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05 18:24: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

  在这节课中我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状态比以往也有明显改观。这样的岗位练兵公开课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1、学生在有趣的画手、数手指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了几个5连加的结果,为下面编口诀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我是让学生想有没有“更好的算法”,可以引起学生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需要。结果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直接就说出了可以用乘法。一问才知在家里已经提前学习了。我随即鼓励其认真思考,本节课会有新的'收获,又鼓励没有学过的同学更加认真的思考,去超过别的同学。

  2、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在介绍编口诀的过程时,同时让其他学生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学生把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记忆口诀的活动中来,既有效地记忆了口诀,又加深了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4、三个充满童趣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和记忆口诀,体会利用口诀可以很快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今后,加强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纠正书写姿势、写一手干净工整的好字。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

  儿童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知识与经验。长期以来,教师对儿童学习基础的分析往往来自于对教材的分析,即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我们常规的教学方式一般也都是从一个情境入手,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得出一个结论。

  而这节课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正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从竞赛入手,在迷惑不解中先猜测老师计算快而准的致胜法宝是什么?然后通过验证的方法知其然而再知其所以然。所以,尽管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但有很多是不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此时我通过放手让学生验证,把学习知识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一个探索者,而且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他们的方法各异,可谓百花齐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还加强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3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习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习。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练习。(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4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口诀知识,但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已经接触口诀了,甚至有的已经背过了。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我没有把背诵放在主要内容上讲,而是从理解口诀意义上进行设计的。

  首先,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个小组5位同学,每人自己动手摆一个图形,从这个过程中逐步感受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让学生边摆边说:一把小伞要摆5根小棒,是1个5;两把小伞要摆10根小棒,是2个5;三把小伞要摆15根小棒,是3个5;四把小伞要摆20根小棒,是4个5;五把小伞要摆25根小棒,是5个5。通过这样摆小棒得出几个5的和是多少。学生列出了乘法算式和编出了乘法口诀以后,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游戏等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生始终是在一个轻松、积极的氛围中自觉学习的,学生学的轻松又快乐。

  为了帮助学生对口诀的理解更好,记忆起来更加容易,通过理解口诀意义渗透的。如:一五得五,一五表示一个五,得十就是等于十;二五一十,二五表示2个五相加,一十表示等于十。依此类推,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关于5的口诀的.顺序,背诵起来就更加容易了,也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但是在习题的设计中,忽视了习题的层次性。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有所提高,而提高题的设计有点简单,没有达到优生的提高目的。在以后的练习设计上,要更加贴近优生的水平,或者是多准备几道思考题,以备需要。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

  本周我校进行了“数学两周e课”教研活动,今天我有幸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是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通过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求商的探索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情境“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后分果子的故事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二、在教学例题1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借助小棒,设计了“分、写、说”这三点具体的活动要求,鼓励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再让学生展示算法,用连减、连加,乘法口诀三种方式解决猴子分桃的问题;最后让学生比较用哪种方法最好,学生选择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优化算法,点出课题,进行小结。

  三、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课堂中通过“开小火车”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练习时,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多动手、勤动嘴,在练习中不断总结、进而达到熟练使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目标。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关注学情。明确讲解新知识之前,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和具备知识,了解本班学生特点,感兴趣话题等;还要明确课中,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什么,对于学生不具备的知识,如何弥补,怎样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对学情的把握至关要!

  姚校长生动形象的“汽车如何从弯道驶进高速路口”的比喻,更让我深深的明白:依据课标制定出教学重点后,只有明确学情,方能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数学老师,教两个班,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情也各不相同,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方能帮助学生学有所获。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更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细节性指导。教师要做到“眼中时时刻刻有学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蹲下来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很简单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仍然是难点,课堂中要更多的关注他们,教会他们最基本的思考做题方法。如:在教学12÷3=?用乘法口诀计算时,如何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表中快速的提炼出“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就需要做更加细致的方法性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通过反复的练习,自我总结、提升,最后达到能熟练计算。

  3、教学语言不但要简练,也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差,这就要求教师“修炼自己”,用必要的表情、动作语言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课堂的活跃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重视对学生做题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要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形成规则意识。做完题之后养成检查,同桌互对,会的教不会的,优秀生帮助后进生,并鼓励优等生,不断挑战自我,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地方,也发自内心的感谢各位数学老师百忙中抽空来听课,以及课后认真、细致的指导,使我明确了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争取使自己尽快的成长,力争使每一节课更加的扎实、有效!

  成长,在路上!愿自己在英语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幸福的成长!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6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6的乘法口诀。是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再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理解学习乘法口诀的必要。

  在此之前学生计算乘法的思维还停留在通过加法算式求和而得到乘法算式的积。如果不通过加法算式求和得积这种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使计算乘法算式达到又快又对呢?学生感到迷惑,从而使他们思考。这时学习乘法口诀的这种想法便水到渠成了。

  2、自己尝试,自己发现。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两句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又根据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编制另3个五的乘法口诀,最后自己发现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3、巧用游戏,练玩结合。

  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最后我还让学生用这节课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教室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了本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7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平时反应较慢的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8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4的乘法口诀。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实,有的孩子已经会背一些甚至是所有的乘法口决。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含义和结构,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口诀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到是手以后,然后我又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5”呢?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乘法口诀教学的基本模型就是:编制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应用口诀。本课作为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重心要放在编制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以及口诀的结构上。在学生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后,我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五就是五,那么二五一十是什么意思?学生不难说出二五一十就是二个五相加就得十,把乘法的意义也联系起来了。学生通过讨论也可以得出:口诀的前面2个表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后面就表示积。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双基,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作一个反思。

  一、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比平时上课表现要差一些。出现这一原因是学生上午第

  1、3节课都有领导和老师听课,第2节课上的.是数学练习课,第4节课才是数学——课内比教学的上课,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等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表现欠佳。

  二、对于教材的处理和学生活动安排考虑不周到。例如,利用小棒摆图形的例1放在学生用手编完口诀后还是可以的,把学生估计高了,没有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摆出的图形五花八门,学生汇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让观课人感觉这个活动设计没有意义。

  三、教学环节应把课堂小结放到拓展延伸之前,那样就不会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了,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课外去思考完成。

  四、全课板书不完整,主要是:5×1、1×5;5×2、2×5;5×3、3×5;5×4、4×5;5×5没有等号和积,导致学生记忆口诀和用口诀受到一定的影响。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

  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习题训练:

  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0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

  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

  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

  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

  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

  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

  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1

  本课时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乘法口诀部分的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较老教材中在2、3、4口决的基础上来编制口诀,显然这样安排增加了难度。但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力。

  3、在整理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让学生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摆小棒,通过摆小雨伞,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考虑到学生胆小,发言少,我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启发。本课我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我创设了下雨天打雨伞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摆雨伞并说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搭火箭模型,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

  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2

  《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本节课教材通过数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至于有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松果的总数和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应用口诀。

  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背出5的乘法口诀,但是不知道乘法口诀来源,表示的意义,书写及应用,本节课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我对教材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复习巩固

  新课开始之前复习几道连加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迅速说出得数,体会乘法口诀的简便性和必要性。

  口诀的数学形式

  5个5个数整理表格探索松果的数量和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板书几个几,以及对应的乘法算式。

  口诀的唱读形式

  为了体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我采用形象的松果动画,在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上,从“一五得五”到“三五十五”这3句口诀,教科书完整给出,而后6句口诀则放手让学生在找出一定的`规律后,通过类比的方法自己编出来。

  教师小结:编口诀时,我们把乘数编在前半句,积编在后半句。为了使口决念起来更顺口,积不满十,就加上“得”字;积满了十,“得”字省。编口诀时,我们一把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前面较大的数放在后面。

  口诀的记忆形式

  首先介绍乘法口诀的来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方便计算乘法,就编出了乘法口诀,它读起来顺口,所以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外国人可不会,因此乘法口诀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其次探索口诀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记忆口诀的方法。教科书给出了两种记忆口诀的方法;一种是根据前一句推出后一句;一种是根据得数的特点进行记忆。口诀最后一个字不是五就是十,积的个位不是5就是0。每相邻两句的结果都相差5。

  最后游戏巩固口诀:

  一只手有5根手指,一个小朋友说几只手,另一个小朋友就说出相应5的乘法口诀。

  阐释口诀

  如果老师忘记了5×5等于多少怎么办?

  学生想办法:可以用5个5相加算出得数;4个5加上1个5;3个5加上2个5;6个5减去1个5;7个5减去2个5;8个5减去3个5;9个5减去4个5。

  运用口诀

  课本31页第1题,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说出意义,列算式,根据口诀得出结果。

  需要更进的地方:

  1、表格竖着放观察起来会更明显;

  2、乘法口诀为什么到9?可以给学生做些解释;

  3、帮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体会每句口诀的意义和用途;

  4、交换两个乘数的乘法算式口诀是相同的;

  5、多形式记忆口诀,比如:到学生跟前去对口令,根据口诀说算式,根据算式说口诀等等。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3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计算使孩子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除了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外,让学生经历除法的求商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能从多种方法中找到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也就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在课堂上,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景,用“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形式引入例题,之后再通过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动口说一说自己分的过程及结果、动脑想一想等来解决问题。之后又让学生交流分析想商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并通过对比从中选出最优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

  在教学时,我没有限制学生,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计算,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想乘算除法,用口诀计算,用小棒分的,用加法计算的,用减法减4次减完的。看,这不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吗?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各抒己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设想,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后在比较中选择简便的方法。这样既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探索的快乐,又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图、声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还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相互启发,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4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后进行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乘法”这一概念在脑海里,因此我在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去探究发现乘法口诀,并学会用乘法口诀计算。

  在“5的乘法口诀”新授课中,教学质量良好,感觉做的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我使用了喜洋洋作为导入,跟小孩拉近了距离,更容易的融入学生,使学生积极地去接受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教学事半功倍。

  2.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更注重学生的说,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更是在说数学,而且我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都掌握在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可以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更能达到本节课所预定的教学目标。

  3.在设计练习上,我设计了对口令环节,有师生对口令的,有生生对口令的。孩子都是纯真可爱的,对口令是一个节奏明快的练习,学生把对口令当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就把口诀紧紧记牢了。

  作为一个新老师的我来说,不足的.地方还是不少的,这些都是需要我在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入部分:在这方面上,我利用动画主角作为导入所占本节课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有点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是被引起了,但是一下子又沉没了,感觉得不偿失,又点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2.教学过程方面:在实现“数、想、说、做”这四步曲的时候,明显的感觉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学生觉得老师让我们摆一下小棒,并不知道摆小棒后面的意义。我想,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做这四步的时候时间分配不当和老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学生没完全听懂老师的要求。所以才会导致没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

  3.练习方面:在练习上面,我应该多出点难度不一样的题目。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书本上的练习只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然而,成绩优秀的学生感觉练习没什么难度,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我们更应该准备一些提高题去满足需求不一样的学生。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5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了一个,剩下的留给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时,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来自主完成,而我却引导着学生一个一个的看。其次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没有学习1-4的乘法口诀,所以应该先扶再放。再次,在完成做一做时,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二、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三、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8-25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9-11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9-10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08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篇07-04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1-04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1-25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04-09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