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夏秋冬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夏秋冬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
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师: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比如什么样的草?什么颜色的花?会做什么的鱼、鸟?
生: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学生齐读、分组读。
2、仔细观察,具体形容草、花、鱼、鸟。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具体来形容一下我们发现的草、花、鱼、鸟?(教师可引导:哪里的.草、花怎么样;鱼和鸟在做什么?)
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全班齐读。
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了解了哪些自然现象
3、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我在学生认识大自然现象时,图字结合,更加形象、直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另外本节课我以引导为主,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符合新理念教学。
春夏秋冬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学会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6个生字。
3、借助拼音,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整堂课将在使用韬图动漫软件的基础上,加上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练习,参与活动等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勤动脑、多动手、互相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读准课文内容;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的生字、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
引导法、鼓励法、任务法、问答法、情景法学习方法书写,组词,游戏,模仿,小组合作教学设施
班班通,黑板,挂图,
环境创设教学工具教材,ppt课件,粉笔,学习工具课本,练习册,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
建立课堂:
师生问好:小朋友们把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擦放在课桌上。
复习:
(1)教师播放hafala动漫字词复习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三中所学的生字。
(2)老师将所学的词语进行一个听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找俩个同学在黑板上写)(3)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纠正。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小朋友们认真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
引出课题《春夏秋冬》
教学1:
1、教师播放“图解课文”内容。
2、老师播放动漫中的课文,让学生先听课文。
3、教师领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指着一句一句跟读。
4、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5、全班齐读,发音不正确的.音进行加强练习。
6、小组读、男女读,反复朗读,加强课文练习。
7、老师指名读,检查学生对课文朗读的情况。
教学2:
1、根据课时标准,学习生字的发音、书写、笔顺、笔画。
2、点击韬图汉语动漫教程趣学汉字认真观看,回答老师的问题。
3、师设计问题,我们学习的是哪个汉字宝宝?怎么发音的?谁还记得,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4、观看韬图汉语动漫教程趣学汉字中的书写、笔顺、笔画。
5、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书写和田字格中的占位,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再写什么……
6、认真观察所学的汉字,是有几画构成的,仔细观看课本,它的部首是什么?
7、跟老师一起在黑板上写、书空练习,再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8、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讨论完成生字的组词、造句。
活动:事先将准备好的字卡拿出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谁拿到了字卡,就上黑板把这个字的分部书写写出来,另一个同学完成组词。看哪个小组写的又对,组词组的有多。师生评价进行奖励。
教学巩固:将所学生字进行书空的书写,笔画、部首复习。对生字组词造句的巩固复习。
教学测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所学生字进行分步书写的测评。
教学效果延伸(作业):
1、把今天所学的生字写三遍,组三个词
2、用所学的生字试着造句,看谁造的句子多,明天读给老师听。
春夏秋冬教案3
1 《春夏秋冬》优秀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
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春夏秋冬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落”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风”等7个生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的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图片和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难点:了解四季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播放儿歌视频,引入课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头问声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苹果柿子枝头闹、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们穿棉袄。
2、同学们,儿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季节?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板书课题“春夏秋冬”,用红色粉笔圈出“春”字)
3、教师相机教认“春”“冬”(上下结构)。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最后指名学生用句式“这幅图是()天,因为我看到了()”来表达。
(2)课件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教师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5)识记生字,交流认记方法、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来识记;比较识记法:“吹”和“次”;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四幅图片及相应词语,连线区分并认读。
4、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认识部首雨字头“”,雨字头的字大多与天气现象有关。
(3)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4)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5、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吹、落、降、飘”、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与其他季节对比)
(3)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4)了解“霜降”,学习双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5)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做动作,感受雪花的轻盈,使其知道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6)课件视频展示“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加深词语理解。
(7)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生:冬雪飘。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雪”。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师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4)让学生当小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
注意:“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给下面的部件足够的空间;“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雪”字底部是“彐”。
2、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让学生认读。
2.复习课间操小游戏、(教师说“什么吹”,学生回答“春风吹”……)二、看图学习新词
1.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青草在哪里?红花在哪里?鱼和鸟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要说完整的句子。
(3)教师相机出示词串。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如熟字比较:“池——他”“入——人”;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3、指导朗读词语和短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4、指导背诵课文、同桌互相背,全班齐背。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花、入、风、飞”。
(1)指名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观察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讲解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注意:“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2、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集中纠错。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读生字。
2、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上学会了书写哪些字、教师指定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模仿教师的板书写一遍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田字簿上书写。
[教学板书]
春夏秋冬春——春风吹青草——池草青
夏——夏雨落红花——山花红
秋——秋霜降游鱼——鱼出水
冬——冬雪飘飞鸟——鸟入林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了与四季相关的字词及景象,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四季不同的特点,了解到四季的季节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现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四季的特点,在情境中识字、记字、本节课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春夏秋冬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准确的识记认读。
3、正确的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对话训练。
过程与方法:
整堂课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讨论中共同学习,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北京、爱新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用重点词进行口语训练。
教学方法情景,讲授法、任务法,练习法,激励法学习方法书写,组词,游戏,模仿,小组合作教学设施班班通,黑板,挂图,环境创设
教学工具教材,ppt课件,HaFaLa软件,HaFaLa大卡,A4纸,词句条,磁铁,粉笔,尺,剪纸……
学习工具课本,HaFaLa练习册,HaFaLa小卡,练习册,练习本,笔……教学过程:建立课堂:
师生问好,让小朋友把汉语书、HaFaLa动漫练习册、汉字小卡、练习本、铅笔、橡皮放在课桌上。
复习:
展示识字课HaFaLa汉字大卡,让学生认读、书空练习、组词并造句。
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想想,在什么时候会下雪?又在什么时候我们的杏花会开?在什么时候我们的父母要拾棉花?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告诉老师。打开课本,看看我们今天的课题(引出课题《春夏秋冬》)看看课文里的'春夏秋冬都在干什么?
教学1:
1、点击韬图汉语动漫教程图解课文播放课文朗读。
2、要求学生认真跟读,并用手指读。
3、教师领读,对发音不准的字、词进行纠正。
4、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互读。
5、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1)春天什么花开?
(2)夏天什么花开?…
6、引导学生从书中找答案,回忆课文内容。
7、点击韬图汉语动漫教程图解课文中的看图复述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背诵课文。
教学2:
1、点击韬图汉语动漫教程口语交际。
2、观看韬图汉语动漫教程口语交际,让学生进行小组朗读。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进行一段自由对话的练习。
5、让其他听的学生复述对话练习的内容。
6、全班一起讨论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
活动:
打开韬图汉语动漫教程开心测评,和学生一起完成练习。教学巩固:
对所学的生字进行书空练习、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教学测评:
请不同的同学,进行分小组朗读,根据对课文的熟练程度,进行奖励。
教学效果延伸(作业):
大家回去想想,把你最喜欢的季节写给老师看,说说为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
1、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习惯,把连续同类教学内容合并为一个教学环节;
2、并不要求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安排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安排1~2项活动。
春夏秋冬教案6
活动要求:
1、初步体验一年中四季显着的特点,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渐长大。
2、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欢快与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怎样才能长大
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走过春夏秋冬,就会渐渐长大。
重点引导:用哼鸣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初步学习轮唱歌曲后半段
二、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长大
(一)熟悉旋律
1、介绍音乐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欣赏旋律在每一个季节,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出示四张小路(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根据颜色判断是什么季节?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季节?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冰冷的季节。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简单讨论: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什么?
3、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变换顺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四季中孩子们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现第二遍时,引导幼儿结伴表现
4、小结音乐的.变化:前面是欢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
(二)了解歌曲内容
1、有个孩子歌唱让他长大的四季,让我们听听他经历的是怎样的四季?每个季节是怎样伴随他成长?(范唱歌曲)你听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样的?(解决四季象什么)
2、每个季节给他带来了什么?(再次听赏,结合画面)理解:欢畅(开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么?
秋天你闻到了什么?
3、师生对对碰——教师说季节的特征,幼儿将给大家带来的东西(注意两个节奏:后16分、小附点)(第二遍时相反)
4、跟唱歌曲着重引导:唱清歌词
春夏秋冬教案7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2个偏旁,1个笔画 。
2.通过朗读、图片演示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知道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3.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感受四季的美。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1.掌握2个偏旁和1个笔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他们都各自有哪些特点和代表性的事物呢?你最喜欢 哪一个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雪、花、霜、池”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飞、吹、落、降、飘、游”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春、皮”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同时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谜语示例: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谜底:春 解谜:“三人”照应“春”字的上半部分,“同日来”加上一个“日”,就是“春”;“百花开”照应“春”。)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谜底:雪)
形近字示例:
春 chūn 春天 春风满面
香 xiāng 香味 鸟语花香
风 fēng 风景 谈笑风生
凤 fèng 凤凰 龙凤呈祥
入 rù 入门 引人入胜
人 rén 人口 人来人往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春”的第2笔的横要稍微短点,第3笔横在横中线上。
“雪”的雨字头要扁平,下面部分的第2笔不能写出头。
易错提示:
“冬”的上部是折文旁,不要写成了反文旁。
“风”的中间是“ “,不要写成了”又“。
“花”的右下部是“ “,不能多写一撇,写成”匕“。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欠:吹(吹气)--砍(砍柴)--坎(坎坷)
票:飘(飘动)--漂(漂亮)--镖(镖局)
也:池(水池)--他 (他们)--弛(松弛)
(4)书写练 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一)学习第一组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老师提问。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明确:这四个词语 写出了四个季节最明显的特点。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是一年四季最有特色的景物。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的.字--”风“”冬“,翘舌音的字”霜“。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的图片。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借助字的偏旁,拓展认识汉字。
雨字头汉字拓展示例:
霜、雪、雷、雹、雾、霾、零、霞、 霸
(3)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写并口头说出笔顺。
(二)学习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 .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明确:这组词串在第一组四个词语的后面都分别加上了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左耳旁汉字拓展示例:
降、队、阵、阶、阳、陆、险、防、院、隐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 .有感情地齐读词串。
(三)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 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学习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明确:“青”和“红”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用来描写“草”和“花”的颜色。“游”和“飞”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用它们来写“鱼”和“鸟”非常形象,因为我们通常说“鱼儿游,鸟儿飞”。
3.学习词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明确:前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针对 上一排的前两个词语来说的。意思是池塘里的草是青的,山上的花是红的。“池”“山”都表示地点。前两个词语也可以说是相对的:“池”对“山”,“草”对“花”,“青”对“红”。后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先说动物名称,接着说它们的动作,最后是到哪里。这两个词语也是相对的:“鱼”对“鸟”,“出”对“入”,“水”对“林”。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5.出示词串三和四。
6.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7.指名朗读,开火 车读,齐读。
8.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9.知识拓展。
与四季特点有关的词语:
春天: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夏天: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枝繁叶茂 鸟语蝉鸣 莲叶满池 郁郁葱葱
秋天: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红叶满山 丹桂飘香
冬天: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年四季的景物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一些能代表四季特点的事物。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四季、了解自然,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春夏秋冬
春:
春风 吹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夏:夏雨 落
秋:秋霜 降
冬: 冬雪 飘
四季美景 春光无限
春夏秋冬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一年中四季显着的特点,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渐长大。
2、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欢快与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教学准备: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磁带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我怎样才能长大
1、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走过春夏秋冬,就会渐渐长大。
重点引导:用哼鸣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初步学习轮唱歌曲后半段二、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长大
(一)熟悉旋律
1、介绍音乐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欣赏旋律在每一个季节,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出示四张小路(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根据颜色判断是什么季节?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季节?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冰冷的季节。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简单讨论: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什么?
3、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变换顺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四季中孩子们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现第二遍时,引导幼儿结伴表现
4、 小结音乐的变化:前面是欢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
(二)了解歌曲内容
1、有个孩子歌唱让他长大的四季,让我们听听他经历的是怎样的四季?每个季节是怎样伴随他成长?(范唱歌曲)你听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样的?(解决四季象什么)
2、每个季节给他带来了什么?(再次听赏,结合画面)理解:欢畅(开心)
拓展:
春天看到了什么?
秋天你闻到了什么?
3、师生对对碰教师说季节的特征,幼儿将给大家带来的东西(注意两个节奏:后16分、小附点)(第二遍时相反)
4、跟唱歌曲着重引导:唱清歌词
春夏秋冬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竞赛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四季的特征给予人们生活的关系。
2、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3、继续培养幼儿的小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积极的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一)、活动前准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分成四组:春、夏、秋、冬组,并在每组中推选一位组长;
2、各组幼儿分头寻找相关的'季节特征:资料或实物;
3、教师深入每组了解幼儿的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活动中准备:
1、与幼儿共同制作五角星、金牌、银牌、铜牌,并在背面贴上双面胶;
2、在黑板上张贴春、夏、秋、冬四个字,分别代表四组;
3、幼儿分成四组而坐,带好收集的资料;
4、进行曲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每组幼儿自由邀请来听课的教师作为嘉宾后援团
(二)、引出活动内容,提出擂台赛的要求: 如:介绍四季的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回答正确以鼓掌通过,同时回答的幼儿自己上前在相应的四季下贴上五角星;每组按顺序轮流回答;随便插嘴或影响别人将被扣除礼貌分等。
(三)、幼儿进行擂台赛: 各组轮流介绍自己季节的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并出示自带的资料
(四)、数五角星: 幼儿介绍数的方法
(五)、发奖仪式,放进行曲: 请冠军发言
(六)、评价活动: 表扬肯定幼儿积极动脑,鼓励幼儿继续努力,的冠军的幼儿不骄傲。
春夏秋冬教案10
活动目的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引导学生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多种办法收集有关四季变化的资料。
2、老师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如夏夏秋冬四季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生活的变化等。(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寻找四季的足迹
多媒体呈现四季特征的画面
师:同学们,关于四季的知识你了解多少?今天我带大家走过四季,看看每个季节有什么不同,了解四季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些什么影像,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1、现在是什么季节?当它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你感觉到它的变化了吗?
2、看看身上穿的衣服、看看田里的.庄稼……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找到四季的不同?
3、季节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看看教材给我们提示了什么。
三、小擂台
1、秋天比较干燥,我们要吃得稍微清淡一点;冬天遇到严寒,我们要注意保暖,防止冻伤……这些生活常识你知道多少?
2、你来问,我来答。
可先让学生交流一下各自的经验,然后自由组合,开展“你来问,我来答”小小擂台赛。旨在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发学生联系生活去比较,去选择,从而学会更多的生活常识。
四、延伸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坚持观察四季变化的情况,生活中的小窍门,学着记观察。
春夏秋冬教案11
活动要求:
1、初步体验一年中四季显着的特点,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渐长。
2、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欢快与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怎样才能长
1、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走过春夏秋冬,就会渐渐长。
重点引导:用哼鸣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初步学习轮唱歌曲后半段
二、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长
(一)熟悉旋律
1、介绍音乐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欣赏旋律在每一个季节,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出示四张小路(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根据颜色判断是什么季节?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季节?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冰冷的季节。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简单讨论: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什么?
3、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变换顺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四季中孩子们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现第二遍时,引导幼儿结伴表现
4、 小结音乐的变化:前面是欢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
(二)了解歌曲内容
1、有个孩子歌唱让他长的四季,让我们听听他经历的是怎样的四季?每个季节是怎样伴随他成长?(范唱歌曲)你听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样的?(解决四季象什么)
2、每个季节给他带来了什么?(再次听赏,结合画面)理解:欢畅(开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么?
秋天你闻到了什么?
3、师生对对碰教师说季节的特征,幼儿将给家带来的东西(注意两个节奏:后16分、小附点)(第二遍时相)
4、跟唱歌曲着重引导:唱清歌词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的多媒体课件我进行了自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可以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季节,谈论季节,创编儿歌。
春夏秋冬教案12
1、多变的天气
2、雨从哪里来
3、魔法奶奶的电话
4、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5、山
6、收集雨水
7、四季小路
8、它到哪里去了
9、台风警报
10、微笑的花朵
11、我家门前的苹果树
12、小雪花
13、云彩和风
多变的天气
活动目标:
1、交流各自的记录,了解云和天气的'变化
2、学习根据观察记录表上的内容进行统计,积累有关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幼儿分组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天气记录。
2、幼儿观察天气的记录表。
3、白纸、记号笔。
4、多媒体课件(见挂图“看云说天气“)
5、见操作包“晴雨表”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交流
1、观察记录表上的数字分辨数字拍排列的规律。知道一个月有多少天。
2、观察记录表上的图画,分辨图画所表示的天气情况。
3、对看不明白的图画提出疑问,讨论交流怎样修改,使大家一看就懂。
二、分组统计晴天、雨天各有多少
1、按照本组的记录,数一数本月的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
2、比较各组的统计是否相同,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3、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思考一一点数以外。有没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如:数出晴天后,用减法推算出雨天等。
4、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交流哪种方法又快又好,说说各自的理由。
三、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1、边看多媒体课件边听老师介绍民间看云说天气谚语。
2、说一说看了多媒体课件后知道了什么
3、再一次看多媒体课件,分辨课件上不同的云,推测可能是晴天或雨天。
4.共同商量除晴、雨天外,还有哪些天气情况,如:气温、风力等,我们可以怎样补充在记录里。
活动延伸:
观察天气的变化,增加记录项目。
春夏秋冬教案13
课题:识字1 《春夏秋冬》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青草、红花、游鱼”等词语,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会留心观察四季中的自然现象,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会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入情境
1.出示儿歌,引入课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头问声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苹果柿子枝头闹。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们穿棉袄。
2.同学们,儿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季节?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板书课题“春夏秋冬”,用红色粉笔圈出“春”字)
3.跟老师读一读,背一背刚才的儿歌。
二、看图识词,感知春天
1.同学们,现在是春天了。你们发现春天都有哪些变化吗?(学生举手回答)
2.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再来说一说刚刚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回答,相继出示课本中的词语: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3.教师引导学生读词语,让学生找出词语中的生字。
(游、池、花、飞、入)
4.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着重引导学生记忆“花、飞、入”三个生字。
5.指导学生齐读词语,点名读词语,举手读词语。
6.词语读熟后,教师讲解词语所表示的春天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现象,并让学生再次说一说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说说他们眼中的春天。
三、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出几个春天出现的事物。
如:燕子、草芽
2.指导书写生字“花、飞、入”。
3.请用“花”字组几个词语。
课题:识字1 《春夏秋冬》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会认“霜、吹、落”等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春、风、冬”等生字,认识“雨、阝”等部首。
2.正确拼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词语,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能主动收集与四季相关的词语。
4.认识四季,留心观察四季中的自然现象,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会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认读课本第三页词语。
二、看图识词,感知四季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春天,以及春天的特点。现在让我们来认识其他季节吧。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自由回答)
2.观察“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片,让孩子们结合图片再说一说“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结合学生所说,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3.教师讲解词语及四季特点,出示四季不同景色、现象的图片,让学生具体感知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4.教师让学生试读所出示的词语,并找出难读音节。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着重引导学生读准“霜、吹、降”三个字,记忆“春、风、冬、雪”四个生字。
霜:shuāng,翘舌音,后鼻音,注音时不要漏掉介母“u”。
吹:chuī,翘舌音,韵母为“uī”。
降:jiàng,后鼻音,多音字,另一个读音为“xiáng”。
春:chūn,翘舌音,上部有三横,不能遗漏;部首为“日”。
5.学生齐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让学生找出词语中的动词“吹、落、降、飘”,并让学生也照样子说一说。
三、复习生字词,学习新知
1.出示全部生字,引导学生复习会认字,读准字音。
2.学习新部首“雨、阝、风”,并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该部首的字
3.引导学生复习会写字,能用生字组词语。
四、回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词语和各种现象,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就能感受到每个季节独特的美。那么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与四季相关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吧。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识字1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青草--池草青
红花--山花红
游鱼--鱼出水
飞鸟--鸟入林
春--春风吹
夏--夏雨落
秋--秋霜降
冬--冬雪飘
春夏秋冬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雨、阝”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吹”“落”等动词和一对相反的词:“出”和“入”。
3、了解四季变化,感受不同季节的景色,能主动积累有关景色的词语。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雨、阝”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吹”“落”等动词和一对相反的词:“出”和“入”。
教学难点:
了解四季变化,感受不同季节的景色,能主动积累有关景色的词语。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引入四季
1、教师:小朋友,走过寒冷的冬天,春天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喜欢春天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入多彩的四季。
2、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画上有春夏秋冬)。板书课题:春夏秋冬。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再观察课文插图。
2、你能用完整的句子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不同天气情况,并用词语描述。看图并“完整”地表达,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图中是什么季节?它们各自表示哪种天气?
柳枝摆动,我们可以用“风”来表示;荷花上有水珠,我们可以用“雨”来
1 / 3
表示;树叶上的一层白色,我们看出“霜”,雪人,我们看出“雪”。教师相继出示词──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朗读,小组赛读,齐读)
4、自由读文。
细心的你还从图中观察到天气出现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带着问题读一读课文,在读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问问同学或者老师)
(1)自由读词语,把词语中的新字圈出来,好好拼一拼,读一读,记一记。
(2)学生练习拼读。
(3)出示课件,抽生读词语,随机正音。
(4)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抽生读。
(5)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6)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把“我会认”的字偏旁指出了。 a、重点指导“雨”的偏旁字跟气候有关。 b、新偏旁“阝”降。 c、形近字:人-入
d、跟水有关:游、池(加一加,找朋友,减一减,猜一猜)。
三、读懂课文,理解字义
1、教师指导学生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读课文。
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那么从图中观察到天气出现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呢?出示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初步理解动词字义。
这些词语读着读着就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动态图画,孩子们,经过这么多遍反复的读,你能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吗?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总结:与风有关——春风吹、冬雪飘;表示方向由上到下——夏雨落、秋霜降
四、诵读感悟,整体感知
1、四季各有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天气。冬天过去了,又一年春天来到了,请小朋友注意看——课文插图图画:
(1)你观察到了哪些植物?哪些动物?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分类,(植物:草、花;动物:鱼、鸟)
(2)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找出四种事物的特点用一个字表示。(小组代表发言)
小结:颜色表示植物,动作表示动物(青草、红花、游鱼、飞鸟)(3)出示: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学生自由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a、反义词:出——入(表示动作)b、表示颜色的词放在词的前后都可以。
2、读一读,背一背(指名背诵、齐背)。
五、回归整体,指导写字
1、巩固练习。
课文填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连一连: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指导书写。
(1)呈现“春、冬、花、雪、风、飞、入”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7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春”的上半部分写完再书写下面的日。“入”的第二笔从左上格偏右一点起笔,第一笔比第二笔短。“雪”的第二笔是小短竖。注意“花”先写撇,再写竖弯钩,第三画是长撇,最后写捺。学生跟笔书空。“飞”共4画。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评。
春夏秋冬教案15
活动名称:
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歌曲)活动要求:
1、初步体验一年中四季显着的特点,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渐长大。
2、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欢快与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磁带等一、 复习歌曲:我怎样才能长大1、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走过春夏秋冬,就会渐渐长大。
重点引导:
用哼鸣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初步学习轮唱歌曲后半段二、 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长大(一) 熟悉旋律1、介绍音乐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欣赏旋律在每一个季节,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 出示四张小路(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根据颜色判断是什么季节?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季节?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冰冷的季节。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简单讨论: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什么?
3、 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变换顺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四季中孩子们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现第二遍时,引导幼儿结伴表现4、 音乐的变化:前面是欢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
(二) 了解歌曲内容1、 有个孩子歌唱让他长大的四季,让我们听听他经历的是怎样的四季?每个季节是怎样伴随他成长?(范唱歌曲)你听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样的?(解决四季象什么)2、 每个季节给他带来了什么?(再次听赏,结合画面)理解:欢畅(开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么?
秋天你闻到了什么?
3、 师生对对碰——教师说季节的特征,幼儿将带来的东西(注意两个节奏:后16分、小附点)(第二遍时相反)4、 跟唱歌曲着重引导:唱清歌词
【春夏秋冬教案】相关文章:
春夏秋冬教案范文集锦8篇04-18
高中教案教案04-06
教案06-23
《植树》教案11-07
舞蹈的教案11-08
秋游的教案11-12
安全的教案11-28
《景阳冈》教案01-04
农民的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