷鸣
1、教师游戏口吻: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用耳朵仔细听听,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幼儿听声音后,知道听到的是—风声,雨声,雷声
二、了解刮风、下雨,闪电、打雷是自然现象。
1、出示图片:雷电,下雨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讨论:
(1)下雨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2)打雷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3、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讨论和分享:刚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欢?
三、教师引导幼儿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里,天气经常变化,有时会刮风,有时会闪电和打雷,有时会下雨,雨后还会有彩虹,有时还会下雪。
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不要害怕,要想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可以去探索这个奥秘。
小班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感应曲式,通过肢体律动感应两大拍和六小拍。
2、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两大拍和六小拍。
教学筹备:挂图P.4,各种游乐园的图片,呼啦圈,铃鼓,木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导
(一)教师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师:春天来了,宝宝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打开窗户一看,好多小伙伴在绿绿的草地上游戏,小伙伴热情地邀请宝宝去游乐园玩,原来,有朋友真的很快乐!他们在玩什么呢?
(二)教师与幼儿摸索,回忆游乐园的`情景,并引导幼儿用肢体造型勇敢表现。
二、感应曲式
(一)律动感应曲式
1、摸索肢体造型,如:荡秋千、翘翘板、打枪等
2、依两大拍及六小拍做出肢体造型,幼儿模仿。
师:小宝宝他们在玩什么?(荡秋千)我们和他们一起玩。
3、动作感应曲式。
全体围圈走
A段:两大拍/前后摇摆
B段:六拍/以左三拍右三拍感应六小拍。
(二)运用道具感应曲式
1、引导幼儿回忆游乐园的游戏设施,并勇敢运用道具发明游乐园设施的肢体造型。
师:小宝宝他们又在玩什么了?(跟随幼儿想法,教师出示碰碰车的图片)
2、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手握呼拉圈玩碰碰车。(注意动作方位,可以高低前后左右)
原地散走
A段:两大拍/左右摇摆。
B段:六小拍/(按喇叭)原地拍打呼啦圈。
(三)合作利用道具感应曲式
1、呼拉圈旋转木马
两人一前一后持呼啦圈做骑马壮。
A段:两大拍/手持呼啦圈上下摇晃。
B段:六小拍/骑马前行
三、乐器演奏
1、徒手演奏
师:游乐园真好玩,下面还有更精彩的节目呢,观看表演我们一起去吧!
A段:两大拍/模仿铃鼓拍打。
B段:六小拍/模仿木锣敲打。
2、乐器演奏
师:今天和小宝宝在一起真快乐,我们一起来为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吧!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倾听音乐,面带表情。
四、停滞教学
师:小朋友,今天和宝宝及他们的朋友在一起在游乐园快乐的游戏,真开心,有朋友很快乐,我们一起来谢谢宝宝及他的朋友们,感谢他们带给我们快乐。
小班奥尔夫音乐《游乐园》教案
[关键词]:音乐,教案,《游乐园》,尔夫,小班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眼睛、鼻子和耳朵的用处;
2、懂得爱护自己的眼睛、鼻子和耳朵。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眼睛、鼻子、耳朵的图片,热牛奶一杯、小鸟声音的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自己身上有些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师:我们身上有很多东西,可是,有五样是我们很重要的宝贝,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叁样,你们想知道是哪叁样吗?(想)那我让你们来猜猜谜语,猜猜看是哪叁样!
①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②一座山,两个洞,会吹气来会吸气(鼻子)
③东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见(耳朵)
师:我们刚刚猜出来是哪叁样啦?(眼睛、鼻子和耳朵)
2、教师逐样讲解各五官的名称、作用,教育幼儿要保护好。
①眼睛
师:你们知道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吗?(看东西的)请小朋友来看看我们的课室,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手捂着眼睛,现在又看到了什么?(什么也看不到了)
教师小结: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花、草、树、木,看到蓝天、白云,看到老师、小朋友等等,可是捂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眼睛有没有用啊?(有)对了,眼睛真是个好宝贝,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保护它,知道吗?
②鼻子
师:鼻子可以干什么?(用来闻东西和唿吸)
师:现在请小朋友闻闻看,你闻到了什么?(教师出示热牛奶到幼儿面前)现在请小朋友捏着鼻子,你现在觉得怎么样?还闻得到东西吗?(气透不过来,很难受,也闻不到东西)教师小结:我们用鼻子来唿吸,闻东西,如果捏着鼻子,就会透不了气,也闻不到气味,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好它,爱护这个好宝贝)
③耳朵教师播放小鸟的声音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什么声音在响?(小鸟叫)你听见声音在什么地方响啊?(让幼儿找找看声音的起源处)哇,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找到小鸟的声音啊!
现在请小朋友把耳朵捂起来,你们还听得到声音吗?(听不到)
教师小结:我们用耳朵来听小鸟叫,老师唱歌等等,可是捂上耳朵,就什么也听不到了,没有耳朵行不行?(不行)所以我们要保护耳朵,爱护耳朵,知道了吗?
3、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
师:眼睛、鼻子、耳朵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让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眼睛不能用脏的手、脏的手帕去揉、去擦,鼻子、耳朵不能用手去抠、去挖。这样,细菌、小虫就不会进入我们的宝贝里去了。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教案09-17
小班教案[经典]12-04
小班的教案07-23
【经典】小班教案11-11
小班教案(经典)02-25
小班教案07-26
小班教案:房子11-20
小班圣诞教案07-13
冬至小班教案10-02
小班握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