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3-11 18:57: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十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十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诗《望洞庭》。

  二、 阅读练习。

  三、 看图作文。

  教学重点:

  看清图意,推前想后。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诗歌,背诵。

  1、 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 欣赏、背诵《菩萨蛮》。

  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辛弃疾及相关的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 检查。

  三、 课后背诵有关长江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死亡为话题讨论人生的价值。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

  2、 科学家为什么伟大?除了他们对社会的科学研究,还有什么?

  3、 科学家的死亡。

  二、 阅读短文《巴甫洛夫很忙》。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 说说为巴甫洛夫很忙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 为什么巴甫洛夫到死都在忙?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4、 学生自由讨论人生的价值。

  第三课时

  一、 介绍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滋味。

  二、 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 分析题意。

  1、 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 析题。从主到次依次说出题目要求。

  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

  3、 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 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 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六、 讲评作文。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感情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激发热爱大好河山的情感

  2、进一点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

  3、可用学过的各种方法作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

  2、多种方法的运用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听歌谣

  空气新鲜,清泉甘甜,鸟语花香,绿水青山,来来往往,是朋友们的车般——这才是我理想的家园。

  二、谈话

  家园是每一个人最熟悉和最热爱的地方

  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的呢?

  每个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小朋友向住美丽的风景、有小动物陪伴的居住环境,有的小朋友希望住在游乐场的旁边,有的小朋友喜欢住在有很多图画书的书店旁边……

  三、同学大胆想像

  四、欣赏范画,指导创作

  1、欣赏世界各地小朋友的画

  2、创作过程

  (1)鼓励同学把最好的内容画进自已的创作中,让他人一看,就知道画的什么地方。

  打稿,对素材要有取舍。

  要舍去与主题无关或影响表示主题的东西。

  (2)着色

  可采用多种表示手法

  如:水彩、水粉、蜡笔……

  在着色时,采用你变为最合适的方法,色彩搭配 和谐中求变化。

  五、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师生共赏作业

  教后札记:

  1、构图过满。

  2、透视也存在问题:房子的透视不准。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抓"步态"感受高傲

  1、感受文本:

  ⑴自由读,感受步态的高傲:鹅走来了,《白鹅》教学设计。自由读第4自然段:有没有感受到高傲的步态。

  ⑵学生交流:

  ①师:我听见了鸭、鹅…

  指名分别读──评"鸭小姐""鹅先生"的朗读。

  ②师:写高傲的鹅为什么写"鸭"?(引出"对比"的写法。)

  ③出示词语,进行理解:急速局促不安从容大模大样

  2、视频突破"净角"难点:

  ⑴有不明白的吗?(净角)谁知道?(课件出示)指名说感受。

  ⑵师:丰老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朗读体会对比写法:谁能通过朗读表现鹅步态的'从容、大模大样,那股傲气?

  4、引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二、抓"吃相"体味高傲

  1、默读感受:"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这回请你默读第5、6、7自然段,为什么使我们发笑?你感受到他的高傲了吗?(划出重要的词句,把感受写在旁边,教案《《白鹅》教学设计》。)

  2、自由交流:

  ⑴指名说。板书: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体现在哪儿呢?

  ⑵品读句子,说感受:

  ①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师:真是一丝不苟、循规蹈矩、不会变通啊!令人发笑。

  师:吃东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误时间,并且很会摆架子。

  ②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因为它太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高傲吧!)

  ③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师:喜欢"鹅老爷"这个词吗?(太形象了,它的确像个"老爷",吃饭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因为它总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来偷吃,饭被狗吃净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3、小结,引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MSN(中国)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难点: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

  教具准备:

  1.国徽的图片

  2.硬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鼓励他们查阅有关国徽的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本着大语文的教育观点,把课内、外阅读融为一体,注意学生在知识广度上的积累。)

  二、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国徽

  2、出示国徽插图。(认识国徽的样子)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指导学生观察:硬币背面印着什么?

  4、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国徽?

  (课标强调,要尽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互动性。)

  三、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同桌互读,互相帮助,把读不准、不认识的.字消灭掉。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a.齐认读生字卡片。

  b.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或练习说话。

  c.利用学具,进行识字游戏。

  (由于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

  3、默读课文后,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回答:

  a.拾到钱要交给老师。

  b.钱币脏了要擦洗干净。

  c.要帮助别人,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要主动把他扶起来。

  d.当我主动把小弟弟扶起来时,我看见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国徽映照的更美丽。

  e.国徽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通过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预测和诊断出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以便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5、展示读,共同评价。

  6、老师读,学生提建议,做评价。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在读得连贯、顺畅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

  四、细读课文,促进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师: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把它们写在问题卡上。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问题

  a.国徽图案里有什么?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b.我们做什么可以使国徽更美丽?

  c.为什么国徽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d.为什么当我把小弟弟扶起来,我看见警察叔叔会露出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国徽映照的更美丽?

  e.为什么要把钱币擦洗干净?

  ……

  3、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记下阅读中的问题,认真思考,是一种值得培养的阅读习惯,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还想知道哪些,及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携手确定教学目标,也为教师下一步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

  五、训练口语能力。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

  六、提出希望,进行思想教育。

  七、拓展练习:

  (一)完成下列活动之一即可:

  1.个人:读读你喜欢的诗句。

  画画你喜欢的情节。

  2.同桌之间:背诵这首诗。

  3.四人活动: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4.自由组合: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可添加在课文中的任何地方。

  (二)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拓展练习活动有层次,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爱好的学生学习及提高并注意了家校联系。)

  板书设计:

  国

  徽

  擦污泥

  喜爱

  扶弟弟

  增光

  和祖国一同成长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设计理念

  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碰撞火花,培养能力。其间穿插了让词语回家、开火车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分而有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及生字带出的二字词、四字词,积累词语。

  2、建立句子的概念,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词、写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1、相关的词语卡片,“读读背背”CD。2、反映古诗《画鸡》意境的大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相关的注音字卡。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拼音

  1、小朋友,汉语拼音很讲究读音正确。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老师说一组字,你们比较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主地正确地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韵。引起重视,自主读准字音。)

  2、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做的注音字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帮助纠正读音。

  4、全班采取指名、分组、开火车等形式赛读。

  5、表扬鼓励,导入下一个环节。 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都读得非常正确,还有一些字你们认识吗?看看谁认的字多。

  二、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1、分别出示比赛的内容“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

  2、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并请他评一评,自己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词。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请好朋友教教。

  3、指名汇报读。

  4、全班齐读“你还认识我吗”。

  5、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指名回答,师相机引导。

  7、比一比记词语,看谁记得又多又快。生自由识记。

  8、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说。

  9、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10、谁能发现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11、小结引入下一个环节:刚才同学们说的句子都是由许多词语组成的。如果我们把句子中的词语顺序打乱,同学们还能把句子整理出来吗?

  三、游戏:帮词语回家,建立句子的概念

  1、请七位小朋友带着词语卡片到讲台上,其余小朋友帮他们找到家。要求组成的句子通顺,不漏字,不加字。

  2、生自主思考,并试着让词语回家(说一说或写下来)。

  3、生汇报,并上台将七位带词语卡片的小朋友带回家。学生评议。

  4、总结学习情况,找出出错的原因,再把整句话读一读。

  5、指导正确写句子的方法。(1)初读词语,初步建立“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印象。(2)再读词语,进一步建立“谁怎样干什么”或“什么在哪里怎么样”等印象。(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漏字和加字。(4)将句子写下来。

  6、出示一组词语,学生练习写句子,看能写几个。

  7、学生互相展示、交流。

  四、读读,猜猜,玩玩

  1、生自读谜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班齐读。

  3、放CD,生跟读,并自己做动作,猜谜语。

  4、猜出谜底(蜻蜓),指名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根据外形特点、本领特点。)

  5、蜻蜓有什么本领呢?它能为人类做什么?

  6、你还了解哪些会捉害虫的动物?(学生根据生活积累及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7、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悬念引入,学习古诗

  1、师谈话:前面,我们了解了蜻蜓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用自己的本领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贡献。老师说诗句,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猜出是公鸡。)

  2、出示挂图,请学生自主观察。指导学生说说画面描绘的公鸡的外貌特点。

  3、自读古诗,边读边想公鸡的特点。

  4、借助图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并背诵古诗。

  5、汇报背诵古诗的情况。

  6、你还能背诵哪些写动物的古诗呢?试着背给大伙听听。

  六、读一读,和鸽子做朋友

  1、激趣谈话。师引导学生看窗外的天空,鸽群正振翅飞过。这些鸽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呢?出示短文。

  2、自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短文的情况。指名读短文,生评议,互相帮助。

  4、熟读短文。读了短文,你了解鸽子有哪些本领?生反馈。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鸽子的知识?生反馈。(信鸽可送信,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等。)

  6、再读短文,整体感知。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镜泊湖景色形成的条件和景物特点。

  2.让学生体会奇在何处。

  3.学习按景物的不同特点,领会镜泊湖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中运用读一读、说一说、填一填、议一议四步进行教学,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灵魂的教学思想,整堂课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课堂上让学生全体参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

  课题中哪个词是关键词?(奇观)

  解释:奇观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提示:镜泊湖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有什么奇观,有哪些景点,各景点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二)讨论

  1.镜泊湖在什么地方?

  2.它是个怎么样的湖?

  3.它有什么奇特的景色?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

  2.说一说

  (1)说说课文中神话故事的梗概。

  (2)神话与现实生活的相同点是什么?这个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3.填一填

  传说中()是罗女的从天上掉下来形成的。

  4.议一议

  (1)文章引用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再转入镜泊湖,从传说中怎样表现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传说镜泊湖是红罗女的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形成的。

  (三)学习第二、三段。

  1.默读第二、三段

  2.说一说

  (1)这一段的第一句话与下面的两句话有何联系?(总分关系)

  (2)第三自然段中主要内容是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层来写?

  3.填一填

  (1)镜泊湖位于(),是因为()形成的。因为()所以称为镜泊湖。

  (2)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和(),它的自然朴实表现在:除了有精致的别墅外,这里只有()的.、()的、()的。它的奇丽多变表现在:四周(),有的()、有的(),湖心(),湖中(),美不胜收,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镜泊湖的()美。

  4.议一议

  (1)文章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2)第二自然段介绍镜泊湖的什么?第三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镜泊湖景色的什么特点?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

  (1)说出这一自然段中景点名称、位置、景点奇特的地方。

  (2)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它与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3)说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瀑布的动态美。

  3.填一填

  吊水楼瀑布奇特的地方是(),课文从()和()两方面写出它的美。

  4.议一议

  课文是怎样描写瀑布气势和美景的?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

  (1)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

  (2)说说本段中各景点名称形成的条件和景物?

  3.填一填

  地下森林是指(),它形成的条件有:(1);(2);(3)。地下森林()物产丰富,林中有种类繁多的树木,还有()和()。第五自然段是()描写。

  六、小结

  1.体会动静描写手法。

  2.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对镜泊湖的介绍,说明了它的景色极其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赞美之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乐音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特征。

  2、常识性的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3、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4、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5、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教学重点: 音调及响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音调及响度的区分

  2、音色

  教具选择: 刻度尺 橡皮筋 铅笔 音叉 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声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比较声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人耳的听声频率范围以及频率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⑴ 播放两段音乐的片段,其中一段为音乐歌曲,一段为机械噪音。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是哪一些,由此提出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⑵提出问题:其中音乐歌曲都属于乐音,那他们同样是歌曲,又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声音又大小,高低之分。同时,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的声音各有什么区别。

  ⑶总结乐音的三个特征。

  并提出问题:这些特征又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

  2、过程展开

  A、音调:声音的高低。

  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然后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记录下表

  伸出长度

  振动的快慢

  振动的频率

  发声的音调

  1/4

  1/3

  1/2

  3/4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学生阅读书43页“一些声音的频率表”,

  总结:音调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一般说,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的高。

  实验探究:探究吉他弦线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弹拨时发出的音调高?

  让学生用橡皮筋模拟吉他弦来做这个实验。

  结论:越细、越短、越紧的声源发出的音调更高;

  越粗、越长、越松的声源发出的音调更低。

  B、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提问:如果你想要听到更响的声音,你会怎么办?那你觉得响度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活动:把直尺的一部分伸出桌子,保持伸出桌子的部分长度不变,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拨动直尺。

  注意观察 1、 刻度尺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同?

  2、 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1)结论: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老师活动:敲击音叉,前面和后面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差别。可以让同学到教室外边或者更远的地方来听。

  (2)结论:响度与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总结: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距声源的距离等有关。

  C、音色:又叫音品。

  两个同学同唱一句歌词(或者同说一句话),让学生区分分别是哪位同学演唱(说)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他们呢?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①、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D、声波的图形 (书中第44-45 页分别介绍)

  波形图有:波峰、波谷。频率的高低:图形曲线中,波峰(波谷)出现的个数多少,表示频率的`高低。

  振幅的大小:对应着声源振动幅度的大小.

  三、小结:乐音的三个特征、定义、决定因素

  A、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B、越细、越短、越紧的声源发出的音调越高

  教学反思

  1、以听声为主线,恰当的使用了农村教学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声音的三个特征,使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很好地突破了“音调与响度这两个易混淆概念、声波图”等的教学难点。

  2、以学生参与为主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不同展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

  3、学生对乐音三个特征的认识和展示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代表的准确描述、学生间的密切配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好的做到过渡自然、流畅、科学、有效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4、教学过程中讨论交流、听声、实验探究等,都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展开,让学生在体验、合作和探究中学习声音的三个特征,气氛热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学会“真、漂、布”3个生字,能理解“真漂亮、织布”等词语。

  2. 能用“漂亮”说写一句话,基础好的学生能按一定的提示仿照课文创编儿歌。

  3. 懂得衣裳来之不易。

  4. 能背诵这首儿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段与衣裳有关的儿歌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一生带读——女生带读)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2.学课文

  (1) 第1、2行

  a.“真漂亮”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吗?

  b.那么漂亮的花衣裳,你喜欢吗?(指名读——齐读)

  c.能看图用“漂亮”说一句话吗?

  d.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漂亮的?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练习

  e.生活中漂亮的东西真多啊,你看冬冬今天多漂亮啊,她在干什么?看图说话。

  f.如果你穿着又新又漂亮的衣裳,你会想些什么?

  (2) 第3、4行

  a.出示:没有工人来织布,哪有漂亮的花衣裳?(齐读——指名读)

  b.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c.让我们来看看衣裳是怎么做出来的

  d.说说你的感受

  e.再读这句话,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创编儿歌

  当当小作者,也来编儿歌(给图提示)

  _____________,真漂亮,

  _____________想一想:

  没有_____________,

  哪有_____________?

  四、课中操

  五、教学生字

  1. 出示:真、漂、布,请你读一读这些字,再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读——齐读生字

  3. 注意:

  真,注意里面三横

  漂,注意西的变形

  布,一竖在竖中线

  4.写一写

  六、总结

  1. 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2. 希望每个小朋友珍惜粮食和衣裳。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动脑筋想办法的乌鸦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指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乌鸦的.表情变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的器具等

  【教学流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质疑

  1、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它既然这么聪明,谁愿意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声招呼?

  3、故意出错比较区分喝和渴字。

  (板书:乌鸦渴水。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嘴)

  4、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第二遍,想办法将课文读通顺;还有时间就读第三遍。

  2、指明逐节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

  师(实时提问)

  三、复习生字。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乌鸦口渴找水喝水瓶子石头办法怎么办渐渐

  2、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找字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句

  1、理解到处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他为什么口那么渴呢?

  2、表演、体会(怎么想、怎么说)

  3、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读。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句

  1、体会读。小乌鸦接受森林记者的采访,谈谈此时的心情。那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吗?

  2、齐读

  (三)学习三、四句

  正当乌鸦准备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喝水时,这时发生了什么?

  1、你从课文中的哪句话读出来的?(板书: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2、「出示课件(三个瓶子)找找乌鸦看见的是哪个瓶子,为什么?」

  3、练习说话:既然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要是瓶子怎么样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4、体会读。生再次当小乌鸦,接受森林记者的采访,谈谈喝不着水的心情

  5、指导朗读怎么办呢书上哪句话写乌鸦心里着急?学用笔标记下来。

  (四)学习六、七句

  1、学生帮乌鸦想办法。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大胆想象。

  2、读课文看看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板书:放石子---喝着了)

  乌鸦把小石子________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______升高,乌鸦就喝喝着水了。

  3、结合动画理解一个一个。

  4、学生做实验并讲解理解渐渐。

  5、用渐渐说话。

  齐读课文。

  6、师范读,生评价总结

  7、学生感悟读这两句话。

  五、进入角色,演诵课文。

  (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1、齐读全文

  2、配音乐做动作

  3、进入角色,结合动作背诵课文

  4、配头饰和服装表演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七、总结。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喝着了

  动脑筋

  想办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欣喜若狂、轻盈、敏捷”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的。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4、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树立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有关恐龙的资料 、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挂图展示,激趣导入

  二、板书课题、解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三、听课文录音带,自学生字词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自学生字词:

  ⑴ 认读字:

  钝 凌。

  ⑵ 书写字:

  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

  ⑶ 新词: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凌空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飞。

  后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让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解释、讨论。

  四、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五、小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发表你对课文的理解。

  二、深入分析,理解全文

  采用逐步分学习的方法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探究第一部分内容:

  ⑴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是什么意思?

  (好像、仿佛的意思)

  ⑵ 这一段怎样引出观点的?

  (把恐龙与鸟类作比较)

  ⑶ 老师问:

  科学家们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

  (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⑷ 老师问:

  科学家为什么欣喜若狂?

  (因为可以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的恐龙演变而来的。)

  ⑸ 学生讨论: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师生共同探究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科学家们假设猜想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

  (教学这一部分必须注意:恐龙进化经过了漫长的年代;并不是所有恐龙都在向鸟儿进化;有较多内容是科学家的一种假设、推断。 )

  3、学习第三部分,质疑、探究:

  老师:谁能说说“希望能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饱含的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指正。

  三、反馈全文,学生质疑

  1、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

  2、质疑并解答,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释疑。

  四、总结全文

  课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作者说明简洁、意思表达完整、准确,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在此启迪下,将思绪放飞蓝天,去探索大自然以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第一种恐龙 庞大家族 恐龙中的一支 飞向蓝天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04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8-06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3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四篇07-0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三篇08-18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四篇01-26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1-0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三篇06-16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四篇03-0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8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