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4 11:39:1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范例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范例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灵活运用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3、学习本课生学词。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讨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

  (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掏出谎话叮嘱光泽静谧洗漱眸子胳膊嗔怪

  莫名其妙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四、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2.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弥漫缕缕幽香袅袅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引导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四、归纳提炼,诵读积累

  1.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2.出示小诗,练习诵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生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2、 能力目标:体会人们对河马的情感变化

  3、 情感目标:理解动物的生存权,培养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的生存权,培养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释疑揣摩语言风格、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又要认识一种动物了,它的名字叫河马,请大家把书翻到《快乐河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河马的世界。看看菲利普。赛福给我们讲了两匹河马怎样的故事。

  二、深入文本,理解人与河马的关系

  1、讲讲两匹河马的故事

  2、大家讲得都很仔细,我们听到了河马哈伯特和河马雨果的故事,你们说这两匹河马“快乐”吗?(圈划、朗读相关语句,说出理由)

  3、人与河马应该如何相处?

  三、河马生活情况视频

  四、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让学生在交际中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2.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自然的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动物世界》光碟。

  2.多媒体课件:课文《翠鸟》(人教版第六册第13课)、《猫》(人教版第八册第10课)的动画和录音。

  3.学生完成“身边动物调查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猎豹”的介绍,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

  2.学生谈观后的体会。

  3.师小结激趣:

  同学们,动物世界真奇妙呀!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动物世界》:下面请前后排的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流课前所填的“身边动物调查表”的内容。要求是:别人讲时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对所填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板书: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组内交流,生生互动

  小组内按调查表的内容顺序介绍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落实口语交际“人人参与,互动交流”的目标。)

  三、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讲,大家提问、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口语交际策略。)

  四、说写示范,激发写话兴趣,实现由说到写的迁移

  1.师:从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中,老师发现,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可是时间有限,怎么解决呢?请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你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你与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如果这几方面你都想写,更好。(板书:样子、生活习性、趣事)

  2.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让学生体会怎样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3.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为学生怎样介绍好、写好一种动物作示范。)

  五、作业

  没有写完的同学,回家后先完成自己的'写话,然后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写完的同学,回家后也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明天把修改好的写话带到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写话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写话的快乐,同时,为交流写话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交流写话,强化自我意识

  每个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写话读给大家听,如果你不愿意读出自己写的东西,就说“过”。

  (设计意图:选择“过”是一种新兴又实用的教学策略,称为“选择过”原则。选择“过”,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选择的自我管理机会,对于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暂时不会或不愿说的同学来说,能增加其聆听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调整后由自如“选择过”到自如选择说。)

  二、传阅写话,互相评改

  同学之间自由选择对象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后再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三、写话展示

  学生把自己修改后的写话内容工整抄写在方格纸上,放入“自我展示”栏,课后供同学阅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获得写话的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板书设计:

  [总评]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既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一个参与者。作为一个组织者,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在本设计中,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课始播放《动物世界》光碟片断,课中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为学生怎样介绍好一种动物作示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时机的把握十分恰当,是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是在铺垫充分,从已知向未知过渡的学习阶段中出示和使用的。所以,起到了建立经验,激趣、引思、解疑的作用,为观察、表达、写话等能力的培养和终级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2.紧扣“交际”组织教学,点面结合,人人参与,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要做到“人人参与”,就必须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形式,“点”主要起示范、启发、引导作用,“面”则是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参与的机会。本设计将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

  3.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创设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友好学伴的角色,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协同、配合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3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会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2.通过背诵积累名言,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通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更好的`积累语文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会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2.积累有关尊重他人的名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

  激趣导入

  二.练

  1.查字典

  A 4人一组合作完成"练"中第一题

  B.交流总结不同情况下如何选用合适的查字方法

  2.给词语分类

  A.小黑板出示词语自己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B.小组合作,先查字典弄清楚这些词语的意思,再按要求分两类写在书上

  C.让学生知道都是"自"打头的词语,意思却不同,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

  3.小结

  三.背

  1.找学生读名言

  2.熟读成诵

  3.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名言

  四.读

  1.谁知道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2.自由读一读"知识窗"

  五.议

  1.小组内交流当前人们最关注的事情

  2.全班交流,表达观点.

  六.总结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0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书和信,学生观察。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3、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10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忆、示、辨、斗、踏、邮、递、惟、淘、严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记忆、表示、分辨、战斗、脚踏、邮递、惟有、淘气、严厉 (4)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①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 ②指名说说。 ③想读第1、2自然段的同学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 ③指名说说。 ④想读的起立读3——5自然段。 (3)齐读课文。 ①讨论:有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你还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②指名说说。 (4)小组学习: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1、通讯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聪明才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12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忆、示、历、代、辨、枪、斗、付、邮、递、严、厉”13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课文《翠鸟》。 2、出示10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忆、示、辨、斗、踏、邮、递、惟、淘、严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记忆、表示、分辨、战斗、脚踏、邮递、惟有、淘气、严厉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忆、示、历、代、辨、枪、斗、付、邮、递、严、厉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指导书写。 4、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奇妙、创造、记忆、分辨、误会、对付()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1、通讯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五、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7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会写40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红领巾”真好》和《清澈的湖水》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4.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快活”、“容易”等词语说句子。

  5.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X“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识字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熟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愿。

  四、教具准备

  1、贴画:一棵大树,十片生字树叶,八只小动物(老虎、黄鹂、老鹰、百灵、熊猫、大雁、孔雀、锦鸡)、课题。

  2、CAI 课件。

  3、各种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好,小朋友,我看谁最精神。老师想对你们说两句话,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就鼓鼓掌。老师说的不对,就摇摇头。

  师:第一句。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掌声)

  第二句。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掌声)

  师:老师真高兴,一下子有这么多好朋友,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她叫蒂皮。她是法国人,从小生活在非洲,有许多非洲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CAI 课件展示蒂皮和各种动物的合影。)

  问:你们想不想成为蒂皮的好朋友呢?

  蒂皮对我说,谁喜欢动物谁就可以做她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些动物吧!

  二、我会认。

  师:(贴课题:识字七)在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几只动物,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

  师: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啊!森林里还有一棵神奇的树,树上的叶子里藏着一个秘密,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翻开这些树叶,看看有什么秘密?

  师:动物们想检查一下小朋友刚才是不是认真读课文,读生字了,谁会认?(指名认读)

  师:现在,动物们要把生字上的音节蒙起来了,看看还有谁认识它们,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不会读的去请教一下小伙伴。

  三、我会说。

  问:谁愿意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谁会说?(指名说)

  师小结:小朋友会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四、我会写。

  师:我出两个字谜,你们猜一猜,两个人走在独木桥上。(生:丛)

《语文教案[范例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11-15

语文教案(经典)10-14

【经典】语文教案01-07

语文教案08-20

语文教案08-20

语文教案(精选)08-21

[实用]语文教案11-10

语文教案[实用]10-11

语文教案(合集)10-12

语文教案【精品】02-16

语文教案[范例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范例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灵活运用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3、学习本课生学词。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讨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

  (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掏出谎话叮嘱光泽静谧洗漱眸子胳膊嗔怪

  莫名其妙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四、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2.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弥漫缕缕幽香袅袅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引导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四、归纳提炼,诵读积累

  1.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2.出示小诗,练习诵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生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2、 能力目标:体会人们对河马的情感变化

  3、 情感目标:理解动物的生存权,培养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的生存权,培养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释疑揣摩语言风格、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又要认识一种动物了,它的名字叫河马,请大家把书翻到《快乐河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河马的世界。看看菲利普。赛福给我们讲了两匹河马怎样的故事。

  二、深入文本,理解人与河马的关系

  1、讲讲两匹河马的故事

  2、大家讲得都很仔细,我们听到了河马哈伯特和河马雨果的故事,你们说这两匹河马“快乐”吗?(圈划、朗读相关语句,说出理由)

  3、人与河马应该如何相处?

  三、河马生活情况视频

  四、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让学生在交际中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2.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自然的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动物世界》光碟。

  2.多媒体课件:课文《翠鸟》(人教版第六册第13课)、《猫》(人教版第八册第10课)的动画和录音。

  3.学生完成“身边动物调查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猎豹”的介绍,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

  2.学生谈观后的体会。

  3.师小结激趣:

  同学们,动物世界真奇妙呀!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动物世界》:下面请前后排的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流课前所填的“身边动物调查表”的内容。要求是:别人讲时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对所填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板书: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组内交流,生生互动

  小组内按调查表的内容顺序介绍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落实口语交际“人人参与,互动交流”的目标。)

  三、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讲,大家提问、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口语交际策略。)

  四、说写示范,激发写话兴趣,实现由说到写的迁移

  1.师:从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中,老师发现,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可是时间有限,怎么解决呢?请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你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你与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如果这几方面你都想写,更好。(板书:样子、生活习性、趣事)

  2.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让学生体会怎样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3.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为学生怎样介绍好、写好一种动物作示范。)

  五、作业

  没有写完的同学,回家后先完成自己的'写话,然后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写完的同学,回家后也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明天把修改好的写话带到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写话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写话的快乐,同时,为交流写话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交流写话,强化自我意识

  每个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写话读给大家听,如果你不愿意读出自己写的东西,就说“过”。

  (设计意图:选择“过”是一种新兴又实用的教学策略,称为“选择过”原则。选择“过”,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选择的自我管理机会,对于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暂时不会或不愿说的同学来说,能增加其聆听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调整后由自如“选择过”到自如选择说。)

  二、传阅写话,互相评改

  同学之间自由选择对象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后再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三、写话展示

  学生把自己修改后的写话内容工整抄写在方格纸上,放入“自我展示”栏,课后供同学阅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获得写话的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板书设计:

  [总评]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既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一个参与者。作为一个组织者,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在本设计中,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课始播放《动物世界》光碟片断,课中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为学生怎样介绍好一种动物作示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时机的把握十分恰当,是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是在铺垫充分,从已知向未知过渡的学习阶段中出示和使用的。所以,起到了建立经验,激趣、引思、解疑的作用,为观察、表达、写话等能力的培养和终级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2.紧扣“交际”组织教学,点面结合,人人参与,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要做到“人人参与”,就必须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形式,“点”主要起示范、启发、引导作用,“面”则是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参与的机会。本设计将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

  3.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创设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友好学伴的角色,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协同、配合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3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会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2.通过背诵积累名言,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通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更好的`积累语文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会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2.积累有关尊重他人的名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

  激趣导入

  二.练

  1.查字典

  A 4人一组合作完成"练"中第一题

  B.交流总结不同情况下如何选用合适的查字方法

  2.给词语分类

  A.小黑板出示词语自己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B.小组合作,先查字典弄清楚这些词语的意思,再按要求分两类写在书上

  C.让学生知道都是"自"打头的词语,意思却不同,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

  3.小结

  三.背

  1.找学生读名言

  2.熟读成诵

  3.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名言

  四.读

  1.谁知道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2.自由读一读"知识窗"

  五.议

  1.小组内交流当前人们最关注的事情

  2.全班交流,表达观点.

  六.总结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0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书和信,学生观察。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3、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10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忆、示、辨、斗、踏、邮、递、惟、淘、严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记忆、表示、分辨、战斗、脚踏、邮递、惟有、淘气、严厉 (4)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①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 ②指名说说。 ③想读第1、2自然段的同学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 ③指名说说。 ④想读的起立读3——5自然段。 (3)齐读课文。 ①讨论:有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你还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②指名说说。 (4)小组学习: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1、通讯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聪明才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12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忆、示、历、代、辨、枪、斗、付、邮、递、严、厉”13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课文《翠鸟》。 2、出示10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忆、示、辨、斗、踏、邮、递、惟、淘、严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记忆、表示、分辨、战斗、脚踏、邮递、惟有、淘气、严厉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忆、示、历、代、辨、枪、斗、付、邮、递、严、厉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指导书写。 4、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奇妙、创造、记忆、分辨、误会、对付()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1、通讯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五、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7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会写40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红领巾”真好》和《清澈的湖水》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4.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快活”、“容易”等词语说句子。

  5.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X“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识字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熟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愿。

  四、教具准备

  1、贴画:一棵大树,十片生字树叶,八只小动物(老虎、黄鹂、老鹰、百灵、熊猫、大雁、孔雀、锦鸡)、课题。

  2、CAI 课件。

  3、各种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好,小朋友,我看谁最精神。老师想对你们说两句话,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就鼓鼓掌。老师说的不对,就摇摇头。

  师:第一句。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掌声)

  第二句。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掌声)

  师:老师真高兴,一下子有这么多好朋友,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她叫蒂皮。她是法国人,从小生活在非洲,有许多非洲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CAI 课件展示蒂皮和各种动物的合影。)

  问:你们想不想成为蒂皮的好朋友呢?

  蒂皮对我说,谁喜欢动物谁就可以做她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些动物吧!

  二、我会认。

  师:(贴课题:识字七)在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几只动物,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

  师: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啊!森林里还有一棵神奇的树,树上的叶子里藏着一个秘密,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翻开这些树叶,看看有什么秘密?

  师:动物们想检查一下小朋友刚才是不是认真读课文,读生字了,谁会认?(指名认读)

  师:现在,动物们要把生字上的音节蒙起来了,看看还有谁认识它们,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不会读的去请教一下小伙伴。

  三、我会说。

  问:谁愿意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谁会说?(指名说)

  师小结:小朋友会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四、我会写。

  师:我出两个字谜,你们猜一猜,两个人走在独木桥上。(生: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