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离观后感

时间:2022-03-01 19:57: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次别离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次别离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次别离观后感

一次别离观后感1

  选择看这部片子,是因为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上网一查,导演居然是伊朗国籍,顿时肃然起敬,战乱中的人们是如何在生命和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雕琢艺术的?

  看完本片,对导演的敬仰彻底转移到每一为伊朗人身上,一个人可以高大到如此程度,也许跟战乱有关,也许是人的本性,总之,导演让我们看到绝望中的一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回避困难的机会,但是,一旦离开,你便失去了你的根:家!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总是在台词中刻意强调主题,升华个人主义,本片只字未提国家二字,却足以将文人翁纳德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我们的战乱年代,也曾踊跃出一大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上进青年,看那样的影片,的确很过瘾,很振奋人心,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用朴素的手法描写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的影片。

  《一次别离》就是一部朴素的励志电影,朴素到一开始你会怀疑自己能否看完它。当然,一部好片是不会让你轻易就中途放弃的,编剧在这方面做到了,故事层层叠叠又相互联系,跌宕起伏间又疏密有度,不像大多数中低端电影,看了十分钟就知道结尾了。

  本片由纳德和西敏因为是否携带女儿出国而离婚展开,他们的这个决定,造成了后续一些列矛盾,生活的,家庭的,观影的过程会轻易就把你带入他们的生活节奏中去,因为这些琐事太司空见惯了,它们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基于电影的艺术性需要,这些琐事又不会展现得太落俗与露骨,这个时候,演员的出色表演就发挥了他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眼神,一个失落的表情,一个佝偻的背影,所有表演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看这部片子(如果认真去看的话),会是一种从头到尾的享受,仿佛去他的生活中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圈。如果厌倦了ktv和烈酒的`麻醉,不妨学纳德的样子,生活的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害怕它的出现。

  《一次别离》,片名恰到好处,一次别离,人们这才发现了彼此的重要性,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才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由此展开,本片有一下几大看点:

  1)纳德对老年痴呆的父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

  2)女儿在父母间的对种种选择;

  3)纳德和西敏的种种矛盾;

  4)护工瑞茨的种种生活压力。

  好片子无需多解释什么,好不好看各执己见,总之,不管是否因为本片的缘故,我们总该让心灵净化一番。

一次别离观后感2

  在一个小型电影节上,一位香港的电影学院教授给我们现场放映了一段影片,固定的一个长镜头,展现的是海水在岸边潮起潮落,沙滩上一个玩具渐渐被卷进海水中。放映完他问现场观众感受,看到了什么。很多同学讲述了他们的理解。最后一个发言机会我举手了,

  “我想问的是这样的分析是否有意义,也许导演只是想跟观众开一个玩笑,在海边拍了一段潮水来的画面然后让大家自己猜吧,如果这不是一个著名导演的作品会不会有人这样解读它的意义”

  “你是这样认为吗”

  “我是说有这样一种可能”

  “你说的对。”然后他说了一段话,具体字句我无法还原,大意是,你认为它有这样的含义,那么它就是有这样的含义,认为没有,那它就是没有;看电影是很私人的事情,当导演拍完一部片子并将它呈现给观众,导演就和这部电影没有关系了,如何理解这部电影全由每一个观众自己来决定。

  我很少看影片的评论,除了需要补充一些背景知识或者讨论八卦。我认为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只要是我本人没有感受到的东西那么任何看似高深的分析对我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些诠释不是必要的背景补充,而是纯个人的理解,并且有的写的就像高考阅读理解的答案,看着挺深刻,其实毫无共鸣。

  所以我认为,文字把握不好的话就是最差劲的.表现方式。活生生的电影、绘画、音乐,都有一种'尽在不言中'的美妙,它们带来的美感是立体并且直接的,感官--感官,也因此有了被无限解读的可能,而文字则是一切尽在言中,感官--思维--感官,驾驭的不好那么就像是冷掉的蛋糕,全然没有出炉那一刻的美味与惊艳,只是一块烤过的面粉团子而已。因此我有时觉得,煞有介事的影评、乐评都是很多余的东西,以干瘪的文字来描述一种更鲜活的艺术,没有功力的话只会显得太不够了。

  没逻辑地讲了这么一段,我也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我也借此认识到我的写作水平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哎。Anyway总之一下吧,咳咳,总之,不论是严肃分析,还是直觉感受,都是观众和这部电影的私人联结,怎么想怎么说没有高下之分。

一次别离观后感3

  《一次别离》(其实我更喜欢台译的《分居风暴》)是我第一部接触伊朗的电影。单从画面上说,《别离》(以下这样称呼)确实没有国内的画面精美(也不知道是不是关我看的版本问题),但故事情节却引人入胜。

  先把丑话说在前,这部电影我只观看过一遍,没有定格或是一个画面重复播放,我只能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浅析一遍。

  《分离》没有大成本的宣传,第一次萌生看这部电影的念头也仅仅是我庸俗的认为奥斯卡外语片九强一定有它的动人之处。

  事实也是如此。

  阿斯哈·法哈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名字。但观看这部电影的手法却没有陌生的感觉。它就好像是某个我们熟悉的导演拍出来的,于是我想,它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故事和里面千丝万缕的暗喻与感悟。

  他们为什么要离开_

  在影片的一开始,纳徳和西敏就在争吵着,因为丈夫不同意出国生活而选择离婚。于是出不出国就成为了这次分离的导火线。而纳徳的理由是因为老年痴呆的父亲需要他。这似乎也很理直气壮。西敏的意思是把女儿带到国外,让她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当判官问到国内是什么环境时西敏却避而不答。影片到这里让我想起中国一个相似的状况——官员在致力于国内的政治和国家的改善,而他们的孩子往往被送到国外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连改革者都对这个国家失了信心。而纳徳是一个耿直的人(从后面不肯承认自己推保姆下楼能看出),他对这个国家(他的爸爸作为国家的暗喻)依然尽忠职责,即使他已经不认得他了(国家已经老),纳徳仍然愿意留守。

  保姆的出现_

  西敏的离使得纳徳不得不请一个保姆来照料他的家庭。而梅特是清楚她母亲的,她知道母亲在两个星期后会回来。如果剧情不出现点波澜,那么,两个星期后西敏会回来,保姆却要离开,分居风暴就这么结束了。于是转折点出现了,纳徳发现他的钱不见了,保姆把他的父亲锁在房间里差点使父亲死亡。两个家庭的纷争出现了。保姆指出纳徳是使她流产的凶手。

  保姆瑞茨是一个信奉上帝的伊朗女人。宗教的信仰使她有一套很严格的操守和道德观。

  让上帝作主

  事发之后,两个家庭开始纠缠在一起,对簿公堂。

  他们说的都是真话,纳徳没有推瑞茨下楼,瑞茨没有偷纳徳的钱。(只是在纳徳的父亲走失那一段到瑞茨回来看着孩子们玩游戏的那一段的衔接有点生硬。)

  既然这是由万能的上帝引起的混乱,也应该由上帝来作个终结。

  由于瑞茨的信仰,谎言被识破。

  结局

  结局实在是耐人寻味。

  纳徳和西敏各自坐在走廊的两边等待着女儿的答案。

  答案

  答案导演没有给出,但我们不妨进行一个推导。

  首先,从两人坐的位置。纳徳坐的是最近镜头的右手面,而西敏坐得远离镜头,并且在中间隔了一层玻璃,面部表情失焦。说明二人心灵已经有了隔阂。

  其次,女儿的心意。女儿在后来跟父亲哭诉,为什么不愿意给钱让妈妈回来,然后坐上母亲的车离。在此之前,梅特一直守候在父亲身边照顾着爷爷。但她为的只是母亲能够回来和父亲团聚。也许好多人会认为梅特一定是比较喜欢父亲所以才一直留在父亲身边,但后来的事说明梅特也是一个耿直的人,她不喜欢父亲撒谎。

  由此种种,我也纠结了,未能得出答案。

  但作为一个孩子,我深信她是同等爱她的父母,她一直在强调,她已经作出了选择,那么这个选择一定是能平息这场风波的最好良药。

一次别离观后感4

  有人说过,婚姻就像一座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而这城里城外的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真正品味到。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就把这城里城外的喜忧参半演绎绝了。不仅如此,作品还引用了一些暗喻的手法,让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家庭故事,体现出复杂的社会矛盾。影片对人性心理的刻画也十分到位,并且环环相扣,悬念丛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主人公纳德和西敏在伊朗,算的上是一对白领阶层。丈夫纳德在银行工作、妻子西敏是一位教师。家中有11岁的女儿特梅、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矛盾冲突的起因是西敏想给女儿特梅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坏境,办好了移民手续。而丈夫纳德不想丢下年老多病且无法自理的父亲,死活不同意移民,二人闹到法庭。法院认为这是妻子在胁迫丈夫妥协,就建议双方先冷静一下。西敏赌气搬回娘家,纳德只好请来一个家庭保姆照顾父亲。一次,纳德发现保姆将自己的父亲捆绑在床上导致他差点窒息,他一怒之下将保姆推出门外,致保姆意外流产。于是,两个家庭之间,一场漫长的纠纷就此展开。

  令人赞叹的是,影片从场景到演员,都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表达,却能做到简洁而干净,精致而细腻。这可以看出制作方对电影语言的控制能力已经如鱼得水。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影片中的那些精彩的'隐喻:

  隐喻一,妻子西敏说移民是为了让女儿脱离这种环境,而伊朗到底什么样的环境?电影却没有给出答案。但就是这巧妙的点到为止,却足以让许多观众产生共鸣。

  隐喻二,纳德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这也是个很明显的隐喻:一个病入膏肓的国家,一系列行将腐朽的制度。

  隐喻三:西敏质问纳德:你父亲认得出你这个儿子吗?纳德答:我认得出他是我的父亲。这个暗喻多么具有讽刺意味?这表达了普通百姓对一些现象的失望,而又故土难离的矛盾心理。

  影片同时还引用了其他的隐喻,准确地表达出人们在僵硬而强大的体系牵制下,所表现出一系列的矛盾冲突:现代文明与古老宗教信仰、在金钱名誉面前人们表现出的虚伪和内心谴责、在强权面前,人们无处可逃任人宰割的绝望......

  《一次别离》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同时这部带有批判性的电影也被伊朗官方认可;20xx年,该电影就在伊朗本土获得伊朗曙光国际电影节大奖:水晶凤凰奖。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得不佩服人家伊朗官方的豁达。这无疑是鼓励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并能以此向世界弘扬本民族深厚而悠久的传统文明。能做到这一点,真好!

一次别离观后感5

  电影从名字上看就是从一件小事情入手和着眼,实际上也是由一个家庭发生的事情反映整个伊朗整个社会的问题。故事发生的场景包括:家里、学校、法庭,人物有老师、孩子、感情破裂的夫妻,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底层的一家三口,电影中的故事完全以一个普通中产阶级为基础,反映这个阶层的人面临的养老、教育和夫妻之间等问题的同时,也凸显出底层人的无助与绝望。

  围绕中产阶级,他们至少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夫妻对未来的期望和打算问题

  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夫妻,已经没有热恋时期的生死相许,而只有现实主义的对老对小对未来的打算,当这个与另一半出现巨大冲突时,矛盾就发生了。剧中女主角一心想要离开这个国家,为了让后代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减少这个国家社会可能对女儿造成的伤害,所以愿意不惜一切离开故土,离开自己的父母。而男主是出于孝道,无论如何不会抛弃自己患病无人照料的老父亲。其对妻子的欲求与期望没有给予充分关注与回馈,本质上仍然是缺乏充足有效的沟通,由此造成其妻子决定离开,不再尽儿媳妇和母亲、妻子的义务责任。

  二、对女儿的教育问题

  剧中,我们看出该女儿出生于中产阶级,物质生活较为优越,内心善良,勤奋好学,且父母对其教育投入精力很多,其自身要求也很高,英语阿拉伯语还有波斯语等等都在学习。但是父母的感情破裂给了她巨大的心里阴影和伤痛,其父母意识到底层男到其学校和老师骚扰时候,感觉到被按住了命门,只求女儿不受到影响。但是女儿察觉到了父亲对于事实的隐瞒,父亲决定和盘托出,并将正义的决定权交到女儿手中,女儿也帮助父亲免受牢狱之灾而说谎,从而内心对于现实又有一次巨大的.失望。在这个混乱的家庭中,想要一心受到高等级教育的目标肯定会受到干扰,连善与恶的边界线都会变得模糊。

  三、对父亲的照料问题

  男主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一方面他牵扯了男主的大量精力去照料,成为男主不愿赴国外发展的最大羁绊;另一方面男主仍然住在其父亲的房屋内,且几乎没有存款,每日必须工作,所以需找人照料其父,而不能将其送至养老院悉心照料,也体现出中产阶级可支配收入少,社会福利少,养老靠自己的社会问题。剧中男主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压力,疲于奔命,且哪里都需要他费心,最终乱上加错,造成自己官司缠身,给原本脆弱的家庭造成了更大的摇晃。

  四、法律与传统的问题

  这部剧中出现的有双方打得控诉,法官权利非常大,但是也凭证据和规矩办事,也有专业化的明辨是非调查真相的业务能力。但是动辄要将人送进监狱,这对每个脆弱的家庭都是毁灭性的,可见法律无情。再者,底层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非常虔诚,坚信善恶终有报,不允许自己做任何亏心事情,即使现实已经是多么残酷。撇开法律决定私了,抛去其他进行男人之间的对决,男女之间的巨大不平等地位与差别,这些都是与现代化不对称和矛盾冲突的地方。

  这部剧反映了好几个当下这个社会面临的几个问题,或者说一个个现实人物的缩影。但是从另一个民族的人来说,我们很容易被他们的虔诚、善良、正义,有什么说什么,还有勤奋,甚至是帅小伙,漂亮菇凉的独特气质所吸引。我们都认为他们可以过得更好,可以将他们的笑容绽放的更加迷人,他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这个过程给善良虔诚人们一些缓冲,将伤害和失去的损失降到最少最小最低。

【一次别离观后感】相关文章:

《妈妈在爱我一次》观后感12-10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04-26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07-29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05-24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02-03

《妈妈在爱我一次》观后感2篇01-25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精选15篇02-05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15篇)05-22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15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