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08 10:02: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棉花姑娘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讲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捉害虫,他们都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2、教学要求: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棉、许、恶、盼、帮、忙、害、啄、吐、忽”等10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吐、叶”;能用音序查字法查“恶”,并了解它有四种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读出棉花姑娘和小动物们各自对话的语气。

  3.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知道不同动物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10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并读出相应语气。

  2.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知道不同动物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教学准备:

  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图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棉花):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板书课题)对,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翁!棉花本来是一种植物,而课文中把它称为棉花姑娘,实际上是把它当作人来写了。谁来把课题读一读?(指导轻声“娘”)齐读课题。

  2、同学们把“棉花姑娘”读得这么亲切,有谁知道棉花姑娘长什么样?有谁知道棉花能做什么吗?棉花的用处可真大,你们喜欢棉花姑娘吗?你们想了解棉花姑娘更多的故事吗?

  (二)巩固识字:

  1、棉花姑娘说,想要更多地了解它,就必须闯过三关,你们有信心吗?第一关:识字关,请小老师带读带拼音的生字,谁当小老师?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还能认出这些字吗?(开火车读)读得真好,祝贺一下自己!

  2、第二关:词语关,(投影)请大家看大屏幕: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啄木鸟斑点(齐读,“蚜虫”要读出可恶的语气等)为自己鼓鼓掌!

  3、第三关:读书关,看看大家能不能把课文流利地读一遍,请大家把书翻到137面,准备读书!(齐读)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了奖励大家,请大家看一段动画。

  (三)学课文:

  1、整体感知:(播放课件全文动画)小眼睛,认真看!棉花姑娘怎么了?那最后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吗?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可恶的蚜虫在棉花姑娘的叶子上咬出了许多许多的洞,这时候棉花姑娘的心情怎么样?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而且还学到了表达“希望”的另一个词语,是什么?

  (3)指导朗读:你们能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吗?(齐读)

  3、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你们从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还想知道什么问题?你们的问题问得很好,老师做一下总结,看看是不是这几个问题:(投影)棉花姑娘请谁给她治病?是怎样请的?它给棉花姑娘治了吗?为什么?谁来读一读!

  (2)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一段动画,小眼睛,认真看!谁来说说棉花姑娘请谁给她治病了?(贴燕子图)棉花姑娘是怎样请的?(投影比较句子)你帮我捉害虫。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比较好,为什么?第二句有礼貌。棉花姑娘这么有礼貌,燕子医生给她治病了吗?为什么?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吗?(投影:句型,板书:空中飞的)燕子医生是怎么说的?对了,当自己不能帮别人时,也要有礼貌地说声“对不起”。

  (3)分角色朗读:请两位同学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医生的话,老师来读作者的话。(分组读,同桌练读)

  4、小组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

  (1)现在四人一小组,按照老师的要求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小耳朵,认真听!第一,一起把两个自然段读一遍。第二,回答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并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第三,分角色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准备读书!

  (2)全班交流,棉花姑娘又请了谁来给她治病?(贴啄木鸟、青蛙图)她是怎样请啄木鸟的?又是怎样请青蛙的?(把高兴的变化读出来)它们给她治病了吗,为什么?(板书:树干里的,田里的)

  (3)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和老师合作读,交换读。

  5、学习五、六自然段:

  (1)齐读

  (2)回顾板书,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贴瓢虫图)是怎样治的?(板书:蚜虫)棉花姑娘认识它们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小虫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3)引读第六自然段,我们还可以说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投影)

  (4)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高不高兴?课文中怎么说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请同学们在圆里分别画上棉花姑娘高兴的样子和生病前难受的'样子。

  6、(1)分角色朗读全文:几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话,其他学生齐读作者的话。

  (2)分角色表演,讲故事。

  板书:棉花姑娘

  燕子空中飞的

  啄木鸟树干里的

  青蛙田里的

  七星瓢虫蚜虫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儿童语言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动听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现将反思如下:

  (一)、抓住语言重点进行教学,环节扎实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在设计的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语言的重点。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几个词语比较难以理解,分别是:可恶、蚜虫、盼望。在教学中,我现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棉花姑娘生病图,然后引出“蚜虫”一词,在理解时,现让学生自己说说蚜虫是怎样的害虫,转而理解“可恶”,再通过看蚜虫的图片,听老师简单介绍蚜虫,再次巩固理解“可恶”。从而理解“盼望”一次。

  2.课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朗读棉花姑娘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上,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盼望”之情。

  3.课文的第5自然段,通过学生自读课文,通过找一找的方法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重点理解“圆圆的”、“很快”、“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通过看图,加深理解七星瓢虫的样子和特点,从而理解“惊奇”一词。并通过同桌朗读来训练本段课文的对话朗读。

  4.课文的第6自然段,重点在于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并能积累此类词语,拓展练习。首先通过看图理解“碧绿碧绿”,延伸理解“雪白雪白”,拓展abab类型词语。

  5.整体上,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要求学生完成填空,复现生字,巩固课文理解。

  (二)、语文课的学习更应该以整体性为主

  总体说来,本堂课能抓住课文的每一个语言训练点,能抓住文本,以识字、朗读、语言训练为课文主题。但整体性不够,问题过多而细碎,平均使用教学力量,若能提出一个整体性的大问题,再以此展开,对学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许会更好。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介绍了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二、学习目标:

  1、 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 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三、学习目标分析:

  1、 学习了生字,认识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练习朗读不同语气的文字,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的目标。

  2、 在朗读中读好请求的语气,体会棉花姑娘与四种动物间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角色内心活动,完成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3、 在学习中产生爱护人类的益虫,保护有益的昆虫、动物的情感。体会棉花姑娘前后感情的变化,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四、学情分析:

  棉花姑娘生病了,孩子们很同情她却无能为力帮助她,心里很着急。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童话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共鸣,所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充分朗读,在读中学懂文,悟出情。学生应被一条情感线牵引学文始终,学出滋味。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遇热它不化。越冷大家越喜欢。——棉花(板书)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棉花姑娘”。齐读课题。指名读。注意纠正“hua”、“niang”是轻声,并练习读一读。

  二、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一)图

  1、看图:请看书中的四幅连环画也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仔细观察每幅图发挥想象来讲故事。想好后小组内讲一讲。

  2、交流:出示大屏幕图画,看图讲一讲。鼓励有创新的思想。

  3、指一名同学连起来讲一讲四幅图完整的故事。

  (二)文

  引入:下面我们看文字是怎么描写这四幅图的

  1、 听、看课件的视频范读课文。听后可以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也可以评价教师朗读。

  2、 你想像老师那样读一读吗?自己自由读读,圈出生字,读会,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解决问题:找出与每幅图对应的自然段。

  3、 交流:1、2段对应第一幅图;3段对应第二幅图;4段对应第三幅图;5段对应第四幅图;6段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自创一幅符合文意的图画

  4、 指名图文对照读课文。(正确流利即可)

  5、 检查生字,理解生词。

  ①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熟,一定认识了下面这些词语。读一读。词与字。一人读后,其他同学跟着读。

  ②跟大家介绍你对每个词语的了解,并提出不懂的词语。在生提到蚜虫时,补充有关图片。并介绍:蚜虫是一种昆虫,身体卵形,颜色有绿、黄、棕色。腹部大,吸食植物汁液,是农业害虫。种类很多。统称腻虫。也叫蜜虫。和蚂蚁是朋友,给蚂蚁蜜露吃。

  三、细读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段

  棉花姑娘怎么了?用怎样的.语气读好地一段?引导学生感悟害虫的可恶,棉花姑娘的着急、可怜。并知道读出这种语气。

  2、棉花姑娘请了那些医生给它治病,结果怎样呢?

  小组内选择一部分练习朗读。商议怎样读好?并交流这样读的理由。

  3、展示:分组展示。组成员分角色读每一部分,组内补充。师生评议。读好语气,读出棉花姑娘可怜、请求的语气;医生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语气。在评价朗读中感悟了课文。并随机板书。“燕子→ 飞虫;啄木鸟→树干虫;青蛙→田虫”

  读青蛙医生的语气与前两者截然不同——高兴

  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用高兴的语气,即棉花姑娘知道青蛙是个捕虫能手,给自己带来了希望。后来同样失望难过的语气也要读出。

  重点读治病结果一部分。读读七星瓢虫的样子。棉花姑娘惊奇的语气。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料介绍七星瓢虫,如瓢状的样子,是捕虫的能手。每只一天能捕一百三十多只害虫。

  引导读文感悟时充分利用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联系实际,入情入境来体会

  4、看多媒体,跟着配乐,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5、小组商议,演一演。并在全班展示。

  四、升华主题

  1、总结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认识的捕虫能手。

  并追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几种庄稼的好帮手,你还知道哪些益虫和益鸟吗?交流。有杜鹃、喜鹊、乌鸦、蜻蜓、螳螂等。并补充相关资料。

  2、布置课下实践任务

  向别人请教或查阅资料,继续寻找益虫和益鸟。画成图画或记录下来,等下次课交流,并想想怎样保护他们。愿我们小红领巾们学了这一课更加爱护益虫和益鸟,和它们做朋友。

  3、讲故事《啄木鸟》。提要求:仔细听,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认识了哪些益鸟?

  啄木鸟

  一棵苹果树生病了,身体里长了虫子,碧绿的叶子发黄了,它很着急,就请医生来治病。

  猫头鹰飞过来,看了看,叹了口气,说:“对不起,我只会捉老鼠,不会捉虫子。”

  喜鹊飞过来,看了看,摇摇头,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枝和树叶上的虫子,不会捉树干里的虫子。

  啄木鸟飞过来,它用长长的嘴,这里敲敲,那里敲敲,找到虫子的洞口,从里边捉出了好几条大虫子。啄木鸟做完了手术,苹果树的病好了,慢慢的,长出新叶子。

  到了秋天,苹果树结了许多大苹果。

  [教学回顾与反思]

  本文的教学分了四个环节进行:一、导入新课;二、图文结合,初读课文;三、细读感悟课文;四、升华主题。

  在导入环节,应用了一个猜“棉花”的谜语,形象地描写了棉花的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关于棉花故事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读课题,发现“花”和“娘”的轻声读法。

  在第二个环节中,分别从图和文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以图为载体,让学生看图猜讲故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中讲,看大屏幕上的画面讲,最后做到集思广益,完善自己的讲法,把四幅图连起来用完整的话讲。注重鼓励有创新的讲法。接着,图文对照。先听看课件的视频范读课文。通过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也可以评价教师朗读的形式初步感知课文。然后正确流利地练读课文,找出与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做到图文对照读文。在初读中还要重视通过多种形式检查生字,理解生词。让学生介绍对词语的了解,并提出不懂的词语。遇到难理解的词如”“蚜虫”师生交流资料,并补充课件中相关图片与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

  下一个环节是细读感悟课文。这一环节通过老师提出的重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角色内心活动。选择感兴趣的一部分分组商讨怎样读好每一个角色的语气,在读中悟,悟后又读,并结合图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入情入境来体会。结合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跟着配乐,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读出发自内心的情。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商议扮演文中角色把课文演一演,后在全班展示。通过这些环节设计,已能让学生把文学透,内化为自身的才学了。在“升华主题”一环节中,第一步的设计,起到了总结的作用,在学生总结收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认识的捕虫能手,进一步引导学生扩充还知道哪些益虫和益鸟,在此教师也为学生补充相关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他们爱护益鸟,保护益虫的意识。真正做到由情感落实到行动中。第二步为布置课下实践任务。通过向别人请教或查阅资料,继续寻找一些益虫和益鸟,并了解关于它们的知识,可画成图画或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待以后交流。这样,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产生了对益虫和益鸟的爱,愿意和它们做朋友,保护它们。这一课的教育作用在此更彻底地落实和深化了。第三步讲故事的设计,再一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听的能力,并在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认识了哪些益鸟?既检查了听的效果,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到此,本课也结束了,整堂课的设计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目标,在丰富的学习形式中练了读,悟了情,增长了知识,思想受到了教育和熏陶。课内外相结合,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保证了学生始终能以很高的兴趣参与学习。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0个生字;能正确描写吐、叶、盼、快、许、棉;积累词语棉花、许多、可恶、盼望、害虫、帮忙、忽然、碧绿碧绿、吐出;能结合课文内容,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

  2、学生能正确朗读要求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教学媒体:

  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2、教学棉

  (1)读准字音

  (2)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棉花是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的颜色是白的,所以右上是个白字,棉花可用来做毛巾,所以右下是个巾字)

  3、出示答案,简单介绍瓢虫。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棉花和七星瓢虫的故事。出示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

  6、师:棉花健康生长的时候,长出的叶子是碧绿碧绿的,可是当他受到害虫的侵害,也会生病。

  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

  三、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读几遍,并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四、感悟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出示第一节课件,仔细看动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是呀,上面有许多蚜虫,什么是蚜虫呢?介绍蚜虫。出示ppt.

  (3)教学生字许、恶、盼

  (4)蚜虫很小,浑身长满蚜虫是一件痛苦的事,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医病的心情)

  师:盼望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希望)

  师:盼望比希望的程度更加强烈。

  (5)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自由读,指名读。

  (6)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6、7节

  1、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谁帮她只好了病?哪两节告诉了我们,自由读一读。

  2、七星瓢虫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3、教学生字忽

  4、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一下瓢虫吗?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5、介绍瓢虫家族。

  6、七星瓢虫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惊奇)找一个近义词;你表演一下这个神态。

  7、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好第7节吗?

  8、学生读第七小节。

  9、教学生字:碧

  10、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

  (三)学习25节

  过渡:在七星瓢虫来临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请谁为她治过病?结果怎样?他们到底是想帮还是不想帮?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25小结。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读出恰当的语气。

  自学提示:A、分角色朗读对话

  B、反复读读、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C、小动物想帮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汇报。

  A、教学生字

  B、学生交流:棉花姑娘分别向燕子、啄木鸟和青蚌求救,但是这些小动物没能帮助它。

  师:谁能来读一读棉花姑娘说的这句话?

  学生读并评价

  师:那它们为什么没有帮助棉花姑娘呢?

  (4)指导学生朗读这几个自然段。分小组合作朗读。

  (5)学生小组读。大家评价。

  2、比比哪个小组读的好,相机指导读出请求的语气。

  3、汇报学习收获

  (小动物不是不想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5、读有关句子

  四、复习生字

  五、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知道了51课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助棉花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老师请同学们会家去搜集了资料,谁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六:总结: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可要好好爱护它们呀!

  七、板书

  51、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

  啄木鸟

  捉树干里害虫

  青蛙

  稻田里

  七星瓢虫

  叶子上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05-20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05-17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11-16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04-26

《棉花姑娘》语文教学反思06-21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15篇12-16

关于棉花姑娘教案汇编八篇10-27

棉花姑娘教案模板七篇10-30

棉花姑娘教案模板汇总七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