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富饶、有趣、堆积、肥料、事业、必将、海防前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词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背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语,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
2、认识并初步运用读段方法,抓住重点句的意思,进行读段的训练。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投影片。
2、其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2、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斜线表示停顿,斜线多表示停顿时间长)
随即插问: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要求学生接读:“有……的,有………,交错着。”
3、提问: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这样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呢:
问后引读:“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所以----要求学生接读“海水有深有浅”;教师再引读,因为“海水有深有浅”,所以----要求学生接读“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介绍了哪些物产?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如下板书:
珊瑚——像……像……
海底海参——懒洋洋地
大龙虾——全身披甲
(2)、结合图片或投影片认识三种海产。
看图,观察,启发学生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的美丽、多种多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课文在写海参和大龙虾时,用了一些本来形容人的词语,能不能找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总结段意:
这一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那里有些什么物产?
(5)、小结本段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先了解写了哪个地方,在看具体写了什么,再通过阅读理解这些事物的特点。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读:
请你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海水中的鱼有什么特点?(多、姿态各异)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鱼的数量多?哪些词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引导学生抓住“成群接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体会。
(3)学生再读第二句,填表,体味鱼的特点:
鱼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与动作有关的词语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
有的身上长满刺儿
3、总结: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内容?
4、朗读训练,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的。
(1)、自学提纲:
A、以“写贝壳”和“写海龟”为依据把第5自然段分为两层,并朗读。
B、哪些词写出了贝壳的特点,哪些词写出了海龟的特点,你对哪些词感兴趣,请你划出来?
(2)、学生分层朗读。
(3)、交流画出的词语,教师板书:
贝壳: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
海龟:有趣、庞大
5、西沙群岛不仅是鱼的乐园,是贝壳、海龟的家,他还是鸟的天下,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看一看其余4句话围绕中心句分别讲了什么?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四句话之间的联系。
“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3)、指导感情朗读。
6、学习了2~6自然段,请你谈一谈西沙群岛给你的印象。
三、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学生质疑。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准备:珊瑚: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初步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学习了生字新词,我们已经知道-----在我国的南海海面上, 有一群岛屿, 是什么岛啊【西沙群岛】,那么它是一个怎样的西沙群岛呢?【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齐读课题。
2、我想西沙群岛一定非常吸引你们, 现在请我们全班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真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那就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吧! 看看西沙群岛的风景到底是有多优美、物产有多丰富。
二、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最吸引你的地方重点阅读,再用波浪线画下你们感受最深的词句,认真读读。然后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给我们介绍这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呢?【同学读,师板书课题】
2、读完了吗?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介绍西沙群岛的呢?【师板书:海水、海底、海滩、岛上】
3、过渡:“海水、海底、海滩、岛上”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哪个地方? 快来告诉大家吧!
三. 汇报交流
(一) 谁最喜欢海面的海水?请你把这这段读一遍好吗?现在请你告诉老师,这里的海水有什么特点呢?【师板书: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五光十色”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呀?【海水的颜色非常多】,对了,说明了海水的颜色非常多,【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这么多的颜色混在一起,漂亮不漂亮?那么同学们,作者用了五光十色这个词语来形容海水,想一想,你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西沙群岛的海水颜色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好了,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再动动你们聪明的脑子,想想海水呈现多种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海底...... 色彩就不同了】
回答的很对,你能用" 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你刚刚回答的这句话吗?你真了不起! 同学们, 快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 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
(二) 海底:同学们,欣赏了海水,现在让我们穿上潜水衣,潜入海中,看看海底都有哪些丰富的物产?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你在海底都看到了一些什么?
1、珊瑚
他看到了珊瑚,那么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美丽的珊瑚吧!请同学们把描写珊瑚的句子找出来,我请一个同学起来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同学们看一看,【出示珊瑚图片】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漂亮吗?还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出示珊瑚图片】,好看吗?这里运用了一个修辞手法,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比喻句】那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呢?除了比喻句,这里还运用了排比,有的有的,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同学们可以模仿这句话,用有的有的也造一句话吗?【学生造句,再请人读这句话】
2、海参、大龙虾:
(1)海底只有珊瑚吗?我们先看看海参,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海参到处...... 蠕动) ,同学们思考一下,“蠕动”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慢慢的爬行,一般形容软体动物】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蠕动的动物呢?(毛毛虫、小青虫)
做手势: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做一遍“懒洋洋地蠕动”慢慢的,懒懒的。我们一起来读读海参的这段话【请人读,读出海参的懒、慢】
(2)咱们再来看看大龙虾(样子挺威武) ,在我们的印象中, 哪些人最威武?(将军、士兵) 那么, 你能不能把这句话改成比喻句呢? 对了,像大将军一样威武,现在请每一个人想一个威武的动作,读的时候,我们就配上这个动作。
(3)指导朗读(可配动作):大龙虾的威武。
3、各种各样的鱼:
海底还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老师早就忍不住想去看看了,你们猜猜是什么呢?老师为什么喜欢它们?带着疑问读这一段。
(1)老师为什么喜欢它们呢?【鱼多、美、可爱】
哪些词句说明鱼多呢? (成群结队、数不清......) 是呀,老师在课前查阅了有关资料,西沙群岛里的鱼可有400多种呢!挺多吧?海底的鱼确实多,你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鱼的'数量吗?【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除了词语,你还从哪些句子也看出海底的鱼多呢?“西沙群岛的海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西沙群岛里的鱼真的有这么多吗?这是夸张的写法,这样写更能突出鱼多,同时也更加突出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
(2)文中不仅写出了鱼的数量多, 还写出了鱼的种类多, 文中都有些哪些样子的鱼呢?我请一个同学起来告诉我们大家【有的.. ...有的..... 】
这一段中,你们最喜欢哪句话呢,找出来读读。【指导读,自由读、指名读。】 一生读:“有的全身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生:他读得非常流利,但有一些地方没能突出来。
师:你来试一试。(这学生注意到了重点词的朗读)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喜欢读这一句。老师把这一句改一改,大家是不是还喜欢呢?出示:“有的全身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很圆。”
生:我不喜欢了。因为少了“像皮球一样”,我们就不知道有多圆了。 生:我也不喜欢。这样一来不生动也不形象。
师:是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把这种鱼写具体了。其实,写文章呀就需要让想象飞起来!有了想象,文章就会多姿多彩。
(3)同学们,西沙群岛里面只有这四种鱼么?【不是】如果把最后一句的句号改成什么符号更能体现出鱼的多呢?【省略号】同学们真聪明。
西沙群岛的鱼不但多还很美丽可爱,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三) 海滩:
西沙群岛还有哪能些地方让你心动? 【海滩】那就我们就去海滩上瞧瞧。【请人读这段】
我们漫步在又细又软的沙滩上,瞧,看到什么?
1、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是怎样的奇,怎样的怪?
2、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如何“千奇百怪” 的?你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们前面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吗?如:海滩上的贝壳各式各样,有的像五角星,有的像小孩子的手掌,有的像一把扇子,真是形态各异。
同学们,这么多,美丽的贝壳,别忘了拣回去一些留作纪念。
3、海岛上还有什么?【有趣的海龟】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4、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四) 海岛: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到了哪里?西沙群岛的海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鸟多。
1. 文中哪句话说明鸟多?
2. 作者先用一句话概括写鸟多,哪些句子具体写鸟多的? 这一段, 作者采用了" 总--分" 的方法写鸟多。
四、结尾:(看黑板)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 和海岛, 同学们想一想,从海面、海底、海滩 和海岛, 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特点是什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我们为之骄傲, 为之自豪。
齐读最后一段: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的西沙群岛越来越美丽, 越来越富饶!
五、作业:
1、把你最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2、背诵二、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龙虾、鱼)的天地
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海滩:美丽的(贝壳)、有趣的(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宝岛。
2、在朗读中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中的片段学习,让学生掌握:围绕一句话来写,可以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点拨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听了课文朗读,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
生开火车读词语,再读。
师:“谁来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
师:“现在让我们换上潜水服,潜入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到海底去探宝吧!”
师:“哪位小导游领着我们去领略海底的风光?”
生根据课文三、四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
师:“从这位小导游的解说词中我了解到海底的.美丽景色。哪位小导游再来为我们介绍一下海底里有哪些物产?”
生:“有珊瑚。”
生:“有海参。”
生:“有大龙虾。”
生:“还有鱼。”
师:“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指导学生用欣赏、赞美的心情读出每种海底物产的句子。)
(幻灯出示珊瑚、海参、大龙虾、鱼的图片;播放珊瑚、鱼游动的视频。)
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用手势、动作演示出喜欢的生物的样子。如:懒洋洋、蠕动、威武……师:“你是海底的什么动物呢?”
生:“我叫海龟。我在海里游得可快了,谁都比不上我。在四五月时到海滩上产卵,可可爱了。”
生:“我是海底大霸王──鲨鱼,晚上能发光,许多小鱼向我游来,就直接送到我嘴里。”
……
师:“你喜欢这两段话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因为这里写到珊瑚长得各种各样。”
生:“我喜欢。因为海参到处都是,鱼多得数不清。”
……
(学生自由朗读体验喜欢之情。)
师:“谁能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造句呢?”
生:“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很开心。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捉迷藏,有的踢毽子。”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教材简说】
课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学生分析】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1、出示祖国地图,认识西沙群岛,体会西沙群岛位置的重要,了解海防前哨。
2、西沙群岛在我国不仅地理位置很重要,那里的风景也十分优美,物产特别丰富,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地方。
3、组织学生读课题对课题进行提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组织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要求读准字音。
2、汇报读懂了什么,了解富饶一词。古人说“学贵有疑”而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刚才的富饶一词同学们就是通过读书来了解的,下面就请小朋友再次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把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自学生字词,要读准音记清形,理解意思。
3、学习生字词,教给学习方法:
⑴分组提出自已没弄清的字词。
⑵引导全班解决小组提出的遗难问题,总结学习生字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猜读理解;查工具书理解;换词法。
⑶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重点指导:
拣──与“练”“捡”比较记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1、同学们刚才大家自已解决掉了这么多生字词,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特殊的字,看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
出示多音字“参、划、将”,请认真的小朋友来说一说,这个字在本课的读音及另外的名字。
2、记忆、书写本课生字。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字,自已想办法记生字,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学过的识字法,也可以自编迷语等。
重点指导:“威、武”提醒学生注意“威”字右边有一撇,“武”字的`右边不要多写一撇。
写“辈”的时候,“非”要变扁,“车”要变短,两部分各占一半格。
“蓝”字的草头要写得扁长些,最后一横也要长。
3、交流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以更深地了解西沙群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沙群岛。组织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朗读感悟
1、学生看图听教师朗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要求教师必须课前练好朗读,能通过一篇的读把学生情感调动起来进入情境。)
2、课文开始就给我们介绍了它,让我们一起读第一段,看哪两个词可以概括刚才小朋友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3、课文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的风景和这些物产的呢?请小朋友再读全文体会一下,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就请你选择那一部分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
4、汇报读自已喜欢的部分,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采用指名读、学生评、闭上眼想象、说话、范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看图、说话想象,从感官到内心体会到西沙群岛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第二自然段是对海水色彩的描写,朗读要带着欣赏、赞美的心情。第三、四自然段,学生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读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色彩鲜艳的和外形奇特的鱼。也可以边朗读边伴有动作。
读的同时,理解关键词句: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4、你是怎样背出你喜欢的段落?哪一段你非常喜欢又觉得特别难背呢?重点指导第四段第二句,这句比较长,含四个分句,都用“有的”开头,写的是鱼的外形特征。依次写鱼的全身、头上、周身、眼睛和身上。可以把这几个词提示出来,练习背好第二句,整段的背诵就不难了,这就是抓重点词背诵法。其余部分学生自已想办法背。教师不作指导。
5、检查背诵内容,师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其余学生来背。背完后指点全文写作方法:围绕一句话来写。引导学生了解平时习作中如写公园美等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习作写具体。
三、拓展练习
形式学生自已选择:学了这一课,你喜欢西沙群岛吗?你是说一说、写一写还是画一画“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01-23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5篇12-23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0-20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07-03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03-14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04-02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06-28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05-27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5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