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小数点二》

时间:2024-06-01 13:19: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小数点二》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小数点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小数点二》

  [教学内容]世界人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世界人口”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

  2、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先让学生读书上提供的人口信息,再讨论“平均每秒增加2.6人”是什么意思,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条信息提出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分增加多少人?

  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3、引导学生根据第二条信息提出问题:我国有多少亿人口?

  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小结竖式计算方法。

  二、练一练:

  第1题:这是一幅世界人口统计图,先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其中1850年和1950年的人口数没有写出来,鼓励学生先从图上看出人口数的大致范围,然后通过第(2)、(3)得出具体人口数。

  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第5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人均国民收入”表示什么意思给学生一些解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第6题:可给学生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人口密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第7题:放手让学生提出摆放方案。在与同学交流摆放方案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摆一摆。对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画出摆放的平面草图。

  [板书设计]

  世界人口

  教学挂图:乘法竖式:

【四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小数点二》】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教案11-0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19

四年级数学教案《估算》05-21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4

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08-04

四年级数学教案:角的度量04-1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06-21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04-10

二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04-04

二年级上册语文有趣的动物教学反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