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观察物体一教案

时间:2024-07-19 14:57:1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观察物体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一教案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一教案1

  一、游戏引导,情境导入课题。

  上新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识别方向,看我们班谁的反应快而且指的方向准确。同学们以自己为中心,听口令用手指出你的方位。

  师:正面正面在哪里?侧面侧面在哪里?后面后面在哪里?

  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正面、侧面、后面。同学们找得可真好,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试着从这些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以游戏作为全课的开始,既缓解了上课开始时学生的紧张心理,又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游戏活动也恰到好处地为新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初步感悟到方位的初步知识,为下面的上课做了基础性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谈话:“课件出示玩具熊猫图”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小熊猫。)

  同学们,下面是四个小朋友从不同方向观察熊猫,那你们能说说下面这些图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举手回答

  师逐一出示答案

  师追问: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小熊猫的。

  师问: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到熊猫,要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

  生1:可以把小熊猫转一转。

  生2:也可以我们围着小熊猫转一圈。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所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全面、有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熊猫”再让学生知道要让每个人都能全面的观察熊猫。就要换位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三、知识运用

  (一)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谈话:这时,开来了一辆大货车,同学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大货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学生观看大货车图)这四个同学分别看到大货车的哪一面?同桌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

  (二)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4题。

  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学生填写序号,并说明理由。

  (三)填一填(课件出示动物们观看房子图)

  小猪盖了一间特别漂亮又坚固的房子,邀请了它的好朋友小狗、小猴、小猫和小鸟来看看它的新家。那同学们能说说这些动物看到的是哪一面吗?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结:小猴看到的是正面,小鸟看到的是上面,小狗看到的是左侧面,小猫看到的是右侧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四、课堂小结

  站在不贩位置观察物体,看到手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要想清楚、全面地观察物体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左侧面

  侧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右侧面

  后面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一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抽象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在操作活动中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会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认识直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出直角。

  4、形成角的正确表象,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及抽象思维的发展,感悟抽象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什么?(出示冰箱照片)学生猜测。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相应的照片。

  再猜猜(出示捐款箱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你们要是看见哪个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来呢?

  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二、授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小熊。小朋友们,喜欢这只小熊吗?它可爱吗?(出示试一试1)小朋友想一想:男孩站在玩具小熊的哪一边?

  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小熊,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站在女孩的位置上,又能看见玩具小熊的什么?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

  结合学生发言,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前面、侧面。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小熊,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活动一:照片找位置。

  老师出示图片(试一试2)学生想一想:这张照片上,小猫、小猴分别看到的是大像的什么?

  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那个面,并连一连吧!

  活动二:老师再出示试一试3(1)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想想淘气、兰兰、小红分别看到茶壶的哪个面?

  刚才他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看到了茶壶的一个面。如果能让小朋友全面地看到茶壶的上下两个面,那才好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看到它的上下两个面吗?请大家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想吧!请看幻灯片试一试3中的(2)。

  大家发现了:要全面的观察物体可以围着它转,从四处看;也可以让它给我们转一圈来进行观察。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同学们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三、拓展运用激励创新

  老师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大家一起拼一拼。

  课件出示图片。

  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分别看到木箱的哪一面吗?

  请小朋友积极动脑,猜一猜吧!

  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一教案】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3-13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8-11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08-13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14篇03-15

认识物体和图形数学教案04-12

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08-07

上三峡教案02-01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09-25

认识物体和图形说课稿12-04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说课稿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