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b的大小。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1、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2、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3、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五、总结测量方法
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六、作业:练一练2、3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测量角的方法:
小学音乐教案2
教学内容:
1 、唱《云》
2 、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
教学目标:
1 、能用自然、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云》 。
2 、学生收集关于云的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3 、通过秋虫音乐会,学生能够具有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好奇心,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以及音乐强弱的听辩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柔和、亲切、优美地声音演唱歌曲《云》 。
教学难点:
通过我的创造,学生的音乐方面的一些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去风光秀丽的野外郊游去了,外面的景色真是美极了,蓝的天,青的山、绿的海,五彩缤纷的鲜花在大自然多么神奇呀!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猜一自然界的神奇的事物。像是烟来没有火,说是雨来又不落,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
生:云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瞧!白云姐姐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出示课件)小朋友听白云姐姐的歌声多美呀!
二、播放音乐《云》
师:让我们和白云姐姐一起唱起来吧!
(1)完整聆听范唱,老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拍手,点手心或拍手、拍肩等,边听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回声法学唱歌曲。
(3)体会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用自然、亲切、柔和的.歌声表现歌曲抒情、优美的意境。
三、拓展小知识:美丽的云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
师: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吧!(讲解云的形成)云也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欣赏云的几幅图片。
四、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
师:在这么美丽的天空下,许多小动物们在野外开起了音乐会,可热闹了。瞧!还有的小动物当起了指挥家。(出示秋虫音乐会的图)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指挥家吧!(老师简单地示范指挥的动作,学生跟着老师模仿)
(1)放音乐莫扎特的《 G大调弦乐小夜曲》引导学生听辩音乐的强弱变化和不同的主题重复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示
(2)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小小指挥家”,再次播放音乐,学生模仿指挥动作,老师启发他们在音乐的力度,速度发生变化时,指挥动作也要做相应的改变,不必要求学生的指挥动作规范化,重在体验乐曲的情绪。
(3)学生说说夏末初秋听到哪些昆虫的叫声,让学生按一定的节奏学一学这些叫声。
选择可模仿秋虫鸣叫的打击乐器,配合音乐进行表演,由音乐感觉好的学生指挥。
五、小结:
今天,我们也和小动物们一样开了一个小小的音乐会,小朋友们都当了一回小指挥家,渡过了一个快乐的音乐会。
小学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看图为歌曲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读拍。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发声练习。
3、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 完整地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范唱。
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3、听录音或教师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注意纠正字音,使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
4、 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5、 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6、 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唱歌曲《乃哟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随音乐做舂米动作。
3.感受《快乐的罗梭》的情绪。
4.从曲调、服装上分辨《乃哟乃》和《勇敢的鄂伦春》。
5.找出《保护小羊》中前后两个乐句的不同音,并涂上不同颜色。
6.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7.创编《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唱歌曲《乃哟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快乐的罗梭》,感受乐曲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难点:
1.用茶杯、碟子、碗准确地演奏歌曲
2.听辨乐曲《快乐的罗梭》不同乐段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数数、念儿歌、演奏打击乐器、表演动作的四组同学能够合作好。
4.创编《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教学构想]
1.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3.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
茶杯、盘子、碗、卡片、三角铁、响板、碰钟、沙锤、图片。
[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乃哟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居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安静地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放录音,要求学生聆听、记忆颜色的小节。
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处拍手。教师范唱,学生在此小节处设计其他动作。
3.学生跟着教师分乐句模唱歌词数遍。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涂色的小节。
6.学生跟着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四、课下活动
1.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中盛上多少不等的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
2.请查找有关高山族的`资料。
五、教学评价: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中速演唱歌曲。
2.能跟老师模唱歌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乃哟乃》。
2.欣赏《杵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乃哟乃》
1.齐唱歌曲。
2.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请同学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哟乃》。
三、请同学用其他“乐器”演奏《乃哟乃》。
四、欣赏《杵歌》。
1.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高山族的知识。
2.欣赏《杵歌》。
3.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
五、教学评价
1.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这首歌曲。
2.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快乐的罗梭》
[教学过程]
一、模唱练习
1=f 2/4
553 │553 │3551│3 32│1332│126 │6216│116 ‖
1.跟着老师分乐句用“la”模唱。
2.学生用“la”完整模唱。
二、欣赏《快乐的罗梭》。
1.问:这首乐曲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
2.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
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欣赏第三遍)。
4.欣赏第四遍。请你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条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
5.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
6.介绍弹拨乐知识。
三、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评价
1.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并用不同颜色表示
2.是否能随音乐的节拍律动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老师小结补充。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请同桌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
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也可由一位学生代表独唱。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六、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傈僳族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评价
1.能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能从曲调、服装上区分两首歌曲的不同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老师补充总结。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演唱进行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7.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护小羊》。
五、复习歌曲
1.《乃哟乃》。
2.《勇敢的鄂伦春》。
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六、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
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称吗?请你说一说。
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
七、教学评价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
要求:有节奏的朗读。
三、数数练习
1.每一拍读一个数。
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拍,一人读儿歌,四个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例如:替换儿歌、替换乐器……)。
五、教学评价:
1.能邀请同学一起合作表演《我家门前有条河》。
2.能够按照《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模式创遍一首新儿歌的活动。
小学音乐教案5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
2、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2、通过编创旋律,掌握简单的旋律发展技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1、一字四音“啊”的演唱。
2、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爱的)。
3、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蕴含的师生关爱的情怀。
4、旋律编创的音高走向问题。
四、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说说老师做的.感人的事例,从而导入新课课题《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A。设问:歌曲给你什么感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B。讨论后,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段歌词
3、再听歌曲,让学生说说,歌曲用怎样的声音、力度、速度、旋律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
4、学唱歌曲:
A。跟着伴奏学唱歌曲旋律
B。代词入曲
C。说说歌曲两部分旋律的演唱方法:
第一部分:主歌旋律平缓,音区比较低,可用稍慢的声音,稍弱的力度来演唱。
第二部分:副歌的第一句旋律比较高,适合用较强的力度演唱,以表达内心的激动。
最后一句,随着旋律级进下行,力度可以逐步减弱,用以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
5、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老师引导学生学用划旋律线的方法来编创有节奏的旋律。
6、 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用自然、柔美的声音,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知识目标:
掌握弱起乐句,并能正确使用力度记号。
能力目标: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弱起及结尾处的啦渐弱处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把我们带进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中,山谷中有薄薄的雾,淡淡的烟,有各种花草树木,各种小动物、也有一条清澈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湍急,时而缓慢,卷起无数朵小浪花,快乐的向远方流去、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
二、寓教于乐
1、从你们专注的眼神中,老师看出了你们已被这美妙的歌声打动了,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优美,抒情,跳跃,欢快)
2、同学们说的这么多都是小溪的心情,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再走进歌曲中。
问题:小溪在流淌时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按歌曲的节奏说出小溪的水声吗?
3、让我们伴随着小溪的.流水声再次走进歌中,(第三次聆听后)师:小溪一路唱着歌来到了我们身边,它的歌声是优美抒情的小溪的心情是快乐高兴的。那就让我们来做欢快的小溪轻声模唱歌曲(要求:轻声高位置)
4、随范唱模唱
看来小溪已悄悄的流进了你们心中,歌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倾诉了小溪的情怀。和师一起分析理解歌词。
5、让我们带着小溪一样的情怀,一同随琴演唱歌曲。
随琴演唱,师随时解决生成的问题。
解决重难点:
小学音乐教案7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四课《小小驼铃响叮当》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小驼铃响叮当》,感受并初步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与和谐的两声部效果。
2、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乐观、坚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第一段歌词。
2、感受并初步学会表现和谐的`两声部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
1、关于沙漠的印象
①播放图片“荒芜的沙漠”。
②请学生说说在沙漠中最渴望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驼铃声。
2、关于驼铃的联想
二、歌曲新授
1、歌曲导入:
“同学们练得可真够认真的,驼队中的小骆驼们不禁也想来唱上一首了,听——”
2、感受歌曲:
请学生用串铃模仿驼铃,随歌曲录音进行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学唱歌曲:
①齐唱部分
A.随琴学唱,初步掌握。
B.提示学生:有规律的节奏表现骆驼坚实的脚步以及晃动的驼铃。
C.作2小节对唱练习(师生;生生)。
②合唱学习
A.聆听合唱部分录音。
B.复习高低声部歌词的演唱。
C.两声部合唱(师生合唱;生生合唱)
③尾声歌词学唱
A.老师范唱,表现出不怕困难、乐观的情绪。
B.学生学唱(表现)第一段尾声,注意休止符的表现。
4、演唱歌曲(第一段):
A.随钢琴完整演唱。
B.随范唱录音齐唱合唱。
C.随伴奏录音齐唱合唱。
D.领唱合唱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灵活运用以上方式演唱,帮助学生初步表现歌曲第一段。
(在歌声中愉快结束教学,引导学生似驼队迈着整齐而坚实的步伐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8
设计思路:
大自然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而教育应追随幼儿的兴趣,因此设计了本次以星星为主题的活动,希望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更好的完成舞蹈教学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小星星头饰、《小星星洗澡》的音乐及歌词
教学方法:
情景法、讲授法、示范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舞蹈《小星星洗澡》的基本动作及3/4拍音乐节奏。
2学会扩指(五指张开伸展到最大限度)切手(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和简单的空间方位(正上位正下位旁平位胸前位旁斜上位旁斜下位)。
3拉伸幼儿手臂及手指肌肉锻炼幼儿上肢灵活性。
4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1手的方位准确,扩指有力
2动作与音乐的准确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活动《我的身体》
2表情训练《孙悟空猪八戒》
二新课教学
导言:(师)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看星星呀?那你们知不知道小星星为什么那么亮吗?今天老师教大家一首歌学会了这首歌小朋友们就知道了小星星为什么这么亮啦。
1教幼儿唱这首歌。
2(师)小朋友们现在知道小星星为什么那么亮了吧那是因为他们都爱干净请洗澡的乖宝宝。下面老师教大家一个舞蹈让小朋友们也变成小星星和他们一起洗澡好不好。
3学习动作:
扩指(师)小朋友们谁能用自己的双手模仿小星星一闪一闪的样子啊?(幼儿模仿老师带着其他同学一起跟着学)老师也想到一个大家一起来学。
4空间方位练习切手(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5(师)好了小朋友们已经学会小星星洗澡的样子了,我们的小星星朋友也来了,我们一起到小河里洗澡吧!
小学音乐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音符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寓教于乐】(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2、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音符的运用。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创造表现】(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完美结课】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小学音乐教案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经过三年半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两个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我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另外,注重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时俱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材分析:
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四年级下册共编成八个主题单元:《舞起来》、《田野在召唤》、《四季放歌》、《甜甜江南》、《唱游森林》、《月亮的故事》、《奇妙人声》、《地球妈妈》。基本内容包括:听、唱、动、奏、认,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
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五、教学进度计划
小学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重点: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难点: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
材料准备:
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引导策略
有效提问
一、图形辨认
1、 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
2、 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
3、 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二、倾听音乐,观看布熊表演。
1、 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布熊表演。
2、 再次欣赏,知道音乐一样时,熊也跳得一样。
三、跟随音乐做动作。
1、 创编小熊笨拙的动作,随A段音乐表演。
2、 随B段音乐自由动作,表现小熊欢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听音乐跳舞。)
3、 随音乐完整表演。(大胆表现,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结伴表演
1、 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2、 两人交换任务。
一/1、这是谁啊?它在干什么?
2、它们跳舞的动作一样吗?哪两只小熊的动作是一样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动作是相同的,中间的小熊动作是不同的。
二/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跟着音乐是怎样跳舞的好吗?
2、小熊跳的好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是不是能合起来。
三/1、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小熊跳舞真开心,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你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动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来学学。小熊们你们跳舞时不要挤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小熊越跳越开心了,你们可以自己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来跳一遍,你们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1、现在我们找到一个好朋友,一个人跳舞、另一个人学他的动作。你们两个人自己商量一下,谁先跳,谁先学。
2、两个好朋友交换一下,刚才学的人现在来跳舞。
小学音乐教案12
教学目的:
1. 把音乐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构建创新有趣的音乐课堂。
2. 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的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演能力。提高参加活动的自信心。
3. 巩固3、5、6、三音的音准及手号,能用3、5、6、三音按所给节奏创作音乐短句。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非常受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作者巧用3、5、6、三音组成了一首旋律优美、活泼、生动风趣的歌曲。通过我的'左手和右手之间的有趣故事,教育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必须团结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要爱护自己的左右手,同时,利用这首歌让学生掌握x xx x- 三种节奏。通过歌曲《左手和右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创编歌词、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设计:
1. 猜谜语导入,故事激趣
利用大屏幕播放歌曲旋律,使学生有初步印象。
2. 欣赏歌曲:配合歌曲做简单的动作,请学生说出歌曲中唱的内容。
3. 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Xx xx x x xx xxx-
这是我的左手 哎呀飞走了
4. 歌曲学习
听歌曲,为歌曲打拍子。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跟录音小声唱词。
生齐唱。
5. 自编自演
分小组两人面对面的表演。在编动作时把左手、右手、飞走、不见、拉住、找到、拍拍手、拉拉手表演出来,编得要生动有趣。(大屏幕出示舞蹈片段,在欣赏再创编。)
6. 创编歌词
按节奏说话
X xx xx x
校 园里 真美 丽
按节奏用3、5、6、三音唱一唱
X xx xx x
5 35 66 5
在节奏谱中将节奏记下来,跟着同学降级下的谱子唱一唱。
小学音乐教案13
教材分析:
《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同时也在教育同学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维护动物,维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能够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的演唱,生动地表示出小动物的各种形象,并能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创编一些简单的歌词和动作。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词的创编,歌曲最后一句的休止符
教学用具:
钢琴、卡片、课件、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放一段音乐律动《数鸭子》)
目的:增进师生感情,缓解同学的紧张情绪,同时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准备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来你们今天的心情不错嘛!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妙的音乐乐园,好吗?
生:好…….
师:现在,蓝兔姐姐给你们看一个画面(出示课件)
2/4 1 3 4︱5 5 ‖
小猫喵喵
上面写有音符和歌词,大家一起来念念歌词好吗?
生:小猫喵喵
师:读得真棒!原来是小花猫想给我们唱歌呢,你们想听吗?现在蓝兔姐姐扮演小猫唱给你们听好不好?
师:唱……,你们也唱唱(生唱后),那你们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他们又是怎样叫的?(提问)
生:同学唱,老师可用打击乐为其伴奏
目的:为学歌曲和创编做铺垫。
三、导入新课:
师:你们真是个天才。那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想和小动物做好朋友吗?要和小动物交朋友就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喜欢做些什么?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大家都要维护它们,可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歌曲(出示课件)——《谁在叫》,看看小动物们都喜欢做些什么。
四、授新课:
1.听范唱:
师:认真听歌曲,找一找哪种小动物藏在歌曲中?看谁听得最仔细。
2.生回答找到的小动物,它们的动作怎么做?:(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小老鼠,小鱼,鸡妈妈),出示歌谱
师:你们能模仿几种小动物的叫声吗?谁来试一试。(可个人,可集体)
3.学唱歌曲前半局部:
(1)听老师范唱
师:你们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真好听,蓝兔姐姐也想唱一唱,你们要是愿意可以小声的跟我唱一唱。(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
师:蓝兔姐姐唱得好听吗?你们也唱唱,我给你们伴奏,好不好?
生:唱小动物叫声局部。
(2)教唱“啦”局部
师:现在,蓝兔姐姐给你们唱”啦”局部,你们区别一下两句有什么不一样?(师唱)
生:有一句比较平,有一句象是下坡的感觉.
师:那你们能用动作来平稳与下坡的感觉吗?(提问个人----全体)
(3)同学选择各种不同的形式扮演歌曲前半局部.(做动作,演唱,打击乐伴奏)
师:蓝兔姐姐这有一些打击乐器,我想请几为小朋友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自由选择乐器),其余的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演唱前半局部。
4.听唱法学唱歌曲
(1)师:扮演得太精彩了!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的后半局部,作一次小侦察兵,去侦察小动物的小秘密,看看他们都喜欢做些什么?(播放后局部音乐)
师:解释歌词,让同学了解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2)师:你喜欢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唱唱(同学找到一句,跟钢琴学唱一句。)
重点最后一句半拍休止的唱法,生断气连,象弹球一样。
6.复听歌曲后半局部,生随音乐小声哼唱。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轻声地再随音乐跟唱一次,边唱边根据歌词简单地编上动作,看谁唱得好又编得好。(课件播放音乐后半局部)
7.带领生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生对唱、分组唱、领唱
(师)同学们真认真,唱得真好,看到你们唱,蓝兔姐姐也有唱的激动了,这样吧,我和你们一起合作好不好?这歌谱上写有“领”字的地方让蓝兔姐姐唱,写有“齐”字的地方你们来唱,有信心唱好吗?
生:有…(师生对唱)
师:现在我建议这边的小动物你们来唱领唱局部,剩下的小朋友唱齐唱局部,并各自给自身的音乐编上动作。
8.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小组上台进行扮演唱。
五、创编简单的歌词: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需要维护的小动物,比方我们熟悉的大熊猫,袋鼠等。在所有的动物中,你还熟悉哪些动物,他们的叫声是怎样的?我们也把他们编成歌词唱一唱好吗?
1.分小组讨论编创新歌词。
师:像蓝兔姐姐,我知道青蛙和喜鹊并且喜欢它,我给你们编一段好不好?(青蛙呱呱,喜鹊喳喳,啦啦啦啦啦….)好听吗?请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吧,下面轮到你们了,我先给你们小组讨论几分钟,等会可要到你们扮演了,开始讨论吧。
2.分小组扮演自身的歌,并对其进行评价(同学教师均可)
3.老师放音乐伴奏,小朋友们边唱边扮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六、小结:美育渗透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维护它、保护它,更不要去伤害它,它们是那样的可爱,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谁在叫》这首歌,从现在开始,维护动物,维护大自然,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用你们的歌声把我们的地球装扮得更加美丽!(播放《谁在叫》,全体同学边唱边离开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逛、摊、施、苞、吮、婪、沁、疏、蕾、贪”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茉”;结合语境,了解“疏”和“瑕”的意思。
2、能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相应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并试着背诵课文第4节。
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感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这样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认识生字,在语境中了解相应词语的意思,并正确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朗读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背诵课文第4节。
3、结合具体文字,能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并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茉莉花:简介茉莉花。
2、板书课题,齐读,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学课文,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指名读课文,学生点评朗读情况。
(2)字词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
形近字组词:
副假蕾
福瑕雷
④理解词意“洁白无瑕”。
(3)交流填空练习,板书:
茉莉花的生长过程
稀疏的.叶子→好多叶子,露出小苞→一大簇枝丫,鼓出蓓蕾→开出小花,送来清香
三、研读课文
1、读读课文的第2——4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茉莉花的句子,并交流。
2、学习第2节。
(1)媒体出示句子: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
(2)指名读句子,说说“老样子”指什么样子?
(3)媒体出示,“因为__________,所以,我不再关心它了。”
(4)理解“我”心情变化,刚买来时,“我”的心情如何?完成词句活动室第一题,体会“盼望”的意思,板书:盼望不再关心
(5)练习朗读,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3、学习第3节。
(1)媒体出示第3节,在“好多”、“绿油油”、“一个个”的词下加着重号,理解茉莉花的样子。
(2)看到茉莉花有了变化,“我”的心情如何?(体会“惊喜”的意思)
板书:惊喜
(3)练习朗读。
4、学习第4节。
(1)媒体出示:它们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
(2)读读句子,圈出描写茉莉花颜色、香味的词语,理解“似雪如玉”。
(3)练习朗读第4节,指导背诵。
媒体出示:
爱太阳——长枝鼓蕾——开花送香——闻香品茶
5、再读读全文,感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有收获的道理,师小结。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
茉莉花、稀疏、盼望、惊喜、吮吸、贪婪、
蓓蕾、洁白无瑕、似雪如玉、浓郁、品尝
2、读读句子,划出?
过了几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放了。它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小学音乐教案15
教学目标
1、用轻松活泼的情绪及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适当地加以表演,从中表现劳动的愉快,唱出劳动的快乐,表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通过聆听、演唱歌曲,体会劳动的愉快,并用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表演活动。
3。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绢》。
教学难点:
编创歌词并通过各种有利途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6665|63|
我们来劳动呦,
6665|6—|
哎啰哎啰哎。
二、导入
师:同学们,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写完作业,有没有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呢?
生:有
师:谁来说一说你都帮助爸爸、妈妈做了哪些家务活呢?
生:扫地等
师:你们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我们音乐课上来了一位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播放音乐)
生:洗手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歌曲《洗手绢》。
三、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
师:下面我们来聆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小朋友在洗手绢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开心
师:这位小朋友在洗手绢时非常高兴,因为劳动最光荣。
2、模仿洗手绢
师:同学们,你们会洗手绢吗?咱们一起来边喊口号边模仿洗手绢的动作。
3。复习反复记号
4。读歌词
5。教师范唱
6。学唱歌曲
7。处理歌曲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10。男女生合作演唱歌曲
四、表演
师:歌曲我们已经会唱了,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那?
1、跟老师一起表演
2、分组表演
3。找学生到台前表演
五、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逼真,在家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那你们能不能把自己会做的家务活融入到歌词中,把歌词改编了呢?
1、找学生演唱改编的歌曲
2、表演改编的歌曲
六、下课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知道了咱们班有这么多的劳动小能手,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更多的劳动本领。
【小学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案03-08
小学音乐教案10-19
小学音乐教案优秀02-27
《快乐的音乐》音乐教案09-17
小学音乐三年级音乐教案05-02
大班音乐教案08-01
《赛马》音乐教案10-29
小班音乐教案10-25
音乐教案《小象》03-31
云音乐教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