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10-30 23:46: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13个生字:“挂、街、熟、伙、伴、尝、甜、温、冻、脸、该、季”

  (二)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园、因、为、脸、阳、光”6个生字。

  (三)情感目标:

  通过正确书写生字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教学重、难点:

  ? 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为、光”。

  2、初步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同学们跟你们平时见到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2、板书课题:《四个太阳》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随着音乐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老师随着音乐泛读课文。

  3、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读音。

  (1)指名认读。

  (2)找小老师带读。

  (3)自由练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随机抽读。

  (5)指名扩词、说话练习。

  4、记忆字形。

  (1)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2)自愿回答,奖励生字、笑脸。

  三、 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说说“我”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根据回答贴太阳图)

  2、你最喜欢哪个太阳?(自由回答)

  3、自己喜欢哪个太阳就读哪一段。(自由练读)

  4、喜欢四个不同太阳的同学合作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四、 指导书写。

  1、师范写易错的生字:园、因、为、光。

  2、学生练习生字。

  3、展示学生作品。

  4、评出最佳作品,颁发奖品。

  五、 作业。

  课后把课文有感情地读熟。

  附:板书设计:

  18、四个太阳

  红太阳 绿太阳 黄太阳 彩色太阳

  为: 光:

  园: 因: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e4)

  和煦(xu4)

  干涸(he2)

  吞喽(shi4)

  裸索(luo3)

  戈壁滩(ge1)无垠(yin1)

  边缘(yuan2)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二、导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4日电。)

  资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报》)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确: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二)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三)学习对比的写法。

  组织学生讨论。

  1.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明确: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五、探究活动

  提问: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六、拓展学习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七、小结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

  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对比;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如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一句所描写的罗布泊的惨状,实在让人痛心疾首;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这些在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作者信息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企鹅爸爸是怎样呵护小企鹅的,感受企鹅爸爸坚韧伟大的父爱。

  3.体会课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了解企鹅的生活状态,搜集反映动物艰辛养护子女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通过“动物的母爱”这一话题,引出本课课题。

  2.读课题,企鹅爸爸是怎么抚育孩子的?交流已知信息。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几个有难度的词语,要求读准确,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三、再读分享,理解内容

  1.从课后题入手,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2.企鹅爸爸的哪些行动最能体现它对孩子的爱?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读一读,想象一下。(学生交流自己读的情况,汇报自己的感受。)

  3.抓住几个重点句,体会企鹅爸爸伟大的父爱。

  四、激情朗读,畅谈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摘录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

  企鹅爸爸

  难分难舍

  刻骨铭心

  冰雕石刻

  爱是付出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

  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吗?

  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9、 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体会夹竹桃的妙处,感受植物之美。

  难点:懂得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教法:读中感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关夹竹桃的资料。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倒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夹竹桃,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

  五、精读课文能,领悟夹竹桃的“妙处”。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夹竹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夹竹桃是怎样的?

  3.读了课文,你也喜欢夹竹桃吗?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夹竹桃的时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7个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天空。

  客人一走进大门,()的是一阵幽香,()的是()似的叶子和()或()似的花朵。

  3.造句: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一种植物,用自己话描绘它。

  板书:

  总起:留恋和回忆

  夹竹桃花色:红白相映,奇妙有趣

  花期及幻想:一年三季,一声不响,月光之下

  总结:爱上夹竹桃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能说说你对见过的泉水有什么感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泉水的一个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展开联想,整体感知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自主说话,小组交流。

  2、老师示范朗读或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体会“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的泉水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

  3、小组合作朗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在小组里展示朗读。

  4、小组派代表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好,并发“小书签”奖励。

  5、在整体朗读过程中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

  (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要求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6、师生合作,采用教师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进一步在读中感悟。

  三、总结拓展

  1、朗读全文,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的心灵。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讨论交流:你觉得泉水怎样?喜欢他吗?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2、发挥想象,进一步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1)“丁冬,丁冬”,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一路上他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口头补充句子。

  泉水流到___,他看见了___,泉水说:“___。”

  四、积累运用

  1、在“好词佳句”本上自愿摘抄词句。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还可仿照上述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几句话。

  2、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五、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1、复习8个要求认读的生字词,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激发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的兴趣。

  4、学习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2、第一节大家读了课文,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3、出示生字词。哦 塔 罐 杜鹃 缝(指名认读)股 指名读。(出示:一股清泉 指名读)脆 我在课前看同学们的作业时,发现上节课学的生字中这个“脆” 字写得不太好,下面咱们再来写一写。

  4、书写生字词:脆 天然水塔 杜鹃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

  (1)过渡:下面咱们来读读课文吧。你们想怎么读呢?(指名说)那就请你当回小老师,来分配分配吧。

  (2)评价:这几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简单地评价评价?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谁还愿意读第一自然段?(2)你们能读好吗?谁能先给我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3)你们先自己练习练习吧。(自由读)(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简单评价。(5)我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

  3、第二至五自然段(1)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请同桌两个一起读读书,把答案画在书上,谁能给大家一点提示,答案在哪几个自然段。大家拿出笔来,可以边读边画。(2)学生互读互说。你们读懂了吗?我这里还有一些贴图,我想请几个同学上来帮我贴在黑板上,贴完后,还得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3)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启发学生体会泉水乐于助人的精神。)(4)我们刚才在读书时,谁注意到学习伙伴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了。(5)指名读学习伙伴的问题。(6)学习伙伴不明白这个问题,你能告诉她吗?(理解天然水塔,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第一自然段中,泉水是从石缝里冲出来的,而不是流出来的。)(7)谁还读懂了第三、第四和第五自然段?(8)你们看,这几位同学给我们拼出了好看的图画请你们自己看着板书说一说,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想不起来可以看看书。(9)大家说得真起劲,我也很想和大家一起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回顾这四个自然段的内容,你们欢迎我吗?(10)下面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我们怎么读,才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你们会加动作吗?火花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怎么照?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怎么喝呢?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小画眉们,让我看看你们怎么尽情歌唱。(11)看来大家会加动作了,不过拿着书可不方便啊,谁有什么好主意?下面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开始练习。如果能背下来就更好了。(12)我想请四个同学当代表到前面来领背。谁来领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如果读到你喜欢的那一段你就站起来和领背的同学一起读。

  4、激趣说话(1)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指名回答。)(2)小结:你们说得这么精彩,如果能写下来就更好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把它写成文字。在班里的展示台上展示。

  5、第六至七自然段(1)(过渡)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2)我们看课文的第六、七自然段。(出示六七自然段内容)自己先读一读。(3)自由读。(4)齐读。

  三、指导背诵

  1、课文读完了,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你喜欢哪部分,就请你把你喜欢的那部分背下来。(师下去指导,加动作背。)

  2、检查背诵。

  四、扩展延伸

  1、你们看我这里还有一首写泉水的小诗,咱们来读一读,女生读问的句子,男生读回答的句子。

  2、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白杨礼赞》精彩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象征手法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与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重点把握文章5、7两段,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及反问、排比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朗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推进民主、平等、和谐、友好,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语文课本封面,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应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

  幻灯片:

  的白杨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5-7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词的写法与读音。并运用圈点勾画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形态的。

  三、再读课文,把握要旨

  1、在学生回答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后,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第5段,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并指导朗读。

  2、抛出问题:作者对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由此导入第7段。赏析本段,要求学生将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比较、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

  幻灯片: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

  3、抛出问题:读到这里,难道同学们还觉得本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

  4、讲解什么是象征

  幻灯片:

  象征是……

  四、课外拓展,领会象征

  1、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幻灯片:

  绿色——长城——

  2、听歌曲《白桦林》从中感受象征的含义

  幻灯片:

  《白桦林》歌词

  ……

  3、课后阅读散文《白杨》,理解文中内容及象征手法,并与《白杨礼赞》做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象征

  树人

  北方农民哨兵

  上进的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科学态度。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调、觉、难、别、结”的读音,理解有关词语。

  3、能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进义词。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正确的方法读懂日记;懂得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 从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理解有关词语。

  3、能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解题,导入 新课

  (1)春天到了,大地复苏,百花争艳。小蝌蚪也耐不住性子也出来了游玩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小朋友去踏青,找春天,却发现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

  (2)读课题:理解“不和群”是什么意思?

  (2)导入 :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和群”?学了课文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2、默读课文,初知大意,讨论:

  (1)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

  (2)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自学后检查

  (1)让学生说说这些字该怎么记?字型分析:孤、扭(笔顺)略。

  (2)指名接读课文,正音。(成群接队、闹别扭、调皮、觉得、难道、请教、略微)

  (3)作业 本第一题。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现( ) 孤独( ) 确实( )

  (4)解释词语并造句:别扭、悠闲

  4、讲读第1段

  (1)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况?(人、地、时、事)

  (2)我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3)看图,说说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游的?(理解“孤零零”)其他蝌蚪是怎样游的?(理解“成群结队”)

  (4)“闹别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像闹别扭似的?

  (5)齐读

  作业 :抄写生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科学态度。

  2.读懂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和群的原因。并能为青蛙妈妈写一则寻儿启示.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讲读第2段

  讨论:

  (1)为了让它回到大伙儿中间,我们想了个什么办法?(看插图联系课文说一说。)

  (2)用“----”划出写我把这只小蝌蚪拨进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拨了几次。

  (3)我们两次拨蝌蚪,结果怎样?用“﹏﹏”划出有关句子。

  (4)两次拨蝌蚪,结果是否一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第一次:“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第2句:“仍旧”“从队伍中钻出来”,“自个儿”)

  三、齐读第3段。

  ①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难道它们不是一家人?

  它们一定不是一家人!

  ②“不是一家人”指什么?(不同类)课文用第1句而不用第2句说明什么?(能有根据地大胆地设想,但不轻易下结论。)

  四、学习第4段

  (1)他们的假设对吗?从哪能个词可以看出?(确实)为什么说它们不是“一家人”?

  (2)我和永明是怎样获得可靠的结论的?(请教老师)

  (3)创设情景:永明和我怎么问老师?

  (4)讨论: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读后表达:可以画图、可以填表,可以用语言表述。

  五、第5学习段

  “这样”指什么?我和永明终于弄清了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会怎样?以这种心情读这段课文。

  六、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跟时间有什么关系?(春天是蝌蚪活动的季节)

  (2)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独游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七、综合提高:

  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这样离家在外面,请你为青蛙妈妈写一则寻儿启示;(讨论在启示中要写清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0-25

教学设计方案12-09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0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17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9-19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01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0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09-2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