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3篇(实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法则,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认识数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谁能说一说,笔算减法要记住哪几条?今天我们按照减法的法则来练习减法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第9题
2、完成第11题。做之前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中相应的特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3、笔算:练习十三第10题第一行。指名板演。做完后提问:这三道题在计算时有不同的地方吗?
4、小结:笔算减法要按减法的法则计算。在计算退位减法时,有时要连续退位,有时不要连续退位,所以在每一位计算时,该退位的要按退位的方法算,不该退位的只要直接减。
5、做练习十三第12题。
三、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第13、14题。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2、做练习十三第15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10题剩下的三题,第12题前面两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3
复习内容:书本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4--7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几十、几百加减几十、几百,或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题。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2、通过实际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表格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解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的口算及笔算。
教学难点:在实际活动中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我们这本书马上要学完了,想不想在这节内容丰富的复习课上来检验一下。
二、回忆旧知
1、提问: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有关加减的计算知识?
学生说出主要类型,教师加以概括总结。
2、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概括的计算类型,同桌之间相互出些题目并计算。
3、总结:着重强调进位加、退位减、隔位减的计算的注意点。
三、勇夺红旗
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小朋友们对本学期所学的加减计算肯定更加熟悉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勇夺红旗”。
1、口算旗:书本第100页第4题
(1)完成第4题口算。
(2)学生在书做完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对。
(3)集体纠正
可以让学生交流各种口算方法,只要有道理的、简单的就给予奖励。
2、笔算旗:书本第100页第5题
谈话:我们在做计算题的时候要细心,有时要注意观察发现其中的奥妙,往往会取得好的效果。
1)一起来做369+504和399+504,注意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
2)提问:你认为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什么地方容易出错?
3)算一算,比一比:
自主计算2、3组
3、验算旗:书本第101页第6题
1)小朋友们真聪明!连夺两面红旗,接下来我们先做书上的第6题。
2)集体核对。
3)总结:
验算是检验笔算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再加一遍的'方法检验加法,也可以用减法来检验加法,用加法来检验减法,我们可以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4、方向旗:书本第101页第7题
1)认识方向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看图上从学校到少年宫一共有几条路线?
你觉得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
2)你能算经过邮局的那条路比经过体育场的那条路近多少米吗?首先要求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
5、表格旗:
1)补充有关加、减的一张表格,我们先来仔细看一看。
2)提问:从表格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是怎么求出二班有多少本图书的?
要让学生明白330里面包括了三部分的内容,减去一班和三班的本数就是二班的本数了。
三年级一班有多少本图书该怎么求?
6、应用旗
1)谈话:小朋友们非常聪明!连夺5面红旗,现在还剩下最后一面旗帜等大家来拿。
2)出示补充的应用题。
3)指名到黑板上来做。
4)集体核对。
5)总结:
学生中的不同意见,点拨学生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等多种方式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题意。对做到“105-78”这种简便方法的学生予以表扬。
四、学习小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1-28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2-05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8-27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0-07
小学数学教案10-01
小学数学教案07-15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0-05
小学数学教案07-23
小学数学平移教案08-27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