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

时间:2022-03-17 11:21:0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草原教案集合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原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草原教案集合五篇

草原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人们从鹰的活动中能得到不少信息。

  2、能认真听录音,按提供的要点记住录音的主要内容,能选用提供的词语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揭示课题。

  (二)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明确本次听说训练的要求。

  1、集中注意力听录音,边听边记边思考。

  2、能根据提供的要点和词语记住主要内容并说一说。

  (三)

  进行听说训练。

  1)、第一遍听录音,回答课后两个思考题。

  交给听的方法:集中注意力听,边听边思考,可以把重要的词语记在书上。

  指导学生读一读课后第2题中的思考题。

  听录音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

  指导学生读一读课后第3题中录音的要点,看看那位同学答得完整,再把这两个思考题完整地说一说。

  2、第二边听录音,要求学生能按课后第三题提供的要点记住录音的`主要内容。

  听之前,指导学生读读课文第三题的要求和提供的要点。

  听录音后,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根据要点回忆录音的主要内容,然后逐条进行复述。

  3、指导学生选用提供的词语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读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根据第三题中的要点把这些词语按内容进行分类。

  讲第一个要点的:盘旋、飞翔

  讲第二个要点的: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头大的冰雹、劈头盖脸;月亮高挂、清风阵阵、长鸣。

  指导学生选用提供的词语,选择录音中的一个要点说说。

  选用提供的词语,把3个要点连起来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四)把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盘旋、飞翔

  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头大的冰雹、劈头盖脸;月亮高挂、清风阵阵、长鸣。

草原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1、欣赏《草原放牧》

  2、舞蹈练习

  3、创作活动:蒙古旅游。

  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乐曲一段。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第一主题是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情景。E羽调,3/4拍子。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抒发内蒙人们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欢快活泼的音乐情景中,聆听和演唱《快乐的节日》,通过欣赏《草原放牧》,表现了祖国的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动人形象。

  重点难点:

  欣赏《草原放牧》,体会乐曲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画画工具等。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律动教学法。

  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这就是新课标下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之一。那么,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让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音乐,让学生通过欣赏增进感情?本课试图在欣赏过程中探索以感受、体验及教师的有效性提问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谈话引导:你们喜欢蒙古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那些辽阔的大草原看看吧!(播放《蒙古人》音乐)

  美的音乐,美的声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学生身临其境。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听到所想到的。

  3、猜谜:有一句诗叫“犹抱××半遮面”,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媒体出示谜面)

  4、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琵琶,并进行评价。

  在此我用谜语导入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从感情上激起学生与教材的共鸣。

  5、画草原放牧的场面。师:你能将刚才所想的`画下来吗?背景音乐为《草原放牧》。

  6、展示作品。

  新课程中强调音乐要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敢于当众表现自己。在此我创设情景,在教学中给孩子提供表演和表现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欣赏乐曲 深化主题

  1、初听,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首乐曲情绪怎样?

  2、介绍弹拨乐器琵琶,提问:你知道中国民乐中弹拨乐器还有哪些吗?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实物出示琵琶,加深印象。学生观察,提问:你知道它有哪些特征吗?通过实物观看及课前搜集的有关弹拨乐器的介绍,引导学生说出它的特征。

  3、复听乐曲,区分两个主题音乐的不同。

  4、分段欣赏,思考两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四人小组通过欣赏解决课后的两个问题

  5、再听,教师介绍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师示范,生跟学,并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

  6、跟着旋律,哼唱两个主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多次反复的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性的提问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舞蹈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起来,同时也加深了对乐曲的喜爱。

  三、拓展乐曲 想象创造

  1、创设情境

  师:昨天晚上,龙梅和玉荣给我捎了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同学去蒙古做客。你们想去吗?然后用“可怎么去呢?”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发言。同桌相互讨论,为“怎么去?”出谋划策。

  2、师:我们坐火车去吧!她们为我们准备了好多节目,你们想看吗?

  3、欣赏《蒙古人》《青藏高原》。生听,会唱得可以跟唱。

  4、多层展示,尽情表现。学生采用唱、画、说的形式在《草原放牧》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新课标提出,应该尊重艺术作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给学生创设即兴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

草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大草原的美丽和欢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草原的美丽与欢腾。

  (2)积累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欣赏歌曲,想想这首歌是在歌唱什么?指名反馈,(歌唱美丽的大草原)

  2、大家喜欢草原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览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3、初读了课文,请你告诉老师,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来感受一下草原的美丽,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这段描写了草原上的哪几种景物?讨论后回答。

  2、指名反馈,教师相机板书。

  3、出示课件,对照品读课文中各种景物所对应的句子。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先出示相应的画面,让学生看图说话,然后比较句子:蓝天下面,长满了青青的野草。

  品句,指名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指名读描写野草的句子,品词品句(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出示课件中相应的画面感受美丽与有趣,再出示句子,男生有感情地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地朗读)

  (3)指名读描写湖水的'句子,品词品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学生自由发言(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一洼洼说明湖水很多,清亮说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真美!)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

  (展开想象: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出示句子,女生有感情地朗读。

  (4)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还有什么呀?

  指名反馈,相机出示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野花,感受野花的美丽迷人,全班齐读课件出示的句子。然后细细品读句子:文中哪个词写出了花多?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美?哪个词写了花的味道?

  男女生对读句子后,展开想象:清香单单是花朵的味道吗?学生自由发言。

  (5)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野草、湖泊和野花,锡林郭勒大草原将是什么样子?

  4、小结:第二自然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清亮的湖水,最后是各种各样的野花。这样美丽迷人的草原,像是把我们带入了仙境一般。我们大家试着把这段背诵一次。(老师引导背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组内默读第四自然段,讨论这段中描写了草原的什么?又描写了哪些物与人?(小组合作学习)

  2、检查反馈,依次出示课件引导认识文中描写的物与人:雄鹰、百灵鸟、牛羊、小马驹、黄羊以及牧民,感受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3、想想因为什么,才使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1、文中哪段介绍了草原的美丽,哪一段又介绍了草原的欢腾?

  2、引导发现:哪句话与它前后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3、教师总结说明:在这句话中,前半句介绍了上一段的内容,后半句又介绍了下一段的内容,起了承接上下文章内容的作用,叫过渡句,独立成段的叫过渡段。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会使用。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1、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草原美景。

  3、拓展:孩子们,你们来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教师点评,激发学生对草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

  4、结语:是的,人与动物和谐生活,非常地友好,并且十分的快乐。这么美丽的草原,不仅是草原人的,也是我们的,让我们像小牧民一样放声歌唱 ,在歌声中结束这次草原之旅。(播放歌曲:我说草原小牧民)

  【板书设计】

  15 锡林郭勒大草原

  美丽:野草、湖水、野花

  欢腾:人和动物

草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 ) 俊( ) 竣( ) 限( ) 驰(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理清课文线索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⑴ 草原美景

  ⑵ 欢迎远客

  ⑶ 亲切相见

  ⑷ 热情款待

  ⑸ 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5、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初入草原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2、指导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2、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第五段

  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七、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优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借助录音、录像、图片,结合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味,逐段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学的重点放在: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草原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划原。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牧的情景。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想像,以加深课文内容的感受。

  二、教具安排:

  插图、卡片、生字卡、田字格

  三、教时: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认识新偏旁(二)重点、难点、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

  (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

  (板:草原的早晨)领读:

  师:我国的内蒙古及两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早的树木,适应放牧牛羊。

  3、说能说说记住“原”学的办法。

  (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蹦跳着向前奔)

  另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①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读一节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这些词中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交流

  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

  ②指名读第二小节

  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读第三小节

  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4)复习巩固生字词

  ①认读

  ②结合认读生字教新偏旁

  三、作业

  1、读读,写写下面的生字词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想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写出下列新偏旁的字:“扌”字旁 ( )

  “文”折文旁( )

  “厂”字头 ( )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另写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另写生字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工 远处 飘动

  (2)听写,说出“处”“牧”“原”的偏旁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精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①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季节:春天 新绿铺满草原)

  时间 早晨 黎明

  ②口头填空:

  鞭声打破 宁静。 草原醒来了。

  (3)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过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着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了。一样)

  指导: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①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

  ②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 奔向 草原牧民们 ,追赶那 。

  ③交流:一只只:羊儿多

  蹦跳着:羊儿欢快

  无边:草原大

  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

  ④这一段写羊儿多,牧民欢乐,感情朗读。

  3、第三自然段

  ①只有一句话,谁会谁读

  ②写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③作者为什么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羊、云都是白色的,并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鞭声

  ; ( )草原

  ( )羊群观点 ( )清香

  2、照例子填空:

  一( )春雷 一( )气

  一( )白鹅 一( )小船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学写新字词

  完成有关练习

  二、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写好生字

  三、教学难点:

  认真书写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五、部诵指导:

  ① 的 ,打破了 。 草原醒来了。

  ② 羊儿 圈门, 奔向 。牧民们 ,追赶那 。

  ③ 羊儿像 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

  练习背诵

  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

  无 打 处 民 动 牧原新

  指名认读

  3、仔细看田字格内的“打、动、牧、新”,比较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据学生发言、归纳:

  打:左高右低

  动: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齐平。

  牧:左右两部分一样高

  新:左右两边上面齐平,右边“斤”的竖拍长。

  无:独体字

  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平捺

  与“外”相区别

  七、作业:

  练习描红

  各自练习写生字,难写的多写几遍。

  板书:

  5、草原的早晨

  羊儿 牧民

  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赶

  一群群 飘动 歌声

  (多) (乐)

  教后小记: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录像展现大草原的美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上并没有立即就让学生看录像,一面是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通过读书,让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感受,进行质疑,这时,录相的加入让学生的疑问与图像相联系,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示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草原教案】相关文章:

草原的教案02-28

草原教案范文02-18

草原的教案15篇04-06

草原教案四篇05-09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08-29

《草原》教案汇编六篇07-31

【热门】草原教案四篇06-18

关于《草原》教案四篇05-31

关于草原教案范文九篇12-31

草原教案模板集合7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