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耳朵的教案

时间:2024-09-13 13:19:1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借耳朵的教案锦集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耳朵的教案锦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借耳朵的教案锦集

借耳朵的教案锦集1

  活动目标:

  1、仔细听辨故事,了解动物耳朵的特性。

  2、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收集相关信息感兴趣。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师:东一片,西一片,到老不见面。(耳朵)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耳朵在那里啊?

  师:小动物也有耳朵,你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长什么样?(幼儿回答)

  师:你知道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本领吗?

  我们来听个故事吧。

  2、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谱。

  “天刚亮……没有耳朵怎么戴眼镜呢?”

  (1)公鸡耳朵什么样?

  (2)小公鸡没有耳朵,戴不了眼镜,你帮它想个好办法吧。(和身边的宝宝谈谈吧。)

  (3)我们来听听小公鸡是怎么做的。(教师继续讲故事)

  “借耳朵……借束”

  (4)小公鸡都向谁借耳朵了呢?(出示图片)

  它们有没有借给它?(没有)

  师:对了,因为他们的耳朵都有自己的.作用。

  (5)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吧。

  3、完整地听完故事后提问。

  师: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兔子的耳朵很灵,还可以散热。松鼠的耳朵里有很多毛,适合住在树上。)

  4、说说自己耳朵的作用。

  师:我们小朋友的耳朵本领也很大。谁能说说你的耳朵有什么本领。

  师:我们怎么保护自己的耳朵?

  小公鸡借耳朵

  天刚亮,小公鸡起床了。哎呀!怎么搞的?这些天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于是小公鸡就去找喜鹊医生。

  小公鸡焦急地对喜鹊医生说:“这些天我的眼睛总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东西是不是我的眼睛患病啦?请您赶快给我看看吧!”喜鹊医生仔细检查了小公鸡的眼睛说:“哎呀!”小公鸡,你是患了近视眼啦?难怪你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那怎么办呀”?小公鸡急坏了。喜鹊医生安慰他说:“别担心,只要配一副合适的眼镜,一戴上去,就能看清楚拉!”小公鸡一听,放心了:“太好啦,太好啦!”小公鸡一边叫一边拍翅膀跳着。

  小公鸡刚跑了几步,猛地愣住了:戴眼睛要挂在两只耳朵上,我的耳朵只有两个小洞洞,配了眼镜往哪儿挂呀?有了!小公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谁不戴眼镜就找谁借副耳朵来用吧!“喔!喔!喔!”小公鸡愉快地唱着歌去借耳朵了。

  小公鸡看见前面黄狗哥哥在院子门口坐着,就走了过去:“黄狗哥哥,能不能把你的耳朵借给我?”“什么?”黄狗哥哥把眼一瞪,“我能听到四面八方的声音,全靠耳朵转换方向。我的耳朵怎么能借给你呢?”小公鸡只好走开了。

  小公鸡看见蝙蝠姐姐倒挂在树上睡觉,“哇,蝙蝠姐姐的耳朵真大!”于是,小公鸡轻轻地叫醒蝙蝠姐姐,“什么事呀?”蝙蝠姐姐揉揉眼睛问。“蝙蝠姐姐,能不能把你的耳朵借给我?”蝙蝠姐姐一听就嚷起来:“那可不行,我要是把耳朵借给你,飞出去准被撞死!”“那怎么会呢?你不是长着眼睛吗?我问你借的是耳朵不是眼睛呀!”蝙蝠姐姐解释道:“我的眼睛是不会认路的,我飞来飞去全靠两只耳朵。我的耳朵可灵敏呢,碰到轻微的东西就能立刻知道。”小公鸡只好又往前走。

  小公鸡又遇见了松鼠弟弟、小兔妹妹,他问他们借耳朵,可是松鼠弟弟和小兔妹妹都说不能借给他。

  小公鸡闷闷不乐地往前走着。忽然,小公鸡看见马公公在吃草,“对了,向马公公借吧!”谁知小公鸡和马公公一说,马公公就摇着耳朵说:“那怎么行!”马公公告诉小公鸡,马的耳朵不但能起听觉作用,而且马的喜、怒、哀、乐都是用耳朵表示的。心里高兴时,耳朵是竖起的;心里不快乐时,耳朵就前后摇摆……

  “那怎么办呢?我怎么戴眼镜呢?”小公鸡发愁了。

  这时,马公公朝小公鸡头上看了看,说:“有办法啦,你可以用根绳子,把眼镜拴在后脑勺呀!”小公鸡一听高兴地说:“马公公,你想的办法真好,谢谢你。”

  小公鸡戴上眼镜后,可神气了,看东西也清清楚楚啦。喜鹊医生、黄狗哥哥、蝙蝠姐姐、松鼠弟弟、小兔妹妹都来向他表示祝贺。

借耳朵的教案锦集2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了解动物耳朵的特性。

  2、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能较连贯地讲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了解动物耳朵的特性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图片、小动物图片

  前期经验准备:了解过一些小动物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东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见(耳朵)

  重点提问:

  小动物也有耳朵,你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长什么样?你知道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本领?

  小结:小动物耳朵各种各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都能听见很远传来的声音。

  二、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故事

  重点提问:

  公鸡有耳朵吗?公鸡的耳朵怎样的?小公鸡带不了眼镜,你帮它想个好办法?

  小结:公鸡有耳朵,但是它没有像我们一样的耳廓,它的耳朵只是一个小洞洞。

  2、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我们来听听小公鸡是怎么做的

  重点提问:小公鸡都向谁借耳朵了呢?它们有没有借给它?为什么?

  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用?

  小结:小动物都没有把耳朵借给小公鸡,因为它们的耳朵都有自己的作用。

  3、幼儿说说自己耳朵的作用

  重点提问:我们的耳朵本领也很大,谁能说说你的耳朵有什么本领?我们怎样保护耳朵?

  小结: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各种声音,它是非常有用和重要的,所以要保护好我们的耳朵。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注意力也很集中,幼儿能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很高兴。但我的这节课里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故事讲得不是很清楚,幼儿在理解动物的耳朵特性方面很模糊,因为有些紧张,在讲述故事的过程时语速有些快。通过这一次锻炼,使我的教学方法有了提高,为我今后的教学活动积累了经验。

借耳朵的教案锦集3

  设计意图

  《耳朵上的绿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拓展孩子的词汇量;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教案目标

  1、能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初步了解萤火虫会发光的秘密。

  2、懂得同伴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做事要替别人着想。

  教案准备

  故事课件、森里背景图一幅、萤火虫图片粘纸若干。

  活动重点

  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小松鼠耳朵上"绿星"的秘密。

  活动难点

  懂得同伴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做事要替别人着想。

  教案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师: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它是谁?

  师:给你们一点提示:(谜语小松鼠),师:哦,是小松鼠来了,咦,小松鼠你的耳朵上怎么还有星星呀?星星不是在天上吗?这是怎么回事?

  小松鼠:听了下面的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二、欣赏课件,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课件,分段讲述故事,边讲边议,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第一段故事后提问:

  (1)小松鼠为什么要到花园里去?来到花园里它想怎样打扮自己?小松鼠看到绿绿的'小草,它想用小草做什么?(请一幼儿到前面学一学小松鼠美滋滋的样子。)

  (2)小松鼠又看到一朵红红的玫瑰花,它想怎么打扮自己?(请幼儿一起做一做涂红嘴唇的动作。)

  (3)小草、玫瑰花是怎样说的?

  (4)小松鼠为什么不摘花草,用小草和玫瑰花来打扮自己?

  (5)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户外活动时会采花草?以后还能不能采?为什么?

  (6)那你认为小松鼠会去参加音乐会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2、讲述第二段故事后提问:

  (7)小松鼠去参加音乐会了吗?

  (8)当小松鼠轻盈地跳上舞台时,为什么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为什么?

  (9)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是从哪儿来的呢?

  (10)萤火虫为什么要帮助小松鼠?(幼儿讨论)

  三、拓展思维,情感教育,分享成果讨论分析,理解小松鼠耳朵上"绿星"的秘密,懂得做事要替别人着想。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到底是什么?是谁把它打扮得这么漂亮?

  (2)是谁让萤火虫去帮助小松鼠的?小草、玫瑰花和萤火虫为什么都帮助小松鼠?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你喜欢这只善良的小松鼠吗?为什么?

  (4)假如小松鼠戴上了小草编的帽子,用玫瑰花涂红嘴唇,你还喜欢它吗?为什么?

  师:同伴间互相帮助真开心呀!如果你是萤火虫你会怎样让小松鼠变得更漂亮?

  在幼儿的自由讨论与想象中进入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迁移经验,展示分享活动。

  幼儿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用萤火虫贴纸自主为小松鼠打扮,并说说自己的创意,比如把萤火虫变成了:项链、手表、蝴蝶结等等最后把所有作品展示在森林背景图上,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你是怎么打扮小松鼠的?"(最后的幼儿亲手打扮环节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兴趣,在游戏中尽情表现自我,幼儿的情绪与学习主动性也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借耳朵的教案锦集4

  活动目标

  1.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了解耳朵的用处非常大。

  2.分贝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3-5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响罐,感受他们声音的不同。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易拉罐、纸、沙、木珠、米等。

  活动过程

  1.响罐在小朋友的`手中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时像下大雨的声音,有时像下小雨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这些响罐里装的是什么?

  2.摇一摇,听一听不同的物体在易拉罐里发出的声音。

  分别将纸放进易拉罐、沙放进易拉罐、木珠放进易拉罐、大米放进易拉罐,让幼儿辨析声音。

  3.教室里海藏着许多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请你把这些物品找出来吧!

  4.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小建议

  1.请用响罐为好听的乐曲加上优美的伴奏。

  2.关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尝试模仿各种声音。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借耳朵的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我的耳朵》教案09-22

《借生日》教案01-22

小班安全教案:玩具不能塞耳朵01-18

《草船借箭》教案06-12

《草船借箭》优秀教案09-20

大班语言教案:借伞01-16

大班语言教案《小壁虎借尾巴》06-09

关于《草船借箭》教案3篇10-15

精选《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3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