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3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2、朗读课义,能照老师的样子,读出狐狸说话的语气。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抬导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狐狸说的三次话及乌鸦受骗上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只长丑,叫声难听,但喜欢听奉承话的乌鸦。一只好吃懒做,而又狡猾的狐狸。这一天,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就让我们未看一看…
板书课题 5 狐狸和乌鸦
二、学习课文:
第一段:
①指名读,思考:狐狸和乌鸦往在哪?
乌鸦:住在 大树上面的窝里。
孤狸:住在 大树底下的洞里。
②指导朗读:这一段要用叙述的语气。
第二段:
①齐读,思考:这“段上要写了准,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乌鸦给它的孩找到一片肉,非常高兴,〕
②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乌鸦为孩了找食的动词:
飞 找 叼 站
想一想,飞已这儿个次能个能颠倒?为例么?
③乌鸦只找到一片肉,可它为什么高兴呢?
(它非常辛苦地哺育它自己的孩子,尽管只是一小片肉,也是它辛苦找来的。,所以很高兴。)
④指导朗读:这一段要读快一些,读出高兴劲儿来。
第三段:
想一想: 当乌鸦找到食物时,狐狸也出来找食,她看见了什么?它心纵会怎么想呢;
诣名读,思考:狐狸那么想吃到那片肉,干脆人跟乌鸦要,行不行?(鸟鸦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一定不给)
那狐狸去硬抢乌鸦嘴里的肉,行不行?
(树高,狐狸不会爬树,乌鸦又不会给,就抢不到肉了。)
那么,狐狸要想得到肉,乌鸦又不会给,想去抢又够不着,
它会怎么办呢?
(想办法骗到手。)
第四——七段:
狐狸既不能去向乌鸦要,又不能去硬抢,可它又很想吃那片肉,于是它想出了个办法——让乌鸦开口说话?这样,那片肉就会……那狐狸到底是怎样把肉片到手的呢?
自由读,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说了些什么?用“~~”画出来。
每一次乌鸦怎么表现的?用“…”画出来。
集体讨论:
第一次——狐狸的话是随口说的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想了想”——狐狸在暗暗打主意(怎么才能得到肉〕
狐狸这么热情的和乌鸦打招呼,目的是什么
狐狸这么热情的和乌鸦打招呼,目的是什么?
假惺惺地表示亲热、讨好,用假装尊敬地问候语气。
乌鸦这时什么表现?说明什么?
“不作声”头脑清醒,保持警惕。
第二次——狐狸看到乌鸦不作声,又说明了什么?它真的关心乌鸦的孩子吗?
那它为什么要这样问候呢:
关心乌鸦的孩子,是为了讨好乌鸦,让它放松警惕开口说话。
想一想,狐狸的话该怎么读?
要用亲近、关心的语气和感情来读。
乌鸦的反应与第一次一样吗?为什么会有变化?
听到狐狸问候色的孩子,觉得挺顺耳,心里有所动,觉得狐狸
还不算坏,但又怕张嘴掉了肉。还是不作声。
第三次——狐狸看到乌鸦看了它一眼,心里怎样想?
知道乌鸦喜欢听奉承话,心想:有门儿,还得好好夸夸它。
狐观夸乌鸦“羽毛漂亮,嗓子好”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狐狸是故意奉承,就是想让乌鸦开口,好得到那片肉。
想一想,狐狸这次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读出赞美的语气,再说麻雀的话是要用瞧不起、奚落的语气。
乌鸦还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谁如此称赞它,这时它有什么反应?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结果怎样?
心里一高兴,真的唱起歌来,结果,肉掉下来,狐狸叼走了。
想一想,乌鸦的叫声怎么读?
“哇……”的一声,声音适当放低,拉长。
听老师范读后练习,再分角色朗读。
小结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
乌鸦明明知道狐狸假意问候它,讨好它,是为了得到它嘴里的肉如果它飞回窝就不会丢掉那片肉,但它还想听狐狸的奉承话,所以上了当。
2、你学完这个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
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平时个能光爱听别人的好话和夸奖。
课后练习:
1、造旬:
一……就……
教学方法:先在课文中找出联词。
想一想什么时候用这个关联词?
自己练习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乌鸦( )给他的孩子找东西吃,它找到( ),( )回来,( )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 )。狐狸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的肉,馋得( )。笑着说:“( 〕。”它见乌鸦不作卢,又说:“( )。”接着又说:“( )。”
3、给句子加标点符号,再有语气地读一读:
乌鸦的嗓子好吗
乌鸦的嗓子不好
亲爱的乌鸦您唱几句吧
4、读一读,写一写:
乌鸦 做窝 狐狸 底下 山洞 一片肉
旁边 一直 羽毛 漂亮 句子 差不多
板书设计 狐狸 和 乌鸦
第一次 您好,亲爱的乌鸦! 不作声
第二次 您的孩子好吗? 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
第三次 羽毛真漂斋嗓子真好 得意极了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课文特点及作者简介:
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劳动的开端》就是节选于本书。
二、教学目标:
1
学习11个生字的音,形,义,和15个新词。
2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3
继续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
按提纲复述课文
三、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体会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五、教学过程:
审题:《劳动的开端》-------劳动的开始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艰难的谋生道路的事。
细读课文,理请课文思路,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1-----8)起因
第二段(9----28)经过---à
本文重点
第三段(29---30)结果
再读课文,概括各段段意
1
学习第一段,默读课文
思考:这一段讲了哪三个意思?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写了煤窑工人劳动的艰苦,工人像狗一样爬进爬出。
我打算去挑煤,和小赵约好准备半夜出发。
概括段意:“我”要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定去挑煤。
2
学习第二段,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层。
1)我约小赵半夜动身去挑煤,天没亮就到了挑煤的地方。
2)天亮以后,我挑着煤艰难地赶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
3)午后“我”继续挑煤赶路,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4)太阳落山了,“我”挑着空筐回到家。
概括段意:“我”第一次去挑煤,走到半道撒了煤,挑着空筐回了家。
3
学习第3段,读课文
概括段意:第二天,“我”历尽艰难,终于把煤挑到车站,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通读全文,完成阅读思考第3题
1
先通读这三段话
2
选择哪一段概括了课文的重要内容,并说名理由。
~第1种~:串连了三段的段意,没有分清主次。所以不合适。
~第2种~:虽然简单抓了主要的,但内容不明确,也不合适。
~第3种~:既抓住了主要内容,而且概括的简练,所以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后练习
1
比较下面每组,再分组组词。
端()胁()侮()欺()
瑞()协()悔()期()
棉()误()赌()栽()
绵()娱()堵()裁()
2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不声不响:
匆匆忙忙:
3
摘录课文中描写挑煤艰苦的词语
4
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5
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1~先分层(前面已分过)
~2~按照分好的四层意思复述课文
~3~复述要求:要抓住主要内容,有条理、语句要通顺、用自己的口气讲。
板书设计:
劳动的开端
揭不开锅
决定去挑煤
用劳动解除饥饿的威胁
第一次挑煤
半夜动身
挑煤赶路,越走越累
午后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太阳落山,挑空筐回家。
第二天又去挑煤
翻过高山,直冒冷汗
咬紧牙,挑到车站。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
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出示课题。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
3、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为刷子李呢?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
4、刷子李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得流利。
1、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蘸(zhàn)和(hè)着琴音必得(dě)发怔(zhèng)调(tiáo)浆天衣无缝(fèng)
3、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三、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学生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
话题一:黑衣服的描写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自由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学生交流列举。(四处)
3、教师小结: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
4、出示: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技艺高超)
6、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
7、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
8、刚才我们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来体会作者描写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讨论其它三处地方描写的好处。
9、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0、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
11、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
12、指导学生读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
话题二: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
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学生自读。
3、这一小节,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看法。
4、小组派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
(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
(2)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动作熟练,优美。)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5、请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6、自由练读。
话题三:写法的妙处
1、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四、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分别见到、听到?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0-25
教学设计方案12-09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17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0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01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05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9-19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5篇10-23
教学设计方案(合集15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