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
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2、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1、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2、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3.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4、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1、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
(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2、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3、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1、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2、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目标
借助幼儿用书上的图画以及教师的语言线索,建构诗歌。
体验建构活动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理解诗歌,初步感受诗歌表现的育种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机。
活动过程
一、采用提问的方式直切主题
1、师:春天到了,你们听"滴答滴答,怎么啦?"(下小雨啦)引导幼儿回答。
2、师:春天的雨,我们叫做《春雨》,春雨会落到哪里?
幼儿回答,会落到。
二、播放课件,教师朗诵诗歌《春雨》
1、 教师完整朗诵诗歌《春雨》
2、 师:种子说了什么?梨树说了什么?麦苗说了什么?小朋友说了什么?
在幼儿欣赏过程中,老师采用等待方式暗示幼儿与老师一起讲述诗歌中"对话"部分,例如:下吧,下吧,我要xx。"
三、幼儿看课件,完整地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1、 师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幼儿念诗歌的后半句,如师念:滴答滴答,幼儿念:下小雨啦!
2、 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四、幼儿纺编诗歌
1、 师:除了种子、麦苗、梨树说要发芽、长大、开花,还有哪些植物会说这样的话呢?
2、 让幼儿纺编诗歌第五段
师:小朋友看见下雨,除了要种瓜,还要干什么呢?
让幼儿在完整的朗诵诗歌的基础上,纺编诗歌第五段。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内容。
2、愿意跟着老师学习唱歌,产生对老师的爱戴。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卡片:小蜜蜂、花朵、小鱼儿、小河。
2、歌曲录音磁带《我为老师唱首歌》。
【活动重点】
唱准歌曲旋律、节奏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谁能告诉大家,图片当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在给老师唱歌)
“什么要给老师唱歌呢?”。(谢谢老师)
2、讨论:为什么要谢谢老师?(幼儿自由讨论)
3、理解歌词内容:
(1)“今天我们也来给老师唱支歌。”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理解歌词内容:
(2)“歌曲中小蜜蜂爱谁?小鱼儿爱谁?”
教师边播放歌曲的旋律边朗诵歌曲。
幼儿跟着老师朗诵歌词。
4、学会歌曲:
(1)教师再次示范演唱。
(2)幼儿边学图边学唱。
(3)幼儿和老师分乐句轮流唱歌。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数量的多与少。
2、会利用多种方法来知道谁多谁少。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玩具、红球、绿球、水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利用班级男孩女孩人数的多少做比较。
1、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啊?
2、我们班男孩有多少?女孩有多少?
3、那男孩和女孩那个人数多?那个人数少?
4、让幼儿明显的知道谁多谁少。
5、我们还可以男孩和女孩各站一排,那排长人数就多。
二、出示红球和绿球。
1、我们看看红球和绿球谁多谁少?
2、说说怎么知道谁多谁少的?
3、教幼儿用新方法知道谁多谁少。
4、接着用玩具比较谁多谁少。
三、《变手指》游戏。
1、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多。
2、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少。
3、分组进行《变手指》游戏,比较变出来的手指谁多谁少。
四、练一练。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案,让幼儿比较数量多少?用彩色粉笔表示出来。
教学结束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在引导方面,要做到深入了解,在教的过程要详细和恰当的运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幼儿练习要把前面基础打好,在幼儿练习时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3、能力目标: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数字1、2、3
2、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
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
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
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
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
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
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以此激发幼儿: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
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12-18
(精选)中班教案09-10
中班教案[经典]09-13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08-08
[优秀]中班教案08-20
(通用)中班教案08-28
中班教案优秀11-04
中班教案美术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