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3-02-02 13:50:5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我教学的是第13课《美丽的公鸡》。教学这一单元,应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培养识字能力。以朗读练习为主线,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能力目标: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语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

  教学重点:初步懂得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老马的话

  二、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我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自己以一个教练的身份,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创造了一种形、生有机结合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运用听、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

  1、以图激趣

  教学伊始,出示一幅艳丽的画面(一只美丽骄傲的公鸡)

  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图上画了一只怎样的公鸡?

  ②课文中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

  ③解释:“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意思。

  小结:这只公鸡自以为很美丽,(板书:自美)整天得意洋洋地找别人比美,它找到哪些动物比美呢?(板书:比美)

  2、图文对照,深入课文

  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①分组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并思考:

  阿公鸡是怎样招呼小伙伴的?b.啄木鸟、蜜蜂、青蛙又是怎样回答的?

  ②看投影片,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突出“长嘴巴”“鼓眼睛”、“大肚皮”,并板书)

  ③“冷冷地”是什么意思?

  ④啄木鸟、蜜蜂、青蛙为什么都“冷冷地”回答?

  ⑤假如小朋友就是啄木鸟、蜜蜂、青蛙,公鸡这样看待你们,你们心里会怎样想?(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演示投影片)

  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用笔画出老马说的话)

  (1)分角色读“公鸡”和“老马”的对话。(读出语气)

  (2)看课件听老马的话,齐读。

  (3)用老马的话来评一评谁美?(啄木鸟、蜜蜂、青蛙都能帮人们做事;公鸡外表美,但不能帮人们做事,行为不美)啄木鸟、蜜蜂、青蛙都能帮人们做什么事?老马呢?(板书:识美)

  公鸡听了老马的话以后是怎样做的呢?

  (1)看课件显示,此时的公鸡在干什么?现在的这只公鸡是一只真正的美丽的.公鸡吗?(外表美,又能帮助人们做事)板书:真美

  (2)你们愿意和它交个朋友吗?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和它交朋友吗?

  3、图外想象,培养求异思维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是真美?

  在《美丽的公鸡》教学中,我把阅读与育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融合起来,使学生一步步领会课文内容。

  在整个教学中,我运用图片和表格的形式,理解词、句、篇的意义。在重点教学第二小节,对结构相似的三、四节让学生通过表格填写和分角色表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风波。通过多种形式对中心句“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进行朗读和生生间的讨论,突破了难点。

  虽然教学的整体效果还可以,但是因为这是一篇快乐读书屋的文章,所以还应该把生字教学内容完成,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进行完,我想是学生表演时耽误了时间,时间的合理安排,这是我们教师要把握的。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办法”这个主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画杨桃》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这个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平常的小事寄寓深刻的哲理。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内容是一个横放着的杨桃和一幅像“五角星”的杨桃画。这两个内容对比鲜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室、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生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2个词语。

  2、能积累“靠、而”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说教具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找找—读读—说说”的步骤进行探究。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说,认真读,仔细找。在理解重点的教学中,我想先运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间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道理。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词,再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学生活动过程设想在分析重点段落时,让学生自读、自悟,再配以自由读、分角色读等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感悟一下课文。在理解老师说的这段话的意思时,可以自由地讨论研究,再加上刚才现场观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假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闭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闭爱他人,闭爱生活,闭爱环境的好教材。这一课需要用两个课时完成。

  二、说理念

  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闭注学生的集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猎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开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三、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进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瞅目标:有闭爱他人、闭爱环境、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

  1. 识字和写字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

  读悟结开,理解文意。

  六、说教学流程

  一、新事导入

  二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教师应选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出现文本,让他们乐于接受。

  师描述: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有一天,他得到一枝神笔,他用神笔画了一头大黄牛,帮助农民耕地,画了一架大水车,帮助乡亲们灌溉农田,还用神笔惩罚了那个贪民。

  “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贯串全文始终,因此,上课伊始,我便用《神笔马良》的新事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1、过渡:“有了神笔多好啊,能为乡亲们做那么多的事情,有个小女孩也想像马良一样,有一枝神笔,并把她的美好意愿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假如》。”(出示课题的课件)

  师顺势而引,将文本自然呈现于学生的学习进程中。

  2、齐读课题(带着深情的祝愿读)。

  二、听读课文,训练说话

  1、师配乐朗诵全诗

  新课标注重培养孩子听的能力,而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经典,它融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以精粹的语言包含了极其丰穷的内容,教学初始,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成理性认识,将学生带入文本,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反馈。 “你听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三、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1. 过渡:“你也想学着老师的样子和着音乐动情地朗诵这首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读好这首诗歌。要想读好这首诗,首先要把它读通顺,读正确,现在就请你翻到108页,开始读吧!”

  2. 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组“白白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这三个词语为一组,语调都较下昂。

  (2)热冷的北风、遥远的地方、不幸的朋友,这三个词语为第二组。

  (3)先发现,指出这些都是带“的”的词组;指导朗读(引:陈老师通知大家一个把这类词读好的小秘密,就是把前两个字和先两个字都读重一点,的字读轻一点,这样就难听了)。

  4. 出示词组“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指导朗读。

  过渡:“读得真不错,相信你们也能把这些词语读好。”指名读,(缩用动作加以理解,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指导好词语的朗读,将奠定先来课文朗读的基调。

  四、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教学第一段

  1.过渡:“我用马良的神笔让窗前的小树不再……缩……

  我还用马良的神笔让树上的小鸟不再……苦……

  5. 师:“多美好的心愿啊,这就是小女孩的第一个愿望,(一边说一边出示第一节),自己试着读一读,请一个小朋友读,(相机出现分隔线)

  6. 生读,师相机指导,请生学习老师吸气的方法,并不是很夸张的`吸气,而是稍作停顿。

  7. 过渡:“就这么一个白白的太阳,能给小树带来什么呢?”生交流。

  5. 师生配开读。

  过渡:“是的,白白的太阳就像一件温暖的衣服,让小树不会在……生:热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点白重读的词,如果我们不只注意有节奏的朗读,还注意这些词,你一定读得更动听,齐读

  6.指导有表情地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因此,在本环节例文中,我力求体现这一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读、展示读、评读、激读、赛读的方式,饱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读书进程也是张扬学生特性、激发学生灵性的进程。

  阅读亦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此环节中,我例文了三个层次,1、有节奏地读2、有节奏又有重音地读3、带上表情美美地读。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

  [说教材]

  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鹰学飞》。《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生动有趣,富有动作性,激发儿童进入角色,动手动口。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仔细观察,起行合理想象。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说话。

  3、启发学生想象,提高说话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4、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难点:启发想象,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本文可以分三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主要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

  [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识知规律,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1、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和言语交际经验。通过情境导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发挥在知识的传授中,而且发挥在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并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2、品词析句法,朗读训练时,教师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比较、读、悟、表演使学生体会到文中语言运用精当之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采用的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一系列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悟意,从而逐步掌握此类课文的读书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学生在齐读课题后,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然后谈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都知道了些什么。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充分品读,读中感悟。

  在学习1-2自然段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老鹰和小鹰的话多读一读,结合板画,让学生看到小鹰已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引导学生想小鹰这时会怎么想呢。再结合文字“高兴”、“喊”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出来,体会小鹰自以为飞到了大树的上面,飞行的本领就已经学会了,自然地读出它此时的高兴、满足的心情。

  这时候,老鹰是怎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老鹰不满意。学生通过读,指出“摇摇头”,“还不算”,明白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点出母亲对孩子的爱。鼓励学生读出亲切、和谒的语气。孩子是最喜欢动起来的,通过看板书,从自己编动作到指名学生上台表演,鼓动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让这一段的教学“活”起来。这一阶段的教学利用文中重点词,让学生的读读、演演来调动他们全员参与,从动口、动手、动脑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的读、说、演正渗透着学法的指导,为结构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作好铺垫。由于第四自然段中,老鹰在评价小鹰是否会飞时,用了和第二自然段一样的评价“还不算会飞。”同样的`句子,读法是否相同呢?为了让学生有所感悟,我首先让学生熟读了含有这两句评价的1—4自然段,弄清老鹰分别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读后的感受:第一个“还不算会飞”强调的是什么?第二个“还不算会飞”又是强调的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小鹰只比打树飞得高,根本不能算会飞,因此,老鹰的意思是说小鹰根本不能算会飞,朗读重音应落在“不算”上面。而第二次小鹰已经飞得比大山还高了,可以算得上会飞了,只是距离搏击长空得本领还差很远,所以老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鹰还不能算真正会飞,是在前一句话的基础上的评价,因此,朗读重音应在“还”这个字上。

  一番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体会到了句子虽然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是截然不同的,朗读的语气也应不同。带着对句子的理解,学生再次投入到朗读中去,读出了自己的感悟,读出了老鹰语重心长的语调。

  经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而且掌握了如何读准语气语调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悟,以悟促读。

  最后,我设计了“小鹰已经飞了两次,这时它又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在众说纷纭中,将自己的想法与小朋友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大胆想象,促进理解

  在学习五、六自然段时,教师适度放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不但描述了小鹰使出全身力气刻苦练习飞行的样子,而且说明越往高处越难飞,“飞呀,飞呀”是说小鹰在反复地练飞。“急促地喘着气”是说小鹰由于刻苦练习而显得很累“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学生加大了动作的力度,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学生通过表演,悟出“鼓起劲”与“拼命飞”的含义,这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爬上山顶”,“爬上高楼”“跑了好几圈”都会急促地喘气。学生的话语闪烁着个性与创新的光彩,而且还情不自禁地喘起气来。这时,老师巧妙地过渡,指导学生朗读“急促地喘着气”这句话,这里用调动生活经验的手段,使感情朗读有了扎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使朗读富于变化和层次感,我设计了回过头来纵向比较小鹰在三个高度说的话——“我已经会飞啦”,“我真的会飞啦”,“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要指导学生抓住“已经”、“真的”、“总算”等关键词,体会小鹰的不同心情,读出小鹰的不同语气来,特别是最后小鹰不肯定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虚心了。接着引读第六自然段,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里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思考:“孩子,你往上看!”老鹰是想告诉小鹰什么?小鹰看到比它飞得还要高的鹰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老鹰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是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小鹰通过老鹰的教育和自己的实践,终于明白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永远前进。总结出关于这个道理的成语,多读读加深理解。

  四、学习生字

  一年级写铅笔字的要求是写正确,二年级要写美观了。因此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字的间架特点,笔画变化,来把字写美观。

  [说板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利用板画,让学生看清楚小鹰三次飞行的高度。本课时的设计,意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媒体再现情境,渲染气氛,在情境中感情朗读,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揠苗助长》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七单元,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做事要善于动脑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作者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这个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急于求成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焦、喘、截”3个生字,会写“焦、望、费、算”4个字,理解并掌握“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二、教法学法

  1、自主识字法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师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情境教学法

  我除了充分运用课文中的精美插图外,还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场景,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

  3、朗读感悟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上课伊始,我先播放《揠苗助长》的动画视频)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课题: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动画片有个名字叫《揠苗助长》,是一个寓言故事。接着在学生讨论什么是寓言的基础上我简单介绍: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那么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中包含这什么道理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顺利地带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中。

  (二)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交流方法。《课标》指出“要让儿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就必须先帮助学生扫除文字的障碍,这样,他们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才能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不过本课生字并不多,而且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识字能力,所以先我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互教互评,教师点拨等方式,鼓励学生采用多样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区别比较法、部件分析法,动作演示法、自编儿歌法等。

  2.学生再读课文,并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同时体现尊重学生选择,以生为本,体现个性化阅读。

  3、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引导学生用这个句式,说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样学生对课文会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有了这个浅层次的理解。为下面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品读课文,悟出寓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准备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和种田人心情变化两个方面展开学习与讨论。抓住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交流讨论,同时以读贯穿始终。如:“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画出有关的词语”,再如“此时,农夫的心情如何?请带着这种着急的心情读一下”如:课文的最后提出“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就急匆匆的赶回家,他会怎样对他的父亲说”“而农夫听了儿子的话,看见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那么辛苦,他会说些什么呢?”。就这样通过品词析句、通过朗读指导、通过想象补白等方法,逐步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种田人的急切、兴奋、得意、后悔;从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从中明白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这样设计与安排,能够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内容;在想象创造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将较深刻的寓意层层推进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演演比比,加深理解

  在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分小组让学生自己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纪的小学生,对表演的欲望很强烈,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使学生好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释放,同时也再现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复述课文降低了难度,三全其美。

  (五)文本延伸,训练语言

  在课末,通过“复述故事”、“运用词语”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寓言梗概和深刻寓意,既重点突出,又便于学生复述。

  五、说效果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认为我的这课时设计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能力,突出了四个亮点:

  1、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提高了认字能力。

  2、注重书写指导,培养了良好书写习惯

  3、以读为本,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4、注重语文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我为你骄傲》第二课时。

  一.依据课标 说理念

  本文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小故事,文中的孩子内心的懊悔,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及我解脱的办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那句包含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的话更是出乎意料。本文的设计理念是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二.紧扣特点 说教材

  《我为你骄傲》一课表现出小男孩的诚信让人感动,老奶奶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通过让学生读课文后,会有更多自己的.独特体验。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写剩下的两个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情感。

  情感目标:培养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写两个词。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情感互动说流程。

  1.复习巩固 创设情境

  上课之初,我先引出上节课可爱的小鱼教会我们许多字词,现在你们还想与他们见见面吗?以生字见面会为本课的开始,此环节的设置能一下子让孩子愉悦的进入课堂为后面的语文课埋下了一个精彩的伏笔。

  2.合作探究 体悟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和个性化表达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请感朗读,使学生感悟出小男孩是一个坦诚敢于承担责任的孩子,老奶奶慈爱,善良值得我们称赞,从而给孩子们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

  3.拓展升华 学写词语

  (1)联系生活 领悟“真情”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讲讲你在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事情吗?

  (2)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写字指导。

  4.板书设计

  为突出直观性,使知识简要,集中并体现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7

  本课所在单元的课文属于“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本文是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记述的是沉香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亲。

  经过研读文本,我设定了三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书写“孝”、“充”两个上下结构的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难点是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我们面对的是两年级的小学生,怎样作才能让他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呢?怎样才能实现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沉香的不畏千难万险?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的环节:通过图片展示、语言描绘、多媒体动画、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表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在教学中也注重能力的训练:联系课文内容补充句子、换词理解词语等。

  基于这一理念,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比较简单,主要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刚开始设计时分了三个层次来感受:一、让学生说说对“救母心切”这个词语的理解。二、通过师生对话演沉香拜别师傅的情景来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三、抓住“转眼间”和“奔去”两个词来感受。经过试上发现写字时间来不及,而且第一自然段并非重点段落,这样会有喧兵夺主的感觉,所以取消了演沉香拜别师傅的对话。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讲了沉香历经磨难而毫不在乎,主要从三方面来写:行路难;吃得苦;身受伤。本段句式整齐,出现了反复使用的量词,对文本核心价值的理解很有帮助。这重点段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总体感受沉香在路途中遇到的困难。

  二、分句指导感受。

  (一)第一句首先通过学生看图和教师描述相结合感受高山的`险峻和深涧的危险,以此感悟到沉香的勇敢。接着通过两个“多少”来感受沉香翻过了无数座这样的高山和越过无数道这样的深涧。之后,让学生积累词语“跋山涉水”。最后进行感情朗读和句式训练。

  (二)第二句通过“几只”、“几口”来感受沉香在路途中吃的很苦,之后给学生积累词语“餐风饮露”,最后进行感情朗读。

  (三)第三句抓住“一个个”、“一道道”来感受沉香受了很多伤,然后通过看图再次感受,最后进行朗读提升理解。

  (四)理解“一点儿也不在乎”。句式训练:他一点儿也不在乎什么?接着通过问题“那么他在乎什么?”来感受沉香一心想早日就出自己的母亲,对于自己身受的苦一点儿也不在乎。

  三、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沉香一路上的艰辛。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了沉香得到仙人的帮助打败了二郎神。主要抓住“孝心”一词,通过对“孝”字的观察,明白子女对父母的爱就是孝,然后引读。

  课文第四自然段也是文章的重点,讲了沉香力劈华山。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语文课堂就更要抓住文本材料中丰富的情感资源,注重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因为如果没有“情”,教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营造这份情,在教学中分了四个部分来走:一是抓沉香的心情“无比激动”并理解;二是理解“日思夜想”;三是通过观看沉香劈山救母的视屏来引导学生读好劈山的句子;四是通过图片、教师描述以及师生对话表演来重现当时母子团聚的情景。这样一步一步的积蓄情感,到后来的高潮母子相抱,显得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我认为,板书是一节课的眼睛,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这节课的重点所在。因此,这堂课的板书我选择了一个“孝”字。

  设想尚不成熟,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8

  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分钟》

  一、说教材:

  《一分钟》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过相似的情感体验,所以理解本文难度不大

  三、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二年级小学生要达到这个理想目标,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教学中,我们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珍惜时间,牢牢把握每一分钟,做一个惜时的孩子

  四、说教法:

  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后悔;在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五、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老师这儿:1 =20,你觉得这个算式正确吗?

  2、板书课题《一分钟》,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学生再次拼读

  3、去拼音读一读

  4、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做猜字游戏

  (三)、再读课文,感悟时间的`宝贵

  1、课件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元元听到零声后,开始是怎样想的? 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3、 事情的结果呢?指名读李老师的话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模仿教师的语气,朗读“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可读出不同的语气

  元元迟到了半节课,你能想象一下元元是怎样走进教室的吗?这时他的心情怎样呢?(后悔)

  4、师:元元明明才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找一找这20分钟是怎么来的

  (四)、小结

  在元元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拓展延伸

  1、将课文内容演一演

  2、摘抄惜时的名言警句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千人糕》。本学期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大体围绕“春光”“爱心”“传统文化”“童话“哲理”“科技”“故事”“历史”等主题编排。而《千人糕》就是属于“爱心篇”的第二课,课文借父亲给孩子介绍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说学情

  通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读书、写字等习惯的'养成有待于加强和培养,学习兴趣有待于引导、激发。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我分三部分来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力目标:能够口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说重、难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生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而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制作过程的不易,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说教法

  本文故事性强,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故事情节,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孩子与爸爸进行对话,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说学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朗读部分学生通过播放多媒体来学习朗读方法,在学习制作“千人糕”的过程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

  七、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抓气球游戏中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达到巩固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我采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的方式吸引学生再次熟悉课文内容并进入这节课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爸爸与孩子的对话,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鼓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语文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最后,以播放儿童歌曲的方式结束本节课,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是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是以“千人糕”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到的材料、制作方法为主线,最后点明中心:“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打到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上天的蚂蚁》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设计以“努力”为主题,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本单元包括《上天的蚂蚁》《第三个小板凳》两篇主体课文和自读课文《包饺子的故事》以及“语文天地”。

  童话《上天的蚂蚁》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小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编者想通过这个童话让学生明白“努力”的行为和意义。

  针对本单元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本节课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感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在对比中体会蚂蚁个小志大,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课文的对话,体会蚂蚁个小志大,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努力、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鼓励学生从“努力”的角度来思考蚂蚁的行为。

  二、说教法

  1、任务导引法

  本课是一篇童话,篇幅稍长,因此用任务导引孩子们学习,就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课设计三个学习任务,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巨人,什么样的蚂蚁。

  2、层进式阅读课文不只是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内容,还要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

  3、尝试让学生初步懂得对比的写法。

  三、说学法

  1、读好对话,课文基本内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白胡子爷爷与巨人,巨人与蚂蚁的对话来传达出来的,所以,要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首先明白课文中引用的话语中谁说的,其次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尝试根据每个人物的不同特点模拟其声音。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语文天地中“金钥匙”明确提出指导学生认识什么叫默读,默读有什么好处。鼓励学生把默读带到课外阅读中。

  3、积累有关“努力”的词语。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b、指名读。c、全班齐读。

  (二)过渡谈话准备学习新知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上天的蚂蚁》)

  (三)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默读课文,老师告诉孩子们,默读课文就是不出声,不指读,把课文看一遍。学生看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默读的方法。

  2、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蚂蚁、巨人、白胡子爷爷)

  [在教授新知一开始,让学生们静下来默读课文,既教给孩子们新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又能给他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机会。现在的课堂孩子们往往容易激动爱表现自己,所以要想法让他们静下来思考,因为思考和不思考是不一样的,哪怕思考只有半分钟。]

  过渡:树立在大地上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

  (四)精读感悟

  一)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树很高很高?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写树的句子。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描述)

  3、让生读出树的高大。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故事开始时,让学生先读出通天树的高,为下文故事的发展打好基础。]

  过渡:面对这样直插云霄的通天大树,巨人和蚂蚁会怎样呢?

  二)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巨人

  1、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7自然段。

  2、白胡子爷爷和巨人说了什么?学生在读时用直线画出巨人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白胡子爷爷的话。体会巨人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同时出示相关的语句。

  3、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再读人物的对话。学生交流:假如你就是那位巨人,你在说这些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4、再读相关的句子,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这是一位的巨人。师一边请学生读,一边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

  5、当老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时,他是连连告退。(板书连连告退)

  6、创设情境,理解“连连告退”。

  7、分角色来朗读白胡子爷爷和巨人的话,体会人物的性格。

  8、读一读,照样子说句子。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鼓励——:“试一试吧!——————————————。”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语文的积累。]

  三)总结学习方法,并在小黑板上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8——13自然段,用笔画出人物的对话。

  2、朗读、交流感悟人物的对话,感悟人物的形象。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精神。

  4、从读中体会人物形象。

  四)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蚂蚁

  1、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自学提示合作学习课文8——13自然段。

  2、交流汇报学习成果,老师相机指导。

  3、指名读对话,读出小蚂蚁的自信。学生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充满自信)

  4、分角色再读小蚂蚁和老爷爷的对话,体味人物的`形象。

  5、探究学习可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小蚂蚁还会遇到哪些险阻?

  5、面对困难,小蚂蚁会怎样?小组在一起探究学习,讨论交流。是呀,因为小蚂蚁说过,还说过,它坚信(师引读,生接读小蚂蚁说过的话。)

  [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小蚂蚁那种坚强,努力,上进,坚持不懈等等的精神跃然纸上也深深地烙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老师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坚持、坚强、努力、自信等词语。]

  [对于全文重点部分的学习,采用的是任务导引自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写法

  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把巨人和蚂蚁,蚂蚁和大树做了对比。在对比中小蚂蚁的形像更加高大更加突出。

  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全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次体会人物的形像。

  六、谈收获,说体会。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七、总结全文

  人类因为有了上天的自信,并且不断努力,才发明了宇宙飞船;人类因为有了交流的自信,并且不断努力,才发明了互联网。小蚂蚁因为有了上天的自信,并且不断努力,才能一往无前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小朋友,我们也要学习小蚂蚁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老师相信有“努力”就会有奇迹!(板书有“努力”就会有奇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假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这一课需要用两个课时完成。

  二、 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4.课时内容目标: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三、说理念

  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力,提升思维。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特色:

  1.展示读书过程。学生接触文本,总要经历从不会读到会读,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先感知后理解、从学会到表达,让学生把隐藏的认识过程显现出来。

  2.渗透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把视角中心转到学生身上。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把读书的方法渗透其中,创设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

  3.明确读书目标。语文课堂上的读书目的主要是学习语言。通过学习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语言范式,改造自己的口头语言,促进消极的语言向积极的语言的转变。

  4.提高读书质量。最理想的读书目标是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本转移到自己身上。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有创作新的“假如”的'欲望,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作为学习的伙伴参与其中。

  四、说教学流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精华,它融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以精辟的语言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教学初始我先请学生听配乐朗诵,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在自读课文后了解主要内容,提出问题:①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②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以此引导学生概括文意,把握全局。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把大家概括的内容展示于黑板,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

  2.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交流个性化识字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任凭教师无休止的“填鸭”,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先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自学成果,对于易读错或记忆有难度的字在全班交流,共同识记。

  3.细读课文,感悟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

  这首小诗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学生极易理解,因此教学时使学生整体把握小结内容后,我把重点放在感情朗读上。可以先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阅读亦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1、有节奏地读2、有节奏又有重音地读3、带上表情美美地读。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如何带着表情去读,可想象着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可把自己当成小作者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总之把学生读得精彩之处加以总结,学生用上这些方法继续练读。最后教师引读,达到背诵,从而解决又一重难点。

  4.升华感知,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在学生充分阅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整体,说说此时的想法与感受,比如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最后扩展延伸,说说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干些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爱心。

  总之,整个设计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

  以上内容是我在备课时和教案一起准备的说客稿,我执教《假如》这篇课文后,我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总的说来,我个人认为本节课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锻炼。

  全文通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树、小鸟和西西画”来连成一条主线,当然因为时间限制,重点朗读指导的只在第一段,后两段有待加强巩固。在品读全文后,启发学生合作讨论,想一想、说一说,给它们画更多最需要的东西,试着整合文本,纵向地深入文本。课并不到此为止,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动物朋友、植物朋友、人类朋友,你最想帮助谁?谁最需要帮助?拿起手中的神笔,把你们的愿望说出来,写出来,以说话,写话为载体,既横向拓宽了教材,又不偏离语言文字训练的本质。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在本课也能得到真实的体现。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朗读这首诗,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产生那么多新的“假如”,能在学习期待中得到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出发点和归宿!

  另外,在这节课上我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学习第二小节的时候,我抛出的问题是:你像老师那样,在需要停顿和重音的地方用符号表出来,结果孩子们几乎标不出来。原因就在于低年级学生,单纯的强调朗读技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假如换一种教法: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没有吃的没有喝的,饿的发慌,这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说出很孤单、很无助的感觉。然后老师接着引导而此时的小鸟也是这样在家里(苦苦等待 饿的哭泣)。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的体会应该是比较到位的。

  因此,要想上好一节课,大框架确定后,还要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只有考虑的周全,才能应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并能作出较恰当的回答。有时侯,一节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起眼的小问题而显得精彩,使整节课显得有生机。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塘沽育才学校的任亚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父亲和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

  《父亲和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该单元以“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在本单元前几篇课文中,学生们已经感受到了“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父亲和鸟》则通过文中的“我”和父亲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鸟有不同寻常的了解,不露痕迹地渗透着爱鸟护鸟的情感启示,涓涓细流般的语言让人领略到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我校属于边远农村校,学生所受的学前教育不是很完善,虽然一年多的语文教学使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但把握文本深层含义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他们并不能很好地理清自己的情感体悟。因此,根据“三维”目标,结合本文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7个认读字,会写8个会写字;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快活”这一词语说句子;

  3、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之情;

  4、抓住课文最后一句的留白,展开合理想象,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对话描写突出,因此我准备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为重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另外,我将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之情这一难点。

  科学合理的教法学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基于此,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并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了体现语言运用的学科特点,我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勾画圈点的学习方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以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本课计划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记生字,会写四个字。

  2、标清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如“喃喃”、“生怕”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处对话,用横线标出“我”的话,用波浪线标出“父亲“的话,通过练读人物对话体会课文大意。并重点解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确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为下节课的细致讲解做出铺垫。

  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阅读过程。第二课时则着重引导学生经历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的回归,为此我设计了复习导入,再读感悟,细读文本,情感升华和写字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小鸟图片,告诉学生小鸟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让学生猜一猜,点击图片,每只小鸟身后都出示一个上节课所学字词,加以认读。可爱的小鸟形象紧扣课文题目,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整体交付,再读感悟。

  “读整篇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由于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在此我交付一个整合问题: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明确阅读方向,有理有据地回答。根据我对我班学生的了解,他们会在课文中找出父亲非常了解鸟的几处依据,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理解较慢的学生,并找出找到课文依据的学生,为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伏笔。

  三、细读文本,心灵沟通。

  通过再读感悟,学生会认识到父亲对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父亲不是猎人,鸟就少了一分危险,这就初步解决了再读感悟中提出的问题。基于此,父亲了解鸟的几处依据,就成为了细读文本的具体脉络。

  首先、针对第3—8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父亲看动静、闻气味就只知道林中有鸟,并板书关键词。继而提出问题:“父亲太厉害了,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先由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此处我会重读“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喃喃”,引发学生思考父亲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然后以这样的句式问学生“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他看到了……什么……用鼻子闻了又闻,他闻到了……什么……”然后他们会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的第四到八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来填充我的问题。进而再引导学生揣摩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没有”的作用,即从“我”和父亲的对比中发现父亲对鸟的观察细致入微;第五自然段中的“生怕”一词所表现出的父亲对鸟的.爱护,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深切感情,并带着这种感情找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细读第9—15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归纳的父亲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什么时候容易受伤,并板书关键词。抓住三个“快活”,我会问学生“这三个快活一样吗”,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快活和鸟儿的快活密切相连,读懂父亲是个知鸟、爱鸟的人,并板书。再让学生练习用“快活”说句子。

  有了一系列的感情铺垫,顺势引导孩子们再次品读课文的最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是啊,还好父亲不是猎人,否则小鸟们就会遭遇灭顶之灾了。至于我和鸟的关系,有了前面的探究也就显而易见了,不难体会到受到父亲的感染我也爱鸟,想要护鸟。让学生透视并走进“我”的心灵,受到爱心的感染,而这种通过心灵互感所获得的良知与爱心,在孩子们的心中是最纯真、最可贵、最长久的。

  四、情感升华,拓展能力。

  在学生领悟到这种“爱鸟护鸟”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我趁势追问:“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你想对这样的父亲说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自主讨论,并写下来。这一环节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思想教育的渗透相结合,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很好的归纳,然后通过这样的小练笔,潜移默化中深化了主题——爱鸟护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五、写字指导。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笔画和间架结构,因此在写字环节中可以抓住重点做少而精的讲解。本课的会写字中,横这一笔画出现较多,我将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以“喜”字为例,可以先用一个顺口溜“口上十个豆”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出第三笔的横最短,第九笔的横最长,再找学生到黑板前书写,由学生互相评议,然后让自行书写,务必保证充足的十分钟写字时间。

  六、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份粗浅设计,由于工作时间刚满一年,经验尚浅,对于教材和学情的把握还有许多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写景诗,艺术特色上有共同点。作者都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勾画出自然优美、开阔高远的意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先发感叹,再写实景,手法独特,语言浅近明白,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已经开阔,有种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本诗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同时,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与写景之中。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两首诗均以传统水墨画配图,可帮助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二、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积累中已经背诵果大量的故事,课文中出现的古诗学生早就能背诵了,对描写荷花的这句诗应该比较熟悉了,他们能够也有一定的学习力了,能够把诗句的意思大概地连起来表述。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准多音字“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为了落实课堂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①识记本课生字,书写生字;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上;教学难点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大自然景象上。

  四、说教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让二人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同时,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分别教授两首古诗。采用教学模式:激趣导入——学习生字——古诗赏读——互动交流。

  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激趣导入。课件播放西湖美景、净慈寺风光,教师讲解西湖美景,引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诸多墨宝,其中就有诗人杨万里。展示杨万里的简介,直接导入要学的诗题,请同学齐读解读。

  2.学习生字。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跟读,齐读,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逐小组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情况,努力把诗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文的韵律美、音韵美。同桌之间互相正音,小组比赛认读生字词。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字拆解后编顺口溜或字谜来记忆。

  开火车认读生字,根据动画演示,描红书写,教师巡视,相机纠正,请同桌之间互相评价。

  3.古诗赏读。逐句讲解,指名学生读,说出自己的感受,再给出生词解释,指名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佐以西湖四时风光、荷花映日图片加深理解。杨万里的诗语言浅显易懂,所以不必逐字深讲,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认知。引导学生发现“碧”“红”突出的视觉感。

  4.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曾读过的关于西湖风光的诗。根据学习结合自己的理解讲述这首诗描绘的画面,相互评议,比赛背诵。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铜板的响声》这篇课文是一篇民间传说,文章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智慧的化身”阿凡提为帮助一位穷人而嘲弄、取笑饭馆老板的故事,文章很注意选词用语、各段衔接自然,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对于阿凡提这个人物学生们并不是很陌生,因为好多孩子都看到过这个动画片,或者看过这类的书籍,学生对这篇课文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就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使学生感受到阿凡提的智慧和幽默,打抱不平!

  课文共有六个段落,其中3--5段都涉及了很多语言描写,这就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从语言方面来理解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对于阿凡提并不陌生,这从学生讲阿凡提的故事可以看出来。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并不困难。所以老师可充分发挥孩子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关键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足矣了。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刚开始接触写事的文章,应该借助文本中轻松愉快的氛围,感染孩子,使孩子明白阿凡提的智慧、幽默。

  二、说教法

  在字词教学中,要考虑学生低年级的年龄特点,以有趣、活泼、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看多媒体课件,学生直观的接触生字词,以组词、造句和区别形近字等方法,配合书空生字的flash动画,加上平常经常用的开火车读等等,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中,淘汰了以往的以问题串讲课文的传统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物为线索,学生自主学习归纳,从而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课文本幽默、诙谐、易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想充分让孩子们在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心理特征,并通过指导朗读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从而走入角色,走入文章,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当孩子们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词语时,能充分抓住这个词语来体会人物心理动态,使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感受人物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理解人物的目的。

  三、说学法

  字词方面,通过长期的有效教学,可以形成学生自己的识字方法,对以后的预习乃至自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课文教学方面,通过提取人物信息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日后阅读方法的积累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

  四、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表扬他们的童真童趣,培养热爱语文课的情感,由此,喜欢阅读,喜欢语文。学生拥有高涨的学习和朗读的热情,但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通过教学活动,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低年级的学生语言不够完整,这就要求在平常训练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搜集阅读有关阿凡提的故事。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组表演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板的霸道与阿凡提的'机智。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板的霸道与阿凡提的机智。

  教学媒体:

  远程教育网教学课件、搜集有关阿凡提的故事。

  教学设计:

  一、介绍新朋友,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那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他来看你们了。(大屏幕显示阿凡提图象)老师就是听着阿凡提的故事长大的。

  (在此环节利用课件出示新朋友——阿凡提这一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调动了学生的常生活积累——在动画片中看到的阿凡提形象,接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二、扫除障碍,感受成功喜乐。

  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篇关于阿凡提的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老师配乐朗读)我知道大家都知道这则小故事的名字,那就一起说出来吧!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注意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打招呼,多读几遍,读会为止。

  (3)过关游戏检查生字词认读。

  第一关:我会认

  欠钱、分辨、扭着、饭馆、付钱、穷汉、幽默、讨要、拉扯、智慧、弱者、铜板、阿凡提、又骂又打、交给

  第二关:我会说

  智慧的近义词是什么?

  幽默的意思谁知道?

  铜板是什么?

  板、穷、骂、凡:指导书写,书空。

  第三关:我会读

  开火车读,看谁读得最好。

  三、张扬个性,享受阅读。

  师:通过认读,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生字认读完成的非常好,老师相信大家课文学得同样帮。请同学们去文中找一找阿凡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有智慧,充满幽默感,打抱不平。

  师:打抱不平是什么意思?

  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师:不平就是不公平,打抱不平就是帮助受欺负的人说话。

  那阿凡提遇到了什么不平的事呢?

  生:一个老板正扭着一个穷汉又骂又打。

  师:那你认为这个老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这个老板他很凶狠,很贪财......

  师:那我们就分角色朗读一下第三段,看看之后事情是如何发展的。

  生:分角色朗读。

  师:老师觉得这位老板好温柔,一点也不凶狠,谁再来试一试这个角色。(指导读)我们再来分角色读一读。

  师:大家看阿凡提的部分,“噢,原来是这么回事!”说明了阿凡提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板书),可他居然把穷汉的钱要了过去,谁来说说此时的穷汉想些什么?

  生:委屈。算了吧,谁让我闻了人家饭菜香呢。阿凡提不是专爱打抱不平吗,怎么不帮我了呢?

  师:阿凡提拿了铜板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生:让老板听铜板响。

  师:听铜板响又是为了什么呢?

  生:两相抵消。

  师:阿凡提就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板书)。

  师:我们的课文学到这,你想对这故事当中的谁说点什么呢?

  四、课下作业

  1.课下继续搜集阿凡提的相关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分析:以“阿凡提之歌”导入,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习气氛,导入自然流畅。通过flash配乐朗读,图文结合,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文章大概,对字词也有了初步印象。字词教学中设计了多样的学习方法,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感知课文,除了上面所说的以读为主外,还设计了两处启发想象的环节,其作用除了培养学生想象外,对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也起到了积极地影响。分角色朗读,身临其境的设计,是因为,语文课上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对待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后的动画,学生比较熟悉,在学习课文之后,带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再看动画,除了对人物印象加深外,还会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

  课堂的舞台上,主角将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从一点一滴积累成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任重而道远。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

  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九板块《寄给青蛙的信》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来简单的说一下本课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蜗牛送信的情节,告诉人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升入二年级,在朗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但对体会人物心情还需教师的点拨,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运用创设情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教学手段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书写“说、话、收、到”四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从而体会到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体会到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

  五、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

  由于本课是一篇童话,浅显易懂,教学中,创造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带学生走入童话的世界。

  2、读文感悟法

  尊重学生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朗读,鼓励有创意的谈感受。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浓的文章,所以,我把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采取以读带学为主,情境渲染为辅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知、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学。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确定如下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2、复习旧知

  3、指生读词语,全班齐读。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贴青蛙,松鼠和蜗牛大叔的图片,同时梳理课文的大致内容,学生自由读文。

  2、精读课文品悟情感

  (1)小青蛙和小松鼠这一对邻居是怎样相处的呢?读一读小松鼠的话。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

  (2)作为邻居的小松鼠,听了小青蛙伤心的话,能做些什么呢?请三名同学读一读3、4、5自然段。

  小松鼠都做什么了?我们来看看松鼠是如何请求蜗牛大叔帮忙的?

  师小结: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做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3)小松鼠把信交给蜗牛大叔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了小青蛙的家。一推门,小青蛙正躲在房间里——哭呢。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创设情境,体会青蛙心情)

  引读课文:(出示第三次对话)师:小松鼠看到小青蛙这么伤心,心里多么难受啊!于是他拉着小青蛙的手,安慰他说:——(生齐:别难过,今天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来信!)

  师:可小青蛙还是难过地说:——(生齐:不,不会的!)

  (4)(出示蜗牛在路上爬行的图)小松鼠们,快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青蛙吧!

  (5)刚才小青蛙还哭得那么伤心,可接到信后呢?故事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小青蛙?(高兴极了)带着这份快乐再来读一读这封信吧!

  如果你是小松鼠,还会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亲爱的青蛙,我要告诉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

  (6)出示省略号: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松鼠,想想他在信中还要对小青蛙说什么呢?指生补充完整。

  (7)分角色朗读全文。

  (8)做课后练习。

  (9)指导写字

  (三)作业

  你能为小青蛙设计一封回信吗?

  (四)总结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寄给青蛙的信

  青蛙(图片)小松鼠(图片)蜗牛(图片)

  等信、念信写信送信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17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说课稿08-22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02-21

语文说课稿09-08

语文说课稿11-21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08-27

有关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九篇09-09

【精华】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08-08

有关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三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