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2-02-08 10:51:2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了解两个或几个数的和、积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2、使学生经历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累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二、说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判断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方法。

  三、说教学难点: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归纳出判断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摸奖游戏

  2、介绍游戏规则:从这两个口袋里各摸一个乒乓球,然后把乒乓球上的数加起来,结果是多少?中奖图中相应数字的礼物就是你的。

  3、学生试过后都没有得到,引起学生们的思考。

  4、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谢谢”都在奇数的位置上,“奖金”都在偶数的位置上,每次摸出的两个球上的数相加结果都是奇数,所以只能得到“谢谢”,而得不到奖金。

  5、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 奇数+偶数=奇数 (板书)

  (二)探究与发现1:两个数和的奇偶性。

  1、师:刚才我们摸奖游戏中的数只是10以内数。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举例验证。

  学生借助计算器用大一些的数,举例验证奇数+偶数=奇数

  2、师:你能再举一些例子,验证自己的发现吗?

  (1)猜一猜:打开数学书,任意翻到第几页,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说一说: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奇数+偶数=奇数,那么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呢?你也用举例的'方法,找找规律,说说你的发现。

  交流发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板书)

  4、知识运用

  (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0389 + 20xx

  11387 + 131 268 + 1024

  (三)探究与发现2:几个数和的奇偶性。

  1、用计算器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你发现了什么?

  (1)268 + 1024 ,再加6,再加30,再加96,再加712……

  (2)11387 + 131,再加5,再加43,再加89,再加253,再加387……

  (3)1+2+3+4+5+6+7+8+9+10

  (4)31+22+3+14+25+6+72+89+10

  2、任意选3个、4个、5个或5个以上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看看加数中有几个奇数。

  学生填写活动表

  观察举的例子,再讨论一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

  规律1:加数中有1个、3个、5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

  规律2:加数中有2个、4个、6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偶数。

  3、知识的运用:判断加法算式,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1+3+5+7+……+19 1+3+5+7+……+29 1+2+3+4+……+100

  (四)自主探究:几个数积的奇偶性。

  1、几个数的乘积,什么情况下是奇数?什么情况下是偶数? 你打算怎样进行研究?

  2、学生举例探究,小组讨论发现。

  3、教师总结:

  规律1: 乘数都是奇数,积也是奇数;乘数都是偶数,积也是偶数。

  规律2: 几个乘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积一定是偶数。

  (五)回顾与反思

  回顾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一)内容简析:

  初中阶段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启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变化的特点,学会调挖情绪,培养和保持乐观心态,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七年级教材依据课标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专门设计了这一单元。而现状是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的情绪有冲动、不稳定、不成熟、自我控制力差的特点,所以,今天说课的这一框内容就是帮助学生认识情绪的多样化,引导中学生做情绪的主人,顺利度过这一“心理冲突期”,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从而培养健全人格。这一框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目是“情绪万花筒”,主要讲了什么是情绪,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第二目是“情绪与生活”,主要讲了情绪的神奇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的分析和本框内容的作用,我设计了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把握自己情绪变化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理解个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是正常的现象。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理解“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2)理解情绪对人产生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情绪的含义。因为虽然对不同的情绪,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但要解释什么是情绪却太抽象,所以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

  二 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了符合初一学生的特点,为了避免政治课容易犯的空洞说教的毛病,我选了这些方法:

  1、情境教学法。由于学生对“情绪”的概念难以理解,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所以让学生表演情绪情境幽默剧,用多媒体展示人类的情绪表现。

  2、分组竞赛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情绪词语接龙竞赛,采用这个办法,容易调动初一学生的学习热情。

  3、讨论式教学法。对于情绪对人产生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不容易概括、归纳,就采取讨论的办法,集众人智慧。

  三说学法:

  1、合作式学习法。对于不易概括的问题,小组合作,互相启发,解决问题。

  2、概念情境化、故事学生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俗易懂的故事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概念和问题。

  3、表演法。编演情绪剧,既激发兴趣,又培养表演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表演情绪情境幽默剧,疑问导入。

  表演情境剧,大约5分钟。

  提问思考:情境剧中人物有哪几种情绪?概括作结后引入新课。(多媒体显示课题:丰富多样的情绪)

  (二)明确目标:用多媒体显示教学目标,放映时间2分钟左右,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三)导学达标: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大约需要32分钟左右。

  1、理解第一个问题:情绪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人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绪表现,结合情境剧的表演,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理解了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理解第二个问题:情绪的基本类型

  通过以上分析,引入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多媒体展示:喜(图) 怒(图) 哀(图) 惧(图)

  再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各代表喜、怒、哀、惧四种情绪,进行情绪词语接龙竞赛。看哪些小组说出的这类情绪词语多。优胜组给予鼓励。

  3、理解第三个问题:情绪的丰富多样性。

  延伸提问:人类的情绪只有这四种类型吗?自然得到学生否定的回答,引入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这一内容通过填表、侧重补充完善表、师生互动来解决。(多媒体显示表格)补充内容,着重结合学生实际。学生完善表后,再发言、汇总,谈谈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绪表现,并指导学生分析哪些情绪是积极、向上的,哪些情绪是消极,不良的。

  4、引入理解又一个新内容――情绪与生活,着重理解情绪对人产生的作用。

  (1)多媒体展示情绪产生作用的图片。

  (2)学生讲述一两个有关情绪对人产生作用的故事。

  (3)在此基础上,提问:情绪对人产生哪两种作用?

  (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消极、不良情绪对人产生消极作用)

  (4)大讨论: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大组讨论情绪的积极作用,一大组讨论情绪的消极作用(包括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再将每大组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归纳。

  (5)结合实际,学生剖析:过去有哪些消极情绪,有什么危害。积极情绪给你带来什么甜头,今后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情绪。

  (四)本课小结,测评巩固:(时间5分钟左右)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再展示测评题,检验效果。

  五、教学反思:

  根据这课的安排,我估计学生对本课可能有较大的热情,对本课的知识能较好地掌握,但很不容易学以致用。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情绪可能无法控制,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所以,教育是长期的,而非一时一刻。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相似的图形”(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第24章第一节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教学手段、教学程序及三点说明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的图形》是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第24章的第一节的内容,本章是继“轴对称、平移、旋转”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本节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让学生理解图形相似的概念,让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会图形相似与图形全等等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认识图形除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之外的另一种变换——相似.这节课为全章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活中的相似,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几何直觉。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创作,进一步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感受数学之美。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例感受、理解相似图形。

  难点:对形状相同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三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课件的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来启发学生,运用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三、教材处理:

  1、把课后练习1(课本P43练习1)安排在相似图形定义之后让学生完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练习2的讲解结合平面镜与哈哈镜成像图片,使学生直观发现。

  2、对课本P43页图24.1.3和图24.1.4中的六幅图做了动态的变换,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

  3、针对本节课内容少、简单的特点,增加了适当的“问题竞猜”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的同学,活跃课堂气氛。

  4、课堂上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自己的动手设计,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采用了以课件的动态演示,直观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相似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同时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从学校的风景谈起,在自然亲切的交谈中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两张不同大小的“镇风塔”图片。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图片,自然走入相似图形的世界。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很熟悉的话题引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感知归纳

  【教师活动】

  列举出大量生活中的实例,借助多媒体设备一一加以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相似图形。

  【学生活动】

  观察相似图形,感知相似形的本质,自己归纳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设计意图】

  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相似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从实际模型中抽象概括得出数学概念。

  (三)解释应用

  【教师活动】

  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相似图形,探索相似形的特征。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进一步体会相似图形。

  【设计意图】

  实现概念教学的第一重目标:理解概念,形成正确的心里特征。此环节的'设置使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了相似形.

  1、 学生观察图24.1.3中的三组图形,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2、 想一想:放大镜下的角与原图形中角是什么关系?

  3、 观察平面镜与哈哈镜所成的象图片,判断镜中的图像与本人是否相似。

  (四)问题竞猜

  【教师活动】

  通过幻灯片展示竞猜问题,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游戏,并对答对的学生进行“奖励” 。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思考,积极思考并进行抢答。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应用拓展

  【教师活动】

  1.试一试:在指定的网格将图形放大;

  2.学以致用.

  【学生活动】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

  实现概念教学的第二重目标:应用概念做事,使概念的本质特征支配学生的行为。

  如图,左边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请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该四边

  形相似的图形,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

  (六)知识升华

  观察下面的图形(a)~(g),其中哪些是与(1)(2)或(3)相似的?

  (七)小结反思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反思,概括提高:

  1. 相似形的含义: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学生活动】

  各抒己见,交流提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谈感受,不作一言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八)布置作业

  1.搜集具有相似形图案的实物;

  2.利用相似形的有关知识设计一幅图画.

  【设计意图】

  此作业是创新性学习的延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六、三点说明

  1、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为两个部分:(1)定义;(2)相似图形与全等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2、时间的大体安排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感知归纳大约8分钟,解释应用大约7分钟,问题竞猜大约10分钟,应用拓展大约4分钟,知识升华大约6分钟,效果评价及布置作业约5分钟。

  3、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

  (1)力争改变概念教学的旧模式;(2)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主线。

  以上是我关于“相似的图形”这一节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加法估算是苏教版教材第四册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要求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知道得数大约是多少就可以了,这就需要估算;学习估算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头验算建立数感;为今后学习减法、乘法、除法估算打好基础。在教学口算、笔算的同时也教学估算,在以前的练习中也散落着一些估算的习题,只是口头的练习没有书面表达。加法估算是要求学生理解求和估算的方法,并会用算式表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探索加法估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学会加法估算方法,认识“≈”,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转载数学网)

  能力目标: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加法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二、 说教法和学法

  计算类的课大体说来较为单调和枯燥,二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也不强,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疲劳,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猜价格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层层深入。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从贴近生活的购物情境里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自主探索加法估算的方法,从而达到增强估算意思和能力的目的。

  三、说过程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准备分三步来实现我的设想。

  (一)、铺垫沟通(用时8分左右)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沟通已有的知识,为下面的估算求和作好准备;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猜一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通过猜测商品的价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学们:我的朋友刚来深圳工作,租了房子要买一些小电器以下是她打算买的几种商品,你们能猜一猜它们的价格吗?)教师出示四件商品,分别是电话208元;台灯196元;电钣煲303元;微波炉299元。四件商品是因为四个大组准备的,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游戏。教师先说商品的价格接近是几百元,再让学生猜。学生猜,教师板书并归类。

  提问:我们说208接近200元,还可以怎么说?(大约,差不多)

  提问:你能用一个式了表达吗?

  教学约等号的读法的写法。

  (二)、体验应用(用时14分左右)

  猜测出各商品的价格后,接着出示问题。想买一部电话和一个电钣煲大约需要几百元?学生自主解答并与同学交流,师生共同找到如何用算式表达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书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本着让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的新理念,体会发现的乐处,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老师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算式表达,师生共同寻找最好的表达方法,

  (三)、巩固发展(16分左右)

  1、充分利用现有的例题资源接着出示问题,四个问题同时出示,独立思考,全班交流。让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加深理解加法估算的方法,体验估算与实际计算的不同,同时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个问题同是呈现是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在思考,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2、书上练习,根据时间灵活处理。

  3、小结:全课的小结是一个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估算是一种粗略的计算,但它需要细心的观察,理智的判断,让学生在不经意建立数感。

  四、说反思

  低年级的数学课,计算站很重的比例,但计算课又因为学生的速度差异,很不好调控,常常是自己都难让自己满意。本课是先说再上,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完成预设的练习,效果还不错。首先一切的准备都是值得的,在细节方面的处理显得从容有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设计大气些,开放些,课上程度好的学生没闲着,较差的学生也有了足够的时间思考最基本的问题;整体来说自己基本满意。但要上好计算类的课,还有需要更多的探索。

说课稿 篇5

  一、活动分析(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 我的动画乐园”的 “活动1 探索动画奥秘”。本活动通过上网欣赏、收集动画作品,了解常见的网页动画,然后,通过分析生活中实例和动画作品,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即欣赏网上动画、下载并分类保存动画和探究动画原理。本活动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是学习活动2制作我的动画的前提保证。

  二、学情分析

  教材为非零起点,对于非零起点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特网的基本应用,则可以适当扩展,增加任务的难度,例如让其自行上网查找下载flash动画的方法,并在课下进行尝试。网上搜索一节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关键词搜索的使用较熟练,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搜索关键词的选择上还不够准确,教师应适当点拨。本节课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网络动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因此学生兴趣很高,但学生在网络上易受无关信息的影响,容易脱离课堂,对此教师要布置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完成本课学习。动画原理的日常应用也很多,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它,对“视觉暂留”现象的理解很重要,但该现象对初一学生有点抽象,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直观的、容易理解的.内容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因特网上常见的两种动画类型;flash和gif。

  2、掌握搜索网上flash动画及gif动画及保存gif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3、了解“视觉暂留”原理,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搜索引擎,搜索flash动画的过程。

  2、体验搜索、保存gif动画的过程。

  3、通过分析“视觉暂留”现象,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搜索flash动画和gif动画,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能力。

  2、通过下载并分类保存gif动画,培养学生下载保存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动画的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审美能力及对动画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网络搜索、保存和欣赏flash动画及gif动画。

  2、了解“视觉暂留”原理,理解动画产生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视觉暂留现象及动画产生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法、学生互助学习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实例研究法、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环境:传奇网络教室软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九、课外拓展

  请同学在课下尝试从因特网上下载flash动画及视频。

【说课稿】相关文章:

麻雀说课稿02-14

《雷雨》说课稿08-16

数轴说课稿08-19

印度说课稿07-19

《劝学》说课稿07-22

《集合》说课稿07-22

祝福说课稿07-25

体育说课稿07-26

白鹅说课稿07-26

《草原》说课稿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