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未来我们怎样出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未来我们怎样出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内容,能用简短的话语介绍书中提到的几种出行方式,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大胆的想象,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了解四种出行方式,感悟科学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和热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怎样出行”:同学们,现代人们出行主要靠哪些交通工具呢?
2.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出示图片。(步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3.教师激趣导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你们想象过未来的我们会怎么出行吗?今天我们就穿过时间的隧道,到我们的未来去看看我们的出行工具吧!(补充完整课题,在“怎样出行”前板书“未来我们”四个字。)
二、学生自读,理解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主阅读课文的方法。
(引导:标注自然段序号,读懂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边读边想,做批注。)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
(2)思考:课文介绍了那几种未来的交通工具?请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这些未来的交通工具。
(3)边读边想,把你的感受旁批在相对应的空白处。
3.教师巡视指导。
三、集体反馈,理解内容。
1.教师出示词语,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读准字音: 联袂 媒体 涅兰 隧道 包括
(2)理解词语
联袂:携手并肩一同(来、去等)
届时:到时候。
惨不忍睹:形容凄惨的样子令人不忍心看。
指名反馈: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未来的交通工具?
3.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这四种交通工具。
4.教师小结:依据科学,科学家们畅想着未来的出行方式,有“海底列车”、“地下飞机”、“公交飞碟”、“飞行汽车”等等。这些并不是胡思乱想,是有科学根据的,也是可以实现的。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发明这些交通工具呢?现在的交通工具有什么不足,而未来的交通工具又有什么优势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6、集体交流反馈,教师进行引导、归纳。
7、教师小结:虽然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已经很发达、便捷,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科学的日益发展给人们带累的生活变化。利用科学依据,创造出更先进的交通工具是科学家一直期盼和探索的目标。
四、拓展延伸,大胆想象。
1、指名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们都是科学家,你们想创造出怎样的未来交通工具呢?
3、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教师指名反馈,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5、仿照课文将自己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写下来。
6、选一些写得好的畅想课堂交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胆的想象是实现梦想的开始,但是梦想的实现还得依靠科学的支持。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这些大胆的设想变成美好的现实。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规范书写词语
lián mèi méi tǐ suìdào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隧道 ( )的列车( )的构想 ( )的愿望
( )地驾驶 ( )地降落( )地飞行 ( )地穿越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些想法看起来觉得不可思议。这些想法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用上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2.这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出行方式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变成现实。(缩句)
3.大雾、雷电、大风等诸如此类的恶劣天气把大家的行程延误了。(改为被字句)
答案:
一 联袂 媒体 隧道
二、狭长 飞奔 大胆 美好 谨慎 安全 平稳 急速
三、
1. 这些想法虽然看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是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2.出行方式变成现实。
3.大家的行程被大雾、雷电、大风等诸如此类的恶劣天气延误了。
【板书设计】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
(1):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3~7)四种交通工具的具体情况。
“海底”列车
“地下”飞机
公交“飞碟”
飞行“汽车”
技术含量高,方便快捷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出行方式为话题,介绍了四种未来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感悟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课文的段落以空行和小标题为标志,共分五段。
我首先从提问学生目前的出行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想象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出行方式,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词语,整体感知,知道课文讲了哪几种出行方式。然后学生交流探究:目前的交通方式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要发明新的交通方式。最后拓展延伸,让学生畅谈自己在出行方式方面的想法和创造设想。
通过学习,学生们饶有兴致地了解了“海底列车”“地下飞机”“公交飞碟”“飞行汽车”等四种未来的交通工具,并且清楚了这些交通工具的优缺点。还重新复习了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使学生能在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如第2段:“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件困难的事。科学家为什么要做这样难的事?修建海底铁路难在何处?第3段:“地下”飞机名字由何得来?这段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这种飞机有哪些特点?专家认为这种飞机有哪些优点?第4段:“公交”飞碟的名字由何得来?这种飞碟为什么可以代替大型公共交通工具?这种飞碟的方便灵活体现在哪些地方?第5段:讲“飞行”汽车和普通汽车有哪些区别?这些问题都应该由学生在分组交流讨论和教师指导下得出结论。今后我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未来我们怎样出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01-05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7-25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03-21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08-10
五年级上册语文北师大版教学反思04-19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2-01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05-03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语文说课稿06-0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