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2、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在学会合作的同时体验设计水果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水果屋大挂图、秋天水果图、各种水果教具、屋子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观看“果园”,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问:“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以“这是谁的果园?(熊猫妈妈的)”引出故事。
(二)边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
1、教师讲故事:从开头讲至“…… 怎么办呢?”
2、提问:“谁来帮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想办法”?
引导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水果屋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墙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门(窗)?”
启发幼儿讲述。
4、教师继续讲故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盖了间水果屋,还做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什么?他们是怎样盖的水果屋?”
引导幼儿完整学说“用××做屋顶,用××做墙,用××做门,用××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
(四)幼儿分组设计水果屋并大胆讲述。
1、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根据水果特点涂色。(播放故事录音)
2、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粘贴相应的水果贴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红红的.苹果、碧绿的西瓜、黄黄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极了,熊猫妈妈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一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早早的来到果园里采摘水果。它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一车又一车。熊猫宝宝在前面用劲地拉,熊猫妈妈在后面使劲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们高兴的把一车车的水果运回了家。熊猫妈妈看到有这么多的水果,高兴得说:“今年可有水果吃了。”
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满满的,连院子里堆得也到处都是。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都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小熊猫着急地说:“妈妈,我们没地方坐、没地方站,也没地方睡觉,这可怎么办呢?”熊猫妈妈想了想,大声说:“有了,有了,我们用水果盖间屋子吧。”
第二天一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就忙开了。他们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用碧绿的西瓜做墙、用黄黄的梨做门、用粉红的桃子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熊猫妈妈还把许多水果分给了邻居们,熊猫宝宝又请来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来做客,他们围着香甜的水果屋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按情节线索进行想象。
2、尝试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感受体谅、关心别人的心情。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按情节线索想象。
难点:尝试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拉线桌面教具一套,胸饰若干。
2、薄纸每人一张。
3、表演用服装、道具(实物)若干,小篮子九个。
活动过程:
一、 激趣设疑
1、 幼儿每人一张薄纸,感受"喷嚏"的威力。(教室中自由活动)
2、 介绍故事名称,讲述第一段。
提问:花脸虎打了这么有威力的喷嚏,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 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尝试按线索想象。
1、 操作教具,讲述第二段。运用渐进提问方法。
A、 一个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老师讲述)幼儿感受"憋足了劲"
B、 花脸虎的.喷嚏把小猴怎么了?
C、 看见树上的鸟窝,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听讲第二段后:这时候花脸虎会怎么想?小动物们又会怎么想?
2、 听讲第三段:
A、你听到小动物在说什么?(回忆对话)
B、花脸虎心里是怎么想了?("要对付我")
3、 尝试思考和想象,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体验角色情感变化。
提问:你得过感冒吗?你得病时会希望什么?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原谅花脸虎吗?(感受关心别人心情)幼儿自由回答治感冒的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三、 创编结尾,倾听完整故事。
1、 幼儿四人一组,选择表演道具,(也可根据小组能力自己准备)
2、 分组编结尾,教师巡回听讲。
3、 倾听完整故事。
四、 概括讨论,表演延伸。
1、 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 你愿意学学它们吗?(可表演或寻找需要帮助的事,作为延伸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2.知道一幅图可以用一段话表示。
教学准备:
1.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观察图片: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为何事这么高兴?”
幼儿自主阅读图书。
2.讨论交流:
说说故事里发生了哪些事。
寻找出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夜宿屋外的那一页。
重点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动: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的果园丰收了,而它们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猜猜这会儿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会想些什么?”
“这么多水果将屋子都占满了,该怎么办呢?”
继续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3.完整欣赏:
完整听赏故事。
老师说故事中的一段,幼儿寻找相应的图片。
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中的一段,其他幼儿共同寻找图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手势言语,能说出常见手势所表达的含义
2.通过猜测手势故事丰富词汇,尝试根据手势创编故事。
3.体验手势言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积累“手势”经验。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用手势招呼一幼儿上前,提问:你怎么知道我叫你来?
2.师:我们不光嘴能说话,手也能说话。现在我做几个手势动作,请小朋友猜猜我的“手”说的是什么:你真棒、耶。
3.师:现在我要来点难的:一交警动作、停,知道得真多,还难不倒你们呢!
二、游戏“小手变变变”。
1.师:我的手还会变各种小动物,请小朋友看我变的是什么。(蛇、雀、兔)
2.幼儿用手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
师:你的小手会变小动物吗?小手准备好,变变变——(玩三次)
(1)师:你变出了谁?这是谁呢?
(2)师:再来一次,跟刚才不一样!
(3)师:最后变一次,看谁能变出新朋友!
三、教师用手“讲述”故事。
师:我的手呀不但会变动物,还会讲故事!请你仔细看,看谁眼睛亮,会动脑,能猜出我的手讲的是什么。教师表演手势故事——
一只小兔走过来,发现一块大石头,左瞧瞧,右看看,蹦蹦跳跳跳过去。
一只小鸭走过来,发现一块大石头,左瞧瞧,右看看,摇摇摆摆绕过去。
一只小羊走过来,边走走,边玩玩,哎呀撞上大石头,一瘸一拐走过去。
四、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学习手势表演故事。
1.师:你看到了谁?还有谁?他们发现了什么?在干嘛?怎么过去的?
2.师:刚才你们猜得都有可能,究竟故事里讲了什么呢?请你认真看、仔细听—
(教师边讲述边表演故事。)
3.师:你们想用手讲故事吗?好,准备让你好听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
4.师:还想讲一次吗?这次老师只做手势,请小朋友用响亮的声音讲出故事。
(引导幼儿学习边手势表演故事边讲述。)
五、幼儿仿编故事。
1.师:你觉得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走过来呢?怎么过来的?请你用手势做出来。2.师:现在我们要把新的动物朋友请到故事里,谁来试一试?(请幼儿到前面边做手势动作边仿编故事:一只……走过来,发现一块大石头,左瞧瞧,右看看,……走过去。如有困难其他幼儿看手势表演可协助把故事完整讲出来。)
3.教师肯定幼儿创造:老师真的没想到,我们小朋友这么小就能编出这么多有趣的手势故事,真是不简单!
六、欣赏手影表演《逗趣》。
(1)师:有两个叔叔更不简单,他们的手会表演更精彩的故事,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2)师:我们好羡慕吧!很多小朋友在讨论刚才的手影故事,下次我们也来试试,让小手说出更精彩的故事,好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1-28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03-06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03-22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04-25
实用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四篇06-01
实用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3篇06-05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5
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05-08
【精品】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八篇05-29
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3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