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29 11:40:52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实用的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实用的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认识4个字;理解本课新词。

  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教育:

  懂得爱心是无价的,它是不需要回报的,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她(他)

  重难点

  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一、审题质疑,引出课文。

  说说你所见过的项链都是什么样的?项链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你听说过爱心可以做项链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自由发言,说说自己从中悟到了什么.

  4、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给课文分段。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从中理解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表达的感情。

  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克雷斯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2、画出中年人帮助克雷斯的动作的语句,这些语句说明了什么?

  3、中年人提了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对此你怎样理解?

  快速默读其余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克雷斯以后是怎样做的`?

  2、最终克雷斯收获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现在请你说说对“爱心项链”的理解。

  五、进行小练笔。

  根据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想象克雷斯帮助别人的一件事,把它写下来。

  指导时可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注意:

  4、把事情写完整,有头有尾,重点是写经过。

  5、加上环境描写,并使之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6、要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

  六、全文

  引导学生自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已经学会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17个,掌握其中9个生字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仿写句子。

  2、过程与方法:

  在多重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感悟诗的意境,领悟语言文字的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自我的需要,激发学生心中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小节(自主识字的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课件

  设计理念:

  罗杰斯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才得以培养。基于此,本课的设计努力将情境带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文本、自主识字;另一方面,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朗读、对话、欣赏、想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人文情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播放图片)哪位同学说一说?

  咱们的好朋友丁丁用他自己的彩笔把刚才看到的美景画了下来,还写了一首小诗,题目是《我有一盒彩笔》。

  二、板书课题:

  1、说说盒字怎么写?认识皿字底。

  2、齐读课题。

  三、初读识字:

  1、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识字方法一边读课文,一边识字。

  2、开火车读字卡、词卡。

  3、(看课件)说说怎么记挂、荒、绵,指导书写荒。

  4、(看课件)认识多音字藏。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懂。

  2、指名读、评议。

  3、指导第1小节:

  ①师范读,生评议;

  ②学生自由读。

  ③师生合作读。

  4、师生律动《小小蜡笔》

  5、指导第2小节:

  ①学生自由读,说说:丁丁又画了什么?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③指名读,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评议。

  6、齐读全文。

  五、拓展升华:

  1、师:同学们,假如你也有一盒彩笔,你想画什么呢?指名学生说。

  2、(出示课件)师:把你们想画的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下来吧!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背诵和默写要求掌握的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

  3、掌握练习中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地完成类似的练习。

  教学课时:

  总共四教时。

  第一二课时教学(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背诵和默写要求掌握的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所要求会背的课文。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内容

  1、《小镇的早晨》

  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

  ②、激发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2、《鼎湖山听泉》

  ①、自由读,找出描写泉声的语句和描写泉水的语句。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特别注意背好描写那四种泉声的部分。

  3、《莫高窟》

  ①、小声读,想一想,这课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

  ②、文中有一句是承上启下的,你能找出来吗?

  (这个题目用来补差。)

  ③、强化背诵,注意分形式去引导,注重乐趣。

  ④、注意寻找文中的中心句。

  4、《快手刘》

  ①、你知道快手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②、他是怎样变戏的呢?

  (简要地说一下。)

  ③、复述快手刘变戏的部分。

  5、《滴水穿石的启示》

  ①、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水滴是怎样把顽石滴穿的呢?

  滴水穿石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你能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文中举到的这三个人物吗?

  ②、举出一个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6、《装满昆虫的衣袋》

  ①、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法布尔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②、文章为什么要用以上题目作为课题呢?

  二、修改病句

  1、出示例题

  新沂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他正在织着毛衣和美妙的音乐。

  2、分析典型

  要让学生首先找出毛病所在,理解这类型,然后再进行修改。要避免学生找不出病因,而进行修改。同时还要注意进行最简单的`修改。

  三、积累词语

  1、按以下方式进行积累:

  ①、AABB

  ②、ABCC

  ③、ABB

  ④、AABC

  2、以上的题目要重点积累“④”,另外防止学生把字给写错了。

  四、积累这两单元的古诗。

  (不仅会背还要理解古诗所写内容。)

  五、默写本单元的词语。

  (对掌握不牢的还要再进行补课。)

  第三四课时教学(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基本习题,并较好地形成技能。

  2、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给予补救。

  3、通过练习让学生能掌握这一类的习题,能正确地做出。

  教学重点:

  修改病句部分。

  教学过程:

  一、词语搭配

  猛烈的战斗

  热烈的疼痛

  激烈的光线

  剧烈的掌声

  强烈的攻击

  改变技术

  改善错误

  改进态度

  改革方法

  改正生活

  ●做完后要认真去审题,再试一试连其它的是不是也还可以,否则会两个两个错。

  二、照样子完成作业

  1、急匆匆

  孜孜不倦

  波光粼粼

  整整齐齐

  ●、注意字不要写错了。

  2、例:老师说:“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老师摸着我的头,坚定地说:“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小华告诉小刚:“明天我们去春游。”

  老师对小明说:“只要你努力,这件事你准能完成任务。”

  ●、注意这里面既要有动作,也要有人物说话时的神态等等。

  三、修改病句

  1、出示习题

  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

  ②、南京城的风景建设得越来越美了。

  ●一定让学生找出病因,然后再修改,不要多修改。

  四、背诵积累

  1、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路,

  人,沿街摆满了。

  2、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穿镇而过的小河。

  河水,河面。

  3、那像小提琴一样;

  那像,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

  4、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有的,;有的,;

  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

  ;有的,翩翩起舞……

  ●、这一题要强调学生的写字,不要把字给写错了。对不能正确完成的同学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补救。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复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⑵了解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手法

  ⑶阅读成语故事

  ⑷写写和亲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扎实学生语文的基本功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语海拾贝部分

  2.阅读两首古诗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挂图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卡片

  2.大家读一读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金钥匙的`内容

  2.读了这篇文章,大家又拿到一把怎样的金钥匙

  三、成语故事

  1.教师出示成语:胸有成竹

  2.教师讲述:成语的来历

  3.学生自读

  四、教师介绍诗人,学生自读古诗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2.反馈理解诗意

  3.提升体会情感

  4.对比找出异同点

  五、课堂小结:写作文就像画竹子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记下来,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收集成语

  3.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写好习作:与亲人之间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题明确要求

  二、谈话拓展思维

  1.指导学生弄清亲人的范围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三、读提示,指导写作

  四、习作欣赏

  五、布置作业

  1.同学交流习作内容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写好毛笔字“顺很创”

  教具准备:毛笔、纸、墨水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字、观察结构

  1.教师出示今天要写的字

  2.指导学生

  3.指名反馈

  二、读字帖、学着写一写

  1.指导学生读

  2.教师强调

  3.学生临摹

  三、学生练习写字

  四、集体评议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昂首阔步”和“振奋”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对中美友谊和祖国强大的欣喜与自豪之情。

  教学难点:

  理清重点部分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媒体设计: 投影片

  教时安排: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16 友谊的航程

  2.教认课题里的生字词

  (l)出示“友谊(yi)”字卡,指读生字“谊”两遍,齐读“谊”的意思是感情,“友谊”就是朋友之间的感情。

  (2)“航程”本是指飞机或船只航行的路程,本课中指中国海军舰艇出访外国的航行路程。

  3、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l)画出课文里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端注音,读准生字的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弄清下列带点字及词语的意思:争睹卓越比赛侨胞振奋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l)依次出示有加点字的词语。

  (2)指名读词,正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敲定答案。

  圣迭戈:美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和海港。

  争睹:争抢着来看。“睹”是看的意思。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侨胞:侨居国外的人。

  振奋:振作奋发。

  昂首阔步:抬起头迈开大步走的样子,

  奔走:奔跑。

  秘鲁:南美洲西临太平洋的一个国家.

  3.指名5人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4.齐读课文。

  三、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1.教师范写,提示注意点。

  卓、赛、侨、振

  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3.教师展示写得好的宇,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读抄词语。(文后练习3暂不要求造句)每个词语抄两遍。

  2.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文后练习3)学生对照课本,有错误就自己订正。

  2.指名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分段。

  (l)提问: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第2—4自然段是重点部分,主要写了中国海军访问美国的情况)

  (2)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这样三段来解读:

  第一段(第l自然段):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舰艇编队来到美国圣迭戈军港访问。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中国海军的'访问,既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民倍感振奋与自豪。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还访问了美洲其他三个国家,以及这次出访的意义。

  2.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l)指名读。

  (2)这一段里的“深情厚谊”、“浩瀚”、“抵达”三个词语谁会解释?(“深情厚谊”就是深厚的感情;“浩瀚”是形容水面辽

  阔,无边无际的样子;“抵达”就是到达)

  (3)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些词语?这问题等学到下面的课文再谈。

  (4)小结:第一段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到达美国本土圣迭戈港的时间和经过的地区。

  (5)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段(第2—4自然段)。

  (l)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这个自然段一共有九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这句话谁能换个说法吗?(中国军舰有史以来第一次抵达美洲大陆)联系第一段里的内容,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些词语呢?(是为了突出这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洲大陆的重大历史意义)

  ③第2和第3句说了什么?(学生答)(板书:奔走相告争睹风采洋溢着欢乐)问:“奔走相告”是什么意思?(我奔跑着告诉你,你奔跑着告诉他)“风采”是什么意思?(指美好的仪表)

  ④上面第l句和第2、3两句话有因果关系,因为中国军舰第一次访问美洲大陆,所以人们奔跑着互相告诉,纷纷赶来争着看中国军舰的风采。来看的人这么多,圣迭戈军港才一连几天都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那么中国军舰和中国海军的风采怎么样呢?美国海军官兵看了有什么样的印象和反应呢,请齐读第4、5句。(学生读“中国海军……伟大的祖国”)问:这里的“士气高昂”、“举止文明”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士气高昂”指军队精力旺盛;“举止文明”指一举一动都显得很有教养的样子)“舰容整洁、士气高昂、举止文明、充满自信”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军的风采,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军军官的一句赞语,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评价:“卓越的精神”、“无上的光荣”,这是多么好的赞语呀!

  ⑤请默读下面第6到第9句,谁能说说这四句话是承接着上面哪一句话来写的?(学生默读后答:这是承接上面第3句话,写出了圣迭戈军港怎样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的)这四句话还可以分成两层来看:第一层是第6、7两句,说的是中美两国官兵一起野餐,一起进行体育比

  赛,还举行联欢会共同演奏乐曲。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在美丽的……中美乐曲”)提示:这说明了两国官兵的欢乐和友谊。

  ⑥下面第8、9两句是第二层,讲的是美国海军军官的家属和附近的美国人欢迎中国水兵的场面。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美国海军军官……你好,中国”)提示:这两句写美国人民对中国水兵非常友好,增添了军港欢乐的气氛。

  ⑦齐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怎样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读了第3自然段就知道了,请齐读第3自然段再回答。(学生读第3自然段后答:可以用“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段意)(教师板书: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

  ②这一自然段用“不仅……而且……”的句式,在课文里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对!这是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之间的过渡段,它在中间承上启下,起联结作用。

  ③那么第4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也就可以知道了,谁来说说?(可以用“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和自豪”来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板书:使旅美侨胞倍感振奋、自豪)问:“旅美侨胞”指什么人?(指长住在美国的中国人)“倍感”是什么意思?(加倍感到)

  (3)学习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了华侨看到中国水兵的风采时高兴的表现,谁能说说其中表示中国水兵风采的词语?(学生答)(板书:雄姿英发昂首阔步)问“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姿态雄伟,生气勃勃)再问: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高兴的词语?(学生答)(板书:忘情狂奔欢呼雀跃)

  ③第2至第4句写了当地的和专程赶来看望的两位华侨的话语。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词语?(学生答)(板书:激动兴奋兴致勃勃热泪盈眶扬眉吐气)问:什么叫“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

  出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呢!

  真是扬眉吐气呀!

  这两个句子都是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心情,用了惊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请齐读一下。(学生读)谁能说说这两句表达感情的不同方式?(前一句是用反问句表达的,后一句是正面表达)

  ④这一自然段说的是中国舰艇编队的来访,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那么朗读的时候,当然要带着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来读了。

  ⑤齐读第4自然段。

  三、小结本课教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给课文分了段,讲读了第一、二两段,知道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来到美国圣迭戈军港访问,既赢得了美国军民的友谊,也使旅美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思考文后练习4。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自豪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回答:第2—4自然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课文是怎样将它们联接在一起的?

  二、继续讲读课文

  学习第三段(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是一个结束全文的段落,一共有三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学生答)问:“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蔚蓝色的航迹”表示什么意思?自答,蓝色通常是象征友好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友谊的航程。这一句略写了中国海军访问其他国家。

  3.第二、三两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问:一位外国记者对这次访问评价怎样?“无法用海里来计算”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友谊深长,无法衡量)这两句写了这次访问的重大意义。

  4.这一自然段三句话都点明了题意,而第3句话末尾直接用上了课题,从而结束了全文。

  5.齐读第三段(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着重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的经过,展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带去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所以作了详写,访问其他三国只是一句话带过,这是略写,详写部分既分清了层次,又用过渡段起联接作用,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四、造句练习

  1.复习“昂首阔步”、“振奋”这两个词语的解释。

  2.联系文中的语言环境,体会它的用法。

  3.口头造句。

  4.把所造的句子写上练习本

语文教案 篇6

  执教人:杨小丽

  教学内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第五册第29课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水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造福,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确立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给课文分段,学习抓住重点,详略分明的写法。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沉没”“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福利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

  1、做浮力小实验用的器具,即:透明圆底玻璃缸、小沙包、沙子、圆口烧杯、木棍、粉笔头、棉线。

  2、投影仪、投影片、银幕、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二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

  1、同学们很喜欢听故事是吗?现在,杨老师就给你们将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离现在约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宋朝时期。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河两岸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后,要重修浮桥,可是一只铁牛有一万多公斤重,两辆大卡车拉也拉不动,何况当时又没有吊车。这样笨重的大铁牛怎么捞起来呀!人们议论纷纷,献计献策,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好办法。后来来了个和尚,他说:“我有办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水怎能帮和尚送回铁牛呢?这不是说大话骗人吗?!其实,和尚确实有个办法。和尚究竟用什么办法捞起铁牛的?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9课。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听完课文,指名回答。

  过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原因?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的意思。

  3、概括段意:这段写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一个和尚说他能把铁牛捞起来。

  过渡:和尚将铁牛捞起来了吗?他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用几句话写和尚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分组轮读四句话。通过读,了解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

  师概括板书:①找“牛”②装沙③搭架④拴牛

  3、分组讨论:

  *为什么要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儿?

  *为什么两船要装满沙子?

  *为什么要将两船并排拴得紧紧,在两船之间搭架子呢?(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

  *为什么要用两只大船、结实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绳子拴“牛”呢?(因为铁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量。)

  4、老师检查讨论的情况。

  5、提问:

  *和尚做的这四项准备工作出色吗?(做得很出色,考虑得很周到。)这四项准备工作能随便乱做吗?这说明了和尚做事怎样?(和尚做事情有条不紊)

  *这四项准备工作用了四句话,一句接一句,每一句写了一项准备工作,句子之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6、小声读,体会出色的准备工作。

  过渡: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是怎样将一只只铁牛打捞上来,拖回岸边的?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这的?

  五、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女生齐读四、五自然段。

  2、读完,指名复述打捞一只铁牛的过程。

  3、分组讨论:

  *为什么要铲沙?(铲沙使船上浮)

  *船靠什么上浮?船上浮拴铁牛的绳子怎样?(绷紧)绳紧,铁牛就会怎样?铁牛靠什么力量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为什么要划桨?划桨时,为什么要使劲?

  *两辆大卡车拖也拖不动的铁牛,为什么两只大船能拖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

  4、(出示投影片)老师边说边演示,学生仔细看片,看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

  师质疑: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铁牛,水是不是真的`有浮力?我们来看下面的一项小实验。

  5、演示浮力小实验。

  *老师将小烧杯中的小沙包提出来,学生观察盆底的粉笔头有什么变化。(将圆底玻璃缸装入大半盆水,盆底有细沙,两个烧杯上架小棍,小棍中央系有棉线,线下吊有一个粉笔头。)

  *说说:这项实验的操作与捞铁牛有什么相似之处?即:盆底的粉笔头和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都是靠什么把它们从盆底、河底拉出来的?

  *指出操作器具相当于捞铁牛时的哪些物体?

  6、提问: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其余七只呢?

  7、课文只详写打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的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其余七只呢?

  师:这说明作者在写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种写法。那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就把文字减少了呢?(同样)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尚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出色,而且打捞的工作也做得你认为这个和尚怎样啊?他叫什么名字?请男生读第七自然段。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1、男生齐读。

  2、这一段指出了什么?(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七、读、思、议相结合,领会全文中心,.总结全文。

  1、怀丙和尚为什么会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这个出色的办法呢?

  请大家齐读怀丙和尚说的话。

  “叫水送回”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早就知道水有浮力。)

  “我来试试看”说明和尚说话怎样?(谦虚)

  2、铁牛被水冲走,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灾难)叫水送回,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师:这说明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的有利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的。他为重修浮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人民同样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利用水的冲击力建造水力发电站发电,给我们带来光明,解决我们用电的问题。

  3、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怀丙和尚很聪明,有才干。你们是不是很佩服他呀?我国古代像怀丙这样的人有很多。我们光佩服他们还不行,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现在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做一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板书设计:

  19 捞铁牛

  找“牛” 铲沙船浮

  装沙 绳紧拔“牛”

  准备 打捞

  搭架 划桨拖回

  拴“牛” 同样拖回

  出色

  课后小记: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努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我教《捞铁牛》想努力体现的正是上述这些精神。

  1、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大容量、快节奏。

  2、语言文字训练有层次、有发展。

  3、在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饶有兴味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体验有感情朗读的乐趣并背诵这首诗歌。在读的同时展开想象,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并能仿写一段。掌握本课生字,积累喜爱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掌握生字是重点;仿写一段是难点。

  教学构想:

  以读为本。我对本课教学的指导思路即一切在读中进行,老师范读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想象。另外,本单元的主题为“色彩”,开课之初便把“碧绿、火红、蔚蓝”置于黑板之上,如果有条件的话将教师内悬挂彩色气球或绸缎,营造出彩色的课堂氛围。

  教学准备:

  与诗歌匹配的音乐。发动学生搜集各种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思考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喜欢这种颜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1、(书写“碧绿、火红、蔚蓝”于黑板左上角)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几个词吗?因为我们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色彩”。请同学们听老师背诵一首诗。(放音乐)

  学生活动:听,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目的:以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自读的兴趣,并首次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

  2、怎么样?这首诗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目的:引出课题

  二、朗读(正确流利)

  1、学生活动:默读,边读边查字典解决生字。

  2、学生活动:自愿为同学们朗读这首诗。选取读得最好的同学领读。(老师注意纠正生字的读音)

  目的:在读中识字,在读中初步感受诗歌透过色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第一小节

  目的:

  重点指导第一小节的学习,为自学做准备

  1、老师引读:我爱~的颜色,因为~~,我~~,连我的~也是~的。

  学生活动:边读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

  目的:

  通过引读,揭示诗歌的框架,为仿写做准备。

  2、读了这一小节你认为作者在诗歌中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爱家乡)

  3、有感情朗读这一小节(配乐)

  四、自学第二三小节

  学生活动:

  合作学习。各小组长可按照“边读边想象——体会思想感情”的步骤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当然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学生活动:

  选取自己喜欢的小节有感情朗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目的:

  这是自学的反馈,看学生是否理解了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五、朗读(有感情)

  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

  目的:

  再回到整体,品味全文。

  六、仿写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颜色?“我爱洁白的颜色,因为粉笔是白色的,教室的墙壁是白色的,我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校服上衣也是白色的。”

  目的:

  老师做仿写示范,引导学生抓住身边的事物写出有意义的诗句。

  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

  学生活动:

  展开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美好的`、高雅的事物)

  目的:

  充分想象,充分说,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再去写。

  那么大家能不能结合刚才大家讨论的,仿照课文也来写一段小诗?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起草。

  学生活动:

  读自己写的诗,互相评判。(表扬好的创意)

  七、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把生活涂上碧绿的颜色,把我们的爱涂上火红的颜色,把我们的理想涂上蔚蓝的颜色,愿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热爱自己的生活。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发挥想象,为你课堂上完成的诗配一副画,制作成精美的图文作业(可打印)。

  板书设计:

  1色彩 碧绿、火红、蔚蓝

  爱什么颜色

  我爱……

  因为……

  我……

  第2课时

  一、有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而优则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当堂背诵。

  二、出示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第1行的词语:碧绿、蔚蓝、辽阔、威武、乘风破浪

  学生活动:

  复习读准字音——抄写——任选一词造句

  老师巡视,表扬坐姿端正书写正确的同学,将学生在抄写中出现的错字连词板书,集体改错,并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怎样记才不出错。

  目的:

  生字紧密结合词语,不单独认字,做到“字不离词”。词语会写之后还要会用,造句练习为避免习作时用词不当。

  三、出示一段小短文:

  太阳,你是粉刷匠吗?你把沙滩粉刷得金黄金黄,就像是一条用黄金铺设的黄金海岸;你把大海粉刷得碧蓝碧蓝,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你把天空中的云彩,粉刷得那么洁白,就像一条轻柔飘曳的纱巾……你瞧,海滩上的小朋友,原先他们那样的白,可你把他们粉刷得像两块黝黑黝黑的岩石。

  学生活动:

  找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目的:

  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为语文天地的练习3做准备。

  四、自主学习:(视时间灵活安排,不做全班性的任务布置)

  A自由进行课文背诵或字词书写练习

  学生活动:

  针对刚才自己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向老师提问,消灭对课文的疑问。(一对一进行)

  B选择课外阅读中的相关篇目来读一读。

  学生活动:

  独立默读(查字典识字)。

  目的:

  二者任选其一自由进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将课堂交给学生。也适合老师进行分层教学,特别对语文天地抄一抄练习没有掌握好的同学进行督促。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背诵全篇诗歌,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词语抄一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经典)10-14

语文教案08-20

[经典]语文教案11-15

语文教案(精选)08-21

【经典】语文教案01-07

语文教案08-20

小学语文教案01-03

[实用]语文教案11-10

实用的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实用]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