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

时间:2024-01-05 18:42: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

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1

  我与史铁生共同走进了地坛,它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和散落的玉砌雕栏丝毫没有遮住地坛的光辉,地坛露出了它的本质: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地坛洗尽了铅华,显出朴质与简约。于是,一个失意的人就摇着轮椅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园子。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从蜂儿、蚂蚁、瓢虫、露水中我仿佛嗅到了生命的气息,纤细弱小的身体却蕴藏着无尽的生机。我想,人生也如同这园子一般,可以贫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个人若是被命运击垮了,那么他岂不是连这些细小的生物都不如?

  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着死与怎样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们生存,就要实现我们的'价值,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去。

  母亲对史铁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激励。可以说,园子是用自己的胸怀包容着作者,母亲是用爱包容着作者,“有过我和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这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一个鲜活灵动的缤纷的世界,不仅让史铁生感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我常常想支撑着史铁生以残疾的身躯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感恩,感恩母亲,感恩生命也许是最好的答案。《我与地坛》表现的对生命的理解,值得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

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2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是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史铁生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史铁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经过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坚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而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了第一把种子。

  文中,史铁生朴实的一句话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儿都是要加倍的。难道,我们的母亲天生就是来为我们承担苦难的?难道,你真忍心自己的母亲成为这世上最痛苦的母亲?难道,你真的愿意让你的母亲在夜深人静时肚子哭泣?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她们为了自己的儿女默默地奉献着,而我们又该为自己的母亲做些什么呢?

  史铁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艰难地一步步走了过来,因此,文坛上多了一名新秀。当他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的时候,他想与母亲分享快乐,但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母亲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是恪守的教诲,她只想让儿子活下去,简单快乐地活下去,此时此刻,史铁生也感受到了母亲坚忍的一直和毫不张扬的爱。

  《我与地坛》给予了我们警示—要勇敢面对挫折,珍惜亲情,正确对待人生,不要轻言放弃,要懂得理解,坚强等等,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3

  下班回家中央十台正在介绍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2010年的最后一天的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去世享年59岁,他的散文《我与地坛》表达了生命的困难和意义,他用一种尽善尽美的文字诠释了平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留给我的只有三五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老师如此精到的感悟真的令人震撼。我于是百度搜索,关于《我与地坛》的全文,很久没有这样用心的`的去读一本书,一个钢铁一样坚强的汉子。21岁时双腿瘫痪,后来患严重肾病,与他相依为命理解他的母亲又早早的离世了,打击接踵而至,他却没有被击倒,他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的钢铁般的坚强,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得到永生。史老师的《我与地坛》语言平时实的就像在自言自语,娓娓道来,如一杯淡淡的清茶,沁入心扉。似一泓清泉,潺潺流淌。他在静静的用心在感悟,感悟生命,感知生与死,追悟对母亲的恩情,感化大自然的一朝一夕,一草一木,一虫一鸟。 这是文章的最后的一段;

  "但是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 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 ,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

  有一天,在某一处 山洼里,势必会跑上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 。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

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4

  丑女造就了美人,流氓举出了智者,懦夫衬照了英雄,众生度化了佛祖。假如世界没有了苦难,没有了差别,那健康、漂亮、智慧、高尚又从何而来呢?

  作者史铁生在一个弥漫着沉静光芒的园子――地坛,看见了人类剧目中必不可少的苦难。在地坛,有一对已由恋人变成相濡以沫的夫妻;有一位爱唱歌的小伙,自从道别后就再也没来过;有一位捕鸟的汉子等了罕见的鸟好多年;有一位有天赋的长跑家每一次都与成功失之交臂;有一个同时得到漂亮和弱智的小姑娘,只能无言地回家去了……十五年来,史铁生坐在轮椅上,静静目睹着这一切,他像是一个懵懂的少年,又像是看透一切的圣人。

  他曾经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这里,史铁生带我们经历了时间的流逝,领略了不同的人人生的苦难,或许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史铁生因为双腿的残废,曾找不到心灵的解药,也曾因为躁动的情绪,没有好好地珍惜母亲。在我看来,他的人生有太多苦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可他似乎都已经看淡,也许是已经明白苦难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要停下进取的脚步。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在经历了众多苦难的他面前,似乎已经微不足道了。

  我们不必感叹面前的`困难,也不必羡慕他人的成就,因为差别是永远要有的,所以苦难也是必须接受的。没有差别,没有苦难的世界就是一潭死水,是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我们只要多一分从容,一分坚持,一次抗争,就能看到苦难对面的辉煌。

  人类的剧目需要苦难,正因为苦难的存在,我们才要向着光奔跑;正是苦难的存在,拥有坚韧的意志,坚强不息才是人生的意义。

【读《我与地坛》初中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读后感02-11

《我与地坛》读后感09-07

我与地坛读后感04-12

我与地坛读后感03-24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08-05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02-14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05-02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05-03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04-12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