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作文

时间:2024-09-13 20:33:48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高中的作文汇总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高中的作文汇总八篇

高中的作文 篇1

  又来到这个街头,看着熟悉的四周,它那么热闹,一切依旧,仿佛时间没有改变。

  想起了那时和你一起在这街头,我记得你问我,是否愿意为你留在这个街头,我笑着告诉你同时也告诉自己,这个街头只要有你我就不会离去。你笑的那么美丽,我是多么希望时间停止在这一刻。

  现在我在这街头,心里依旧为你保留着的承诺,你在哪里?是否早就忘了我曾在这里为你许的诺言?也许早就成了被遗忘的过去,我好想放下你,告诉自己不再去想你,不要再爱你。奈何这被你遗忘的过去总在提醒着我。

  我多么希望我可以忘记,我多么希望我不再想起,我多么希望可以把你忘记,我多么希望不再想起你。

  我在这街头,承诺在这街头,你又在哪里?我为你许的诺言或许早就成了被你遗忘的过去,我好想放下你。告诉自己不再想你,不要再爱你。奈何这被你遗忘的过去总在提醒我。

  我多么希望可以忘记,多么希望不再想起。多么希望可以把你忘记在这被你遗忘的过去,多么希望这被你遗忘的过去不再提醒我还爱着你。

  多么希望这被你遗忘的过去不再提醒,多么希望这被你遗忘的过去不再牢记,多么希望这被你遗忘的`过去不再让我回忆。这被你遗忘的过去,这被你遗忘的过去,这被你遗忘的过去

高中的作文 篇2

  最近,一位小伙子由于占用“照顾专座”,拒绝给一位抱孩子的女士让座,被其丈夫连扇几个耳光,痛打了一顿。此时一经报道,便引来各方热议。在我看来,小伙子不让座确实有违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无论如何,让座都不是一种义务,打人男子更不能借着道德的名义施以暴力,这本身便是不道德的行为,又怎能打得道德的进步?

  让座是一种美德,然而并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美德的要求是高于法律的,也是没有强制性的。公车上的座位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本来就应该是先到先得的。在享用这种公共资源时,人们是根据自身的处境或他人的特殊需要而主动自愿地让予他人,这种行为体现的是急人所难、助人为乐的美德。正因为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所以它才更能让人感动;也正因为它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所以我们只能提倡而不能逼迫。如果要用强制甚至暴力的行为去践行不是责任也不是义务的道德行为,不仅不利于促进道德的进步,反而会让人滋生对强制和暴力的抗拒。回看事件中打人男子的行为,打人男子敢痛打小伙子,根本原因是他误解了道德行为的实质,他自认为自己是得理的一方,可以扬起“道德”的巴掌去惩戒小伙子不违法但不道德的行为,殊不知暴力的方式早已使他陷于不道德的`争议中了。

  由此看来,用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行为是无法鞭策道德的进步的! 在当代社会,这种站在正确的一方,借扬起的“道德”的巴掌替天行道的行为不少。记得大约一年前,在广州的地铁上,一位老人由于一位年轻人没有给自己让座,竟当场与之争吵,最后两人还扭打在一起,不仅身体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还严重地扰乱了地铁上的正常秩序。虽然老人的做法看似有理,也得到部分人的支持,但是,更多的民众认为这种用暴力强行要求他人给自己让座的做法让人生厌。

  建立文明美丽的城市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而道德的进步需要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尊重、理解、宽容与爱。以“道德”名义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只会伤害一些真正拥有正义与道德的人,根本无法促进社会道德素养的提高。让座,应该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动,而不是依靠暴力这样赤裸裸的要求,更不应该在对方没有自觉自愿地让座时挥舞起所谓的“道德”的巴掌! 相反,在一些地方,如果善用规劝、感化方式促使不道德的人走上正途的方法,其精神文明的建设往往取得了较大的收效。如在新加坡,人们从不乱扔纸屑,过马路也从不乱闯红灯,除了罚款以外,其道路两旁是醒目的标语,当地人文明的行为也无形中感化和规劝着每一个到此的游人,如果你做出不违法但不道德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没有人会过来扇你几巴掌,他们会跟你讲道理,并以身作则,让你在良好的无形与有形的道德文明氛围中感到羞愧自责,渐渐地自己也成为一个文明有力的人。

  我想,这种软性的措施,不是比扬起“道德”的巴掌、运用暴力的行为去强制教育与转变某种行为更能有效地教育、影响着每一个人吗!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请收起“道德”的巴掌吧!要知道暴力是低级而不文明的行为,唯有用道理与行动进行感化,才能唤起更多有良知而还未践行道德行为之人,从而真正推动社会道德素养的提高。试想如果那位男子对小伙子说说道理,或有他人自动让让座做个表率,这一件小事,就一定可以在小伙子的羞愧之中得到更好的效果了吧。

高中的作文 篇3

  我年幼,你风华正茂

  儿时的时光是在花草树木下度过的,然而我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有你的陪伴。

  暖暖的日光下,我趴在草地上,与丛中的露水亲密接触,缓缓伏下头,轻轻一嗅,仿佛每一寸青葱都透露着如茉莉般的清香。玩累了,便倚在盘踞在小山坡上的树干,淘气地用肉嘟嘟的小手抓草丛中一蹦一跳的小虫子,即便拍到躲藏在草根之间的小石子,也绝不会哇哇大哭,因为此时此刻便是我儿时里最欢乐的时光。而在这个晴朗的日子里,我遇见了你,遇见了你的风采。

  我拽着一把绿油油的野草,使劲地往后拉,嘴里嗫嚅着发出“哼哼,哈哈”的声音,你提着一袭长裙,携着在微风中飘扬的长发,像一阵清风走到我跟前,迅速蹲下,将手中的书放下,把我抱起,用那柔软而温暖的'大手将我小手中的泥给悉数擦掉,我瞪圆了眼睛,看着面前正细心帮我拍灰尘的阿姨,玩的正尽兴却被一下子打断,我愤愤地瞪着你,将手上没擦尽的泥全部蹭到你纯白的长裙上,你停顿了片刻,然而,就在下一秒,你突然抬起头,眼睛弯成了月牙形,嘴角也向上扬起了弧度,漾着慈爱的味道。

  儿时的那丝温热,暖融融宛如漫天的花儿都已开放,只因有你陪伴。

  我长大,你日渐憔悴

  时光悠悠然,岁月似水流,门前的栀子花已经开了又谢,落了又发,花前树后转了几转,晃了几晃,鼻尖依然存留着丝丝清香,芬芳长存如同在流逝的岁月中你温暖的陪伴。

  漫天蓝白点缀之下,路边古旧的青石板之上,一群如飞鸟般欢脱的小孩子从一块块被岁月刻上了痕迹,变得坑洼不齐的青石板上一跃而过,一阵阵清脆又空灵的笑声被清风不断拉长,拉远,在广袤的天地间悠扬动听。

  “慢点跑,慢点……”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偏过头,看见远处红瓦白墙的一排房屋前的你,只不过几年时光,你就活脱脱是个家庭主妇了,围着一条老旧的围裙朝我们的方向一路小跑,边跑边向我们挥手,然而还没等我们消失在你的视线里,你就已经累得停下,双手撑着膝盖,在原地喘着粗气。远远的,我看见在风中你蓬松的枯发,不禁心头一颤,使我联想到萧瑟的秋季,满眼凄凉。

  时光来回冲刷,消了你的容颜,褪了你的光彩,徒留一身疲惫。然而即便如此,在岁月悄然流逝间,我的身旁一直围绕着缕缕清香,只因由你陪伴。

  我年少,你苍苍白发

  人们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你的陪伴不亚于我的父母。岁月逐渐描摹出人生轮廓时,我才暮然发现,你给予的温度是如此刻骨铭心。

  每当傍晚时分,归家的路总是撒满金黄,沿着一路的白杨,延伸到那温暖的一角。总能看见路边一辆盛满豆香的小铁皮车,白烟在香甜里缓缓升起。每当看见归家的我,你总是一把将我拉过,取下我的书包放在木椅上,一杯热腾腾的豆浆早已准备好,在刺骨的风中升起的是你无微不至的关怀。你满脸笑容的望着我,就像第一次见我般慈爱,只是眼角多了分悲凉。我静静地注视着面前这张熟悉的面孔,看见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苍苍白发在冷风中发抖,不禁眼眶湿润。

  即便岁月已描摹出大半你人生的轮廓,即便你一天天衰老,但我知道陪伴依旧存在,它总能使我在寒冬里感到温暖。

  青青发丝绾着你如冬日暖阳般的陪伴,苍苍白发下是你一直以来的沧桑的岁月,感谢你用岁月换取陪伴!

高中的作文 篇4

  化学老师人到中年,梳偏分,眼睛不大,不苟言笑。常穿一身黑色运动服`黑亮的皮鞋。喜欢干净,不过喉咙有些小毛病,常常上课时去外边咳痰。

  老师走步较快,迈的步子很大,同时掌心向后膀臂前后有力的'摆动。骑车速度也很快,经常路上看到他腰堆在车上然后双腿快速交替蹬。老师玩球还可以,足球`篮球场上从来见不到他的身影。排球场,老师较积极。玩球时,有时球发偏了,有时球传偏了等等,丢球后老师会头会重大步慢慢回到自己的位置。

  课堂上,大部分同学都很喜欢他。听老师的课很轻松。老师讲课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从来不弄新颖。讲课前他会复习昨天的知识,然后或讲题或讲课,将知识点明了的写黑板上,快下课是又会总结一下。讲知识经常运用相类似的例子‘这道题用NA解。有十块钱,用一块分十份,五毛是不是20份了,所以……’课中老师还会穿插一些化学趣文‘…穿上这种衣服,你会和强混色,别人分辨不清…’

  老师回答学生问题是都会很尽心,话语中有慈祥,又有些不自信,不过问的题都会得到解答。一日我忘背知识点了,老师提问,我说不会,老师先提声说“什么”,之后说“张忠峰上黑板,你跟他在写一遍”。一日我在课前考时背知识,老师溜达时看见,说“你素描哪”。

  我们班级很活跃,可很少人敢在化学课闹。

  那是下午的事,晚课化学。刚打完铃,我班同学把门插上了。关一个在外面敲,老师过来,看看,没说话,一脚,门开了。于是学生们安安静静的上课,老师也没多说。

  又一回。有一被老师称为“不安分分子”女生经常和他闹,如果课讲完了,老师会微笑着和她逗逗趣。那天老师正讲课,女生高磊弄凳子,不知怎么的,老弄不好,刺耳接连传出。老师看看他,“站起来。”“干啥呀。”“你说干啥呀,上课整什么凳子,滚出去。”老师看着她,“那走出去行吧!”女生走到门口,老师提音说“对你这种人走就是滚。”她停下,站一会,开门,咣,门震一下,不一会,怦怦砸墙声。老师停一下,接着讲题。刚刚讲完,放下书就出门,左右看看,然后走了。不一会,只听教导处传来声音,有高磊,有化学老师,有老班,丁主任。化学老师话音最高。又一会,声音降下来了,老师进屋,“刚才谁踢高磊凳子。”丁荣国站起来“我”。老师声音很短促“出来”。到门口,他刚开门,老师一下将他踹出,“踢什么踢。”走廊里,咣咣…。一分钟后,老师进屋,手一指,“闲出屁了”。接着他心平气和的讲习题。

  高中一直是陈老师带我们,许多同学评价老师说,“我对这老师挺满意。”

高中的作文 篇5

  母亲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

  说她会过日子,不是指通常的精打细算,而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混合,一种螺蛳壳里做道场般的精益求精。说得再世俗一点吧,她能用五百块钱,过出五千块钱的生活。

  她会在冬日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出来的时候,将家里的被子排在日光底下。被冬日阳光晒过的被子是松松软软的,摸着有一股说不出的舒服劲儿。晚上躺进被窝里,就好像被一个小太阳照着,从来不会感觉到冷。有了这么一床被子,空调暖气倒成了摆设。不仅仅是这样,被子沾上了阳光的味道后似乎做梦都是香的。母亲就好像一个阳光的采集者,往她的容器里塞满了温暖和馨香。因了这被子,冬天似乎没有那么单调无趣了,反倒多了些情调——过日子的情调。阳光免费,母亲是深谙这个道理的。

  她爱看书,你要是看见她,她十有八九是在看书。又是冬日的午后罢——似乎在冬日午后才能显出过日子的意味来?——她会习惯性地捧上一本书,坐在窗边读着。冬天的.阳光没有夏天的那么扎眼,在这种阳光下确实也不难理解挪威人对阳光为什么会有近乎光热的追求。冬日阳光下读书——这场景,对于那些日日窝在格子间的人来说,光是想想或许便已经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求,可母亲却真真切切地把这种极富小资情调的行为变成了生活习惯,以至于我也将它看成了理所应当。

  说到过日子你不得不提食物。前面那两样顶多是“皮毛”,这“食”上才真显出母亲过日子的门道来。民以食为天,可在她手里这也不过就是一件简单的事。

  她知道到哪里买最好的食材。买鱼到谁家,买蔬菜到谁家,甚至买熟食到谁家,她都能给你一一道来,如数家珍。她脑里像有一张地图,上面清清楚楚标明所有店摊的地点。母亲算得是那些摊贩的老主顾,即使摊前里外围上三层人,摊主也会笑着拿出最好的、最新鲜的递给她,让她在众人的艳羡中转身离开。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但却不得不承认就连买菜这种小事她都比普通妇女技高一筹。

  她不仅会买,还会做。

  早餐,往往是泡饭。菜一律是咸味的,开胃。给我的早餐往往还加有一个鸡蛋,以补充我上午的能量。这种近乎规划师的精细或许也只有母亲才能做到。上学日子的午饭无一例外地是在学校解决,但一到放假的日子,午餐就是母亲的任务了。没有多余的食材?没关系,母亲会告诉你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她可以往锅里倒入昨天剩下的某些菜肴,重新让它们重新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珍馐。或是往热汤上撒一把冰冻虾皮,或是花菜、肉片再和米饭年糕在滚烫的水中热切缠绵一番,倒也别有风味。晚餐更是不用说,母亲能摸透每个人的口味,就算只做几个菜,也能让你生出丰盛之感,吃得尽兴。

  日子和生活的差别就在于态度。好的生活品质和月收入没有必然关联。从这个角度来讲,至少在这场对弈中,母亲没有处于下风。

高中的作文 篇6

  阳光不甘落寞的四处撞击,我塞上耳机,泛着眼前的杂志,火车飞快的前进,你扎这两个小辫子,小猴子一样在高大的座椅上爬上爬下,因为是短途列车,车上的人很少,身边的人已经在安恬的阳光中睡去。

  你的样子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我自己,活泼,精力旺盛。

  你好奇的打量着我,我感到你的注视,便抬起头来,正迎上你的目光,你望着我,长长的睫毛一抖一抖的,下面是好看的眸子,亮晶晶的,闪烁着童真和顽皮的光泽,却毫不畏惧,那样的眼神,是那么的真切,靠近。你从小书包里本书,封页是可爱的白雪公主,学着我的样子,摊在膝头,眼神却并不望向书,四处转着滴溜溜的的小眼睛,我合上书,望着你。

  你一点也不在乎我并不太礼貌的注视,自顾自寻找让你开心的东西。小桌上零散的摆着一些瓜子,你正用手把它们摆成小圈,你专心的投入自己的小天地,连膝上的书掉了都不知道。我正在暗自觉得好笑。却在那一瞬间,被你的眼神牢牢吸引。

  你那么专注地望着手中的东西,眼睛里流淌着的,是一种让人受到震撼的明媚的光,你目不转睛 ,每个瓜子都,目光在之间游走,每一粒瓜子都有了光华,蔓延成一季繁花,点缀了无聊的车途。

  你的眼神,让我欢喜;我清楚的明白:那样的眼神,我也曾拥有过,但在我明白一颗又大又圆的玻璃珠远比不上小小的钻石值钱时,在我戴上眼镜与数理化做着无终点的`斗争时,那样的眼神,就悄然离开了。

  那日的那个下午,你的眼神,让我牢牢的记住了你,你的眼神,唤醒了我封印已久的回忆。成长是一扇破碎的窗,不能躲避,只能擦着它凌厉的碎片,一扇一扇走过去,再回头,只看见一地流质。不过我相信,多年后我想起你,想起那个眼神,我可以告诉自己,我也曾那样真切,透明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高中的作文 篇7

  一、怎样观察

  观察时,要巧妙。五感官,都用到。

  先用眼,仔细瞧。形色态,分辨好。

  触形态,善比较。观颜色,浓淡晓;

  看姿态,静动找。听声音,动脑筋。

  嗅气味,多闻闻。 有顺序,抓重点;

  时间变,地点换。观察时,多体验;

  巧联想,抓特点。 观察好,得用脑;

  多感官,结合好。

  二、怎样收集材料

  材料多,文章好;多读书,佳句找;

  勤观察,笔记好;多用心,善思考;

  勤摘录,多剪报;分条记,整理好;

  使用时,方便找。

  三、怎样审题

  要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

  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离题;

  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

  写真情,出新意。

  四、怎样选材

  选材料,须扣题。熟材料,反复比;

  选新颖,是第一;选真实,要牢记;

  选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细琢磨;

  多比较,用心计。

  五、怎样构思

  先构思,后动笔;定中心,宜扣题。

  一文章,一中心;无须多,不偏离。

  想开头,思顺序;明重点,具体叙。

  线索明,思路清;巧过渡,会照应。

  时间变,按顺序;地点变,合事理。

  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笔。

  六、怎样列题纲

  构思好,列题纲;搭架子,行文畅。

  定顺序,理思路;明详略,细琢磨。

  首和尾,要贴妥。

  七、怎样开头

  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

  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

  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

  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

  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八、怎样结尾

  结尾好,味无穷。自然收,渠自成;

  巧总结,中心明;善启发,留余声;

  要ZAN美,巧抒情;发议论,要点睛;

  象征景,味无穷;呼开头,暗照应;

  成一体,结构整。

  九、怎样过渡

  巧过渡,文无缝; 衔接段,思路清。

  句过渡,用词语;巧铺路,很有趣。

  段过渡,句子好;架设桥,连接巧。

  篇过渡,用段落;妙连接,好处多。

  过渡处,要自然,忌生硬,忌死板;

  忌跳跃,忌突然。

  十、怎样写具体

  写文章,要具体。

  叙事文,重过程,细节处,须注意。

  写人物,动语神;细刻画,须用心;

  人物活,要逼真。

  状物文,抓特点,多形容,多修饰;

  善分解,巧对比。

  写景文,形色态,细心描,大胆想;

  静动态,重点忆。

  写活动,要注意:

  从整体,到部分;先场面,后聚焦。

  写联想,多比喻;

  可夸张,可排比;情趣浓,文具体。

高中的作文 篇8

  在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上,有那么一种特别的群体——隐士。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士”,是因为这些人自有大学问、高品行;他们之所以要“隐”,是为了逃避无道的乱世、污浊的世俗。然而,还是有那么一位“隐士”,受后世人之不齿,因为他的“隐”只是一场作秀而已。

  周颙周先生是钟山上一位远近闻名的隐士。山野之间,他搭起了草堂,铺就了竹席,或对飞涧,或觅清雾。桂松是他传经的弟子,云壑是他讲道的学生。

  莫被周先生亲近自然的笑容迷惑!他远近闻名的名声正是最好的讽刺:真真切切的隐士哪里会有沽名钓誉的陋习!这不,真正让他引颈而待的好事终于上门来了。有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因仰慕周先生的志存高远,便派遣使者要请他出山。原本跟周先生亲密无间的山雀野禽,都翘首而待,等着看使者被驱逐出山的笑话。但是,事与愿违:周先生二话不说,立马抛下了手上的经书,换掉了竹编的蓑衣,弃置了可爱的小庐,然后衣冠楚楚、志得意满地踏上他的青云之路。

  周颙先生的小九九算得可真不赖,仕途上畅通无阻,名利双收自然不在话下。高堂之上,他埋首于累赘的案牍不亦乐乎;歌台之下,他快活在声色犬马之中流连忘返。是的,周先生梦寐以求的生活才真正开始,赫赫功绩,九州之牧谁不认识这位周隐士啊?只可怜山中的明月独自沉浮,无人咏叹;飘渺的云霞顾影自怜,伴谁入眠?洋洋的.声讨之言已从钟山的深山老林溢满而出。

  周先生公务繁忙,一会儿要到那里办事,一会儿又要到那边应酬。是啊,官场上游刃有余,钱袋里毫无盈余,还要隐士这顶帽子干什么呢?盈虚自有数,这不,周先生今天正乘着一辆华美奢侈的车子,要穿过钟山去会会一位大官人。

  觉醒吧,沸腾吧,正是一草一木皆指其为敌的好时候了!钟山关起了重重的帘帐,派出烟云封锁山道,让他踟蹰难行;抽回淙淙的溪水,莫让他玷污了圣洁的清泉。松柏怒视,伸出枝桠阻其车轮;桂樟羞颜,扬起枝条扫其踪迹。满山皆嗔怒逼视,欲诉其愤懑之腔、不齿之情。在一片吹嘘恐吓之下,周先生只得爬出了他那辆华盖之车,按着那顶高高在上的官帽,甩下他那群贱肉横生的随从,一溜烟地逃出了这个对他而言充满噩梦的地狱。

  这就是孔稚珪的《北山移文》,而作者本人正是一位真正的隐士。这篇声讨之文,潇洒酣畅地道出了孔先生羞于与这种人同享隐士之名。

  但是,古语有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我们若想成为一名隐士,不必迁居山野,只要能在尘嚣之中,时时莫忘涤荡易污的心灵,坚决将种种不良诱惑拒之门外,辛勤耕耘属于自己的一方心田,即可即可。

【高中的作文】相关文章:

高中作文05-17

高中的作文12-03

高中作文07-17

高中的作文03-11

习惯高中作文09-23

等待高中作文09-13

彼岸高中作文09-20

地震高中作文06-07

希望高中作文07-03

高中故事作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