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用鲜艳的色彩绘画菜肴,根据要求完成制作任务。
2、模仿妈妈炒菜的动作,感受妈妈对家庭的爱。
活动准备
1、范例:用卡纸剪成“炒锅”和“荷包蛋”的形状,用一条绳子把炒锅和荷包蛋图片连接起来。
2、妈妈的围裙一件。
3、人手一份材料;用纸板制作的有柄锅、如幼儿手掌大小的圆形卡纸、长约30厘米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煎个荷包蛋
教师穿上围裙,出示范例。
教师边念儿歌“太阳咪咪笑,妈妈早早起,早餐做什么?煎个荷包蛋,1、2、3,”边操作“炒锅”。念到数字“1、2、3”的时候,甩动“炒锅”,把荷包蛋甩到锅面上,表示炒菜成功。
二、妈妈的拿手菜
1、示范讲解菜肴的制作过程:在圆形卡纸的正反面均画上妈妈做的拿手菜。
2、引导幼儿思考:怎样让妈妈的拿手菜看上去好吃?(用色鲜艳,涂色饱满)。
3、用胶带纸、绳子把圆形卡纸和“炒锅”连接在一起,绳子可以固定在“炒锅”的前端。
4、幼儿独立绘画、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学妈妈做菜
1、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操作自制“炒锅”,模仿妈妈炒菜的情景。儿歌内容可以根据菜改变,如“太阳咪咪笑,妈妈来炒菜,午餐吃什么?烧条红烧鱼,1、2、3”。
2、妈妈真了不起,为我们家做了那么多好吃的.菜!让我们竖起大拇指夸夸她们吧!——引导幼儿交换“炒锅”,模仿妈妈的样子炒不同的拿手菜。
教学反思
一、关于目标与内容
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尝试动作、体验亲情、激发兴趣”。从目标达成情况看,尝试动作部分根据要求完成任务。目标略高,少数幼儿明显感觉困难,这也是和我们农村幼儿园编班不同年龄段特点相关,我班有一半是小班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制作过程难免会有分差现象,这也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另外一个目标达成情况较好,夸张性的炒菜动作、有趣的色彩菜肴、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让他们感受到了快乐和家庭中的温暖、亲情和妈妈的爱。
二、关于细节
在本次活动中我给幼儿了“炒锅”和“荷包蛋”的形状,用一条绳子把“炒锅”和“荷包蛋”连接起来。简单示范后,在幼儿制作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幼儿还需要在老师的帮忙下才能完成。如果在示范时再增加一个细节——用简单的语言,配合明了的动作,幼儿可能会轻松完成这个动作了。
在圆形纸的正反面绘画妈妈的拿手菜时,孩子们画的内容相同较多,有些单调,我认识到还应考虑一个细节,假如在示范时多一些范例的,丰富幼儿的感观经验,这样对促进教育活动可能更加完善与有效。
三、关于师幼互动
大多数幼儿较好地应对了教师有意设置的层次与难度,但也有少数幼儿感到困难。游戏时“炒锅”和“荷包蛋”有脱落现象。由此,我进行了分析,对中班幼儿和新入园(小班)幼儿来说,“炒锅”和“荷包蛋”连接的牢固度环节过程尤其重要,如教师和幼儿能得到更多地互动,幼儿会感受到更多地成功。与此同时,活动过程也应运用有效地策略激发幼儿活动的热情。如游戏化情景的创设,宽松自主的活动环境的创设等。幼儿能更好的游戏,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爱。有利于师幼互动更为顺畅。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正确辨认数字1-7,在数字与数量之间建立联系。
2、手口一致的点数,把实物数量与数字进行匹配,并用数字表示。
3、遵守游戏的规则,将操作完的游戏材料收拾好,再到别组游戏
活动准备:
教具:教师自制白板课件
学具:数字拼板(6套)、辨认正确数字(6套)、数物匹配(6套)、水果嵌板(8套),磁性贴板(14个),小篓子26个
活动过程:
一、辨认数字的'正误。
1、“小熊、小熊快起床啦!”
2、请数字宝宝来做客,请正确的数字宝宝进屋吧!学习把实物数量与数字匹配
3、买菜
1)小熊请好朋友来吃饭,他要去超市买菜,看都有什么?
(包菜、西红柿、青椒)
2)包菜买了几个?请你数一数,圈出相应的数字。
西红柿、青椒同上
4、买水果
1)小熊说吃完饭,我还要请好朋友吃一些水果,又买了什么水果呢?
(草莓、苹果、香蕉)
2)这么多的草莓,盘子里面盛了几个草莓呢?
二、分组操作
介绍分组游戏:
1、圈出正确数字:用锁链把正确的数字圈出来。(复习)
2、数字拼板:在磁性贴板上拼数字(先把颜色分分,再拼一拼)。(复习)
3、水果嵌板:在磁性贴板上数一数有几个水果,再找出相应的数字拼起来。(新授)
4、数物匹配:数一数图片上有几个,把它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新授)
(提醒幼儿将操作完的材料收拾好放倒篓子里,再到别组游戏)
三、评价新游戏
从水果嵌板和数物匹配中挑出2-3个进行验证。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初步理解熟悉儿歌的内容,了解叠词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2、懂得团结友爱朋友多,进一步体验朋友多的快乐。
目标:
1、游戏《乒板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刚刚我和某某小朋友做了《乒板儿》的游戏,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2)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乒板儿》这个游戏。”
(3)你们觉得一个人玩游戏怎么样?有许多小朋友一起玩又觉得怎么样?
师:“那老师要问小朋友了,你一个人玩游戏是什么感觉?
教师:一个人玩的时候觉得孤零零,冷清清的,想找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都觉得有许多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比较的开心,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喜盈盈。
2、展示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教师展示课件,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欣赏儿歌的内容。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录像里都有些什么?”(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念儿歌)
(2)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学儿歌。
师:“你们刚刚都听到了什么啊?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教师幼儿回答
(3)引导幼儿依据儿歌中的数字变化规律来记忆儿歌。
师:“儿歌中说到一颗星怎么样啊?两颗星呢?接下来一句是什么?”
师:“说完了星星说到什么了?一个人怎么样?两个人怎么样?最后两句说了什么?”
(4)幼儿边看着课件,边念儿歌,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都会念儿歌了,现在我们看着课件来念一念我们刚学的儿歌。”
3、教师。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这样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的。朋友多了,你就会觉得很快乐、很开心的。
4、游戏:《好朋友》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3、能模访表演各动物不同语气的说话。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难点:
1、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2、能模访表演各动物不同语气的说话。
准备:
PPT课件
流程:
一、轻松导入
二、故事欣赏
三、提问思考:
1、为什么大伙都不愿和小豪猪交朋友呢?
2、小豪猪是怎样把苹果送到小熊猫家的?
3、小熊猫后来和小豪猪做朋友了吗?为什么?
讨论:小熊猫后来和小豪猪做朋友了吗?为什么?
四、再次欣赏故事,请幼儿模访表演小熊猫、小豪猪的语言
五、总结:看人不要看外表,只要他有一颗真诚的、热于助人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聆听散文,引发美妙的遐想,进一步体验春天的气息。
2、通过具体的情景,习得形象而优美的描述语言。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谈话导入
1、回忆经验:老师和你们一起在我们幼儿园里捡到了很多花瓣儿。(拿出之前捡的的花瓣儿,说说花瓣儿的美丽)
2、谈话讨论
(1) 你知道这一些花瓣儿是怎么飘落下来的吗?(请个别幼儿模仿花瓣儿飘落,强调动作的轻柔、缓慢、优美)
(2) 花瓣儿掉到小溪里会变成什么呢?
3、过渡:有一天,花瓣儿飞到小溪流里,变成了花瓣儿“鱼”。你想听听这样美妙的故事吗?
【活动分析:活动中教师设计简洁、生动、准确的导入方式,为引发有关春天美妙的.遐想做思想准备。用恰当如分的动作体态表现着花瓣儿的轻盈,感知花瓣儿“鱼”的特征。】
二、分段欣赏故事的内容
1、花瓣儿“鱼”的产生
问:在这个故事里你听到了有哪一些花瓣儿?
花瓣儿飞到哪里了呢?变成了什么?
为什么花瓣儿“鱼”比小溪里的鱼漂亮?(强调颜色、强调香味,用动作表示香味)
2、花瓣儿“鱼”的魅力
过渡:花瓣儿“鱼”那么的漂亮,有很多人都知道了,他们拿着鱼竿渔网来了。
问:他们拿着鱼竿渔网来准备做什么?
有做这件事吗?为什么没有那么做?他们是怎么想的?(强调舍不得,情感的体验)
3、花瓣儿“鱼”的回归
问:花瓣儿“鱼”想念谁了?他们有没有回去?你怎么知道的呢?
4、表演花瓣儿“鱼”的回归(教师做树妈妈,请个别幼儿表演花瓣儿的回归,强调欢乐,蹦蹦跳跳的)
【活动分析:散文诗意境优美,含有深沉的意蕴,通过从颜色、香味等的欣赏,感受花瓣儿“鱼”的美丽。 “不舍得”是故事中情感的重点体味,真情正确的理解着对花瓣儿“鱼”的感情。花瓣儿的“回归”说明着春天的到来,感受着春天的气息的临近。】
三、添加配乐完整聆听故事
1、故事好听吗?我们再完整地欣赏一遍吧。
2、听了以后,你感觉怎么样?
3、我们一起来给这个好听的故事想一个题目?(把名称写在背景图上)
4、我们好象看见许多花瓣儿飞向小溪,变成了花瓣儿“鱼”真美啊!现在,我们回把这些花瓣变成花瓣儿“鱼”,好吗?
【活动分析:加入配乐完整欣赏故事,在优美的意境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发美妙遐想。】
活动反思:
1、道具的有效使用。活动中,我采用的道具是让幼儿从花的飘落感受花变鱼的美丽。但活动完成以后,发现教具还有修改的空间,可以用两面来表示花瓣儿“鱼”,一面是花瓣,一面是画有鱼形图案的花瓣,这种道具更能让幼儿联想。采用了这种道具,点题会更明确,幼儿对其遐想更充满空间。
2、活动中,教师的言语一定要正确。这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但在我的语误中,讲出了三次的故事。这急需要注意,幼儿的隐意识教育同样不可忽视。
3、点题更明确。春去秋来,这是四季的循环,是不可变更的自然因素。就如同只有一个地球一样,一定需要在加强对这个的理解。
4、语言中词汇的强调与学习,这是存在片面的,有清亮、彩色、香喷喷,色彩斑斓等词汇来描写,但更存在着句式的运用,如有的……有的……有的……还有不但……还有……等句式。着同样不可忽视,也需要强调。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讲卫生,懂得环境的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启发幼儿做一些环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自觉保护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录像片段、小小外星人、挂图一副。
活动重点:
使幼儿懂得要保护环境。
活动难点:
让幼儿能主动参与保护环境。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并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他是谁?”外星人“贝贝”出现引起幼儿的注意。
“贝贝”我介绍:“hello!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贝贝,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我们的星球上什么也没有,很荒凉,妈妈告诉我,地球是个很美的地方,我就来到这里。可看到的并不像妈妈说的那么美。我拍了几幅照片,小朋友你们看。
(二)基本部分:
1、播放录像片段(1—3幅图),并提问:“谁来说一下他们这样做对不对?”(幼儿回答)为什么不对呢?;(幼儿回答),幼儿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播放。
2、小结:“他们的行为都不对,因为这破坏了我们美丽的`环境,那么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幼儿回答)
3、开阔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那些破坏环境的现象?
4、人们在不知不觉的破坏着我们的环境,看地球妈妈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地球妈妈笑起来?(幼儿回答)
5、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老师把小朋友的办法编成了《拍手歌》,小朋友想不想听?老师把《拍手歌》教给幼儿。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随意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动物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烟囱别再冒黑烟;你拍四,我拍四,正当绿色小卫士;你拍五,我拍五,植树种草保水土;你拍六,我拍六,不让清水变黑臭;你拍七,我拍七,地球妈妈穿花衣;你拍八,我拍八,美丽地球我的家;你拍九,我拍九,保护环境齐动手;你拍十,我拍十,美丽“家园”永保持。
6、教师播放录像,让幼儿欣赏美丽的地球,教师进行讲述。
7、教师幼儿装扮图片“幼儿园”。
(三)结束部分:
秋天到了,幼儿园落了好多树叶,小朋友和贝贝去院里把落叶捡起来好吗?还等什么,让我们快出发吧!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了解了一些动物对地球的环境清洁过程,知道有些动物各自的本领。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且思维敏捷,从故事联系到实际,孩子们懂得要爱护我们的地球,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多种树木,我们的家园将会变得更美好。不足的是:幼儿对动物清洁地球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的比较少,所以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关于这方面的材料,活动效果会更好。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12-18
(精选)中班教案09-10
中班教案[经典]09-13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08-08
[优秀]中班教案08-20
(通用)中班教案08-28
中班教案优秀11-04
中班教案美术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