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8-24 12:59: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5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

  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用?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3、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挨 超 陆 铅 措 窘 陈 眶 彼 歉 秒 凑 谅 束

  (4)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挨打 超越 大陆 铅笔 不知所措 窘迫 陈列 眼眶 彼此 道歉 一分一秒 凑到 原谅

  结束 支支吾吾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语,在小组中讨论。

  (2)提出还不懂的词语,大家解决。

  (3)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4)在小组中学习:

  a自由读课文。

  b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c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d讨论: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上什么样的?

  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e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f指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4、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讲文明

  说声对不起

  懂礼貌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你想了解这奇观吗?

  二、快速读课文,说说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2)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二(3)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绚丽多变的景色特点。

  三(4)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景色。

  四(5)重点写地下森林的景色。

  四、词语质疑。

  五、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全文,并用一句或几年来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概括。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

  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1、镜泊湖的景色的确奇妙,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

  2、分工:每小组负责研究一段。

  研究要求:认真研究,相互合作,把你所领略到的美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讨论后再向大家交流汇报。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读、交流体会、互相质疑解疑。

  4、大组交流讨论。(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交流方式:(1)通过交流感受体验美;(2)通过提问发现美;(3)通过朗读感悟美、表现美。

  第一段交流重点:镜泊湖的地点、形成、及名称是否名副其实。

  第二段交流重点:理解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和绮丽多变。

  第三段交流重点:体会吊水楼瀑布的形成以及它磅礴的气势。体会雄壮的确良瀑布与幽静的确良镜泊湖形成的鲜明对照。

  第四段交流重点: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及壮丽的景色,感受地下森林的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指导朗读。)

  七、总结全文。

  八、作业 :

  摘录文中优美片段。

  板书设计 :

  景点 景物 特色

  镜泊湖 山湖花树 自然朴实

  绮丽多变 静态

  吊水楼瀑布 瀑布 万斛珍珠 动态

  千朵银花

  千军万马

  地下森林 森林 郁郁葱葱 静态

  野生动物 活动 动态

  火山口 峭壁如屏 静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函数有三种表达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函数解析式法。熟练解决这一问题对后续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本节的学习必须让学生完全突破。

  1.要求学生明确确定一次函数需要两个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需要一个条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使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例题介绍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基本步骤,并明确待定系数法的用途和目的,进而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前面学生一直学习的是已知函数的解析式,然后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从数到形的过程;从这一节课开始,学生反过来学习从形到数,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所以这节课是整个学生的一种逆向思维的转折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在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直接触的是已知解析式,再研究函数。而如果没有给解析式,能不能求出解析式呢,这节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用待定系数法可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而对于一次函数,只需要确定两个系数就能确定函数的解析式,进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面的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基本的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后进行学习的,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掌握尚可,能通过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通过图象判断k和b的符号,会用待定系数法计算简单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但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有一定的困难,而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由于两个式子相减,b就可以抵消,所以计算问题不会很大。另外,学生认为函数的学习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在练习的过程中,对于数形结合一直反复疑惑,并且对于新题型比较陌生,特别是没有直接给出点或者没有说求函数解析式,这样的题学生掌握的不够好。

  2.学生已经学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会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初步认识过待定系数法,以前也接触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可以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待定系数法,怎样去用,具体步骤有哪些,进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然后举例说明从数到形和从形到数的相互渗透。

  3.如何根据所给的信息找到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对于这个问题,主要利用四种题型(图象、列表、交点、实际应用)和学生一起探寻条件(主要是找两个点),从而突破这个障碍。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待定系数法,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明确确定一次函数需要两个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需要一个条件,主要是因为系数的个数所以决定了需要的条件个数。

  2、能结合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灵活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进而推广利用给定的`信息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引入待定系数法的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并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难点:培养数形结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出问题

  在黑板上画出一次函数的四种类型的图象,要学生判断k和b的符号;通过符号确认所在的位置,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初步体会从数到形的思想。

  2、讲授例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动手画出y=x+3图象后去掉解析式,抛出问题,如果给出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何求出函数图象的解析式,学生思考。

  以教材例题为主,讲授待定系数法的四个步骤,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想到找两个点,求出k和b就可以。学生能根据给的两个点的坐标代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且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和b,知道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只需要求出k和b,也就是需要找两个条件,实质上就是找两个点。如何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如何找到两个点,并总结归纳什么是待定系数法。

  3用课件呈现多种题型:图象、表格、点的坐标,分别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上台演示纠解题过程。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加深对待定系数法的理解,加强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与反思。目的巩固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步骤。总结主要涉及的题型提高数形结合的思想:从数到形和从形到数的思路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0-25

教学设计方案12-09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17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0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01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05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9-19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5篇10-23

教学设计方案(合集15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