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2-01-21 19:32: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八篇

说课稿 篇1

  主题理念:

  当前我们的学生中大部分已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各方面条件不断提高,被叫“小皇帝”“公主”“小祖宗”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存在着心胸狭窄,依赖性强;只能人人为我,不能我为人人。这次都是当前青少年成长中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一年级学生已有集体生活的体验,同学间交往增多,很有必要进行心中要想着别人,要谦让,要关心帮助同学的教育。

  教学目标:

  认知要求:知道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故事。

  行为要求:见同学、伙伴有困难能关心、帮助。

  情感要求: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教学重点:

  初步养成你帮我、我帮你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让孩子们能真正做到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教学设想:

  本节主题班会课在深入浅出的教法及灵活多变的学法下,将本次班会的认知、情感乃至行为目标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地“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思”、“议”、“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地领会。根据班会课一般的教学结构,我设计了“游戏导入明确主题→情景表演,辨析导行→运用观点,行为指导→榜样示范,拓展延伸→谈话总结,歌声升华”这五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盲人过马路”的游戏,让正常儿童了解残疾人的不幸,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不仅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还能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的同情心逐步内化为一种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达到从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景表演教学,学生通过一个个很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明白同学之间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正确对待,要团结友爱;当别人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第三个环节,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是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想一想、辨一辨,采用角色换位方式,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运用观点解决问题,设置这一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运用观点的能力。让学生想一想,帮一帮,激发学生运用观点解决问题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各组员积极动脑想办法帮助他人时,从中也明白了遇到这样的事情将如何去处理,深化了本课主题。

  第四个环节,抓住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通过学生夸夸我们班曾经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和学生讲一讲在家主动帮父母做事,从而知道了平时哪些同学乐于助人,大力表扬同学们身边的活雷锋,使他们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自觉地去学习,无论在校,还是在家都要去帮助他人,在关心他人。

  第五个环节,通过提问谈话,总结回顾本次班会的主题思想,并在一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中进一步升华主题内涵。

  在教学设计中各环节连接紧密,过渡自然,层次清楚,各环节目的性明确。整体教学过程完整,教学力求体现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统一,遵循学生认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控,矫正学生言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明确主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好吗?

  师找个学生做盲人,蒙上眼睛,准备过马路。

  当你被蒙住双眼成了盲人时,你觉得怎么样?这时你最需要什么?通过谈话,引出今天活动的课题:请让我来帮助你。

  二、情景表演,辨析导行:

  1、出示班上叶子青的'画,看他的画多好呀,可是,他缺少一支红色的笔。所以,太阳没有涂上颜色。哪个小朋友愿意借给他一枝红色的笔呢?

  愿意的同学,请给太阳涂上颜色,等他涂好后,让他说说他愿意帮助叶子青的理由。

  2、小品表演

  ①课间两个小朋友追跑,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另一个小朋友一边说不是我撞的,就跑走了。

  看完请学生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板书:团结友爱)

  ②写字时发现铅笔断了,问同桌借,可同桌不肯借给他。

  看完请学生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师小结: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帮助)

  三、运用观点,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请你开动脑筋帮他们一下好吗?我们采取各小组竞赛出点子,看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就评为“金点子”小组。

  (1) 学下课了在草坪上乱跑乱跳。

  (2) 美术课做手工,小明做了一个精致的火箭,可是桌子却布满了小明扔下的废纸屑。

  (3)小红不爱吃青菜,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4)洋洋不会写作业,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5)涛涛爱打架,别人都不愿理他,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四、榜样示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夸夸我们班曾经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小朋友,看着你们的笑脸,我想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一定在为你们高兴,那么你能说说你在家里怎么帮助大人做事的。集体背《新三字经》。

  五、谈话总结,歌声升华: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我们就会收获、很多的快乐、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让我们全班同学深情地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这首歌吧!

  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教材地位

  从教材体系看,第三课讲“企业和经营者”,从微观的层次描述了国民经济的细胞,第四课讲“产业和劳动者”,则要从宏观的层次上剖析国民经济的“经脉”,而本框又是第四课的开篇之作,起到很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经济结构调整和新产业格局形成是关键性问题,而结构调整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和农业上,所以学习好本框内容可以得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体悟。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三大产业、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有关知识;通过对我国农业的地位、现状的认识,加强学生对农业的忧患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首位的观念;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办法。

  知识和技能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三大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农业、"两高一优"、乡镇企业。

  方法和过程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归纳、观察、发现问题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我国农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自学,对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仍然偏紧的事实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上面的理解,加上学生离农村生活较远,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把本框的重点确定为让学生体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引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强烈愿望,难点确立为对如何走高产、优质、高效道路有一定的理解。

  二、 说教法学法构思

  (一)教学设计

  根据本框教材理论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开教学,辅之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学法设计

  引导自学,提出疑问。课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并提出疑问。这一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质疑能力,及抓住重点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新课:

  曹操有两句名诗:“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凭借着这两句名人的诗句,杜康酒竟得以千年不衰,名扬天下。(学生思考:酒从生产到出售需要哪些环节呢?轻松开场,激发兴趣。)(二)讲授新课

  对于GDP、GNP部分的教学

  展示教材98页“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示意图”,并补充美国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示意图。我先介绍GDP和GNP的相关知识,可以由“姚明在美国NBA打球的收入”厘清两者关系:姚明的收入应计算在中国的GNP中,或者计算在美国的GDP之中。然后结合图表让学生进行纵横比较,并讨论两个问题:①统计GDP或GNP的意义有那些?

  ②通过比较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两点结论。(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很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对于农业部分的教学

  1、由于这部分知识点多且零散,所以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做到心中有数:①农业的含义和分类、②农业的作用、③我国农业的现状(成就和不足)、④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意义、⑤如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⑥同时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农业的含义和分类由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我结合溧阳板栗和螃蟹的生产帮助学生加深对含义的理解,导入农业的作用。

  3、让学生分析教材99页第三自然段多农业作用的描述一共讲了几个层次,师生共同探究后概括出农业的四点作用:一个形象比喻,三个方面切入。“一个形象比喻”是指农业是国民经济这座大厦的基石, 学生讨论:为什么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从我国的现实粮食供给来讨论,假设我国有钱去国外购买粮食去分析,“饭”的汉字构造分析)

  5、多媒体出示美国农场与中国农田在农忙是的情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农业技术设备的落后,从而引出应大力发展农业。用民谣“想的是先富快富,盼的是政策稳定,缺的是资金技术,愁的是没有销路”引出如何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然后通过学生讨论、画图表、创设情景等方法,从政策、科技、投入、产业化四个方面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内容。

  6、因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问题是目前的新问题,也是学生比较难以明白的内容,事实材料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进行认识,这里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调查报告。并调取相关资料以天目茶场"公司+农户"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7、农村经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巩固

  1、先请同学们总结。

  2、教师引导: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的理解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要知道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就非常困难,农业社会就难以稳定,农村经济就难以发展.以致于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些年来党和国家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探索农业发展之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总之,“三农”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

  3、布置两道典型题目,当场巩固。

说课稿 篇3

  活动来源

  在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题活动《规则与标志》,产生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社会活动:“安全标志”。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所提到的“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标志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实用性等特点运用广泛,并为幼儿理解接受,让幼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的内容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安全、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从众多的安全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通过游戏方式轻松学习,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目标分析

  本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对安全标志进行分类,了解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指令标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对目标的分析:

  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前提条件。在以上《安全标志》教学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社会规则与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社会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的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l过程分析总述: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大约需要30-35分钟。

  基本流程:以“棋”导题→标志分类思考→小组按要求重点讨论一类标志→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知学习并掌握标志特征、名称、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制作标志让学习内容生活化→玩“棋”结题

  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个体操作、分组游戏等

  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初步感知三类不同标志的特征与含义。

  教学难点:一类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

  整个活动过程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感知基础,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巩固提高。我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致力于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中,我始终扣住“社会性教育”这个要素把握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并把目标达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衡量本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

  分述:第一环节为活动的起始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我以“棋”的有关问题性情景,导出学习内容:安全标志。

  在活动的开始我设计了大部分幼儿都接触过的

  “棋类”问题引出一张嵌有各类安全标志的棋盘,继而通过“要想下这盘安全标志棋,首先要认识棋盘上的一些安全标志”为要求,提出今天学习的任务,这样就能让幼儿很有兴趣的进入学习活动。

  第二环节为活动的主要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这部分含量较大,分量较重,是解决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部分,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出示12个安全标志,让幼儿先思考,如果请你把这些标志分成三类,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组小朋友操作分类,感知三类标志的色彩、形状及图案等特征,初步建立类概念,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层: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围绕四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1)这些标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3)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请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各选择一类标志进行研究、讨论、相互交谈。这个层面的安排主要是启发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回忆,并借助于孩子社会见识资源及能力发展差异来实施“生生互动”型学习。

  第三层:本过程采用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集体性学习,分别由三组选派1

  至多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向小朋友介绍自己小组探究的把类标志的符号及图案所表示的含义、标志名称、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间,我一是随机地结合幼儿交流进程穿插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如:当心火灾(应怎么办?)、当心触电标志(应该怎么做?)、必须戴安全帽(在哪儿见过?)、必须戴防护手套(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儿通过生活经验图景在幼儿脑海中的再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安全标志。二是引导幼儿去寻找发现一类标志的共同特征,即颜色、图案、符号、形状等,学习并记忆一类标志的规范名称并初步理解一类标志的概念如:这类蓝色圆形,图案是白色的标志,都是指令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它们叫做指令标志。这些黄色的、黑色三角形边框,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提醒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这一类警告人们的标志叫警告标志。这类红色圆环、中间有一斜杠,底色为白色,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禁止我们做的事情的标志,那这一类禁止的标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禁止标志。禁止标志上的事情都是我们千万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势利导的`进行社会规则及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问与答适时地让幼儿明确:安全标志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应该怎样去做。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志上规定的去做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大家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这个层面主要用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第一及第二个活动目标,我认为应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中体现如何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理念,为此我在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四层: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幼儿迁移学习经验,联系周围生活中的人、事、物,尝试设计并制作一些安全标志。在幼儿设计制作标志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设计活动,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安全标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帮助,而教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艺术》)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

  这个层面也是完成活动的第三个目标的主要手段。

  第三环节为活动的结束部分(大约需要5分钟)采用游戏法让幼儿分组玩“安全标志棋”,对所学的安全标志的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简单介绍玩棋的规则、方法后,要求幼儿5人一组自行结合分成四组,推选小组裁判并分成黑白两队开始下棋,这环节的一安排,主要引导幼儿通过“玩中学、玩中记”,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安全标志的知识,并与起始部分相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由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是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我先安排了数的组成的复习,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数的组成,另一方面为学习口算和笔算做准备。学生对 20 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在此基础上学习整十数的加、减法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

  1、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说教学思路: 先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口算上学期学过的计算,导入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 激发学习兴趣,要求他们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从中选出:求一共有多少本?还剩多少本?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和减法计算,将 30 和 2 合起来,计算 30+2 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 32。把 30+2 改成 2+30 那又怎样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 4 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 进行全班交流。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先通过摆一摆,再算一算,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 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接着比较练习口算。让学生知道把加数的位置交换时,它的结果是不变的。

  然后分组游戏:做一 做的第 2 题:谁先吃到玉米?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最后做谁错了,请你帮他 改过来,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的自我检查能力。

  五、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例 10 的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3 个十和 2 个一是( ) ,5 个十和 8 个一合起来是( ), 46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8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看见大家特别爱练字,利用主题图进行演示:老师给大家发练字本,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请问同学们: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 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从而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 (1)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真是一个爱提问题的好学生。 (2)选择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本?应该怎样计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4)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同桌的'讨论) (5)反馈讨论结果。 [让学生看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 30 和 2 合起来,计算 30+2 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 个 十和 2 个一组成 32。]

  3、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老师有 32 本练字本,拿走2本,还剩多少本?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 =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 32 里去掉 2,计算 32—2 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 里面有 3 个十和 2 个一,去掉 2 个一还剩 3 个十,就是 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 个十和 2 个一加在一起 就是 32,从 32 中减去 2 个一,就剩下 3 个十即 30。]

  4、如果老师把 30+2 改成 2+30 那又怎样算呢? 教师板书: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 4 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 30 和 2 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一题。 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请学生独立摆小棒,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运用操作,让学生尝试练习,是注重“动手实践”的过程。]

  2、做一做的第 2 题:谁先吃到玉米?(分组游戏) 教师先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香味, 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 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 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 就可以吃到玉米。 (游 戏规则:四人一组,小组长做熊妈妈,其他同学做小熊,熊妈妈分给小熊 3 张口算卡片,谁能答对了就可以吃到玉米。)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 快的活 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学生自己起来说一说) 本节课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符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认识规律,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联想,思维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说课稿 篇5

  (1)教具准备:花手绢的实物、花手绢的范作,录音机、磁带、剪刀、纸等。

  (2)学具预备:纸、剪刀、颜料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法分析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形象思维能力与接受能力的特点,教学时我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原则,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本课主要“采用激情导入”、“探究法”、“观察法”与“自由讨论”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法”、 “观察法”、“讨论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教师出示的范作进行探究、讨论、相互启发以获取制作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更客观、更全面的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我采用了“参观法”和“评价介绍法”

  2、学法分析

  在学法上我采用“看看”、“想想”、“做一做”“评一评”等方法完成本课。

  (1)、放录音《丢手绢》的歌曲,了解手绢的作用。

  (2)、展示各种形状花色的手绢,并启发学生想一想如何制作款式多样的漂亮手绢。

  (3)、发放范本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制作方法,组员相互讨论。

  (4)、动手制一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评一评,提高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歌曲导入——欣赏讨论——做一做——自主设计图案——作品展示——小结延伸。具体如下:

  1、 歌曲导入,激发儿童的兴趣。

  (1) 、放录音《丢手绢》歌,师生拍手唱歌。

  (2) 、师: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生:《丢手绢》。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这首歌中的手绢可以做游戏,那么手绢还有其他用处吗?谁能说说?(让学生讨论回答手绢的作用)

  (3)、师:手绢既然有这么多用处,看来我们的生活用品中是少不了它的。那我们今天就来动手做一做你喜欢的手绢,好不好?(师板书课题:《漂亮的手绢》)

  2、欣赏讨论:漂亮的手绢的形状、花色。

  师:出示手绢实物、样品。问:这些手绢是什么形状?你能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吗?(生讨论、汇报,师进行总结)

  2、 做一做

  (1)、师: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拿起剪刀和纸,学习剪折手绢。

  折法:长方形的纸折一个角与相应边对齐重叠,变成三角形,再用剪刀剪去剩下没有重叠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打开重合的三角形,就成正方形手绢了。(教师演示做法,学生跟做)

  (3) 放宽思路,大胆创新各种形状的手绢

  如果有同学不喜欢正方形的手绢,自己也可以做其它形状的.手绢。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都可以。

  4、 自主设计图案

  (1) 放轻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儿童自由设计作画

  (2)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儿童设计各种手绢。

  5、 作品展示

  (1)、请儿童说说自己设计手绢的样子和图案意思,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介绍自己设计手绢的意图,提高审美能力。

  (2)师评。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有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学生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6、小结延伸

  (1)、鼓励儿童把自己的设计表达清楚,对图案美观、整洁的儿童发放设计之星。

  (2)、鼓励儿童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漂亮手绢去做游戏。

  (3)、把自己制作的手绢送给你最好的同学或父母、老师。

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汉语拼音jqx》第一课时,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这7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 教材

  《j q x》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部分第4课。本课配有4幅小图和一幅大图,大图是配合识字教学的情景图。另3幅小图分别位于声母j、q、x的下面:母鸡昂头捉虫子、飘飞的气球、切开的西瓜,它的图形指示声母的样子,图形中的事物指示声母的读音,这样不但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了书写的直观性,而且大大减轻了小朋友书写的难度。彩色插图营造了和睦的一家:妈妈在洗衣服、爸爸爷爷在下棋、哥哥玩积木、小妹妹在看小鸡做游戏。第一课时的教学,要求学生读准声母j、q、x 的音,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位于此单元第2课,是学生的知识学习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激发将是教学老师应该注意的环节。

  二、 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智力身体都处在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较长时间,一旦外界有什么情况,它们的注意力会很快转移。所以,如何运用方法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将是该阶段教学的重难点。再者,由于思维的发展不完全,所以具体形象思维仍主导着此阶段孩子的意志。

  三、 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的任务: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再加上现阶段的学生实际:注意力不集中,以抽象思维为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学会j、q、x的读音,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能正确拼读j、q、x和i的读音,以及j、q、x和i、a的三拼读音。

  (二)能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j g x的读法和写法

  四、 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优化。为了体现情感、态度、价值三维目标的统一,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我将在各个教学环节贯穿情景教学法。陶行知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于亲”,教师只有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想法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学本课时,我将整个教学环节用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通过优美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片及做游戏等多种途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五、 说学法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课中,为了实现拼音教学的目的,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一)观察法

  本课配有多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以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法

  根据新课程理论标准,在学习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于是,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我还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

  六、 说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说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5个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观察图画,正确发音—联系生活,记忆书写—拼读练习,掌握规律—拓展巩固,结束课程。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特点,为常人所知。但在许多小朋友的眼里,却是个谜。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小松树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谢了,却找不到一个花生,它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课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搜集、使用信息。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松鼠心情的变化,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识字、阅读

  第二课时:指导书写、处理学生搜集的信息。

  本次说课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

  1、在字词方面,我主要采用的是随文识字。

  2、在阅读方面,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第一自然段:采用了想象读。

  第二自然段:采用分角色、表演读。

  第三自然段:采用悟读。

  三、说学法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字、记字。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

  4、教会学生查阅资料及向别人请教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半课题,留下悬念。目的: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课题中指导“生”的书写。目的:突出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的特点,分散识字重点。

  (二)在阅读中识字、积累、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以识字、学词为主,进行想象读。(用两个训练引出两句话指导学生朗读)

  (1)理解“旁边”,训练说话“谁的旁边是谁”。学习文本第一句话: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

  (2)积累词语:ABB式词语(一朵朵)。学习文本第二句话: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目的:这样设计体现了随文识字的好处,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不但认识了本课生字“旁、种、许、格、外、艳”, 而且理解了“旁边、叙多、格外、鲜艳”等词语的意思。体现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学习第二自然段,分角色、表演读。

  (1)自渎,用不同线画出松鼠和鼹鼠说的话。

  (2)进入角色引读。

  (3)学生表演读。

  目的:学习疑问句和感叹句,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并且通过分角色、表演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3.学习3~5自然段,悟读。

  第3自然段抓住“每天”体会小松鼠盼望的心情。

  第4自然段抓住“他等啊,等啊”体会小松鼠急切、渴望的心情。

  第5自然段抓住“奇怪”“自言自语”,体会小松鼠的失望与疑惑。

  目的:这样,通过抓重点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松鼠心情的变化。体现了课标中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这一精神。

  (三)多元开放、调查延伸。

  通过小松鼠的疑惑“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把课题补充完整。一个疑问,一个“找”首尾呼应。

  1、设计开放的问题,组织讨论。(三种可能)

  (1)被鼹鼠摘走了。

  (2)不是被摘走,是花生本来就没结果。

  (3)花生结果了,没被摘走,而是结在土里了。

  2、如果你是小松鼠打算怎样弄懂这件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向别人了解等学习方法。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在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及花生在土里结果这一特点。

  3、布置课外调查: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果实也是长在泥土里的?

  目的: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培养学生搜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袋”等14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4、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理解乌龟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三、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朗读感悟,个性展示的方法。让学生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充分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展示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时,我用谜语引出蝌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整体感知是学好课文内容的重要前提。我让学生看课件听范读课文,学生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范读,身临其境后,就能轻而易举地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三)识字教学。

  我采用儿童的语言,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注重培养识字兴趣和培养好的识字习惯,循循渐进,教会学生学习多种识字方法,掌握规律,主动识字。

  (四)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因为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所以在学这段课文前,我用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先让孩子们观察图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再结合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在孩子们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把这段课文读好,读出小蝌蚪快活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先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再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读,边读边画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的话。

  (2)这幅图上的小蝌蚪和前幅图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对比图) (3)思考:小蝌蚪怎么想起要找妈妈? (4)分角色表演“迎上去”,通过亲身演绎,使得孩子们在情境中亲身去感受,就很容易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比苍白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5)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的语气)多种形式读(分角色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鲤鱼阿姨的话,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1)出示图,先观察图,小蝌蚪遇到了谁?再找到相应的段落自由读,画出小蝌蚪和乌龟说的话。

  (2)观察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对比图) (3)表演“追上去”。

  (4)指导朗读好本段,(重点读好对话) (5)分角色朗读 4、学习后面几段 (1)出示课件(总结前两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观察图,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小蝌蚪又看到了谁?用笔画出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读一读。画出青蛙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有感情地读一读。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跟着妈妈去干什么了? 5、总结全文 再次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这个知识点再一次强化。

  6、实践拓展 你还知道关于青蛙的哪些知识,交流。

  7、课件出示课堂作业(填空)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能够帮助孩子记忆。

  (五)、板书设计 针对低年级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的板书设计采用图片的形式,再现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起到了以图引趣、以趣学文的作用。

  六、总结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大自然无穷的奥秘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语句浅显易懂,趣味性强。我运用了相应的电教媒体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同时,实现知识与能力、创新与实践的巧妙融合,达到寓德育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说课稿】相关文章:

麻雀说课稿02-14

《雷雨》说课稿08-16

数轴说课稿08-19

印度说课稿07-19

《劝学》说课稿07-22

《集合》说课稿07-22

祝福说课稿07-25

体育说课稿07-26

白鹅说课稿07-26

《草原》说课稿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