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能充满信心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2、能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
二、活动重难点
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能充满信心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三、活动准备
童话故事《树林里的动物》,头饰: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鸟。
四、活动过程
(一)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师:在茂密的树林里,生活着许多的动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动物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有一天,小动物在树林里玩,你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树林里有什么动物?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二)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1、激发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
如果你们遇到了象小动物那样的困难,你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它吗?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助小动物,你愿意帮助谁?
2、幼儿分组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
师:假如羽毛球被挂在了树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来呢?
师:假如小球滚进了树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呢?
师:哎呀!小熊的裤子给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你有什么方法呢?
师:啄木鸟喝不了水,只有半杆水、小啄木鸟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鼓励幼儿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成功乐趣。
(三)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出解决方法。
师:你在家里、幼儿园、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过什么因难?
师:你是怎样解决的?你试过妈妈病了,家里只剩下你一个人吗?如果发生了,你怎么办?
师:你曾试过与妈妈走失?如果发生了,你怎办?如果这时候一个你不认识的叔叔走来说带你去找妈妈,你会怎么做?
(四)游戏(过河)。
用蓝色的布或纸设置一条宽大的'河流,在河的对面设置一座大山,山里藏着各种各样的宝物—玩具。引导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过河,获取自己喜爱的宝物。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立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
二、教学重点: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步骤:
(一)健康的概念:
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还有人没有疾病、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当然进了一步,但还是不够完整。健全的身体状态除了身体无疾病、无缺陷外,还应包含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等。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健全的精神是指心理方面的状态。
尽管心理健康的标准因社会、时代、文化传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人们认为以下三条应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共有的:
(1)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为一点小事而激动,不会一遇问题就紧张、慌乱,更不会任凭情绪发泄做出越轨的行为,而是沉着、冷静,善于理智地处理各种事务和问题。
(2)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成功,也会有挫折和失败,外界的影响也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外界各种影响,既不因胜利而冲昏头脑,也不因挫折而灰心丧气,能恰如其分地估计周围发生的一切,应付自如。
(3)保持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有自知之明,处事乐观,从不提出超越现实条件的过高要求,知足常乐。另外,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一个健康的人总是乐于同他人交往,在群体生活中能协调相处,互相尊重,乐于助人,态度热情,关系融洽。健康的人还总能从容地承受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
(三)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身体健康是心理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他两个方面。心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2)人们要维护和保持自己的健康,除了注意身体健康外,还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精神状态和健全的社会交往。
(3)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家庭、学校、社会与人的交往中要严天律已,宽以待人;要善于正确地理解对方,并建立起协调融洽的生活氛围;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碰到的挫折和失败,做到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勇于进取。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3
一、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二、班会准备:
调查问卷、课件制作、开展方法:讨论法,说说、议议。
三、班会程序:
1、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真实填写。
A亲密B比较紧张C疏远和一般。
2、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师: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四、出示一些图片,内容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师: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师: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学生发言)
师: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五、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事例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六、从自身找原因
师: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那被打事件中,你又有没有做错?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学生发言)
七、小组活动
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议一议,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同学,说一说你认为谁的父母最理想?
说一说,拥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学说说自己父母。
八、与父母交流
师:我们要应和父母多一点交流。我们该怎么和父母交流呢?(学生发言)
1、老师说说自己与父母孩子交流的情况?
2、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交流的情况。
3、选出一些写得比较好的“给父母的一封信”,请同学读出来,并把父母的回信也读出。
小结:由此可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九、走近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主动承担家务;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多倾听父母的话;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八、布置作业
1、做一个表格,列举父母工作之余为家庭做了什么事,花多少时间?
2、给父母送一张卡片,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3、平常多为父母倒杯水或分担一些家务。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4
一、活动目的: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同学们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同学们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心理小测试题。(抽奖纸条8张)
2、小花54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的花儿
A: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B: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放影像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
老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A:我们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我们就是那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的花儿,又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二)心情变化
B:今天带来了个盒子。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一个盒子有8张纸团,分别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去模,只能摸出一个,多则取消)大家看他们的表情。也让他们说说心理变化。)
(体验情绪: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礼物吗?——“好奇”的情绪,着急的情绪;手伸进盒子之前——“紧张”的情绪,期待的情绪;手触摸到礼物时——“疑惑、紧张或害怕”的情绪,兴奋的情绪;拿出礼物时——“高兴或害怕”的情绪,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失落与喜悦,羡慕与沮丧,成功与机遇)
(三)战胜挫折与困难
A:刚才大家也知道得到礼品而高兴,没有得到而沮丧,同样我们遇到困难时也难免会泄气,这时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懈的精神。
B:格言“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同学们你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举手回答。
(A、发泄法:打枕头,写日记……B转移法:到外面玩,做别的自己喜爱的事……C、换位法:别人遇到此事,会怎样做………D、求助法:找人倾诉,寻找办法……)
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可以多学点格言,名言。
A:故事2,前几天电视焦点节目中有个故事有个同学他很胖成绩也不好,特别羡慕和嫉妒他们班上的另一个成绩好的同学,有天他在想什么办法让别人的成绩下降呢?(结果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叫人把好同学打了一顿进了医院,而耽误了学习,最后他家赔了许多医药费,也被学校开除了)这种心理存在这严重的不健康,是嫉妒的扭曲表现。
B:故事3,挫折中成才的故事,张海迪,脚残而自强不息成为了作家等名人在学习上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事在人为,勇往直前,尽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家长知道孩子已经努力,也就问心无愧了。
五、总结: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勇敢面对生活,有你、有我、有他,让我们共同面对。不经历风雨哪里才能见到彩虹呢。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0-17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12-22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06-16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06-17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0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0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09-13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06-2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5-30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