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三年级数学教案:《商中间有0的除法》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商中间有0的除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3页例7、试一试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懂得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
四、教学难点:
懂得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投影片若干张。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
导入
教学
新授
1.投影片出示下面的口算练习。
7×5=35÷5=42+0=
0×2=3×0=0×9=
2.在小黑板上出示下面三个数。
14104140
问一问学生0在后两个数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1、教学例7。
(1)教师出示例7:432÷4=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回答。
2、指名回答。
教师出示题目。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新授
(2)并在黑板上列出竖式,指名说计算过程。
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让学生想一想,用4去除十位上的3,不够商1,怎么办?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十位上商0以后,用除数4乘0得0,把0写在3的下面。3减0得3,与被除数个位上落下来的4合在一起是32.32除以4商8,8写在商的个位上。
教师: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
让一名学生口述,教师用简便写法写出竖式。
(3)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例13与例12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白:两道例题都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例12是除到中间一步,被除数是0,商0;例13是除到中间一步,不够商1,商0。
(4)最后教师小结:两种
1、同学板书。
2、指名回答。
3、教师说明。
4、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说明。
5、教师提问。
6、教师板书。
7、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8、教师小结。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新授
巩固
练习
情况都是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就对着十位商0。并让学生看书。
2、做“试一试”中的习题。
6204÷6=
教师列出竖式,用6去除百位上的数,除的过程让学生说,教师板书。除到十位时,提问:0除以6得多少?在哪一位上面商0?为什么?
教师强调:商十位上的0必须写,起到占位作用。
3、小结:我们今天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练一练”中的第3题。
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注意有没有学生漏写商0,第2小题有没有学生在商的千位上也写0。如果有人这样写,可以提醒学生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笔算除法法则,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商。并说明:在商的中间该商0的地方写0是起占位作用,而在一个数的前面写,是没有意义的。第3小题的百位和十位上都应该写商0,有没有只写一个0的。要告诉学生: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回答。
3、教师强调。
4、学生小结。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巩固
练习
总结
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再针对学生发生的错误予以纠正。使学生清楚地知道,(1)被除数首位不够商1,要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首位的上面不必写0。
(2)商的哪一位写0,不是看被除数的这一位是不是0,而是看除到这一位够不够商1。这就是说,不只是看被除数这一位上的数,而要看前一位的余数和这一位数合起来够不够除。
(3)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一位上的数要落下来,与后一位数合起来再除。
2.第4、5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纠正。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在什么情况下商0?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提示。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4、学生验算。
教师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七、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
例7:432÷4=108
108
4)432
4
32
32
0
【三年级数学教案:《商中间有0的除法》】相关文章: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8-13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4篇03-14
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1-28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03-09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9-22
0的认识教学反思09-17
《0的认识》教学反思09-24
《口算除法》说课稿11-04
除法教学反思10-18
除法的估算的教案08-27