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社会教案模板九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
2、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3、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
2、动物家园楼盘
3、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看绿色
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绿色
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也想变成一棵小草,你想变成小草、小树吗?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
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
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新年教案)我们长大了
设计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我们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放了焰火,认识品尝了过年时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人为什么要长大,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们来共同探讨有关“人长大”的事情。 幼儿在关注周围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长过程。。对幼儿来说,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怎么慢慢长大的是他们心中最想了解的一个迷。教师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小时候的服装”等感性操作活动,来帮助幼儿从多方面的比较中了解和感受自己在身体、能力上的成长,体验长大的快乐。 又希望通过新年的主题,让幼儿体验到“过年了,大家长大一岁了“,从情感上感到自豪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内容:语常活动:我长大 要求:
1 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2 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准备:
1 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 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 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3 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
4 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 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 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 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导讨论:(1) 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两样?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2) 你们跟爸爸、妈妈、老师比呢?
5 小结: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孩子长大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你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评析:玩是幼儿共有的特点,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玩法,是幼儿上了幼儿园基本要学的,要让幼儿在学习,玩耍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才是幼儿来幼儿园的目的,也同时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兴趣。
马路上的车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实验幼儿园 马桂芳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节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了解常见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
活动目标:
1、掌握常见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各种车图片、交通信号灯图片、《汽车开来了》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提问:今天早上你坐什么车来的幼儿园?启发幼儿说说车的名称、特征和用途?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车?
小结:马路上的车很多,有大车,有小车。
二导入新课
1、请看课本彩图《马路上的车》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观察车的特点,并学习儿歌:“大的车,小的车,大车小车来回跑,丁零零,自行车,嘟嘟嘟,大卡车。嘀嘀嘀,小汽车。刷刷刷,扫路车。索----来,索----来,洒水车。”
2、认识交通信号灯
各种各样的车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路上一定要安全行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出示交通标志: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三、经典游戏:交通信号灯(指导幼儿听音乐做游戏,巩固对红绿灯的认识)
小朋友今天老师指挥交通,小朋友当司机,我们一起到马路上瞧一瞧:请你做好准备,汽车马上开了。(幼儿边唱歌曲《汽车开来了》,边模仿小司机的动作。)“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活动延伸:
这节课小朋友懂得了许多道理,还认识了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那么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车?请你动手画下来,好吗?开车回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游戏”为载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具体说出自己玩具的名称,并介绍玩具的玩法;
2、知道玩别人的玩具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并愿意和同伴共玩玩具;
3、通过玩具分享,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带一样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展示玩具。
1、请玩具的主人上台上来介绍玩具的名称。
2、你这个玩具是怎样玩的?请玩具的主人示范玩具的玩法,还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同时提醒下面听的幼儿:别人介绍的时候专心听。)
二、介绍玩具。
1、谈谈玩玩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如:注意安全、玩的时候保护好他人的玩具、
2、分享玩具。提醒幼儿要说甜甜话,在玩别人的玩具时要甜甜话征得别人的同意再玩。如:能借我玩一玩吗?我能和你交换玩一玩吗?
三、幼儿之间分享玩具。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伴间不争抢、说甜甜话征求别人的同意等。
四、评价游戏
游戏结束后,老师和幼儿谈谈和大家分享玩具后的感受:你和好朋友分享了玩具心情怎么样?你玩到了你家里没有额玩具开心吗?鼓励幼儿在平时活动中也能和同伴有礼貌的分享自己的玩具。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抱一抱、握握手等方式表达与同伴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2、学习大胆介绍自己及同伴。
3、体验与同们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学会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1、请一名幼儿上前,教师用毛巾蒙住其眼睛,请他的好朋友说:“猜猜我是谁?”
2、提问:在我们班上,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
3、请全班的小朋友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自己为什么喜欢他?
4、请个别幼儿说给大家听。
二、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让幼儿感受同伴间表示友好的方式
1、请小朋友随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后想想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他的友好。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教师可提醒幼儿多找几个好朋友。)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表示与好朋友之间的'友好的。
教师:你叫什么名字?刚才你找到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你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相互间的友好的。
3、请全班的小朋友再次随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找自己的好朋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友好。
三、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师: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开心吗?那小朋友平时要与好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好吗?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电话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时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110、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
2、多媒体课件(三幅有关突发事件图画)。
3、一部电话。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图片,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不同作用,出示110、120、119的号码卡片,让幼儿了解电话110、120、119的作用这是什么车呀?(警车)(消防车)(救护车)这辆车有什么用呀?(抓坏人、抓小偷)(救火)(救病人、把病人送到医院里去)那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是谁开的呀?(警察叔叔、消防员叔叔、救护人员)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激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兴趣。
教师向小朋友介绍通知警察叔叔打110;消防员叔叔打119;救护人员打120。
出示小偷在偷东西、生病的人、失火的场景教师提问:"这图上是谁在干什么?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叫警察叔叔开车来抓小偷怎么办?(打电话)"房子失火了该怎么办?"失火叫消防员来救火怎么办?(打什么电话)"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小朋友生病了怎么办?(打什么电话)小结、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危急事件时,要及时拨打相应的号码求救。这样才能让自己很快地脱离危险,但我们不能随便地拨打这些号码,只能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才能拨打。
三、游戏"开车子"
1、我们认识了不一样车现在我们来做小司机,开自己想开的车子,到外面去逛一圈,怎么样?
2、你想开汽车到什么地方去呢?
3、教师分发套圈当方向盘,"我们开车子,出发喽!"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上得比较轻松,幼儿也积极参与,课堂秩序挺好,幼儿在学的过程中也很开心,幼儿能大胆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是让幼儿知道特殊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育要有意识地了解幼儿探索的情况,并帮助幼儿完成探索结果的表达。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菱的形状、颜色,并能知道大菱的生活环境。
2.学会区分生大菱和熟大菱,体验吃大菱的快乐。
活动准备生大菱一盆、熟大菱一盆。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猜一个谜语:铁打船儿紫红漆,船仓满装大白米。船工力猛纤拉断,和船和米沉到底。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大菱)从而导入大菱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大菱一般都生活在哪里。
2、观察大菱。
给每个孩子一个大菱让孩子观察大菱的外形,并引导孩子说出"大菱的角是尖尖的,大菱是暗红色的等词语"。
3、分辨生大菱和熟大菱。
两盆大菱放在桌子上,还孩子来猜一猜,哪盆是生大菱哪盆是熟大菱,并说出从哪里可以看出大菱是熟了。
4、大菱品尝会。
◆请孩子们想想,要吃大菱可以怎样把大菱打开,可以有什么办法。吃到大菱后让孩子们说说大菱的味道和菱肉的颜色。
◆但是大菱吃多了呢会上火,告诫孩子吃大菱时要适量。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红绿灯,知道过马路时要拉紧大人的手,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培养交通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红绿灯标记。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1、引导幼儿看图,观察挂图。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在什么地方呢?
教师:哦,在马路上,那画面上都有谁在呢?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呢?
教师小结:在马路上,小朋友和大人在一起,他们手拉着手,正在准备过马路呢!
二、引导幼儿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并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教师:小朋友知道在马路上,谁在指挥行人和车辆走和停呢?
教师:那除了交警叔叔还有什么呢?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指着红绿灯)
教师:哦,原来呀,是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呢?
教师: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交通信号灯,一共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和绿色。红色表示请正在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停一停,黄色表示马上就要换成另一种颜色了,而绿色则表示可以通行了。
三、引导幼儿知道上街时要跟紧大人,初步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街上的车辆非常的多,我们上街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在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上街,过马路的时候要拉紧大人的手,看清交通信号灯过马路。
四、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老师这里把应该怎么过马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听完后带领幼儿反复念几遍儿歌,最后请幼儿自己试着念一念。
五、结束活动。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体验颜色的混色过程。
2.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儿歌":《你好吗》(请参见幼儿用书)。
2.食用色素(红.黄.蓝色),面团。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用书中的《你好吗》,和幼儿一起学念儿歌《你好吗》。
2.给幼儿每人一块白色的面团,允许他们随意揉捏成圆形.长条形等。
3.拿出红色.黄色.蓝色的'食用色素,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加在面团里(食用色素的量不要太多,以免颜色太深,不易变色),揉一揉,捏一捏,看看面团变成了什么颜色。
4.请幼儿从自己有颜色的面团上取下一块,和别的幼儿交换一块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将两者并在一起,揉一揉,捏一捏,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5.请幼儿利用变色的面团自由进行造型。
6.和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变色的原因。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没有集体的概念。为了引导幼儿关注同伴,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在“找找一家人”“帮助小蝌蚪找妈妈”“一家人在一起躲避危险”等情景中,逐步加深对“我们”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和认同,初步形成对班集体的认识。
目标:
1.在情景游戏中,乐意与同伴、教师进行问答、对话。
2.学习使用“我”“我们”等人称代词以及简单的方位词。
准备:
1.设置大树、花园、山洞、房子、伞屋等场景。
2.老虎、猴子、蝌蚪等动物胸卡。
3.音乐磁带。
过程:
一、问答歌
1.师问幼答:×××,你在哪里?男孩子,你们在哪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你们要听好老师的话!我叫你们,你们要大声回答。好吗?
师:×××,你在哪里?
幼:哎,我在这里。
师:男孩子,你们在哪里?(放慢速度重复两遍。)
幼:哎,我们在这里。
(析: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响亮地应答,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后面环节中幼儿主动发问作好铺垫。)
2.幼问师答:杨老师,你在哪里?
师:你们也来叫叫我、问问我吧!
幼(众):杨老师,你在哪里?
师:谁愿意一个人来叫叫我?
幼:杨老师,你在哪里?
师:哎,我在这里。
(析:教师鼓励幼儿主动向教师发问,有利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3.教师戴上老虎、喜羊羊、青蛙等胸卡分别扮演多种角色,并引导幼儿(集体、个别)向各种角色发问:×××,你在哪里?
(析:为了激发更多幼儿大胆自信地表达表现,教师借助孩子们喜欢的一些角色,调动他们发问的兴趣。最后,教师扮演小青蛙,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4.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儿歌。
宝宝,宝宝,在哪里?哎——砹,在这里;老虎,老虎,在哪里?哎——砹,在这里;喜羊羊,喜羊羊,在哪里?哎——哎,在这里……
二、躲猫猫
1.在“参加动物音乐会”的情境中玩躲一躲、找一找、说一说的游戏。
(1)师:森林里今天要举行“动物音乐会”,我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好吗?来,我们一起先打扮打扮。
(2)幼儿选戴自己喜欢的角色胸卡,跟着“青蛙”去参加“动物音乐会”,听着音乐和“青蛙”的指令走过大树、山洞、房子等场景,并学说场景的名称。
2.设置情境“狼来了”,引导幼儿体会、尝试使用一些方位词,逐步提高语言表达的难度。
(用音乐暗示“狼来了”,提示幼儿四散躲藏在大树、山洞、房子等场景中。)
师:小狗.你躲在什么地方?
幼:我躲在大树后面。
3.交流“找找一家人”,体验“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
(1)师:大灰狼终于走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大灰狼来的时候,你们害怕吗?有只小狗可害怕了,因为他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走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大灰狼,我们可要一家人躲在一起,好吗?
(2)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引导幼儿找找、说说谁和谁是一家人。例如,小狗和小狗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
(析:小班幼儿比较关注自我,因此教师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与“家人”在一起,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在后面的游戏中,教师还会让“一家人”躲藏在一起。)
(3)师:想想看,小蝌蚪和谁是一家人呢?它可长得和谁都不像。
(析:在教师的预设中,“小蝌蚪”只有一只,找不到“家人”,因此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一起帮助“小蝌蚪”寻找“妈妈”。)
4.游戏:一家人躲在一起。
(1)师:小动物们,大灰狼马上又要来了。我请小猴一家先躲起来。你们轻轻站起来,别让大灰狼听到声音,一家人手拉手,躲在一起哦!
(2)幼儿躲藏,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小猴一家,你们躲在什么地方?依次请其他小动物躲一躲,说一说。
(析:在“一家人躲在一起”的情景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从“我”慢慢转化成“我们”。他们关注的对象也从“我”逐渐转向“我们一家”,从而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了“我们”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要尝试使用人称代词“我们”及方位词,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
师:大灰狼走了,我们快出来吧!
师:请你们和我一起念儿歌:“爸爸妈妈和宝宝,一家人呀在一起。拉拉手,抱一抱,相亲相爱不分离。”
(析:活动结束时让幼儿一起念念儿歌,充分体验并表达与同伴在一起的愉悦。)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10-25
小班社会教案10-14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8-01
小班社会教案09-18
小班社会课教案06-19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07-25
小班社会打电话教案10-17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3篇08-26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三篇09-29
去春游小班社会教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