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2、爱吃水果,并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新鲜水果:苹果、橘子;2、果园的图片;3、榨汁机;4、人手一个纸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这些水果你认识吗?
小结:秋天的水果非常多,而且很有营养呢
二、比较苹果、桔子
师:老师这里有两种水果,认识它们吗?
每组桌上都放着这两种水果,请你看一看它们的形状,它们的颜色。并且摸一摸,捏一捏
小结:这两种水果都是圆圆的,桔子是黄黄黄的,苹果是红红的。苹果摸起来滑滑的,桔子有点粗糙;苹果捏起来硬硬的,桔子有点软
三、游戏:摸水果
师:这里有一袋水果,摸一个,请你告诉大家这是什么水果。
小结:可以仔细摸摸它们的`表皮,你会发现两种水果不一样;捏一捏,发现它们的硬度不一样。
四、品尝水果
师:尝一尝,说一说它们的味道
小结:苹果是甜甜的,桔子有点酸酸的,水分多多的。
五、延伸环节:柞水果汁
师:水果还能榨成美味的水果汁呢,请你们来品尝一下。
小班教案 篇2
目地要求
1、学习比较3个以内的高矮,能区分最高和最矮,初步感知高矮是相对的。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高矮现象。
3、在生活中提高观察能力。
准备
教具准备:准备高矮不同的小板凳。
学具准备:“会变得小丑”;积木若干,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长方形纸若干,固体胶。
内容与指导
蒙氏数学:比较高矮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走走走。
集体活动:
(二)创设情境,有个物品了不起,天天喝小朋友在一起,它是小朋友的小坐椅。小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
比较高矮。引导幼儿观察一高一矮的两个小板凳,说出那个高,那个矮?
小结:小朋友。比较高矮时,要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感知最高与最矮的。出示3把高矮不同的小板凳,让幼儿辨认那个最高,那个最矮。
巩固对最高和最矮的认识。
(三)创设情境:小丑娃娃也要来比高矮啦。让幼儿操作学具会变得小丑。
小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进行高矮的比较,比较高矮时,要看它和谁比,和比它高的物体比,它就矮了,和比他矮的物体比,它就显高了。
(四)幼儿操作学具
(五)收拾学具,交流小结。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不同的面部表情所表达的不同心情;
2、通过比较老师、同伴和自己的表情变化,知道笑比哭好;
3、初步养成乐观的心态,尝试用微笑面对各种情况。
活动准备:
大小镜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老师的表情变化,说出相应的表情名称。
小朋友,看看老师的.脸,猜猜我是什么样的心情?
(老师做出哭、笑、生气等表情让幼儿猜并说出名称)
二、讨论:你喜欢什么样的表情?
1、你们最喜欢老师什么样子呢?
2、你们猜猜老师遇到什么事情会笑呢?
3、你们遇到什么事情会笑呢?
鼓励幼儿先相互讨论在个别发表见解。
三、游戏:变脸
1、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老师发出指令幼儿随指令变化自己的表情。
2、老师控制速度,由慢到快。
3、游戏分层次进行,先由老师和幼儿之间进行,后由幼儿间相互进行,一人发指令一人做表情。
四、初步养成乐观的心态
1、你们最喜欢自己是什么表情呢?
2、你们最喜欢伙伴是什么表情?
3、我们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呢?
引导幼儿学会排解不开心的情绪,保持开心的笑容。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歌曲轻快、柔和的旋律以及对唱的形式。
2、通过看图谱、对唱,感受歌曲和谐、温馨的氛围。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亲子间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1、律动:开汽车
师:小二班的小朋友,我们开着汽车去草地上玩吧!
2、复习歌曲:扮家家
师:我们来玩扮家家。
3、欣赏歌曲,初步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炒的小菜真香,来看看这个家里的人在干什么?
你喜欢这首歌曲吗?
为什么喜欢呢?
4、倾听歌词,出示图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对唱和旋律。
(1) 师:我们来听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
(2) 出示图谱,师:我们一看这个家,好美啊!他们的唱法和别的歌曲可是不一样。
(3) (指着原图谱上的图案“宝贝”。)
师:爸爸妈妈唱“宝贝”,那宝贝唱什么呢?(教师出示“啊!”的图案。)依次出示。
师:哦,原来是爸爸妈妈问一句,宝贝回答一句。
(4) 大家一起唱“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用手来画弧线,表现旋律。)
5、看图谱,尝试对唱。
(1) 教师扮妈妈,和宝贝慢速对唱。
师:宝贝用好听的声音答应妈妈,让妈妈心里好温暖。
(2) 师:我们跟着这个幸福的`家一起唱。
6、全曲欣赏。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吉祥三宝》,吉祥是幸福、如意的意思,我们欣赏的是歌曲的第三段,爸爸妈妈宝贝是吉祥的一家。他们还唱了些什么呢?
7、师生,与客人互动交流
(1) 师:太阳、月亮、星星是幸福的一家,花儿、果实、种子是幸福的一家,爸爸妈妈宝贝是幸福的一家,小二班的小朋友和老师是吉祥幸福的一家。
(2) 问问客人老师,“你们和我们一起听,你们温暖吗?”让我们一起抱抱!温暖!(音乐声起)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境引发快乐想象。
2、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3、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
2、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三、活动准备:
故事大书、画有浴缸的黑板 贴纸
四、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发快乐的想象――谁陪小琪洗澡。
――泡泡变成了什么东西?
――小琪还会想请什么动物陪她来洗澡呢?
(二)记录、分享快乐想象――谁来陪我洗澡。
――如果你也有神器的泡泡水,你希望谁来陪你洗澡?(将幼儿的'想法记录在黑板上)
(三)分组操作,表达快乐的想象。
1、将幼儿分组,发放适量的动物贴纸,请幼儿找出他所希望的、陪自己洗澡的动物。并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展示画有浴缸的黑板,请幼儿将选好的动物贴纸贴到浴缸四周,一边贴一边说。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感受纺纱织布的情景。
活动准备
纺纱织布机图片及纺纱织布视频。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认识"织布机"。
请收集到"织布机"资料的小朋友三五组队,共同分享收集到的资料。
师:"织布机是什么形状的?""织布机是怎么织布的`?"
2、幼儿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
◆幼儿完整欣赏儿歌一遍。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这首儿歌小朋友听到了什么?
◆幼儿再次完整欣赏儿歌一遍。
3、学习儿歌。
◆教师示范表演,并引导幼儿猜测。
教师:刚才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好像在做什么事情?
教师再次表演,边做动作边讲解所表演动作的情节内容。幼儿在教师情景语言的提示下,慢速的、逐个地模仿动作,念儿歌。
◆幼儿在教师的语言提示及动作带领下,完整地念出儿歌。
4、幼儿表演。
幼儿分组表边纺纱织布的动作边念儿歌。
5、活动结束。
附儿歌:
月亮婆婆几个囡,月亮婆婆三个囡。
大囡会织布,二囡会纺花,小囡会摆纱。
我个小鬼头,今朝也要来试一试!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参与活动。
2.引导幼儿学会念诗歌,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用打击乐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背景图3幅、小雨点、小花、鱼儿小苗贴图若干,打雷、下雨录音、沙瓶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
将诗歌编成故事,配合一段打雷下雨的录音用故事的.形式把诗歌引出。
教师:小朋友们,谁来告诉老师今天是出太阳呢,还是下雨呢?这几天一直是太阳公公和我们玩,好久都没下雨了,小朋友们好长时间都没看见小雨点了(放打雷录音)。下雨了,下雨了(放下雨录音)!哇!小雨点都出来了,小雨点来到了花园里,小花们高兴极了,都笑咪咪的欢迎我们的小雨点。
出示挂图配合贴图完整说出诗句,并提出问题。以下几句诗歌以相同方法教幼儿。
2.学习
教师边念诗歌边做出诗歌中出现的相应动作,让幼儿模仿动作,并学会诗句。
3.游戏
配合挂图玩游戏,请幼儿上来,手拿小雨点贴图,说出相应诗句,将贴图贴在相应挂画上。
4.巩固
用打击乐器沙瓶表演诗歌,让幼儿增加对诗歌的记忆。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经典)02-25
【经典】小班教案11-11
【精选】小班教案09-17
小班的教案07-23
小班教案[经典]12-04
小班袋鼠教案09-21
小班音乐教案09-12
声音小班教案09-14
春风小班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