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11-22 06:29:3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门】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门】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晚上,我和妈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它总共分为五个篇章,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第四节课——“文以载道”。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已九十六岁高龄的许渊冲老爷爷。他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特别是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方面,更有独特的。他白发苍苍,脸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老年斑,瘦长的手臂上,一根根青筋清晰可见。他拄着棕色的'拐杖,慢慢地走到了舞台中央。

  许爷爷认真地给我们讲起了课。虽然老人家年事已高,但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有力:“同学们,中国古诗词有三美。意美、形美、音美。”再以《登鹳雀楼》为例,具体阐述了这三美。然后,许爷爷又讲述了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并且将一生都奉献给翻译事业的故事,带领每一位同学感悟诗词与外语的结合之美。他从起初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背不全,不会读,到如今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翻译家。过程中碰到了种种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从不放弃,一直坚持着要把中国的古诗词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诗词,了解中国文化,创造了“翻译美”。2014年,他获得了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家。同时他也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许爷爷曾把《诗经》《楚辞》《李白诗选》《宋词三百首》等等翻译成英文、法文,并在国内外出版。

  许爷爷还给我们讲了,他现在每天还坚持翻译一页书,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他那执着的精神,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许爷爷一样,坚持不懈,执着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带领我们学习了古代文化之美。许爷爷将诗词翻译成外语,让骄傲的中华文化走出了国门,向全世界传递着文化的共鸣。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昨晚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节目内容丰富,非常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摄影师解海龙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京剧小达人”王泓翔和虚拟歌手“犀”共同演唱的歌曲《墨梅》还有神秘嘉宾无壳蛋生鸡“小茶缸”。

  以“我要上学”系列照片震撼国人的纪实摄影师解海龙,讲述了相机背后“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非常感人!爱心铸就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喜欢《墨梅》是因为那首歌很好听,古色古香的,是我喜欢的风格!然后演出画面非常美丽,那个小女孩“犀”竟然是虚拟的,美妙的声音也是合成出来的,令我大开眼界!

  最后那个无壳蛋生鸡“小茶缸”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力量,我也好想做一次无壳蛋生鸡的实验啊!哈哈!好有意思!

  令我最记忆深刻的是解海龙爷爷在很久以前拍下照片的那三个孩子:苏明娟,胡善辉,张天义。

  他们都是生活在农村的'三个人,每天要从山底走到山顶十几公里的路去上学,农村的路都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跤。桌椅简陋的教室,哪怕一下雨就漏水,他们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只要能有书读就会很开心很幸福了。

  在“大眼睛”女孩的那张照片里,能看出她眼神中多么渴望学习;“大鼻涕”胡善辉即使鼻涕流到了嘴上,仍然大声地朗读;“小光头”张天义在自己贫困的情况下也不忘帮助别人,他们三人的精神令我佩服。

  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成天沉浸在电子游戏当中。幸福是奋斗来的,如果你不奋斗就更不会有幸福人生。

  通过看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我学到了很多,我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为之努力,长大了再去实现大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刚才,看完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感触颇深。

  今年的主题,是——幸福。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想问“幸福,是什么?”然而每个人所诠释的“幸福”,含义是不同的。

  盲童“钢琴家”——小刘浩的幸福就是能摸着妈妈一针一针给他翻译出来的盲谱,弹着自己心爱的钢琴。他的自信、他的乐观、他对钢琴的永不放弃加上妈妈对他的帮助和关爱,促成了今天的小刘浩。

  还有那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的母亲并坚持了12的孟佩杰,每天重复那么多次相同的动作,她不但不烦躁,反而感到特别幸福。妈妈说:“没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而佩杰却觉得这12年来能和妈妈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2009年佩杰考上了大学,她就定要带着妈妈上大学。如今已经大二的她,还在一如既往的地照顾着妈妈。她说:“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40个仰卧起坐、拉腿200次、捏腿15分钟……这真的是“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吗?有些人是时候该反省一下了。

  其实,有时候,幸福很简单。就像我们《幸福宣言》里所说的一样:

  “幸福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幸福是一份好心情。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自信、乐观、努力、超越;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是第一!”

  “幸福是温暖的关爱,幸福是真诚的赞美;在幸福的世界里,要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懂得对生活说感恩。敞开心扉去沟通,世界也会变开阔;用宽容的心待人,让自己更快乐!”

  “幸福是快乐的分享,幸福是无私的奉献;给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同学少年,胸怀广阔,幸福中国,未来有我!”

  2011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了解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品味幸福。所以,在这新学年里,让我们一直“幸福”下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周四,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感觉受益匪浅。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梦想。

  第一课,王亚平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十年前,也就是2003年,她作为一个小观众,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位牵动13亿中国人梦想的第二位中国女航天员。在演讲结束时,王老师告诉我们:“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尘,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的到!”在第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撒贝宁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八一少年跳伞队,有一名女孩叫付丽娟,她是一位农村来的少年,她的年龄几乎低的令我们难以置信——她只有13岁!她是队里最小的队员!当我听到她的年龄,我简直惊呆了!13岁!而且,她的经历也让人难以置信。每天早上早经历好几个小时的长跑。而且还要做很多的训练。当时我惊呆了,那些动作,就是将我的身体的柔韧度扩大100万倍,我都做不出来。

  第二课,电影明星章子怡我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我开始以为,章子怡会讲述她的明星事业,可事实恰恰相反,她自己讲述了一个关于学习的小小故事。

  章子怡讲述道来:在她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时,就因为语言不通,丧失了许多机会,她当时有一个梦想:用英语向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她告诉我们: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丢掉梦想,它是你迷茫的时候一盏明亮的灯,它会为你指明方向;它是你在黑夜里枕边的一本书,为你开启黎明;它是每一个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伸向你的一只手,拉你一把送你一程,让你重新获得动力,永不放弃。

  第三课,钢琴家郎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源于童年的一个梦想,就是很汤姆一样,弹钢琴,最出,它只是一个梦想,可是后来,他经过28年勤奋且不懈的努力,他变成了享誉世界的钢琴家。郎朗告诉我们:当你热爱一件事,甚至把它当成自己一辈子的梦想,并为这个梦想拼命努力的时候,你就找到了你人生真正的精彩。

  这就是我的观后感,你的呢?快快告诉我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季的主要内容是联合了当年革命长征故事来讲述我们中国当前面对一些政治时事的态度: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虽然在节目中,没有明确地点出了香港,但我还是不由地想起了香港的事情,当年我们的革命先烈和老前辈们浴血拼搏,目的就是为了把欺负我们中国的敌军赶出去,捍卫我们自己的国家主权,从那时候我们就明确地表示了我们的态度,就是: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是这片神州大地的`主人。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这是常识,更是底线,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再次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的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分裂阴谋。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中国的任何一块土地从中国的领土中分裂出去。

  我们中国一直都是秉持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方针,因为那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的风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中国好欺负,我们中国是一头觉醒的雄狮,任何不怀好意的国家都别妄想欺负中国。面对挑战,我们祖国从不畏惧,拥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以上就是我在看完这季的《开学第一课》后,联想到了当下的感想,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明白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重大意义。我爱你,我的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和荣幸,这份荣幸和骄傲是我的祖国所赋予给我的,在他国,我无需谦卑,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我都敢大声地告诉全世界:我是中国人,我与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

  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人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大家心里都有对它的理解:老师认为幸福是传授学生知识;医生认为,幸福是救活一个逼近死亡的人;军人认为,幸福是回家探望亲人;而我认为幸福是考得好让爸爸妈妈替我高兴。

  九月一日,我在电脑上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听了许多“名人老师”给我讲解什么是幸福,我认为,幸福就是我考得好,让爸爸妈妈分享我的快乐。

  每个父母都以自己的孩子为骄傲的,就拿我的父母来说,如果某次考试考得好,他们会夸奖我,我的.心情好了就会讲笑话,他们也容易被逗笑,我和父母的关系就会融洽一整天,我的心情也会好一整天,那么我这一天干什么事都会因为好心情而高效率,这就像一个链子,一环套一环,让人觉得很幸福,很温馨。

  但是我如果考不好,他们就会批评我,我就不高兴或不说话,那么这样,家里的气氛就会沉闷好几天,同样,我的心情也很低落,我想,我的父母就是电脑,我的成绩就像主机,控制他们的屏幕(脸色)。

  我在《开学第一课》找到了许多我与它 “共鸣点”,比如“最美女孩”认为妈妈幸福,她就幸福,天下哪个小孩子不希望父母和颜悦色地和她(他)们说话?如果父母高兴,那么我们肯定会比他们高兴很多倍,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次母亲节,我花了所有的零用钱去买了一捧康乃馨和一个音乐贺卡,上面写着:妈妈您辛苦了,感谢您为我做了这么多事,今天您可以歇歇,我能自理家务了!妈妈看完后会心地笑了,我觉得此时此刻,一股暖流涌遍我全身,我才知道这就是幸福!

  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俗话说:千金难买一家人,原来幸福就是一家人和睦相处,家人都团结、开心,这应该就是幸福的真谛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

  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分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五个篇章,旨在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领略民族自强之魂的风采,品味字里行间的家国理想,开启黑白二子间蕴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鉴古知今……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今年的主题演绎,注重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联,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成为仅仅能欣赏、背诵的对象。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依然会影响他们当下的生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

  今天,我看了一个十分好看的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有梦就有动力”这句话的含意,我还深深地领悟了:梦想就像一架纸飞机,只要有了动了,才会飞得更高、更远。

  《开学第一课》主要是通过一些圆梦人的亲身经历,如何做才能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个十三岁女孩付丽娟的故事,她是一位军营里的年级最小的军人,在八一跳伞队里当兵,付丽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自己的跳伞梦。从这我领悟到了“梦想就像宇宙的星辰触不可及,只要就自己努力就一定能触碰到!”

  接下来的节目里我们看见了一个追梦三十四年的香港明星——周星驰,他从最底层做起,端过盘子,跑过龙套,把自己挣得所有的都花在了电影票上,了这种热爱电影,追逐梦想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呀!

  节目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得了脑病的人都可以学会弹琴,他就是黑龙江省鹤岗市的闫铭威,在四岁时,小威被查出智力低下并患有自闭症,于是他的妈妈一点一滴的教他钢琴(因为大夫说弹钢琴对小威的病有好处)。因为这个梦想,小威最终学会了钢琴。

  小威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一个智力低下的人都能通过坚持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像我这样正常的人就更应该不断地去坚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因为自己的名字写在书皮上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但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汗水和泪水,不抛弃,不放弃。

  我觉得梦想就像一盏灯,在你迷失方向时,拉你一把,送你一程;梦想就像枕边的一本书,为你开启美好的黎明。请记住这句话“只有放飞梦想,才能拥抱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我并其实不明白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幸不幸福,也许是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同吧!小时候,我的幸福是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小学时,我的幸福是父母、老师的表扬;现在,我想要的幸福是有一大群朋友;到我三十岁时,我的幸福也许会是有个美满的家;到我老了,我的幸福可能就是挽着老伴的手安度晚年。幸福是会变的`。

  开学第一课中,于丹讲了这样一句话: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她很懂我们的心。对啊,这就是所有孩子共同的幸福。在许多父母的眼中,我们的成绩永远比快乐更重要。如果这句话可以代表幸福,那我是幸福的孩子。我应该庆幸,我有开明的父母,他们从不对我施加压力。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只要我不愿意,他们从不会逼迫我报名。所以我有许多时间享受快乐,即使这样,我的成绩也不差。我身边有很多连周六周日都抽不出空来的朋友,他们的周末就是在四处奔波中度过的,早上钢琴,下午英语,晚上还要补数学。这样的生活,不是我能想象的。有朋友向我诉苦说,她学这么多,绝对是被逼无奈。她爱画画,却被送去学琴、补习没有半点用来画画的时间。即使整天提优、补习,除了学还是学,她的成绩也没有半点提高。这不是她的幸福,她不快乐。

  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多对的一句话。我的确是幸福的,因为我成长得很快乐。快乐和成绩是挂钩的,只有快乐了,你才有动力更努力地学习,不是吗?其实被成绩压迫的我的朋友也是幸福的,至少她的父母也是为她着想,才会让她学这学那的,但是这样的幸福并不让她快乐,也许到她长大后才会明白这样的幸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开学第一课》,并要我们做笔记。开始了,这次的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

  首次出现的人物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像春天般的两个老人,他们自己生活经济都十分困难,还每月帮助远安的聋哑学校寄200元给他们。学校十分感谢他们做出的贡献,想找到他们,他们就凭着信上的地址找到了他们的住处,落款人的名字叫高振宁,他们询问别人了好久,别人都说没有这个人,他们就给报社的记者打电话说要找到高振宁这个恩人。终于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面找到了高振宁这个人了,一进门,屋子里一片漆黑,破旧不堪,高振宁出现了,他们把实际情况告诉了记者,其实高振宁这个人不存在,是三个人的名字组合起来的。就这样,高振宁被评上了春天般的人物。

  在黄柏山里有一个小学,那里十分的贫困,家长无论如何拼尽全力也要让孩子上的起学校,他们的老师——刘发英,成为了网络爱心助援,她每天都会跑丘资、长阳、宜昌三地。她在36年内帮助了480个孩子,成为了爱心助援人。

  袁裕校的父亲是出了名的破烂王,他经常迷上人家觉得毫无意义的`东西。从1890年到2009年他记载了家里的百年档案。他总是把破烂收藏起来,还把它们分类、整理。袁裕校做了一个家庭博物馆,还记载了上6万字的书。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心,传承下去,传承给每一个中华儿女。他在30年内收集了2万多件历史文物。

  一个被称为“观音姐姐”的邰丽华,她从小就听不见,说不了,但她并不抱怨她的父母,就这样她进入了无声世界。她曾经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千手观音”这个节目。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要做像他们这样的人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

  2013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晚会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主要彰显平民的“中国梦”,并未像往年一样起用庞大的明星阵容,梦想主讲老师有: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妈妈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等普通人,他们和航天员王亚平、钢琴家郎朗一块儿诠释梦想的力量。

  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最让我感动的是汶川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廖智从小喜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虽然没有成为一名舞蹈演员,但舞蹈老师的工作也让她感到无比快乐。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满周岁的孩子以及她轻灵舞动的双腿,假肢带来的剧痛,一度使她放弃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梦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独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厕所,不得不爬着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卫生间,却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后,廖智发现穿戴假肢也并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廖智,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接下来的时间,她做了很多健全时不曾尝试的事情,游泳、攀岩、登山,对梦想的坚持,给了她一次重生。她真的是美丽的,不管是动的还是静的镜头,我还听到了她的声音,听到她在经历了失去亲生女儿,双腿被截肢后对于失去,对于生活加于她的'苦难的感言,她说的那么平静温柔,她说她必须要坚强,而一个女人的坚强就是可以用她柔弱的双肩去承担,或者去获取她应得的照顾,一个女人的坚强就是无论遭遇了什么挫折,都可以一直平静,一直温柔的看待这个世界。而失去就是,让她更懂得了珍惜。为了梦想,坚持不懈。

  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贫富贵贱,在我们生活的路上,我们都要克服困难,朝着梦想一路向前。这是我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最深感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

  2009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爱国,去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梦想,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幸福。

  虽然我没有看完,但是感触不少。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创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我想,快乐可能就是一种幸福。要怎么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觉到幸福,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就是如何让她们觉得快乐了。

  要让学生们觉得快乐,首先要自己觉得快乐,只有自己快乐了,发自内心的快乐,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课堂的快乐。所以,我得先寻找自己的快乐。

  人也许随遇而安也是一种快乐,一种乐观的快乐。乐观了,自然就快乐了。比如,,老师打电话给某学生家长,说他表现不怎么好。如果是一个乐观的孩子,他会认为,老师也在关注自己,所以自己应该表现得好一些。一个乐观的老师,他的孩子应该也是积极,自信的,从而也是快乐的。

  我一直试图让自己觉得快乐些,不去想大班额,不去想超课时,不去想自己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不去想自己的学生有多少个“石头”。从事情的反面去考虑,去尽量放松自己。放松不代表不负责任,我一直是凭自己的良心教书,我从来不在乎我教好学生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而是在意自己是否对孩子们的未来尽力了,是否对得起他们叫的.那声“老师”!!!

  一年级的孩子,要他们快乐的学习,我想应该在活动教学法上面多下功夫了。多设计课堂活动,多思考问题教学,要求学生养成“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思”的习惯。

  我希望我能是快乐的,也希望我得孩子们也能是幸福的。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明天我要给孩子们上好我们的开学第一课了。

  快乐带来幸福感,因为幸福而快乐!!!不希望孩子们被巨大的教学质量压力而失去了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3

  《开学第一课》以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个主题,给我们讲了生动而感人的抗日战争英雄的故事。

  在“爱国”这一课,93岁的秦怡奶奶讲述了国歌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国歌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在战斗中创作出来的。聆听了善战的.赵一曼、像钢铁般坚强的左权给家人写的最后一封书信,他们这些抗日英雄抛家弃子、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给我印象最深刻。一幅幅图片从我眼前晃过,河上、岸边、丛林、悬崖、街道上、马路边、房子里,到处是我们中国人的尸体,甚至提到了2个日本人要比赛谁能先杀死100个中国人。我捂上脸,不敢看,我害怕。但是那些幸存者却勇敢地面对日本侵略者,指认日本人的罪行。我们要永远记住这血泪史,缅怀南京战争中的英雄。

  团结就是力量。新四军为了营救5名美国同盟军飞虎队队员,不惜牺牲一百四五十人,因为大家都知道,要抗日不是只有靠中国自己,还要得到同盟军的帮助,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

  自强才能无敌,一个国家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欺负。王爷爷告诉我们:只有每个年轻人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

  《开学第一课》在《少年自强宣言》中结束,但那一张张战争的图片还浮现在我的眼前,深深地震撼着我,回想到以前遇到困难时,我不能勇敢面对,怕苦、怕累,什么事也做不好。而从这一刻起,我要向***先烈、抗日英雄们学习那不怕困难、勇于担当、自立自强的精神,刻苦学习,锻炼本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

  9月1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主要是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为大家讲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让我非常的感动。

  第一节课:信念不移。99岁老爷爷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他经历战友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

  第二节课:勇往直前。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讲述了自己和父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出生18天后就在马背上的摇篮中踏上征途。在她眼中的贺龙元帅,是一个为了革命理想而勇敢的将领,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孩子而勇敢的父亲。第三节课:百折不挠。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在长征中,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和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的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的故事。

  第四节课:坚持不懈。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孩子们“长征”火箭的名称,寓意着火箭长长的踪迹。

  通过观看节目,我明白了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无数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接过老兵的旗帜,传承长征精神,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第三节课:百折不挠。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在长征中,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和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的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的故事。

  第四节课:坚持不懈。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孩子们“长征”火箭的名称,寓意着火箭长长的踪迹。

  通过观看节目,我明白了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无数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接过老兵的旗帜,传承长征精神,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

  又是一个令人熟悉的秋天,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节目的开始。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在观看途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成龙讲述自己经历的那一段。他原本也是个小龙套,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属于中国的“名片”!从原本一闪而过,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渐渐变为大明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勤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很好地给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节目中提到,在拍戏的时候,他几乎全身上下都受过大大小小的伤,甚至做过开颅手术,可他依然坚持了下来,给观众献上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反观现在的一些演员,在拍戏的'时候被刺扎到都要大叫半天,而面对这种情况,成龙他也只能笑笑。

  生活亦是如此,在学习的道路上,许多脆弱的人只是受到小小的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做出过激行为。有些人过度在意他人的目光,先前一位学生因同学嘲笑她胖,从而跳楼自杀,一朵还未开放的鲜花,就这样枯萎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消息。而这样的事情,几乎年年都会发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还有人受过更大的苦,有过更痛的伤!

  老祖宗的话是不会错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强大的人,是吃苦吃出来的!而不是在温室舒舒服服地长大的!在光鲜亮丽的外表后,是多少艰辛的汗水,在赏心悦目的分数后,是多少沉重的笔墨。

  而我们作为中学生,更应该行动起来,不要抱怨学习的繁重,而是应该感谢它,因为它们将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不要受点小伤便一蹶不振,而是应该站起来,因为它是我们坚强的象征。

  让我们为今后的生活,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1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23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07-0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29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2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30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04-27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08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12-07

《开学第一课》心得08-2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门】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门】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晚上,我和妈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它总共分为五个篇章,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第四节课——“文以载道”。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已九十六岁高龄的许渊冲老爷爷。他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特别是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方面,更有独特的。他白发苍苍,脸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老年斑,瘦长的手臂上,一根根青筋清晰可见。他拄着棕色的'拐杖,慢慢地走到了舞台中央。

  许爷爷认真地给我们讲起了课。虽然老人家年事已高,但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有力:“同学们,中国古诗词有三美。意美、形美、音美。”再以《登鹳雀楼》为例,具体阐述了这三美。然后,许爷爷又讲述了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并且将一生都奉献给翻译事业的故事,带领每一位同学感悟诗词与外语的结合之美。他从起初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背不全,不会读,到如今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翻译家。过程中碰到了种种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从不放弃,一直坚持着要把中国的古诗词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诗词,了解中国文化,创造了“翻译美”。2014年,他获得了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家。同时他也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许爷爷曾把《诗经》《楚辞》《李白诗选》《宋词三百首》等等翻译成英文、法文,并在国内外出版。

  许爷爷还给我们讲了,他现在每天还坚持翻译一页书,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他那执着的精神,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许爷爷一样,坚持不懈,执着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带领我们学习了古代文化之美。许爷爷将诗词翻译成外语,让骄傲的中华文化走出了国门,向全世界传递着文化的共鸣。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昨晚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节目内容丰富,非常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摄影师解海龙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京剧小达人”王泓翔和虚拟歌手“犀”共同演唱的歌曲《墨梅》还有神秘嘉宾无壳蛋生鸡“小茶缸”。

  以“我要上学”系列照片震撼国人的纪实摄影师解海龙,讲述了相机背后“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非常感人!爱心铸就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喜欢《墨梅》是因为那首歌很好听,古色古香的,是我喜欢的风格!然后演出画面非常美丽,那个小女孩“犀”竟然是虚拟的,美妙的声音也是合成出来的,令我大开眼界!

  最后那个无壳蛋生鸡“小茶缸”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力量,我也好想做一次无壳蛋生鸡的实验啊!哈哈!好有意思!

  令我最记忆深刻的是解海龙爷爷在很久以前拍下照片的那三个孩子:苏明娟,胡善辉,张天义。

  他们都是生活在农村的'三个人,每天要从山底走到山顶十几公里的路去上学,农村的路都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跤。桌椅简陋的教室,哪怕一下雨就漏水,他们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只要能有书读就会很开心很幸福了。

  在“大眼睛”女孩的那张照片里,能看出她眼神中多么渴望学习;“大鼻涕”胡善辉即使鼻涕流到了嘴上,仍然大声地朗读;“小光头”张天义在自己贫困的情况下也不忘帮助别人,他们三人的精神令我佩服。

  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成天沉浸在电子游戏当中。幸福是奋斗来的,如果你不奋斗就更不会有幸福人生。

  通过看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我学到了很多,我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为之努力,长大了再去实现大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刚才,看完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感触颇深。

  今年的主题,是——幸福。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想问“幸福,是什么?”然而每个人所诠释的“幸福”,含义是不同的。

  盲童“钢琴家”——小刘浩的幸福就是能摸着妈妈一针一针给他翻译出来的盲谱,弹着自己心爱的钢琴。他的自信、他的乐观、他对钢琴的永不放弃加上妈妈对他的帮助和关爱,促成了今天的小刘浩。

  还有那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的母亲并坚持了12的孟佩杰,每天重复那么多次相同的动作,她不但不烦躁,反而感到特别幸福。妈妈说:“没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而佩杰却觉得这12年来能和妈妈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2009年佩杰考上了大学,她就定要带着妈妈上大学。如今已经大二的她,还在一如既往的地照顾着妈妈。她说:“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40个仰卧起坐、拉腿200次、捏腿15分钟……这真的是“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吗?有些人是时候该反省一下了。

  其实,有时候,幸福很简单。就像我们《幸福宣言》里所说的一样:

  “幸福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幸福是一份好心情。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自信、乐观、努力、超越;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是第一!”

  “幸福是温暖的关爱,幸福是真诚的赞美;在幸福的世界里,要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懂得对生活说感恩。敞开心扉去沟通,世界也会变开阔;用宽容的心待人,让自己更快乐!”

  “幸福是快乐的分享,幸福是无私的奉献;给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同学少年,胸怀广阔,幸福中国,未来有我!”

  2011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了解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品味幸福。所以,在这新学年里,让我们一直“幸福”下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周四,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感觉受益匪浅。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梦想。

  第一课,王亚平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十年前,也就是2003年,她作为一个小观众,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位牵动13亿中国人梦想的第二位中国女航天员。在演讲结束时,王老师告诉我们:“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尘,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的到!”在第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撒贝宁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八一少年跳伞队,有一名女孩叫付丽娟,她是一位农村来的少年,她的年龄几乎低的令我们难以置信——她只有13岁!她是队里最小的队员!当我听到她的年龄,我简直惊呆了!13岁!而且,她的经历也让人难以置信。每天早上早经历好几个小时的长跑。而且还要做很多的训练。当时我惊呆了,那些动作,就是将我的身体的柔韧度扩大100万倍,我都做不出来。

  第二课,电影明星章子怡我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我开始以为,章子怡会讲述她的明星事业,可事实恰恰相反,她自己讲述了一个关于学习的小小故事。

  章子怡讲述道来:在她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时,就因为语言不通,丧失了许多机会,她当时有一个梦想:用英语向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她告诉我们: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丢掉梦想,它是你迷茫的时候一盏明亮的灯,它会为你指明方向;它是你在黑夜里枕边的一本书,为你开启黎明;它是每一个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伸向你的一只手,拉你一把送你一程,让你重新获得动力,永不放弃。

  第三课,钢琴家郎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源于童年的一个梦想,就是很汤姆一样,弹钢琴,最出,它只是一个梦想,可是后来,他经过28年勤奋且不懈的努力,他变成了享誉世界的钢琴家。郎朗告诉我们:当你热爱一件事,甚至把它当成自己一辈子的梦想,并为这个梦想拼命努力的时候,你就找到了你人生真正的精彩。

  这就是我的观后感,你的呢?快快告诉我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季的主要内容是联合了当年革命长征故事来讲述我们中国当前面对一些政治时事的态度: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虽然在节目中,没有明确地点出了香港,但我还是不由地想起了香港的事情,当年我们的革命先烈和老前辈们浴血拼搏,目的就是为了把欺负我们中国的敌军赶出去,捍卫我们自己的国家主权,从那时候我们就明确地表示了我们的态度,就是: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是这片神州大地的`主人。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这是常识,更是底线,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再次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的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分裂阴谋。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中国的任何一块土地从中国的领土中分裂出去。

  我们中国一直都是秉持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方针,因为那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的风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中国好欺负,我们中国是一头觉醒的雄狮,任何不怀好意的国家都别妄想欺负中国。面对挑战,我们祖国从不畏惧,拥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以上就是我在看完这季的《开学第一课》后,联想到了当下的感想,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明白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重大意义。我爱你,我的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和荣幸,这份荣幸和骄傲是我的祖国所赋予给我的,在他国,我无需谦卑,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我都敢大声地告诉全世界:我是中国人,我与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

  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人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大家心里都有对它的理解:老师认为幸福是传授学生知识;医生认为,幸福是救活一个逼近死亡的人;军人认为,幸福是回家探望亲人;而我认为幸福是考得好让爸爸妈妈替我高兴。

  九月一日,我在电脑上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听了许多“名人老师”给我讲解什么是幸福,我认为,幸福就是我考得好,让爸爸妈妈分享我的快乐。

  每个父母都以自己的孩子为骄傲的,就拿我的父母来说,如果某次考试考得好,他们会夸奖我,我的.心情好了就会讲笑话,他们也容易被逗笑,我和父母的关系就会融洽一整天,我的心情也会好一整天,那么我这一天干什么事都会因为好心情而高效率,这就像一个链子,一环套一环,让人觉得很幸福,很温馨。

  但是我如果考不好,他们就会批评我,我就不高兴或不说话,那么这样,家里的气氛就会沉闷好几天,同样,我的心情也很低落,我想,我的父母就是电脑,我的成绩就像主机,控制他们的屏幕(脸色)。

  我在《开学第一课》找到了许多我与它 “共鸣点”,比如“最美女孩”认为妈妈幸福,她就幸福,天下哪个小孩子不希望父母和颜悦色地和她(他)们说话?如果父母高兴,那么我们肯定会比他们高兴很多倍,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次母亲节,我花了所有的零用钱去买了一捧康乃馨和一个音乐贺卡,上面写着:妈妈您辛苦了,感谢您为我做了这么多事,今天您可以歇歇,我能自理家务了!妈妈看完后会心地笑了,我觉得此时此刻,一股暖流涌遍我全身,我才知道这就是幸福!

  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俗话说:千金难买一家人,原来幸福就是一家人和睦相处,家人都团结、开心,这应该就是幸福的真谛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

  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分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五个篇章,旨在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领略民族自强之魂的风采,品味字里行间的家国理想,开启黑白二子间蕴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鉴古知今……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今年的主题演绎,注重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联,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成为仅仅能欣赏、背诵的对象。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依然会影响他们当下的生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

  今天,我看了一个十分好看的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有梦就有动力”这句话的含意,我还深深地领悟了:梦想就像一架纸飞机,只要有了动了,才会飞得更高、更远。

  《开学第一课》主要是通过一些圆梦人的亲身经历,如何做才能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个十三岁女孩付丽娟的故事,她是一位军营里的年级最小的军人,在八一跳伞队里当兵,付丽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自己的跳伞梦。从这我领悟到了“梦想就像宇宙的星辰触不可及,只要就自己努力就一定能触碰到!”

  接下来的节目里我们看见了一个追梦三十四年的香港明星——周星驰,他从最底层做起,端过盘子,跑过龙套,把自己挣得所有的都花在了电影票上,了这种热爱电影,追逐梦想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呀!

  节目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得了脑病的人都可以学会弹琴,他就是黑龙江省鹤岗市的闫铭威,在四岁时,小威被查出智力低下并患有自闭症,于是他的妈妈一点一滴的教他钢琴(因为大夫说弹钢琴对小威的病有好处)。因为这个梦想,小威最终学会了钢琴。

  小威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一个智力低下的人都能通过坚持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像我这样正常的人就更应该不断地去坚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因为自己的名字写在书皮上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但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汗水和泪水,不抛弃,不放弃。

  我觉得梦想就像一盏灯,在你迷失方向时,拉你一把,送你一程;梦想就像枕边的一本书,为你开启美好的黎明。请记住这句话“只有放飞梦想,才能拥抱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我并其实不明白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幸不幸福,也许是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同吧!小时候,我的幸福是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小学时,我的幸福是父母、老师的表扬;现在,我想要的幸福是有一大群朋友;到我三十岁时,我的幸福也许会是有个美满的家;到我老了,我的幸福可能就是挽着老伴的手安度晚年。幸福是会变的`。

  开学第一课中,于丹讲了这样一句话: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她很懂我们的心。对啊,这就是所有孩子共同的幸福。在许多父母的眼中,我们的成绩永远比快乐更重要。如果这句话可以代表幸福,那我是幸福的孩子。我应该庆幸,我有开明的父母,他们从不对我施加压力。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只要我不愿意,他们从不会逼迫我报名。所以我有许多时间享受快乐,即使这样,我的成绩也不差。我身边有很多连周六周日都抽不出空来的朋友,他们的周末就是在四处奔波中度过的,早上钢琴,下午英语,晚上还要补数学。这样的生活,不是我能想象的。有朋友向我诉苦说,她学这么多,绝对是被逼无奈。她爱画画,却被送去学琴、补习没有半点用来画画的时间。即使整天提优、补习,除了学还是学,她的成绩也没有半点提高。这不是她的幸福,她不快乐。

  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多对的一句话。我的确是幸福的,因为我成长得很快乐。快乐和成绩是挂钩的,只有快乐了,你才有动力更努力地学习,不是吗?其实被成绩压迫的我的朋友也是幸福的,至少她的父母也是为她着想,才会让她学这学那的,但是这样的幸福并不让她快乐,也许到她长大后才会明白这样的幸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开学第一课》,并要我们做笔记。开始了,这次的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

  首次出现的人物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像春天般的两个老人,他们自己生活经济都十分困难,还每月帮助远安的聋哑学校寄200元给他们。学校十分感谢他们做出的贡献,想找到他们,他们就凭着信上的地址找到了他们的住处,落款人的名字叫高振宁,他们询问别人了好久,别人都说没有这个人,他们就给报社的记者打电话说要找到高振宁这个恩人。终于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面找到了高振宁这个人了,一进门,屋子里一片漆黑,破旧不堪,高振宁出现了,他们把实际情况告诉了记者,其实高振宁这个人不存在,是三个人的名字组合起来的。就这样,高振宁被评上了春天般的人物。

  在黄柏山里有一个小学,那里十分的贫困,家长无论如何拼尽全力也要让孩子上的起学校,他们的老师——刘发英,成为了网络爱心助援,她每天都会跑丘资、长阳、宜昌三地。她在36年内帮助了480个孩子,成为了爱心助援人。

  袁裕校的父亲是出了名的破烂王,他经常迷上人家觉得毫无意义的`东西。从1890年到2009年他记载了家里的百年档案。他总是把破烂收藏起来,还把它们分类、整理。袁裕校做了一个家庭博物馆,还记载了上6万字的书。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心,传承下去,传承给每一个中华儿女。他在30年内收集了2万多件历史文物。

  一个被称为“观音姐姐”的邰丽华,她从小就听不见,说不了,但她并不抱怨她的父母,就这样她进入了无声世界。她曾经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千手观音”这个节目。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要做像他们这样的人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

  2013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晚会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主要彰显平民的“中国梦”,并未像往年一样起用庞大的明星阵容,梦想主讲老师有: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妈妈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等普通人,他们和航天员王亚平、钢琴家郎朗一块儿诠释梦想的力量。

  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最让我感动的是汶川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廖智从小喜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虽然没有成为一名舞蹈演员,但舞蹈老师的工作也让她感到无比快乐。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满周岁的孩子以及她轻灵舞动的双腿,假肢带来的剧痛,一度使她放弃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梦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独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厕所,不得不爬着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卫生间,却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后,廖智发现穿戴假肢也并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廖智,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接下来的时间,她做了很多健全时不曾尝试的事情,游泳、攀岩、登山,对梦想的坚持,给了她一次重生。她真的是美丽的,不管是动的还是静的镜头,我还听到了她的声音,听到她在经历了失去亲生女儿,双腿被截肢后对于失去,对于生活加于她的'苦难的感言,她说的那么平静温柔,她说她必须要坚强,而一个女人的坚强就是可以用她柔弱的双肩去承担,或者去获取她应得的照顾,一个女人的坚强就是无论遭遇了什么挫折,都可以一直平静,一直温柔的看待这个世界。而失去就是,让她更懂得了珍惜。为了梦想,坚持不懈。

  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贫富贵贱,在我们生活的路上,我们都要克服困难,朝着梦想一路向前。这是我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最深感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

  2009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爱国,去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梦想,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幸福。

  虽然我没有看完,但是感触不少。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创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我想,快乐可能就是一种幸福。要怎么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觉到幸福,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就是如何让她们觉得快乐了。

  要让学生们觉得快乐,首先要自己觉得快乐,只有自己快乐了,发自内心的快乐,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课堂的快乐。所以,我得先寻找自己的快乐。

  人也许随遇而安也是一种快乐,一种乐观的快乐。乐观了,自然就快乐了。比如,,老师打电话给某学生家长,说他表现不怎么好。如果是一个乐观的孩子,他会认为,老师也在关注自己,所以自己应该表现得好一些。一个乐观的老师,他的孩子应该也是积极,自信的,从而也是快乐的。

  我一直试图让自己觉得快乐些,不去想大班额,不去想超课时,不去想自己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不去想自己的学生有多少个“石头”。从事情的反面去考虑,去尽量放松自己。放松不代表不负责任,我一直是凭自己的良心教书,我从来不在乎我教好学生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而是在意自己是否对孩子们的未来尽力了,是否对得起他们叫的.那声“老师”!!!

  一年级的孩子,要他们快乐的学习,我想应该在活动教学法上面多下功夫了。多设计课堂活动,多思考问题教学,要求学生养成“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思”的习惯。

  我希望我能是快乐的,也希望我得孩子们也能是幸福的。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明天我要给孩子们上好我们的开学第一课了。

  快乐带来幸福感,因为幸福而快乐!!!不希望孩子们被巨大的教学质量压力而失去了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3

  《开学第一课》以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个主题,给我们讲了生动而感人的抗日战争英雄的故事。

  在“爱国”这一课,93岁的秦怡奶奶讲述了国歌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国歌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在战斗中创作出来的。聆听了善战的.赵一曼、像钢铁般坚强的左权给家人写的最后一封书信,他们这些抗日英雄抛家弃子、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给我印象最深刻。一幅幅图片从我眼前晃过,河上、岸边、丛林、悬崖、街道上、马路边、房子里,到处是我们中国人的尸体,甚至提到了2个日本人要比赛谁能先杀死100个中国人。我捂上脸,不敢看,我害怕。但是那些幸存者却勇敢地面对日本侵略者,指认日本人的罪行。我们要永远记住这血泪史,缅怀南京战争中的英雄。

  团结就是力量。新四军为了营救5名美国同盟军飞虎队队员,不惜牺牲一百四五十人,因为大家都知道,要抗日不是只有靠中国自己,还要得到同盟军的帮助,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

  自强才能无敌,一个国家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欺负。王爷爷告诉我们:只有每个年轻人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

  《开学第一课》在《少年自强宣言》中结束,但那一张张战争的图片还浮现在我的眼前,深深地震撼着我,回想到以前遇到困难时,我不能勇敢面对,怕苦、怕累,什么事也做不好。而从这一刻起,我要向***先烈、抗日英雄们学习那不怕困难、勇于担当、自立自强的精神,刻苦学习,锻炼本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

  9月1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主要是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为大家讲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让我非常的感动。

  第一节课:信念不移。99岁老爷爷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他经历战友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

  第二节课:勇往直前。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讲述了自己和父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出生18天后就在马背上的摇篮中踏上征途。在她眼中的贺龙元帅,是一个为了革命理想而勇敢的将领,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孩子而勇敢的父亲。第三节课:百折不挠。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在长征中,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和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的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的故事。

  第四节课:坚持不懈。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孩子们“长征”火箭的名称,寓意着火箭长长的踪迹。

  通过观看节目,我明白了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无数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接过老兵的旗帜,传承长征精神,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第三节课:百折不挠。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在长征中,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和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的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的故事。

  第四节课:坚持不懈。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孩子们“长征”火箭的名称,寓意着火箭长长的踪迹。

  通过观看节目,我明白了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无数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接过老兵的旗帜,传承长征精神,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

  又是一个令人熟悉的秋天,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节目的开始。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在观看途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成龙讲述自己经历的那一段。他原本也是个小龙套,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属于中国的“名片”!从原本一闪而过,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渐渐变为大明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勤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很好地给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节目中提到,在拍戏的时候,他几乎全身上下都受过大大小小的伤,甚至做过开颅手术,可他依然坚持了下来,给观众献上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反观现在的一些演员,在拍戏的'时候被刺扎到都要大叫半天,而面对这种情况,成龙他也只能笑笑。

  生活亦是如此,在学习的道路上,许多脆弱的人只是受到小小的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做出过激行为。有些人过度在意他人的目光,先前一位学生因同学嘲笑她胖,从而跳楼自杀,一朵还未开放的鲜花,就这样枯萎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消息。而这样的事情,几乎年年都会发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还有人受过更大的苦,有过更痛的伤!

  老祖宗的话是不会错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强大的人,是吃苦吃出来的!而不是在温室舒舒服服地长大的!在光鲜亮丽的外表后,是多少艰辛的汗水,在赏心悦目的分数后,是多少沉重的笔墨。

  而我们作为中学生,更应该行动起来,不要抱怨学习的繁重,而是应该感谢它,因为它们将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不要受点小伤便一蹶不振,而是应该站起来,因为它是我们坚强的象征。

  让我们为今后的生活,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