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1
一、我的发现
这次活动安排了八对汉字,前一个为熟字,后一个为新字,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形声字中表音的部分。这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并学会应用。我会认用来进行巩固生字,并适当进行拓展;我会读进一步发现和巩固这种汉字的构字特点。
过程建议:
我会认。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两组汉字错落排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2、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4、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5、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
我会读。
1、读读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多种形成读词语,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二、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比比、读读记记、学习。读读比比安排了五组词语,目的让学生通过认读,进行比较,来巩固读音相同的形近字。读读记记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清姓氏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学习是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确部首的含义,再进行举例,然后学生尝试加以练习。过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过程建议:
读读比比。
1、
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
2、
指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用喜欢的方式读。
4、你能为加点字再组词吗?汇报交流。
姓氏歌。
1、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2、回忆这是我学过的哪种识字方法,谁能举其他的例子?
3、多种形式反复读。
学习。
1、复习音序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最快。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来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教师举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几个组,各请一名会部首查字的小老师引导组员查以下生字:悟
5、引导学生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确定部首
找部首页码
数剩下笔画
查找生字)
6、比赛进行书中练习。评出小能手。
三、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在学习《我选我》一课的基础上,谈我的想法。目的是为让学生对王宁的做法有正确的认识,做事对自己有信心,懂得正确的`表现自己,和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教学时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交际准备:
多媒体课件。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我选我》课文插图)观看,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怎样的画面。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谈)
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谁来说说原因。
2、设定岗位,组织竞选。
(1)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
(2)设立岗位,启发竞选。(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可以假设岗位。)
(3)小组内选定岗位,进行练习。
3、竞选展示。
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代表,上台演说,台下同学进行评议。
四、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露一手。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一格,是学生展示才能,相互学习的良好时机,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能展示自己,体验快乐。要引导学生选好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并且要为展示做好准备,展示时让每人都能露一手,这项活动可不受时间所限,以后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字、词的学习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积累字、词。
2.通过阅读训练,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知识,表达自己感想。
3.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默读短文,并结合小制作进行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
2.学生课前完成的小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请开动脑筋和我一起去发现文字王国中的奥秘吧!
──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正音(指名读,纠正错音)。
3.同桌互读(说一说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4.归纳小结(归纳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只是交换位置,组成新的词语,词义不同。)
5.鼓励学生说出类似词语(教师板书)。
如:算盘盘算到达达到喜报报喜喜欢欢喜
6.齐读词语,师生小结(让我们牢记规律,去发现更多这样的词语。)
二、读读认认
1.课件演示(出示课件:肤问:谁认识这个字?并指名读,再出示拼音。)
2.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出示课件:月夫肤(皮肤)说说记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
4.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其它汉字。
5.师检查识字情况(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6.巩固生字,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出示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词宝宝迷路了,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一、我会读
1.读一读词语,发现每组词语在意思上联系。
2.读句子,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3.指导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纠正练习、再指名读)。
4.拓展练习: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
二、我会读
1.默读短文(画出生字,可借助字典或和同学交流学会)。
2.指名读(说说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3.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朗读,特别是师范读)。
4.说说从鲁班身上学到什么?
5.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一、观察小制作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用易拉罐做成的灯笼,引导学生观察,你认为做得怎么样。)
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把小制作放在自己课桌上)。
三、板书课题《我们的小制作》。
四、师生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制作过程说清楚,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补充纠正。
(2)分小组交流。
①每小组同学轮流介绍,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还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及时解答。
②比一比小组中哪名同学说得好,推举进行全班交流。
③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分别介绍,评出优秀讲解员和最佳作品)。
五、办作品展览会,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台
一是学生比一比谁收集的多,选出最有特色的邮票,向同学介绍它的内容。
二是同学读自己的名言,可以说一说作者和自己为什么会收集?并开展互赠名言活动(小组成员之间)。
三是学生自愿展示自己近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或美术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新邱区中部小学 刘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A案,二下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铜 铁 钉
衤 被 裙 裤 袄
疒 病 疼 痛 疯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 一个( ) 一把(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 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间( )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 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4
学习目标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4.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5.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3.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4.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3.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4.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
b.小组内练读词语。
c.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d.认读生字。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老师用生字卡抽查。
听字音举卡片。
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读读背背。
a.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
d.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e.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口语交际
1.看图了解图意。
a.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c.在小组内练说。
2.续编故事。
a.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b.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c.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d.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e.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评出“故事大王”。
3.扩展延伸。
a.自主画一幅或几幅画,
然后再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b.与同学交流自己画或写的内容,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展示台
1.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2.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3.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5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竖着读填好的字,说此文转自淘.教。案网().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小组互猜谜语。
⑶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园地意在让学生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时间能力。所以我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达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有趣中练,在练习中达成活动目标。
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读读认认”是让学生认读八个表厨具名称的新词,从中认识其中的生字。主要培养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生词,再让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口语交际在创设情景中,引导学生展开互动的`有趣的口语交流,并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识,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四、展示台在教学时,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搜集有关的资料,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时间机会,使得语文训练扎实而有效。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6
一、教学目标:
1、分辨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
3、读词读句,巩固识字和积累词句。
4、读背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学古诗《画鸡》。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以及字的偏旁归类。
(一)我会连
1、观察本题,讲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结:要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3、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来巩固本题。
八名学生手拿声母卡扮成青蛙,18名学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妈妈。
(二)读读比比
1、看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一差,下面三组字都是独体字加偏旁。)
2、选一组进行音形义的比较,突出字形的比较,然后口头组词。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几组形近字的比较,并组词。
4、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来交流。
(三)我会找
1、创设情景:瞧,苹果园到了!谁在干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一)我会读
1、谈话: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展示独木桥,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旗”。
2、把词语分成几部分,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1)指名个人“过桥”。(一个读一排词语)
(2)四人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过了“独木桥”,我们又到了“我会读读说说”的游览区,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4、指导学生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
”画出来,用“——”把“有什么”画出来。
5、变句子说话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家门口有
”,“江上有
”。
6、把第三句话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
7、扩展练习:河上有______________。海边有______________。
树上有______________。公园里有______________。
教室里有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天上有有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______________。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小组赛读
3、背诵古诗
(四)作业:挑战题:
1、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7
【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学生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⑴ 自由读。
⑵ 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⑶ 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⑷ 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⑸ 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⑹ 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⑴ 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⑵ 填写标点符号。
⑶ 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⑴ 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⑵ 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⑶ 学生评价。
⑷ 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⑸ 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4、我会读:
⑴ 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 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⑶ 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⑷ 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⑸ 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⑹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展示台】
(课前精心布置“展示台”)
1、识字交流站: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⑴ 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己的卡片怎么读。
⑵ 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⑶ 自己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加班级的竟赛。
⑷ 评选出“识字大王”。
2、故事会:
⑴ 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⑵ 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⑶ 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⑷ 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⑸ 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⑹ 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及优秀评论家。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8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有胆有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打虎英雄武松;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美猴王;向往自由快乐的贾宝玉、林黛玉……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一个个精彩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想把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是这样吧?
二、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2.出示要求:读懂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受;引用相关资料。
三、读悟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例文:
《草船借箭》读后感
今天,我反复读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读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士、青布幔子,并吩咐不要告诉周瑜。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
当读到“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的时候,我想:诸葛亮怎么回事?明知是个圈套,怎么还答应周瑜呢?
当读到“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用妙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的时候,我想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鲁肃会不会向周瑜通风报信?
当读到“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的.时候,我想曹操实在是太多疑了,最后造成白白送箭给诸葛亮的结果。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人们如果都像周瑜那样,不允许别人比他强,忌贤妒能、心胸狭窄,就一定会走上歧途,犯下了滔天大祸。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的顾全大局,有胆有识,神机妙算。他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周瑜的阴谋,而且顺利地将十万支箭借到,最后打败曹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1.用不同符号画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关课外资料?
2.小组交流,总结读后感应怎样写。
3.归纳总结:写读后感要先写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写自己对文章中一两方面内容的感受,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思想表达。
四、自由写作。
1.请同学们就本单元所读的课文或课外读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2.可以重点介绍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3.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五、评议修改。
1.读一读自己写的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标出来。
2.在小组内互读,小组推出两篇习作在全班展示。
六、全班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1.结合评议,自己修改作文。
2.教师小结:
(1)写读后感要读懂全文,正确理解原文中心思想,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
只要你记住这些,就能写出好的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9
学习目标
①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②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③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④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②识字卡片。
③引导学生收集一些风景区的资料,如门票、导游图、景区风景图片。
④竞赛评比用的小红花。
⑤秋游活动计划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①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a.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些老师教我们识字,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
请边读边组同。
引导:由这些学过的熟字做老师,教我们识新的字。他们是怎么教的呢?请你读完
书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读书讨论,发现识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b.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交支龙求凡利
用各种形式从读、正音。课件隐去拼音。再认读。
C.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另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你在哪儿?”“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②发现汉字的特点(许多字偏旁相同),写相同偏旁的字。
a.激趣:有四个汉字家庭邀请我们去做客,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每家取个名字吗?
b.课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内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C.学生从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d.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它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得多,添得对。
a.谈话激趣:从秋游的地点、线路、活动安排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该提醒游客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再比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b.学生讨论并说(写)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提示要点。
C.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形式从“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谈秋游准备。
④总结。
a.总结: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的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议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活动时参考。
b.颁奖:给“最佳旅行社”颁奖。
第二课时
①谈话激趣。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喜庆的季节。
秋天多美呀,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枫林披上了火红的衣裳,苍翠的松柏绿得更加浓郁……秋天是多彩的季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景色宜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硕果累累。
学了这组教材,我们真想出去秋游,走进秋天,感受秋天,我们还想为秋天的图画再描上几笔呢!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就一起商量商量,我们怎么来组织这次秋游活动。
②商量计划。
a.分组商量秋游活动计划。
全班讨论“到哪儿去秋游”。
根据不同意见分组,意见相同的组成小组。
各组根据《秋游活动计划表》的内容,商量制定比较详细的.秋游活动计划。如:秋游的时间:几月几日几点到学校集合。
秋游的地点:某公园、某村、某山……
秋游前的准备:联系各项事宜、发通知……
秋游的活动内容:游览、做游戏、爬山……
秋游后的成果展示:绘画、日记、河边的鹅卵石、山上的野花……
b.推举小组发言代表
提名推荐或自荐小组发言代表。
推荐人说说推荐理由。
根据推荐理由商量决定小组发言代表。
讨论决定
a.各组代表发表意见,其他组同学及教师可对其进行质疑。
b.各组之间充分讨论每个计划的长处与短处(教师作为学习伙伴之一参与讨论)。
C.全班表决通过最佳秋游计划。
d.分组讨论完善已通过的秋游计划。
e.各组填写秋游计划表
展示台
①总结式导入。
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到野外寻找了秋天的足迹,欣赏了秋天的风光。秋天就像一位朋友,带给我们许多知识和美的享受。有四位小朋友办了一个“秋天”的展览,请大家欣赏。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
②课件展示:“我们的作品”。学生评论。
③建议学生用多种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来,布置出一间秋天的教室。
④开一个“秋天来到我们班”的展览会。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10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课时目标
1、要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写值得写的事,并能从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帮助选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1、小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
2、小组交流:
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进入了写作的状态,降低了学习难度。
3、教师指导写好事件: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⑴ 事情发生的时间。
⑵ 事情发生的地点。
⑶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⑷ 事情的起因。
⑸ 事情的经过。
⑹ 事情的结果
三、教师指导写好人物形象
1、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写: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仅有外表描写是不够的,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写人物外貌时要体现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要学会画眼睛,学会抓住描写对象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进行刻画,这样,这个对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2、抓语言,一定要抓好对话描写:
语言要个性化,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3、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细节描写。
四、学生动笔写习作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11
【教学准备】
课题及栏目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动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头饰。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提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出示图片。
(2)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尝甜味的表情)
(3)蜜蜂采花粉酿的蜜很甜,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掌握一项新的本领,高兴不高兴?甜不甜?
(4)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及几丛绿草鲜花图片(绿草丛中暂隐藏“我的发现”等栏目标题),师生共诵自编儿歌:“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图片演示小蜜蜂采蜜动作。
[设计意图:由小蜜蜂采蜜类比语文园地学习,既充满儿童情趣,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之花,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设计意图:情境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平等合作,学生更轻松主动,合作探究更积极。]
激励:奖“园地之花”。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设计意图:“园地之花”的激励,甜的表情动作,符合“园地”中“小蜜蜂”角色的情感体验,也体现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日积月累”分页标题
小蜜蜂飞到第二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设计意图:师生共读,在和谐的氛围中,既培养了语感,又领悟了接龙的规则,提高了学习效率。〕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利于知识积累。]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甜不甜?”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设计意图:以身边的环境、实物为语言载体,给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平等对话,充满亲和力的互动,学生学习更轻松、更有趣、更主动。同时结合动作演示,由提供“把”字句训练转换为“被”字句到由只以动作演示,由学生自主说出“把”字句、“被”字句及二者的转换,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拓展了课本的知识容量,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设计意图:不时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触激大脑皮层的兴奋点,符合儿童认知心理,保持学习主体良好的注意状态和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设计意图:由文中的图画转为头饰表演,由静态到动态,拉近了小鹿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更乐于与小花鹿亲近,表达情感。〕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设计意图:朗诵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带有个性化色彩。自由读到指名读,只要表现出对小花鹿的喜爱,只要有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都予以肯定。]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设计意图:由表演读到小动物来到学生中间,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与小动物们的情感交流,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总结、课堂延伸
演示小蜜蜂继续在语言园地中采蜜(后面还有“口语交际”“展示台”等栏目的花丛):“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啊,真甜!”
[设计意图:语文园地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台,不断参与探究、积累、创造,正如小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酿出甜蜜,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12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回。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进而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发展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的方法选择字义,同时也巩固了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过程建议
1、 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想想回字在三句话中的不同含义。
2、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
3、 利用工具书,查找回字,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字义。
4、 回读句子,深入体会。
5、 启发思考:像这样一字多义的例子,你还知道吗?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这项练习由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个部分组成。读读认认中安排了表示厨具名称的八个词语,里面包含着九个生字的识读任务,在认读中丰富学生的汉字积累和生活经验。读读背背安排了团结合作,取长补短,错误思想方法、学习四个方面的十六个成语的积累。教材归类安排,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非常有利。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好教学。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厨具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名字中提到的生字你们都会写吗?
2、出示八个词语,让学生猜读生字,然后加上拼音,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组内互读,正音,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
4、组字游戏,巩固生字识记。
读读背背
1、分组出示四组成语,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每组中的四个成语有什么联系?在组内试着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
2、组内互读,正音。借助同学的交流和工具书,弄懂成语的意思。
3、比赛读成语,比比看谁读得准。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以连环画的形式,引出了一个自我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思考图中小朋友应如何做的同时,生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再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知,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导学生的生活。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两名同学练习表演教材图中的内容。
2、将学生他成若干小组。
3、准备画画用的彩笔和画纸。
过程建议
1、表演:两生表演教材中插图的情景,学生边看边想,弄清故事情节。
2、续编:如果你是故事片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想?怎样做?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如:外面来的是熟人?外面来的是陌生人?你分别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
3、续演:组内合作,续演故事,分组展示,师生欣赏,共同评议。
4、感悟: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交流,以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
5、画写:学习前面的形式,自拟内容,画一画,写一写。组内交流共同评议,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猜谜为线索安排了填字游戏和谜语展示两部分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进而体验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课外搜集、学习的热情。
过程建议
1、出示填字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填完整。
2、组内合作互读,检查。
3、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写的字,进而发现新世纪我能行六个字。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
5、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谜语,小组互猜谜语。
6、集体猜谜比赛。
7、启发学生课处汇编成谜语集。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13
教学要求
1.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积累音近字、形近字,学习部首查字法。
3.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4.展示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收获。
学重难点
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学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方法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
1.师生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2.学生准备一个课外活动中的拿手节目准备露一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比较,发现。
1.板书或贴生字卡片。
白柏 己纪 方纺
只织 尤一一优 生胜
弯湾 立一一粒
2自由认读。读了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二、小组合作,自立识字。
三、探究我会读。
1.板书生词,自由认读。
2.你发现了什么?。j
(带点的字都有提手旁,表示的都是与手有关的动作。)
3.拓展:
你还发现有哪些字有共同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读读比比。
1.板书词语,比一比,两组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区别。
2.学生合作识字。
二、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说说读记的内容是什么?
2.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3.指名边背边写。
三、学习用部首查字法。
1.复习音序查字法。
2.音序查字法可以帮我们认识许多生字,可是如果看书看报时看到了一个字,我们不认识该怎么办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部首查字法。
3.自由读学习,用画出的发现。
4交流方法。 师出示儿歌:
遇到生字不用怕,
我用字典把字查。
先数部首有几画,
部首目录去找它。
部首右边是页码,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14
设计理念:
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们的思维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学生是独立的人,他们要用作文去关注、参与、干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应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开发“获取、筛选、分析、重组、输出信息”的信息素质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满腔热情地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说写欲望,不吐不快的氛围,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写他们“梦幻生活”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交往实践的情感调节能力、自控能力,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懂得写话的意义,明白写话的基本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前准备:
提早两三天请学生自由写一篇关于动物的日记,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写话基础,掌握学生对动物喜爱率及熟悉度,确定课堂“特写镜头”的动物选。
导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创设情境,激发说话欲望。
1.听歌释疑“经纪人”。(听歌曲《老鼠爱大米》)歌名是什么?你知道是谁唱红了这首歌?听说这首歌最先不是杨臣刚唱的,而是另一个叫王启文的歌手唱的,当这首歌被大家所接受、传唱时,王启文站出来告杨臣刚侵权,杨臣刚忙着唱新歌,没时间处理此事,就由他的经纪人──贾璇出面处理这事。考考你,你觉得经纪人是干什么的?
2.谈话激情:(观看鸡、狗、猫、鸭等动物明星的照片)是呀!经纪人对于歌手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不,你看,这些可爱的动物明星都想去参加东芝动物园即将举行的首届“可伶可俐”杯动物歌手大奖赛,但,它们还没找到合适的经纪人帮自己处理参赛事项呢!听说咱们二(9)班的小朋友个个都能说会道,足智多谋,就委托我在咱们班公开招聘“经纪人”,愿意做他们的经纪人吗?愿意给自己一次机会吗?
3.提出“应聘”要求:从同学们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看来对做经纪人很感兴趣,你准备做谁的经纪人?(指名说)动物明星说:“成为他们的经纪人很简单,只要对自己的委托人的长相、怎么生活、生活趣事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就行!”能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吗?(听同学说,投影出现相应动物相)
二、 特写镜头,定格动物明星。
1.确定人选。(从课前调查的动物喜爱率中选取,例如猫)我想做明星“猫”嘟嘟的经纪人,这是我准备寄给嘟嘟的材料,咱们一起看看!(观看片断,内容包括样子、习性、小插曲等方面)
2.回忆片断。大家觉得我准备的材料,能取得嘟嘟的认可,成为她的经纪人吗?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样子介绍要有顺序、习性要有特色)
3.接触“顺序”。被大家这么一说,我才发现问题可真不少。怎么办?谁能帮帮我!(外貌、习性的修改秩序随意确定)(选择小猫头部特写镜头定格)我该从哪入手介绍?
A.指名说 B.同桌互说 C.指名说,评议 D.小结:哦,我明白了,要让人家听得明白,介绍别人的长相时,一定要有顺序。(板书)
4.了解“习性”。?片中嘟嘟抓老鼠那幕你有何感想?
5.谈谈“趣事”。我和嘟嘟算是不“碰”不相识,但片中没有提及我是怎么认识它的?你能猜到吗?
三、 自由发挥,“经纪人”大比拼。
1.动员:准备好做“经纪人”了吗?请大家行动起来,选择一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明星,给它画个相,有条件的,可以拍段DV,配上美美的文字寄出去应聘“经纪人”吧。
2.温馨小贴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当你创作遇到“瓶颈”时,别忘了找你的好友商量商量,找爸爸、妈妈指点指点。下节课咱们来个“经纪人”应聘大比拼,好吗?
第 二 课 时
一、 成果展示
将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出,播放DV作品,自由观赏。
二、 合作评议
1.给你认为会取得“明星”认可的经纪人投一票。
2.请获胜“经纪人”现身说法。
(1)谈谈获胜的感受,请伙伴们再次欣赏自己的作品。(读作品)
(2)你还想知道关于明星的哪些事?向“经纪人”现场问一问。
3.小组合作,组内互读,互问。(即同伴互改)
三、 激励进取
1.小结:祝贺大家,都成功应聘为动物明星们的小“经纪人” !“一个篱笆三个桩”,还记得大家对我的帮助吗?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可能没那能顺利地成为嘟嘟的经纪人,一起看看咱们共同付出的成果?(看DV,听教师下水作文)
2.总结:本次应聘“经纪人”的活动虽然结束了,看大家这么起劲,这么用心,继续努力,说不定十多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经纪人”了!等着听大家的好消息!
设计反思: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写话是儿童迈向习作的通行证,它是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写话教学的课堂,应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家”的感觉。为此,在本次写话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作了以下努力:
1.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热情。
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生活再现、实物演示等方式,用生活话题与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所有学生进入“我要写”、“我能写好”的精神状态。
2.放胆表达,拓展思维空间。
儿童刚起步写话,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写话时考虑较多不该是写话方法,而是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但也不能放任自然。放胆表达是在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范围,“授之以渔”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材立意,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的写话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3.交流合作,喷射思维火花。
从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基点上考虑教学方法,想方设法调动所有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参与说写实践。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迂回提问外,还采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集思广益,就像“给人一个苹果是一个苹果,给人一种思想就不仅是一种思想”那样,让他们减少对写话的“畏惧”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 教师如果蹲下身,与学生站在同一线上教学写话,就会发现原来“写话”并不复杂,并不神秘!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15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二由“口语交际”、“我的发现”、“习作”、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这五部分组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诚实守信、自尊自爱、尊重他人这些美好的品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向往,所以园地二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以诚待人”,这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一致的。可以结合课文,进一步体会真诚待人、处事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使学生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这可为成功写作作好准备。
本次习作的要求贴近学生生活,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我的发现是对习作方法的指点。
日积月累的的内容也是关于诚信的名句。有几句学生已有耳闻,如“精诚所加,金石为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几句较难理解,要作解释,让学生会在适当的语文环境中运用。趣味语文是“说信”,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是进行词语积累与辨析的好练习,可让学生用上这些词作一填空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句名言。
在作文中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它既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又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进友谊。
揭题:以诚待人
2.回忆第二单元的课文,你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3.教师讲述班级同学的一个以诚待人的故事启发学生的话题。
二、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1.观看几个学生表演的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2.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是简单地批评几句,还是用更好的办法去说服他?
3.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三、联系生活,感受“以诚相待”。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
①家里来了客人,当时父母不在家
②班里的一位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学校上课。
2.指名交流:
热情地招待,打电话问候,帮他补习,这些都是“以诚相待”的表现。
3.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是“以诚待人”呢?
你有没有真诚待人的经历或者是别人以诚相待的经历?
四人小组交流(尽量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4. 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四、再创情境,实践“以诚待人”
1.在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说,怎样做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诚意呢?请同桌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个情境进行表演。
2.全班交流:表演情境
①路上,有人向你问路,你真诚地告诉他怎么走。
②劝告小同学不要乱摘花草树木。
③搀扶同学到医务室擦药。
④诚恳严肃地帮同学指出缺点。
3.同学评价:哪些语言,哪些行动做到了“以诚待人”。
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五、总结经验,交流建议。
1.通过学习,联系你的生活,就做到“以诚待人”,你可以提供哪些建议?
2.交流:共同板书温馨提示:
用语礼貌
态度诚恳
真诚助人
以理服人
3.作业:写1——2条“以诚待人”的建议。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07-01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0-05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06-06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06-06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1-20
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09-26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11-27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11-04
语文园地三的教学反思11-18
《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