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教案

时间:2022-06-02 08:19: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孟子》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教案

  《孟子》教案 篇1

  【教学依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闪烁着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点燃过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让人懂得维护安宁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国理想;它让人彻悟“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真谛。这些千古绝论,就出自于春秋战国时孟子的《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皆为说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与否。从而说明“人和”对战胜的决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说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过艰苦磨炼,才干有所作为。进而由个人谈到治国,由此自然导入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分,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善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

  教学这两篇短文,切忌把它上成纯文言知识传授的机械枯燥的工具课,而应遵循《语文课程规范》中提出的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发明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释疑的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发明性阅读的能力”。两篇短文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所以在教学中要始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受到深刻的德育美育的熏陶。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测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虚词的作用和通假字现象。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

  ⑸ 动情背诵课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身的心得,能提出自身的看法和疑问,并通过合作交流,一起研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考虑,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对作品的倾心解读,实际上也就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式】

  1、本文采取“文言美文六步诵读法”来教学,六步为:初读课文,疏通句意;吟读课文,引情入境;研读课文,理解文意;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展读课文,飞扬神思;背读课文,积累语言。其核心就是强调“以读为本”。

  2、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考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学则须疑”,疑能增进兴趣,疑能获得真知,心中有疑,才会探疑,主动探疑才会科学释疑,在这个过程中,将充沛突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比较阅读,迁移拓展。阅读两篇短文,要在比较中弄清它们在论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有何异同。这样联系起来考虑,将会更有启发性,同时还可以由此和彼,联系生活,进行必要的迁移拓展。

  5、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和加任务,防止上成纯文言知识传授课和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构思】

  1、导语激趣,导入课题。激趣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方法多种多样,可由孟子众多的名言警句说起,可由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导入,可讲孟子的生平故事,……总之,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疏通句意。辨析疑难字词句,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互相解疑,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解决。

  3、吟读课文,引情入境。反复吟诵课文,揣测吟诵要领,体味吟读美感,从而忘我入境,让读者与作者相互心心交融。

  4、研读课文,理解文意。在研读探究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读。速读知大意,细读明道理,在范读、齐读、对读中质疑发问,研讨解疑,挖掘课文内涵,明了作者观点,懂得作者所讲的道理。

  5、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引导学生学会在诵读中欣赏,在欣赏中诵读。一赏其严密的逻辑思路。二赏其恰当多样的论证方法。三赏其精辟生动的论证语言。四赏其独到铿锵的政治见解。

  6、背读课文,积累语言。熟读成诵,诵中有思,思中有获。此项任务可延展到课外完成。

  7、展读课文,飞扬神思。由此和彼,联系自我,链接生活,拓展阅读和考虑的空间,从语文小课堂走向生活大课堂。

  《孟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第一段:

  1、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⑴翻译。

  ⑵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2、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⑴翻译。

  ⑵辩证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⑴翻译。

  ⑵假设推理,从反面来论述。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恶有甚于死者。 ⑴翻译。

  ⑵因果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⑴翻译。

  ⑵“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点拨]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⑶递进论说,升华主题。

  第二课时

  (二)第二段:

  1、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⑴翻译。 ⑵正面举例。

  (三)第三段: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⑴翻译。 ⑵反面举例。

  2、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 ⑴翻译。

  ⑵排比、对比。

  (四)总结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气势充沛主题鲜明

  五、赏读·延展:

  分析下列各句中“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后的感受。

  欣赏·感悟·表述

  孟子:义我所欲也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士为知己者死的“仗义”。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忠君报国的“忠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

  六、结语: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孟子》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近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目标:

  用准确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

  正确辨析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的含义;

  (2)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理解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素质教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有关孟子、傅说、百里溪及管仲的书,了解他们的故事。

  2教师出示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

  (2)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试疏通文意,教师再组织前后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4找每组两名代表,一读一译,教师针对相关问题,作适当指导。特别注意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苦劳饿空乏乱动忍生死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由浅入深理解文章内容。(投影出示下列问题)

  (1) 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请课前预习的同学讲一讲有关的故事,锻炼说话能力)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

  教师引导:这种从大量事实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就是归纳法。

  (2)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对文章思路进行总结,便于学生疏通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结合你所知道的事例和自身体会,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 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留做课下讨论。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练习背诵

  3试总结本节课的古汉语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板书设计:

  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

  《孟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能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②了解孟子对仁爱和孝心的看法,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熟读为主,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加强背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仁爱爱人和孝心。

  ②感受中华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表达的“爱人”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方式】

  熟读背诵、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4)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5)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6)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二.简介思想:

  ①仁:仁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②孝:孝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三.合作感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意,体会内涵:

  1。自由朗读2。教师范读3学生抽读4全班齐读5小组分读等。

  四.讲述故事:

  讲述《齐国章不孝》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领悟名句: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释义:仁爱的人爱护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一直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一直尊敬他。

  2、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

  释义:四肢懒惰,不顾及养父母,这也是第一种不孝。

  熟读背诵:

  1。学习小组合作背诵。

  2。减字法背诵。

  七.拓展意义: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1)孝敬父母是我的福分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伺候两位年逾八旬、常年卧病在床的父母,他十分珍惜孝敬父母的'每一天。中原区棉纺路街道办事处四棉西社区的杨钢岭孝敬父母的事迹被邻里传为佳话。

  “娘啊,我现在没什么奢求,只希望能把你伺候得好,让你每天都高兴……”昨日上午,棉纺路街道四棉西社区的杨钢岭边给母亲洗脸,边说出肺腑之言。今年58岁的杨钢岭是原国棉四厂的老工人,虽然自己已近六旬,但家中还有两位老寿星:他80岁的老母亲因病瘫痪在床已经5年,80岁的老父亲因骨折也卧床不起。杨钢岭把照顾二老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杨钢岭母亲疾病缠身,基本上是半个植物人,只会吃不会说话。作为家中长兄的杨钢岭尽管有五个兄妹,但他毅然承担了照顾二老的责任。每天一早,杨钢岭就早早起床,给二老做流食,饭做好后冷凉喂二老吃饭。接着收拾洗碗、为老人服药、擦拭身子。喂完二老吃药后,又要出门去菜场准备二老的午饭。就这样,日复一日,一过就是五年。

  不善言辞的杨钢岭聊起父母的过去时,满脸骄傲:“父母年轻时养我们兄妹五个真不容易,父亲年轻时因家里困难到厂里当搬运工,16岁时就曾背过300斤重的货物,他们受了很多苦,现在老了我们一定要多孝顺他们。”

  父慈子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杨钢岭长时间照顾瘫痪在床父母无怨无悔。他也在用自己默默无闻的行动,做给孩子们看,无形中也为他的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2)谈一下你是否“爱人敬人”和“孝敬父母”?有何具体表现。

  八、教师总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实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孟子》教案 篇6

  教学目的: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孟子》教案 篇7

  《孟子语录》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掌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一起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欲:想得到的亦:也子得兼:该词位置前后颠倒,应作“兼得”,译作“同时得到”。舍:舍弃

  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置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鱼

  熊掌

  生

  义

  舍鱼

  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教案 篇8

  一、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还有着与孔子十分相似的人生经历。他的大半生都致力于游说各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梁襄王就是他曾经游说的诸侯之一。那么,孟子与梁襄王谈论了什么?他又给梁襄王开出了什么样的治国良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见梁襄王》。

  二、温故知新(文言字词梳理):

  1、归纳本课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通“猝”,突然。

  ②由水之就下

  “由”通“犹”,像。

  2、分析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之东郭墦间 最终,终于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趋向

  B就之不见所畏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3、文中出现的14个“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可归为4种用法:

  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 之”;

  ②结构助词,的,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③音节助词,不译,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由水之就下”。

  三、问题探究:

  1、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如何?为什么他会对梁襄王产生这样的印象?

  明确: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见所畏焉:孟子对梁襄王的形象不好

  “卒然问曰”: 问话的突然,说明梁襄王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 言谈中流露出梁襄王既有贪图天下的.野心而又惶惑、糊涂。

  2、孟子敢于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对梁襄王的印象和主张,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明确:率真、耿直、刚烈,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坚韧执著,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3、面对梁襄王的提问,孟子开出什么治国药方?

  明确: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针对战国时期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对执政者的谏言。

  4、面对这样“不似人君”的梁襄王,孟子用什么方法阐述自己的主张呢?

  明确:比喻论证

  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5、用“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结合课后练习一)

  明确: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比直接说理更生动、形象、委婉,

  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四、小结: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明确:

  ①发展农业生产,使民生有保障; 养民

  ②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③推行道德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教民

  ④主张统治者要自我反省,及时革除弊政,关心民生疾苦。

  孟子的主张为什么不为当时的诸侯所接受?

  明确:仁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排斥战争。孟子的思想主张与战国时代征战攻伐、崇尚强力的历史趋势不相吻合,在那个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的年代,孟子的主张不会成功。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原因。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一般方法,从而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师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互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跃,预设的各教学环节全都得以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洁与规范,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与课堂反应情况,对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

  《孟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听老师朗读课文。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孟子》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接见

  C父子不相见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如果

  D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列举

  E举大计亦死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

  1.王语暴以好乐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孟子》教案 篇11

  教材内容:

  孟 子 语 录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教材分析:

  《孟子语录》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生命”这个主题单元的最后一课。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不必作过多的分析,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生命与正义真理的关系及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读表达言中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读表达言中之情;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幻灯片

  教法学法:阅读法、谈话法等。

  设计理念:

  文言文的学习对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挺难,难读难懂,但文言文真的很美,因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凝聚了中化民族的人文精髓。

  1、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课堂教学不是着眼于学懂这一篇课文,而是通过这一次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文言文的新鲜有趣,课堂上所创设的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贴心的鼓励,都是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给他们一点轻松的感觉,有滋有味的朗读,更让学生在轻松之上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而课堂上一些文言名句的穿插运用,反复吟诵感受韵味,都是试图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语言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以指导朗读为主。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文更是这样,课堂上一开始试着读环节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对课文有了大概的印象,老师示范读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有了一些初步的感觉,在接下来的研读交流中,有各种形式的朗读,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接读等这些都是把读通读懂与读出韵味有机结合的主要方式,在最后的吟诵体味环节中,创设情境,自由吟诵配上音乐让学生尽情展现,使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从一头雾水到有滋有味的进步过程,这则是得益于有效的朗读训练。

  3、贯穿一些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短短四十分钟交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如果能够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则使学生受益终生,在学习过程中我时不时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反复的朗读是学文言文的决窍,对照注释逐字逐句地理解,对于文言文经常出现的“也”字的朗读语气等虽然在我们看来再简单不过,但是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很可能是今后学习的重要方法。

  4、举例提升思想内涵。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但“舍生取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尤其是对的“义”理解,所以我将这一抽象的概念化作生动形象的事例来让学生理解,并且和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比较这样就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理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解生命与正义、真理的关系及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六年级上册咱们学了一篇文章《学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还记得它的作者吗?(板书:孟子。)关于孟子同学们对他了解吗?

  2、了解孟子(幻灯出示教师介绍):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不仅在战国时期说服了好几个国家的君主,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今天,我们就从它的一则语录中去了解孟子的思想,来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板书:语录。)

  二、初读课文:

  1、古代文言文寥寥数语便能表情达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试着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现在我们算是和课文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谁愿意试着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四个人来读,一人读一句,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3、文言文的朗读除了读准字音,还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我也想试着读读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4、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试着自己找感觉再来读一读。

  5、指名读。谁还想读?老师相信你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6、咱们男生和女生比赛一下谁读得好。

  三、研读课文

  1、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每个词语的意思。

  2、学生借助注释自学课文,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商量。

  3、从大家自信的眼光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学有所获,关于文章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或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质疑。)你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呆会一定解决,你在听的时候可要仔细,先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预设: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①从哪个字看出鱼是我想要的?(欲)

  ②从哪个字看出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亦欲)

  ③看来你真的读懂了这句,能把这句话读一下吗?(学生评价)

  ④他理解了大家理解了吗?理解了一起读。

  ⑤提醒大家“也”字在古文里经常出现表示这句话语气非常肯定,再读。 ⑥要知道,鱼和熊掌都是珍贵的美味,那可是得之不易啊,再一起读。

  (2)、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①面对渴求的这两种美味,孟子做出的选择是?谁读懂了下一句? ②什么条件下舍鱼而熊掌?

  ③从哪看出不能同时得到?(得兼。“得兼”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兼得,就是同时得到。)

  ④说明什么更珍贵?你能替孟子做一下选择读读这句吗?(学生评价) ⑤点明熊掌确实比鱼更珍贵,大家一起读。

  ⑥我们把孟子列举的第一种情况及他做出的选择连起来读。

  ⑦继续,剩下的两句你还读懂了哪句?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①“生”指什么?“义”指什么?

  ②大家一起说“义”指的就是:(真理、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

  ③生命是多么的宝贵,正义又是何等的高尚,你能把这一句读给大家听

  听吗?(学生评价)

  ④点明表现出对生命的珍爱及对正义的追求,大家一起来读。

  (4)、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①如果这二者不可得兼,孟子做出的选择是?谁读懂了最后一句? ②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连生命都在所不惜,你能替孟子做出选择把这句读给大家听听吗?

  ③把“取义”二字读得很坚定,说明你也像孟子一样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④为了正义宁愿舍弃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大家一起来读。 ⑤现在我们也把孟子所列举的第二种情况及他所做的选择连起来一起读。

  4、短短四句话61个字便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点那就是:(舍生取义),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感受古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5、读得挺顺畅,但是文言文的朗读讲究断句,某些地方声音拖长一些,那感觉更好。这样,咱们配合着来读,我读上半句,大家来接下半句。

  6、听着大家的朗读,让我想到两个字那就是陶醉。要是我们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该多美。比如你就是私塾的白胡子老先生,或是温习功课进京赶考的书生或者你就是孟老夫子,站起来拿起书读出自己最美的感觉。

  四、情感升华:

  1、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赞扬,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你能举出一些舍生取义的事例吗?

  (教师对学生举出的例子总结:这些人为了他人的生命,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真理和信仰,为了民族的解放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就叫舍生取义。)

  2、和这些思想、道德崇高的舍生取义者相比,有一些人的行为却让人大失所望,(举例如)这些人的行为叫:(引导学生说: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引导学生说:遭人唾骂,遗臭万年),而舍生取义者的名字将会(引导学生说: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3、这就是孟子教导我们的思想,为了正义,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做不义的事。孟子的很多思想观点比如说他的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的观点,都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再从它的一些语录中去感受,(幻灯出示反映孟子思想的经典语录)学生一起读。

  五、总结:

  我们经常在犯了错误时自我解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把孔子称为圣人把孟子称为亚圣,可见他们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学

  《孟子》教案 篇12

  一、课文悟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人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习本文时,可让学生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先作一些了解。

  学习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为此,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探究学习: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

  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三、选题设计

  1、《孟子》散文的特色及其对后代散文创作的影响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阅读《孟子》作品来归纳出《孟子》散文的写作特色,同时通过阅读历代评论家的有关评价,增进对《孟子》创作成就和影响的认识。

  参读书目:

  (1)曹础基《先秦文学集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2、《孟子》与《论语》异同之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与《沦语》同列“四书”,对两者作比较研究,可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

  参读书目:

  (1)杨伯峻《(论语)和<孟子>》,载《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胡念贻《盂子的文学价值》,载《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张志岳《关于中国封建时代的讽喻文学和叛逆文学两个传统问题的初步探讨》,载《中国文学史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孟子的论辩艺术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体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即使把它放人当代论辩艺苑之中来欣赏,仍不失为一朵奇葩,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子的论辩方法作探讨。

  参读书目:

  (1)徐立《(孟子)骋辞逞辩的特色》,《语文月刊》1982年第2期。

  (2)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高捍东《有效的演讲技能》,中南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5)周正舒、吕银风《论辩之法》,蓝天出版社1995年版。

  《孟子》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的:

  1.赏析本文比喻、对比等修辞方法,欣赏运用对话方式进行说理或论辩;

  2.了解文言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的一些用法;

  3.分析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和“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鱼我所欲也》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述应该“舍生取义”的道理,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2.《庄暴见孟子》作者通过具体事实的对比,说明“与民同乐”的重要性,是本文的重点;“与民同乐”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是本文的难点。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蹴cù(践踏)与yú(同欤)龠yuè(箫笛类)

  蹙cù(收紧) è(鼻梁)旄máo(古代有装饰的旗子)

  作者简介:

  鱼我所欲也

  解题:

  这是一个判断句。“鱼”是主语,“所欲”是谓语,“我”是所字结构“所欲”的定语。全句意为:鱼是我所喜欢的。作者主要借《鱼我所欲也》来宣扬他的性善论。

  文章简析:

  一、本文结构:

  第一层(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熊掌舍鱼而取熊掌

  比喻论证

  生义舍生而取义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至第二段末)

  阐述“舍生取义”的道理。

  1.正面说明为什么要“舍生”:因为有东西比生命更可贵,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有东西比死更可恶,所以有时侯不避杀身之祸。

  所欲甚于生者不为苟得

  正反对比论证

  所恶甚于死者患不避

  2.用事实证明确实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义;确实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先用假设的方式阐明,如果认为没有什么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去苟且偷生;如果认为没有什么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寻找门路去临难苟免。表面上是假设,实际上说确实有这样的人。再语气一转,介绍另一种人:他们本来可以采用某种手段活下去,可以他们不肯采用这种手段;他们本来可以通过某种门路避免死,可是他们不愿那样做。就是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对比两种生死观,批判苟且偷生、临难苟免的人;赞扬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又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人都有义重于生这种想法,但只有贤者能够保持,而一般人则容易丧失。

  3.用类似“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阐明为人要辨别义和利,不应苟且偷生。

  第三层(第3自然段)

  直斥王侯贵族和追求功名利禄的士人不义而贵。

  孟子认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贫乏者得我”都是身外之物,和人的生命相比,实在不足道。但这些人正是为了这些身外之物,竟不管是否合乎礼义的原则,接受了优厚的俸禄。他们与那种宁可饿死,也不愿接受“嗟来之食”的人相比,该是多么可耻可鄙啊。所以孟子质问他们“是亦不可以已乎? ”最后指出这就叫失去了人的本性。

  二、写作特点: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排比。

  比喻:有力阐明义重于生,突出主旨──鱼、熊掌,一箪食、一豆羹。

  对比:对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赞扬,对苟且偷生、临难苟免的人斥责。不受“嗟来之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排比:有助于逐层深入地阐明道理,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这一特点使本文充分体现了孟子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

  三、对“舍生取义”的认识:

  本文阐明了“义”比“生”更为重要,更为可贵,如果“义”和“生”不可得兼,那就该舍生取义。但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但在后世,特别是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奉“舍生取义”为行为的准则,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为人称道。这中间,人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已突破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那么“舍生取义”就是十分高尚的一种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生命。

  这就是辩证地认识“舍生取义”这一命题,我们要吸收古代文化中的精华。

【《孟子》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孟子名著读后感06-09

中班健康教案牙齿教案06-08

大班健康教案合理配餐教案06-09

《爱莲说》教案07-29

《秋天》教案10-14

西红柿教案10-14

《影子》教案10-08

《长城》的教案10-11

项链的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