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26 08:21:50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集)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活动,要幼儿知道牙齿的用途,怎样保护它,从而体会到牙齿健康很重要。

  2、发展幼儿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培养幼儿剪贴技能。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粘有唇形的纸板,剪刀(与幼儿人数相等)。

  2、长条形画线的纸若干(背面巾有胶条)。

  3、挂图两张,装垃圾的小盒四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出课题

  教师用优美简单的语言指出“露齿的微笑”真的很美。

  二、讨论牙齿

  1、牙齿很重要,我们用它做什么?

  (吃饭、撕咬食物、咀嚼食物、帮助发音等)

  2、如果没有牙齿会怎样?(食物不能咀嚼碎、你会生病、会胃痛;没有牙齿说话会不清晰;你的脸会不美丽,会变形等)

  3、怎样保护牙齿;

  注意少吃甜的东西

  早晚要刷牙常涑口

  换牙期不要用手乱摸牙,等等

  三、美劳活动:露齿的微笑

  1、出示我“露齿的微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演示剪贴的方法:

  要求粘的牙齿要像你的牙齿一样坚固,请你按住后在心里数1、2、3、要整齐不要放到外面会很难看

  3、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取出典型作品简单小结

  自然结束

  美丽整齐的歪的、龋齿的上医院治疗

  活动延伸:

  我们都希望有美丽的露齿的微笑,请幼儿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讲给小妹妹、小弟弟们听,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小弟弟、小妹妹们看。

  活动反思:

  从小爱护牙齿是幼儿一项重要的任务,关系着孩子们的健康。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孩子们面对的食物诱惑也日渐增多。家长溺爱孩子的不在少数。所以保护牙齿咬从孩子抓起,让他们自己明白牙齿的重要性,才能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3、尝试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下雨诗》,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活动准备:

  1、视屏展台制作材料三幅。

  2、幼儿从家中自带雨具(雨衣雨伞)

  3、选择一个有雨的日子进行这一活动。

  活动过程:

  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去认识雨朋友,和雨做游戏。

  1、幼儿倾听窗外雨声,请幼儿说出“怎么了”?

  2、提问:下雨时为了不让淋湿自己,该怎么办?

  一、准备出发

  1、幼儿取伞,穿戴雨衣。

  2、教师交代幼儿不要弄湿自己,以免生病。

  二、雨中乐

  1、幼儿自漫步在雨中,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谁是接雨冠军。

  大家仰起头看看雨,看,一滴滴雨点落下了,伸出你的手,去接雨点吧。

  三、说在雨中的发现

  1、雨伞、雨衣放好并集合。

  2、提问:雨点落下来时,你们的雨伞和雨衣怎么啦?雨水在雨伞、雨衣上流淌着,像什么?雨落在哪儿了?

  3、雨朋友说再见。

  四、听听《下雨诗》

  1、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下雨诗》,并操作展台。

  2、利用展台,让幼儿和教师吟诵两遍并自由编动作。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享受角色扮演的乐趣。

  2、初步树立“买”和“卖”的概念。

  3、学习制作简单的玩具,感受制作玩具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准备卫生纸筒、纸盒、玻璃纸、吸管、罐子、瓶子、彩笔、胶水、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绳子、纽扣等。

  2.准备制作好的玩具娃娃一个、塑料花片若干,以及参观玩具店的照片。

  3.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玩具店》。

  活动过程

  一、回忆引题

  1.教师出示参观玩具店的活动照片,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玩具店的经验。

  2.教师建议幼儿一起来开一间“玩具店”。

  二、制作玩具

  1.与幼儿一起商量开“玩具店”需要准备什么玩具。

  2.请幼儿自选伙伴和事先准备的.各种材料,合作设计、制作玩具娃娃。

  3.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计。

  4.制作完成后,请每组幼儿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玩具店”开张咯

  1.请幼儿将自制的玩具带到游戏区,一起合作布置“玩具店”。

  2.指导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或店员,进行买卖游戏。

  3.启发幼儿利用塑料花片、纸盒等废旧材料充当游戏钱币、收钱机。

  四、引导幼儿操作学习包《玩具店》

  活动延伸

  《玩具店名、标志大征集》活动。教师鼓励幼儿给“玩具店”取个好听的名字,并设计出标志或选出吉祥物。

  请幼儿从家中带些玩具来园,继续丰富“玩具店”的“商品”。

中班教案 篇4

  一. 活动思路:

  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中班了,升班对于孩子来讲,概念比较模糊,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们长大了”,激发孩子们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帮助其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并尝试体验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做徒手操和器械操,带领孩子们练习“钻”及绕过障碍物向指定方向的动作“走”,培养他们意志坚定,不怕困难等,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说话,激发其用普通话围绕主题说话的愿望。

  二.预设目标

  1.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心情愉快的参加各类活动。

  2.学习使用筷子,安静愉快的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3.能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理解他人说话意思,并做积极的应答。

  4.学习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5.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处的快乐,喜欢老师、小朋友。

  6.知道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

  7.亲近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了解其生长条件,懂得关心动植物。

  8、鼓励幼儿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有条理的进行剪、画、贴粘等活动。

  9、激发幼儿参与节日活动的兴趣,帮助其充分感知节日的欢乐气氛;初步培养幼儿爱祖国,爱老师的情感。

  三.环境创设

  1.围绕“我升中班啦”、“我爱。。。。。。”等主题布置教室。

  2.自然角里放置螳螂等昆虫标本和秋季水果。

  3.创设心情区,让幼儿有宣泄情绪的地方。

  4.美工区放置纸、笔等用具。

  5.科学区放置长短、高矮的图片或物品,印章,“5”以内数的实物或玩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图片,摸箱等

  6.图书区提供一些图书,开展“我有图书大家看”活动。

  7.开展大带小活动,建立“值日生”制度。

  四.家园共育

  1.多与幼儿交谈,鼓励其讲述自己升入中班的各种快乐、有趣或有意义的事。

  2. 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3.带幼儿上街观察国庆节的热闹景象,引发幼儿积极表达其所见所闻并做其热心的听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

  1、能运用5的相邻数的规律,找出6、7、8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8以内相邻数的等差关系。

  重点难点 :

  1、运用相邻数的规律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找出6、7、8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8以内相邻数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

  1、1—8的数字头饰及胸卡每人一套。

  2、1—7点子图卡及数字若干。红、蓝、白雪花片各10个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

  一、游戏《找朋友》复习1—5的相邻数

  幼儿戴上头饰做数字娃娃,教师边拍铃鼓边说:“嗨、嗨,我的铃鼓找朋友,”幼儿齐说:“嗨、嗨,快快来找好朋友。”教师用点兵点将的方式,被点到的幼儿站起来大声说:“我是数字娃娃ⅹ,”然后与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字娃娃要一齐说:“嗨、嗨,我是你的好朋友。”

  二、幼儿分组操作,给1—6的点子卡排队,并匹配相应的数字,说出2—5各数的'相邻数及关系。各组增加6、7的点子图卡,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规律推出6、7的相邻数,并说出理由。

  三、学习8的相邻数

  1、教师出示数字8,让幼儿摆出相应的红雪花片;教师拍7下手,让幼儿摆出相应的白雪花片;教师再摇9下铃鼓,让幼儿摆出相应的

  2、请幼儿按序数排好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得出 8有两个相邻数,比8少1的数是7是它的小朋友,比8多1的数是9是它的大朋友。

  3、做游戏:好朋友眺起来让幼儿戴好数字卡,随音乐跳舞,请一名幼儿到前面眺,音乐结束时,其他幼儿根据跳舞幼儿胸前的数字来判断自己是否是她他的邻居,如果是分别站在他的左右边,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正确。游戏反复进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相邻数的规律,1有1个相邻数其他有两个相邻数,1个是少1是小朋友,1个是多1是大朋友。

  5、把玩具收拾好下课休息。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 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 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排序材料:积木、几何图形、吸管、数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动过程:

  一、玩"给物品娃娃排队"的游戏,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师向

  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娃娃,并请幼儿给物品娃娃玩排队的游戏。

  2、 幼儿自己选择物品娃娃进行排队,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跟物品娃娃排队的?

  2、 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师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等特征来排队,排序的规律也有很多,如:ABAB、A A 、ABCABC…………

  三、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问题:除了上面这些排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吗?谁想到了?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除了横着排,还可以怎样排?

  2、 幼儿自己选择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 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排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4、 交流探索结果教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运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动作编排、昼夜的更替、服装的装饰……)

  五、延伸活动:装饰服装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车轮滚滚向前,新一年钟声又要敲响,而我们只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进行完《小规则,大学问》以及快要结束的《知错就改》的两个八德主题中,做为大班幼儿,可以说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都证明了自己长大了。因此,我准备了一节关于《我长大了》这节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在去谈一谈自己是从哪些方面长大的。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举证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观点。

  2。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准备范画,想一想自已长大了有哪些进步

  活动过程:

  一。 启发谈话,引出谈话主题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长大一岁,你发现自己有哪些变化呢?(谈一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等有哪些变化)

  二。幼儿自由交谈,用举证的方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里展示的幼儿绘画,手工作品幼儿过去的照片,启发谈话:这是什么?你发现有哪些变化?(引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朋友长大了)教师进一布提出谈话的要求:你要告诉大家自己长大了,从哪些方面可以表现出来。

  2教师先请3~4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谈一谈,然后再根据幼儿谈的情况进行适当地提示和指导。(提示幼儿可以从一个方面谈,也可以从几个方面谈,多谈几个方面就更有说服力)

  3。幼儿分组进行自己交谈。(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幼儿的谈话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4。谈得好的2~3幼儿在集体面前谈一谈。

  三。幼儿讲述新的经验,谈谈自己今后的努力目标

  1。幼儿在小组中,谈谈自己今后的努力目标。(教师引导幼儿尽量谈得具体一些)

  2。请谈得好的幼儿2~3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谈一谈,鼓励幼儿每个人给自己定一个新的目标,并在日常生活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活动延伸:

  继续展示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鼓励幼儿在语言区及日常生活中讲述这个话题,并为自己定出更高的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3.正确使用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练习: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说什么?

  主人给我们端水,请我们吃水果、糕点,我们应该说什么?

  在别人家里我们要怎样表现?

  离开时我们要说什么?

  二、展开

  1.经验讲述:做客。

  提问:我们到别人家做客,意见活动过程

  2.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提问:到朋友家做客,你应该说些什么呢?

  见到大人的时候。

  大人给点心的时候。

  回家的时候。

  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见到主人我们首先要问:"您好",吃东西要向主人说"谢谢",做客时不能在别人家里乱跑,不随便乱动人家的东西,离开时要跟主人说:"再见"。

  3.交流活动:请客。

  (1)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请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说那些话、做哪些事。

  指导语:客人来了,热情地请客人进门,给客人递拖鞋,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阅读图书,还可以晴爸爸妈妈帮忙招待。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再见、欢迎再来"等礼貌用语。

  4.开展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引导幼儿分组利用环境布置"家"进行游戏,教师积极参与指导。

  5.知识拓展

  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比如:铅笔,剪刀给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接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

  三、活动结束

  1.活动讲评:根据幼儿参与活动使用礼貌用语情况进行讲评。

  2.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对应数量与数字1~10。

  2、能将点子和数字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数字卡(1~10)》(自制的及挂图)、1~10的数字儿歌、十张小动物图片、数子娃娃(1~10)、蜡笔、《我的数学》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个小动物。(出示十张小动物的.图片,并在他们身上编号1~10),来打个招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呢?(老师与幼儿一起数)看看他们身上写着什么?(认读1~10)

  二、游戏:小矮人找朋友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小动物要和点子娃娃做游戏,(出示点子娃娃),听听,小动物们要说话了(老师以小矮人的口吻说话):“小点子,你们真可爱,可是我们不知道哪个点子娃娃是我的好朋友。”小朋友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幼儿回答)。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小动物和点子娃娃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好现在咱们就来帮助小动物找朋友。

  2、幼儿帮助动物人找朋友,找完后,找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数一数你找了几对朋友。(幼儿回答)

  师:说说为什么他们两个是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回答)

  三、小结:

  今天,帮助小动物找到了朋友,你们真能干,小矮人都非常感谢你们,并让我代他们谢谢你们。

  四、作业。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的第13页,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完成作业)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12-18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9-10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经典]09-13

你追我赶中班教案06-08

中班教案《昆虫》06-12

中班安全教案06-12

中班教案《比尾巴》06-15

中班地震的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